第504章 先集个资

夏收,是关中转入两季种植之后,比秋收还重要的一件事情,由农部主持收割,粮食处理,入库等事宜,户部主持税收。

朝堂之上,就各项具体工作分配的事情,在房玄龄的主持下分派完之后,大家就开始对其它的一些事情进行讨论了。

第一件被拿出来说的事情,自然是渭南那边推行的医疗和养老的保障制度,温彦博建议朝廷在渭南以外的地方,也鼓励推行,不过,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这些人,无不是代表着各个地方团体利益的官员。

孙享福一早就料到会是这种情况,出言安慰了一下老温,告诉他,其实这件事,现在已经不需要朝廷去推动了,只要渭南坚持施行下去,现实,会逼迫所有需要大量用工的产业跟进的,因为,你没有这样的福利待遇,工人就不愿意给你干活,现在大唐地大物博,缺的是劳动力,他们不想办法留住劳动力,就必然会面临经营困难,在这个时代,任何事情,可都是靠人力来生产创造的。

听到了孙享福的安慰,温彦博才知道,为什么孙享福不把这件事情拿到朝堂上来商议,就直接对外推行了,原来,这是他的一种手段,现在看来,果然高明。

这事没有议定,但是有一间事情却很快就议定了,那就是将弘文馆的学子,派往边镇为官的事情,现在,大唐疆域陡增一倍,四方边镇都缺人手,朝廷基本都没有挑选的余地,能写,会算,愿意帮朝廷出力,就能给他们一个机会,连国子监的普通学子,房玄龄都想要用上,更何况是弘文馆教育出来的这些高官子弟,他们可是照着官的标准来培训的,能够出仕为官,是朝堂上所有人都能够沾光的事情,自然没有人反对。

然之后,温彦博再度提议,将前年分派往各地的实习生中,大部份表现尚可的人,提前转正,分派到各处边地为官。

这个建议,也得到了大家的赞同,那些以往只有犯罪被贬的官员,才会去做官的地方,现在都有可能变出金疙瘩来,早些开发利用起来,自然是早好。

最后,话题在长孙无忌有意的引导下,话题聚焦到了幸福村集体在报纸上刊登的,那个高达一千万贯的投资项目上。

五姓七家系的官员自然是不用说,他们习惯性的认为,只要是孙享福投资的东西,肯定是赚大钱的,大唐论生发之道,无人能出其左,不过,至于最终要投入多少钱,基本没有能够一言而决的话事人在朝堂上的他们,还得回去请教家主。

而这时候,代表各个地方势力中小世家团体的人,也终于逮到了一个机会,能够参与到这种超大的投资项目上面来,让他们很是有些激动,所有人都选择性的忘记了,几年前,大家还在朝堂上弹劾谁谁谁经商,谁谁谁与民争利呢!

现在,却没有任何人反对弹劾这样的事情了,利益,能击碎所有人戴在脸上的那副面具。

“不知道孙都督这个投资项目的上限是多少?”

朝堂上的很多人对于自己所代表的家族的财富不能够现场做主,但也有部分官员,自己本身就是当家话事的人,对于家族里的财富,可以直接做主,他们倒是想抢先一步,直接落定,免得五姓七家这些大家族出手之后,他们只能喝残羹剩汤。

“上限?可没有设什么上限,所有想要投资这个项目的家族和个人,三天后可以一同到望江楼参加一场招股大会,届时,只需要十贯钱的现金存票,就能购得一股这个项目的股份,最终,以截止时间招到的总股数,为基础,确立原始股本数量。我会用这些募集到的资金,成立一个公司,让专人来管理这个项目的运营,目前,暂定名为‘大唐海外探索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大唐海外探索投资有限公司?”

“这个,原始股本是什么?”

“咱们投了钱之后,怎么分红呢?”

“不设上限,就是说,咱们只要出钱,都能拿到股份喽?倒是不用争抢了。”

······

各种问题,被朝臣们你一言我一语的问了出来,孙享福只好按照事先和长孙无忌商量好的,来给大家解释了。

“各位大人,这个所谓的股份有限公司,就是由许多股东一起集资开发的一个产业,比如此前的渭南新城项目,就是由皇家,以及众多勋贵股东出资投建的,咱们就可以将其称之为‘渭南新城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这个公司,将会由最大股东担任董事长,可以招聘一个总经理具体负责经营,也可以由董事长自己经营,最大的七位,或者九位股东,可以组成一个董事会,负责决策经营事务,有非常重大的事项,则需要召开全体股东会议,征求意见,投票决议······”

孙享福说了一大通,总算把‘公司’这个词解释清楚了,大臣们听到了之后,觉得很可行,大家一起投钱做生意,董事会向全体股东负责,财务情况,也向全体股东公开,盈利之后,可以每年按照各股东持股的数量,分红。

比如,三天后如果最终招募到了五百万股,而次年的纯收益,正好是五百万钱的话,那么,每个股东所持有的每一股,就能赚一文钱,如果赚的更多,那就拿来除以五百万股。

而且,孙享福还特意说明了,这个股份,是可以转让交易的,或者传承给后代继承人的。

只要这个股份公司不散伙,还在继续经营,继续盈利,那么,持有这个股份公司股份的人,就可以一直享受分红,没有时间限制。

诸位大臣听完这个设定之后,想要购买股份的欲望就更加强烈了,这可是一个能够一直传延下去的产业啊!

如果它能像渭南新城那样,源源不断的赚取财富,就算以后家里出了败家子,只要股份不卖,也能保证他每年都有一笔不错的分红用来过生活,作为他们用来延续家族传承的保障,太适合不过了。

“列为同僚,三日之后,望江楼举行的招股大会之中,将会有对于‘大唐海外探索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详细介绍,大家如果有意购入原始股,就带好自己的身份户籍,以及大唐钱庄的现金存票到场,提前确立好自己的第一,第二,第三继承人,方便公司开具股东证。”

一通解释完毕之后,孙享福再次总结发言道。

“届时,老夫一定去。买上它两千股。”

“两千股,那可是两万贯,你家里的余财不少嘛!我家最多只能买一千股。”

“咱们这些都是小鱼,真正的大头,估计会被五姓七家占去,就是不知道,他们在长安有多少现金量······”

朝会在众人的议论纷纷中散去,倒是在后面出来的魏征,看着前面叽叽喳喳讨论的群臣,摇头道,“嗨,满朝诸公皆言商事,只怕,孔祭酒今日要气的跳脚了。”

“怎么,孔祭酒就没想到一个将商贾也兼并进儒家里面的办法么?要知道,商贾以诚信为本,儒家也讲诚,信啊!他要是弄个合流,整个儒商出来,也挺有搞头的哦!”孙享福跟在魏征后面,用有些打趣的语气开玩笑道。

“哼,我等儒学子弟,怎可与商贾之流为伍。”

“这么说,魏公是不打算投钱到这个项目里了?”

“谁说的,老夫准备购入一万股。”

被魏征的一个急转折说的一愣,孙享福好半天才反应过来,笑道,“一万股?那可是十万贯哟,想不到魏公家里也这么有钱。”

“没钱,怎么能在这长安城生活下去,现在,只要一出门,一上街,到处都要花钱,老夫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后世子孙考虑啊!”

好吧!这就是长安商业发达的好处,上了街,总是会让人们忍不住消费,而孙享福,就是奔着这些古人好为子孙后代留家业的心思去的,他可刻意的隐藏了投资的风险,只注重说股分的传承,盈利什么的,正是点了这些世家官员的死穴,自然是把他们全部引诱上钩了,他很期待三天之后,望江楼的招股大会上,能聚集到一笔巨额财富,有了这笔钱,他就能更快的推进所有项目,任何世界,钱多,都是好办事的。

不过,孙享福眼下就碰到了一件难办的事情,因为他被李泰给缠上了。

“孙师,小泰求求您了,每天,让我多吃一点点东西吧!一点点就好······”

“那个,不是为师我狠心呐,以你现在这个身材,想要减下去,就必须控制食物,否则,你可能活都活不长久,那还谈什么为天下农人做表率。”

“啊!活都活不长久?”

李泰被孙享福这句话吓的脸色苍白,孙享福可是大唐权贵界的半个知名医师,就连太医令甄权,对于孙享福的某些医术,也是赞不绝口,自叹不如,他说自己活不长久?

李泰顿时觉得头很晕,也不知道是被饿的,还是被吓的,也幸亏孙享福的手脚还算快,一把扶住了他,安慰道,“只要你能减下来,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想要增加食物啊!也可以,明天开始,就要收夏粮了,你多做一些体力活,晚上给你加餐。”

“加餐?”听到这两个字,李泰瞬间满血复活了。

“嗯!”

“孙师你真是太好了,泰明天一定亲自下田间干活,您可一定要多为我准备点好吃食物啊!”

看到李泰一脸谄媚的样子,孙享福觉得,还是跟他把情况说明的好,“呃,不用那么客气,就一两条黄瓜,一点点水果而已。”

“噗通。”李泰这次是真晕了。

第三十九章 劝解第743章 到船厂第751章 发动第700章 归家第512章 时代广场开业第539章 形势没人强第418章 荆州局面定第七十七章 至尊皇庭第649章 武媚娘的心思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600章 信到长安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509章 大招工第243章 王浩来访第四十八章 成亲第304章 机会来的不是时候第277章 玩脱第453章 农学院的教育问题第461章 幸福来的太突然第285章 上朝第八章 加夜餐第一百零九章 心中的道义第246章 治国难第六十章 皇帝驾到第156章 溪村的发展第147章 丰收乐第231章 过冬请到善阳来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门第339章 尝试的重要性第487章 贞观五年开局第120章 急至岭南第144章 越来越不懂第210章 回朔州第497章 周务学的想法第129章 岭南划田第687章 又见啃番茄第702章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第482章 雪地装备第518章 大明宫的设计第516章 货币管理第475章 假意谈判第730章 人类的新时代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来到第160章 如何善后第609章 上元节的热门娱乐项目第559章 擒王浩第477章 列阵完成第六十六章 舌战群臣第396章 君明臣贤第248章 魏征到善阳第329章 演武环节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199章 幸福村的一天第754章 到伊铁尔第173章 出征前夕第650章 对比的伤害第400章 再对质第354章 压力山大第555章 再会夷男第386章 广场商城游乐场第277章 玩脱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266章 帐中叙话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第553章 国际借贷第748章 武媚娘的建议第348章 田地置换第562章 利益第113章 溪村第三十七章 毁孩子的李世民第728章 轻轻揭过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310章 种树竞赛第686章 世界逐渐清晰第295章 贞观三年第745章 圣辉已显第456章 战局第532章 上政治课第309章 核心政治第609章 上元节的热门娱乐项目第436章 朝臣们的成长第196章 快马入长安第383章 抢风头的车子第460章 到处都是大生意第200章 继续参观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367章 起塘第132章 进了宝地第五十三章 膳监司第393章 朝堂新气象第480章 四方捷报传第287章 宴会第449章 阅兵出征第736章 高原进入发展轨道第四十七章 酒楼开建第592章 借贷经营的问题第687章 又见啃番茄第135章 李世民的烦恼第319章 商业环境的重要性第673章 恢复官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