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孙享福在九垸县种下了一颗比较新颖的种子,李承乾想把它种遍整个大唐,原因是这能让他多点时间娱乐偷懒,事情的初衷,就是这么简单,但是在李世民却不这么看。
在听完了李承乾的提议之后,他原本打算五月才去岭南的,现在直接给提前到了二月,到时候,他会直接从山南道启程,在岭南给探索船队送行。
而且,他还取消了原本打算在开春之后,在西边进行的所有军士行动,因为,在所有人的反对下,他也意识到了根基稳固的重要性,在安西大都护府境内的军屯田地没有开出来之前,那边确实不宜大动干戈。
大唐本土现在是不缺粮食的,甚至有很大的富余,但是本土不缺粮食,不代表边境不缺粮食,安西大都护府离大唐本土产粮地的距离实在太远了,在高昌,龟兹等地产出的粮食要提供给波斯的情况下,大军的供应,只能靠上齐城五家就近支撑,而他们几家,现在站在了反战派那边。
他们当然是更加愿意把粮食高价卖给奥古兹王国和可萨汗国这样,距离他们只有三四千里的国家,而不是平价卖给朝廷做军粮。
毕竟,在朝廷此前跟他们达成的共识里面,是允许他们出售粮食,给奥兹古王国和可萨汗国,用以对抗拜占庭帝国的。
所以,在收到西方传来的新消息后,李世民纠结了许久,最终,他将那张情报纸扔进了废纸篓。
王浩残余下来的人开始动作了,目前,他们活跃在南印度地区,在戒日王的军队开始向南打响统一战的时候,他们趁战乱发展壮大了自己,组织起了一支超过五万人的杂牌军队,可别小看了这五万人的杂牌军,他们有着唐军装备全面更新之前的准唐军装备,绝不输与天竺国的正规军,并且拥有较为充足的粮食,药物等补给供应,绝对能对戒日王的军队,或者南印度联军展开致命的攻击。
按照王浩之前制定好的计划,如果唐军出兵的话,他们会帮助弱的一方,突袭,坑死强的一方,然后与唐军合力,消灭弱的地方,让唐军轻轻松松统治整个印度地区,并且将这一地区的青壮全部组织起来,分多线,一举扫平,骠国,迦楼缕波等国,将整个大唐往西南方向的土地,全部收入版图,将吐蕃高原包裹在版图之中。
又得到了粮草资源的波斯拖住阿拉伯人,这个战略计划,几乎没有人可以破坏打搅。它简单到唐军只需要参与一战,就能获得方圆近万里的土地,以及两千万多万人口的战果,由不得李世民不动心。
而有了这块土地,和这么多人口作为基础之后,大唐只需要提供粮食,或者一定的军械,就能利用这里的人,不断的向中亚推进,先将虚弱的波斯吞入腹中,然后携百万多国联军,灭阿拉伯帝国,拜占庭帝国,统一整个欧亚大陆。
只是一战,就能在二十年时间内统一整个欧亚大陆,而且,并不需要消耗多少大唐本土军士的生命,这种巨大的诱惑,当然会让李世民升起投机心理。
而这么一个看上去非常靠谱的计划,在以萧瑀,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等大臣为首的百官的劝阻下,却整个废弃掉了,因为李世民清醒的认识到了,这一切都只是建立在王浩的构想之中。
王浩他并不是神,并不能预料到所有的一切,而大唐勉力向外出兵的风险性,真的是太大了,以目前的情况,根本无法实现将粮草及时的补给到万里之外去,一旦失败,那就有全军覆没,精锐尽丧的风险,毕竟,人口千万的天竺国也不是那么好灭的,大唐想要一战获胜,必须大军团出动。
所以,李世民给了长孙冲一道军令,化雪之后,三十多万在安西大都护境内的大军,全部就地屯田,第一年的要求,是开田一千万亩以上,要在明年秋收之后,储备供四十万大军食用一年以上的粮食,他觉得,有王浩那波人马捣乱的情况下,戒日王在两年之内,并不完成一统战争,只要戒日王还没有一统,那么,王浩的策略,就可以在自己准备好了之后再实行。
孙享福并不知道李世民要来,他找孙大力在五号垸给自己划了一千多亩地,开始带着孙小妹和一干农门子弟,进行新种葡萄的种植,因为荆湖地区年后的气温开始上升,已经比较合适种植了。
通常新种的葡萄要两到三年才结果,生产期可达二十年,甚至更久,后世,一些农村家庭自种的葡萄物,吃两代人的情况都有,而且,一株葡萄藤,能长成很大一片,结很多的果,如何保证其生长的茂盛,结出来的葡萄又多又甜,其实主要靠肥。
孙享福用土办法,弄出了三种可增甜的肥,其中以菊豆饼肥最多,打底的有机肥也不少,还专门用动物内脏羽毛沥了不少磷钾肥,反正这东西九垸县多。
十几个农门学子,带着一干农部官员,以及民学那边,想要学习种植葡萄的百姓们,用一周左右的时间,将孙二力从西域带回来的数十种葡萄种子,全部都种了下去。
按照孙享福的构想,三年之后,这里,将会产生一个千亩葡萄园,数十种葡萄之中,总会生成几种产量和口味令人满意的葡萄,届时,再做一些种群优化,差不多就够了。
上元节前三天的时候,赵龙带着赵河等人和一干海员舰长离开了九垸县,他们要用船厂产出的新船做最后一次适应性训练,这些新船没有经过海浪的考验,他们可不敢让它远航。
而孙享福,也带着所有农部官员和小王爷们去到了一号垸田,开始准备今年的春耕大业。
“大家看到了,下犁的深度,还有犁耙碎土的节奏······”
即便是整田的过程被孙享福画成了彩色图册,来供百姓们学习,但是百姓们,还是想要实地的观看人家专家是怎么整田的,包括纪南县那边百姓,足足来了数万人到一号垸田这边观看孙享福整田,听他讲今后的施肥,泡种,播种的工序,反正,真正开始春耕,要等上元节之后,孙享福就当是现场给百姓们上民学课了。
才一天左右的时间,孙享福的嗓子就快讲哑了,农民百姓从小没读过书,自然也没有多少脑力活动,领悟力不高是硬伤,想要让他们搞清楚各种工序的所以然,必须得反复的给他们解释,而且,今年发给他们的种子,将是经过了一轮种群优化的新稻种,他们要是真种好了,产量一定能提升不少,两个县,那可是两百几十万亩水稻田,平均亩产放大一石左右的产量,那都是两百多万石,分摊到每户百姓头上,都是二三十石谷子,够一家人吃一年的了。
两天的整田教学期间,孙享福给百姓们讲解了如何泡种,下肥,至于之后的种植,田地管理环节,一二三号垸田的百姓,都已经有成熟的经验了,到时候,大家可以过来跟他们学,一户百姓只要教两三户,九垸,纪南两县的百姓,基本就全都能学会了,毕竟,这边的原住民,是有一定的水稻种植技术基础的。
结束了两天的教学,孙享福才回到九垸县和家人共渡上元节,先把土地耕整好,晾一晾地,在上元节后开始泡种,在稻种成苗移植之前,田地里还要重新下肥,每一轮种植的肥力,都要递增,才能满足新稻的肥力需求。
长安城,上元夜,满城灯火通明,就连新种植的景观树上,都被治安署的巡丁挂满了灯笼,城中几处最热闹的商业广场,还搭建了各种造型各异,制作精美的灯塔,自从造纸厂开始有大量的彩纸流入市场之后,这些花灯,造的就越来越漂亮了。
首都永远是这个时代富人最多的城市,所以,工部研究院的高端装备生产线就没有停过,今天晚上,至少有二三十个热气球升空,供那些舍得花高价钱在空中看夜景的权贵富豪,其中包括皇帝李世民和太上皇李渊的,这个项目已然是长安最热门的娱乐项目了。
东宫门前,一个可供八人乘坐的大热气球缓缓升空,它的行程,是从东宫飞到青龙坊的秀丽广场,这等于是横穿了半个长安城,这也是为什么李承乾要上天,还需要长孙祥事先安排的原因,光是准备一条能够横穿长安城的绳索,就得费些功夫。
除了东宫这边会升空有一个固定的热气球,准备拉李承乾返回之外,秀丽广场的小山上,还会有另一个足够高的天灯升空,天灯上的力士,会慢慢的绞动绳索盘,将东宫门前的这个热气球缓缓的拖拽飞行,基本上有多少个热气球在长安上空飞行,就肯定有一倍以上的固定热气球点,为他们服务,其中,为了防止绳索纠缠,或者相撞,每一个飞行的热气球还需要报备,提前做好线路和高度的调整规划。
赞悉若和钦陵自然是搞不懂这些玩意的,他们只知道,大唐掌握了这种可以在天上飞的东西,别看只是几十个而已,但是整个为其服务的‘空乘’和地勤人员,只怕不少于五千人,除非热气球的燃料缸出现爆炸,否则,是很难伤到乘坐在吊篮里的客人的。
为了保证安全,工部研究院还专门做了三次实验,直接将热气球的气囊在空中引燃,只是靠两头的固定点,靠绳索救援吊篮,最后,都保证了吊篮里的人安全落地,这才敢面向长安的权贵富人群体服务。
只要是这个时代的正常人,在第一次乘坐这种东西上天的时候,就没有不脚软的,李承乾的专用热气球,有两个专门负责操控燃料,和做瞭望通讯的‘空乘’人员,还有一个武艺高强的大内侍卫,他们背上都背着一个大包包,据说叫做‘降落伞’,即便是出现了极其意外的情况,这些人带着乘客从高空跃下逃生,也有八九成的几率安全落地,至少,目前的几十次高空挑落试验中,只是出现一些着地过猛,轻伤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因此丧命的情况,就那些轻伤情况,还与试跳者自己太过紧张,没有按照要求控制好有关。
李承乾的热气球上配制的人手,玩高空降落,自然已经是熟练到了家常便饭的程度,所以,在热气球上的他,十分安心,只是时不时的看一眼赞悉若和钦陵那两张高原红都遮不住的苍白的脸,暗自好笑,在这种他们都不能正常用脑思考的环境下跟他们谈国事,李承乾占据的优势简直是太大了。</content>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