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编排话剧

一夜尽兴,孙享福睡到了日上三竿才起床。

出了前院,便见百余个牵马带刀,龙精虎猛的军汉在一个宦官的带领下进入府中,又看到见他们在自家的宅院设置防卫岗哨,准备驻扎,孙享福便有了些许安全感。

“孙下牧,侍卫洒家给你送来了,作坊以及一干工匠,奴仆,也都调配齐了,娘娘的意思,尽早将摊子铺开,你看······”

“行,今天我就去作坊调配工作,你赶紧的把东西两市的铺面租好,另外,多买些大豆,柴碳囤积起来,三天以后,咱们的工坊就能出豆腐。”

闻言,那过来传话的太监马永全便脸上一喜,他是长孙皇后派过来协助孙享福管理膳监司的,说白了就是长孙皇后怕膳监司来往的账目太大,孙享福会贪污,不过,人既然落到了孙享福手上,当然是往死里用,现在他那么忙,能动嘴的事,绝不会动手。

豆腐作坊在曲江池对岸的曲池坊,皇家出手,果然大气,几乎四分之一个坊都被划成了膳监司衙门,待孙享福进入坊门之后,就有数名吏员前来参拜。

“卑职长孙淳,见过孙下牧,膳监司衙门书吏十六人,工匠一百二十人,奴役劳工八百,尽数到齐,名单请大人过目。”

孙享福看了一眼这个叫长孙淳的家伙,估计应该是长孙家一个读过书的家奴,便和气了几分,现在的职位,便是膳监司的第一文吏,如无意外,将来会执掌膳监司。

接过名册,再看了看沿街道路上黑压压的人群,大部份都是突厥人,孙享福便眉头一皱,看来长孙皇后还是改不了她铁公鸡的性格,派突厥俘虏来给膳监司做免费劳力,这可是省了不少买人的钱。

可孙享福却是不太愿意用这些突厥人的,因为前面的叛乱给他留下心理阴影,总觉得用他们干活不牢靠。

“大人请放心,这些突厥人都是自愿留在大唐做劳工的,大部分都是河套地区经常与汉人打交道的突厥部落的人,大多会简单的汉话,他们觉得留在大唐只要有饭吃,就比回到突厥好,所以,您只要给他们吃的,便无需担心他们叛乱。”

长孙淳见孙享福面色不喜,便解释道。

“只要给吃的就行?”

“是的。”

孙享福满意的点了点头,要知道,他得膳监司两成盈利的分成,是要负责劳工的薪俸的,这一下子来了八百个只给饭吃就行的免费劳工,可是给他省了一大笔钱。

“行,先让吏员和工匠分成四个生产大队,每个生产大队由四个吏员负责管理,成员有工匠三十名,劳工两百个。

其中有一名牵头的吏员直接对我负责,另外三个吏员,则分别为监工吏,内务吏,质监吏,每人可在所管的工匠里挑两人负责协助,挑选四个劳工作为勤杂。”

孙享福简单的几句话,便将司膳监的管理构建组建了起来,不一会,就有长孙淳,林文夫,刘简,李浩然四个吏员当选为四个生产大队的牵头吏员,所有的工匠,也都被分成了四块,这样,每个组四个吏员,加上他们挑选出来的帮手,管理人员和被管理人员的比例就大大缩小了。

“四个生产大队,在坊内的东南西北四个区域,组成四个生产车间,会由内务吏带着各自属下去寻找适合居住的房屋。以后,这些工匠,劳工,一切生活上的事情,都由各组的内务吏管理,我要求,每个人劳工,在生产车间的时候,身上必须干净,口鼻,头发,必须有白巾包裹,严格按时洗漱,宿舍必须整洁,咱们做的可是食品行业,连陛下可能都要常吃我们做的东西,如果所制食品不洁,吃坏了陛下的肚子,所有人都有可能人头落地,所以,内务吏责任重大。”

被孙享福这么一说,各组内务吏便感觉肩头沉甸甸的,待他们将工匠和劳工们带下去之后,孙享福又对剩下的吏员道,“监工吏,顾名思义,是整个生产过程中负责监督管理工人工作的,所以,是少有的知道整个豆腐制作流程的人,所以,从明天起,监工吏都要去我府上学习制作豆腐,豆干,豆皮的全部过程,要牢记在心,不得马虎。

而且,未经陛下允许,制作之法不得外传,否则后果自负,学成之后,将每个工序分散在一个独立的房屋制作,所有劳工只做一道工序,相信,他们只要不是傻子,都能够立即上手,监工吏明白了吗?”

“卑职等明白。”

孙享福目光扫过三人,算是加深了一些印象,又对剩余的六人道,“质监吏主要负责从采购开始,到制作完成以后的豆腐质量抽查,不合格的劣质大豆,坚决不许入库,制作出来不合格的豆制品,坚决不许拿出去售卖,我要求,作坊里制作出的每一锅豆腐,必须有人试吃,没有问题,才能上市销售,如果你们自己吃不下,可以找劳工轮流代替,同样的话再说一遍,咱这是食品行业,而且对全长安的所有百姓和权贵销售,万一做出来的豆腐有毒,你们想想会死多少人,不客气的说,负责监管的质监吏肯定是诛九族的下场。”

孙享福说到这里,质监吏的肩头顿时也觉得一沉,原来自己身上的责任也是如此重大。

最后,孙享福交待了四个带头的吏员负责巡视监管,不定时抽查各部门的工作,并定期向自己汇报,而且,从明天开始,就要备料,准备生产,然之后他就打马出了曲池坊。

“娘娘常说你有大才,这话果然不虚,才三下五除二的功夫,你就将整个膳监司安排的仅仅有条了,洒家佩服。”马永全打着马笑呵呵的跟上孙享福道。

“说不上仅仅有条,还有一环需要劳您出马,就是宿卫整个作坊,一百名大内侍卫,我给您留六十个,每二十人一组,分三班倒,全天候封锁整个作坊,没有陛下和娘娘以及我本人的命令,不得放任何非作坊内部人员进入,这保卫皇家赚钱秘密的重任,可就交给您了。”孙享福说完,指了指坊门口的出口,示意,这里以后就是他的警戒区,马永全闻言,深感自己责任重大。

半天不到的时间,孙享福就安排完了膳食监的工作,当然,还有一些后续的管理细节,他需要写成文书,交给属下吏员照章执行,这都不是难事,难的,还是给家里那些艺人们排节目的事情。

《白蛇传》孙享福在自己的书房里,用毛笔写下了三个字之后,久久没有往下写,虽然从很小的时候,每年夏天都要被这部电视剧洗脑很多遍,但你要说让孙享福记得整部电视的台词,那就太扯淡了,拿起笔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当初的想法有些想当然了,话剧不是那么好排的。

“春桃,去叫夫人来。”

“少爷,春桃去训练那些陪嫁的丫鬟仆役去了。”

孙享福最终决定,还是自己负责将大体的故事讲出来,让这个时代的人,以这个时代的观点,来补充完善这个故事为好,朝门外喊了喊,却发现是平时院子里负责洒扫的秦汉回了自己的话。

“这声音,咦,好有特色哦!”

来来来,秦汉叔,你跟着我唱一段,“哈哈哈,哈哈哈,西湖美景,三月天嘞,春雨如酒,柳如颜嘞。”

“呃,少爷,您这是唱的那一出啊?”

扫地的秦汉差不多四十岁了,妥妥的一老汉,完全跟不上孙享福的思维节奏啊!

“叫你唱,你就唱,唱好了,少爷晚上给你加餐,整只猪蹄给你啃好不好。”

“呃,这个好,那老汉我就学学。”

半个时辰后,秦府后院正房,提着扫把的秦汉哼着一首很带感的歌,就往二进院的临时学堂跑去,这是要帮孙享福喊虞秀儿呢!

不一会,尚在二进院落里教孩子们读书认字的虞秀儿便被秦汉叫了过去,一进书房的门,虞秀儿就问道,“夫君,这老汉叔唱的什么曲子,好像很好听。”

“呵呵,好听吧!这就是为夫我准备在酒楼上演的节目中的一首插曲,也是落幕曲,来来来,为夫这里有个故事,想了个大概,你帮为夫完善,完善。”

孙享福一把将虞秀儿拉入怀里,二人便在一张太师椅上,开始写起了故事。

“故事的开头是这样的,话说一千七百年前,有一个刚刚修炼成精的小白蛇在山间修行,却被一个专司捕蛇的江湖人所抓,这时,有一个在山中放牧的小牧童正巧遇到,见小白蛇可怜,便愿将自己采摘的山桃予那捕蛇人,让他放了小白蛇,捕蛇人嘴馋小牧童的山桃,正接过吃的香甜,不料手中的小白蛇趁他不注意,逃脱了,等捕蛇人在小牧童的劝解下,放弃去追小白蛇之后,那小白蛇便变化成一个小姑娘,感谢小牧童的救命之恩,扬言,以后定当报答。

一千七百年后,小白蛇已经成了法力高强的千年蛇妖,她自觉修行圆满,便准备上峨眉,拜观世音菩萨,祈求皈依三宝,观世音菩萨果然在峨眉山下凡显灵,但却告诉白蛇,她还有一桩尘缘未了,需报得大恩之后,才能功德圆满,得道成仙,并且施法将她一身蛇毒褪去,使其可与人相处,临走前提示她,恩人就在苏杭西子湖畔。于是,白蛇便赶往西子湖畔,寻恩人报恩······”

故事才讲了一个开头,虞秀儿便被深深的吸引住了,但是,才讲到这里,孙享福便停了下来,道,“娘子,就这个开端,咱就得设计台词,和表演场景了。”

“夫君这故事编的真好,不如,就由你我二人模仿故事中的人物,设计对话吧!”虞秀儿提议道。

“如此甚好,另外,我还想到了一个让观众加深故事代入感的办法,在咱们的舞台背面,用水墨画,事先画好场景,每到一处不同的地方,咱们只需要将背面的画布拉一拉,就能让观众看到大致的场景,比如最开始的山林,之后的峨眉山,再之后的西子湖畔断桥,不需要画的多好,只需要画出个大致样子就行。”

“嗯,夫君的办法真好,不过即便如此,估计一个开头就需要诸多画布,如此,仅凭我等,恐怕画不完。”

“对了,找阎立本阎大人啊!他作画奇快,而且门下学画之徒不少······”

夫妻二人就这么进入了商量的模式,仅一个下午,好多的办法和点子就被他们共同构思出来了,从而,让整个猫冬的季节,都不再那么无聊。

第336章 再起程第598张 复制和引进第596章 辗转反侧的人们第170章 农门建立第233章 善阳的吃喝玩乐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第491章 岭南景象第135章 李世民的烦恼第207章 舆论攻击第340章 谈条件第538章 乌龙般的弹劾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628章 探讨皇权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136章 政治新星马周第746章 王二牛的怀疑第247章 全部都争起来第407章 夫妻夜话定计第523章 贞观六年开局第322章 跨界一下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灭的痕迹第323章 又出招第九章 送鱼第351章 上齐城也有着落了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624章 民间的改革第八十六章 筹备春晚第118章 杀倭第675章 准备迎接新物种第758章 终成三足鼎立之势第413章 女子为官的开端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第677章 忽悠一个老乐师第676章 终于能出门了第352章 高句丽寇边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704章 久别胜新婚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六章 小河集第565章 对于恶客的态度第469章 自救第723章 又见禄东赞第405章 慰问演出第182章 见李绩第312章 一脸还比一脸黑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348章 田地置换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358章 今年科举不授官第七十一章 太上皇驾到第149章 归来第372 人才缺乏第511章 人才培养第620章 九垸夜第251章 中场休息第717章 到辽东第112章 到洛阳第650章 对比的伤害第199章 幸福村的一天第724章 收编大业从吐蕃开始第197章 献策第十四章 秦府下厨第九十四章 孙享福的目的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八十七章 讲和第372 人才缺乏第八十五章 组建护卫力量第689章 到处都是热闹的大唐第253章 竞争开始第398章 论法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732章 人人如龙第448章 偶然碰到的小事第212章 惊觉第305章 对策第三十二章 重阳登高第390章 吃头一锅肉第324章 孙享福的新想法第666章 书画第394章 大唐的财税第413章 女子为官的开端第370章 论洛阳的经济发展第336章 再起程第203章 农门的传承方式第530章 互为良师第五十六章 编排话剧第626章 突然就乱了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423章 春耕调整第162章 改变主意第327章 从点点滴滴做起第二十五章 酸菜鱼出锅第561章 错失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七十八章 对山寨的反击第742章 孙家的孩子们第319章 商业环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