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农学院毕业新生的任务

关中的改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现下的大唐,已经不是几年前可比的了,学堂遍布每个州县,认字的百姓已经超过一成以上,报纸上面的消息一发出来,就会形成全民热议,最关键的是,模仿九垸县的地方产业开始做起来之后,全民论政,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人家九垸县就是这么干的,普通百姓如果有好的提议和想法,直接可以跑去衙门投建议信,甚至直接跟县令唠叨,所以,去九垸县学习的官员们,非常理解,甚至希望这种情况出现,因为,九垸县许多好的东西,都是百姓们想出来的。然之后,这些地方,就率先向朝廷提出了改制申请。

而对于那些有企业合作发展产业的地方,更加是快速跟进,因为只有百姓们能够有更多的精力从事工商业,这些企业商会才好赚更多的钱,这才是他们的利益诉求,至于种粮食的事情,他们觉得,还是交给孙正明这样的神人去做吧!

这个冬天,山南道要是再开辟出几个县的垸田出来,再把高产稻种往全国铺开,以后,大唐哪里还有什么粮食方面的担忧。

然之后,一场在冬日爆发的农业大变革,从那些和股份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的州县开始,突然席卷了整个大唐,其势之大,其速之猛,吓的朝廷诸公全部都捏了一大把冷汗。

而武将们在这个时候,也识趣的没有再提什么对外征伐的事情,要知道,如果明年再不开战,他们可都有五年多没有打过仗了,光是在安西大都护府训练的士兵,都在那边待了两年多了,所有武将的官职俸禄都得不到提升,那些文官却在这个州,那个县的人口不断发展壮大之下,不断的往上升级,这是会让他们犯红眼病的。

然之后,武将退休制度,以及大唐军事学院的议题,终于在腊月,田地改革落下帷幕的时候,被提上了日程。

这不是一点点小事,提出武将退休制度的,是萧瑀,提出修建大唐军事学院的,是太子李承乾,这两个人,受到的待遇,那是天然之别。

萧瑀快要被军方将领骂死,论到年纪,朝堂上除了已经退居二线的虞世南,李靖,还真没有谁个比他的年纪还大的,他居然嚷嚷着要让武将退休,那你这个年纪最大的文臣,是不是更加要退休了?

而李承乾,则是在侯君集的吹捧下,得到了诸多军方将领的拥护,因为,所有人都是有利益诉求的,武将们,在沙场上拼命,搏的就是个封妻荫子,这个军事学院的提议,可是早前好多年就被提出来,却一直没有落实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这是为大唐培养后备武将人才的地方,他们就等着开设起来之后,让自己的子孙进去学习,将来好接自己的班呢!

唐初武风盛行,武官的社会地位,一点也不比文官低,在有战事的时候,甚至还能高出一头,这可是正儿八经的未来权力接班人的培养,由大唐未来的接班人提议培养出来的未来武官将领,鬼都知道,会是未来站在朝班之上的武将,现在给他们一个提前占位置的机会,他们自然是举双手双脚赞成。

而武将退休年龄怎么设定,和以什么样的方式退休,在朝班上吵的简直是不可开交,不管怎么样,这事落定下来之后,提出这个建议的萧瑀,恐怕是又要从相位上下来了。

倒是军事学院,在朝廷今年的税收都收上来了,经费充足的情况下,率先就开始修建了起来,地点是龙首原,大明宫左侧区域,这里也算是长安附近少有的一块清净,人少的地方,正好适合保密要求比较高的军事学院。

在九垸县的孙享福,对于长安的消息,是有些滞后的,在客厅里喝着腊八粥的他,正津津有味的翻看这前段时间全面落实的关中农业改革的情报。

仅仅是一个关中,就退耕了五百万亩田地,全国算下来,至少会有超过三千万亩的田地被朝廷收回来,不过,全国范围落实下来的速度,肯定不可能像关中那样一两个月就快速解决,孙享福估计至少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具体落实。

到明年,大唐的耕地面积,恐怕会下降到一亿亩之内,这还因为安西大都护府那边和山南道这边会新开了不少田地的原因。

用更少的田地,解决更多的人吃饭的问题,这就是新的压力,不过,好在他前些年做的各种准备,现在开始发挥作用了,在农部官员的带领下,大唐百姓的耕种水平,都有了不少的提升,现在,他们种的田地面积少了,即便让大家把田地打理的更精细一些,大家差不多也能够做到。

今天家里有客到,而且,人数还不少。

善阳农学院的首批学生毕业了,他们懂得各种常见作物最科学的种植方法,并且,有对植物生长,有较科学的认知,即便是不常见的作物,他们也能打理的**不离十,孙得寿除了留一部分适合在学院教授新学生的人,继续扩大农学院的教学之外,其余的人,全部都由王富的儿子,农门弟子王乔,带到了九垸县,总共有近三百人。

“掌门,我从长安来的时候,去探望父亲,他告诉我,工部研究院的王茂,研究出来了一种双翅削山犁,可以快速的将土山,开成梯状的田地,我去见识过了,果然好用,只是,现在百姓们都不愿意种太多地,这犁,只怕是无用武之地了。”

所谓的双翅削山犁,孙享福已经见识过其图纸,说来,这个犁的改良,他还给工部研究院提了不少意见,在孙享福成长起来的时代,想要开梯田,直接有挖掘机,推土机。所以,他也并没有见过这种原始的开辟梯田的耕犁,但他的几何物理水平,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能比的,在原有的曲辕犁上,对其进行改进,难度并非是那么大。

只需要在木犁面上,安两个小木板,长十五公分,宽六七公分左右,厚度有个四五公分,呈三角形状,固定在犁上,再用两个小型刮土板,长半米左右,宽十几公分,用合页,与小木板连成一体,成三十多度斜角,在刮土板上固定一条横木,支撑刮土板左右的活动,就能驱赶耕牛,把斜坡状的泥土山,削成平地,用完之后,把整个斜角刮土板取下来,犁一点也不损坏,还能继续耕地。

“可不是这么说,有的地方的百姓,不希望种那么多田,可有的地方的百姓,却嫌田太少,不够种,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咱们国家天然适宜耕种的土地,与百姓居住地,分布不合理。

比如云南,现在可是有两三百万人口,一年,要消耗掉两千多万石粮食,可是,他们那边到处都是山,根本没有那么多适合耕种的地方,百姓们需要靠大量的野生杂食过活,而由于山多,道路难行,从外地将粮食运过去的成本也高,运费上的支出,首先就将价格推高了一倍左右,再因其稀缺,贩粮者想要赚取更多,所以,那边的粮价,比长安的两倍还高。

这还是中原地区产粮多,各路商贾不断的往他们那边运的缘故,所以啊!这犁,在云南那边,有大用,而你们这一批毕业生,我想分出至少三分之一,去云南那边,支援他们的耕种事业。”

“去云南?那边,貌似没有什么家族企业过去投资搞开发啊!”

“这就是那些世家短视的地方了,他们只以为下下届的运动大会会在广州城举办,就一窝蜂的去了南方沿海,而对于云南这样蛮荒之地,他们又缺乏了解,却不知道,云南之地,可处处都是宝,且不说那些价比金银的药材,你们知道,云南之地产的茶么?”

“茶?”

王乔带过来的学生听到这个字眼,顿时来了兴趣,因为,他们在农学院学习的时候,听老师们讲过好几种培植茶树的方法,要知道,自从贞观二年,北方平定,牧民百姓们解决了牛羊过冬的问题之后,北方的人口繁衍,也是逐年递增的,六七年下来,早已从原先的一百来万,增长到了一百五十万以上,当然,这还只是善阳,定襄治下的人口,算上泰安,上齐,乌兰,以及整个薛延陀汗国的人口,光是国内,至少有五六百万人口对于茶叶有较强的刚性需求。

所以,茶叶在北方草原卖的很贵,很紧俏,属于超高经济价值作物,来自善阳的学生都知道。

孙享福到了山南道之后,很快就找到了本地的一个产茶地,君山。在他的推动下,君山银针已经成为了一个本地知名特产,而且茶树的种植范围和产量,也在不断的加大。

但是,就目前来说,整个世界,也就大唐在产出茶叶,并且懂得将它制作成各种口味独特的茶叶,即便它现在的产量再扩大十倍百倍,也未必能满足的了市场。

“没错,就是茶,这个东西,不仅咱们本土的牧民需要它,吐蕃高原,还有西方各国,都需要它,其未来能创造的经济价值,不亚于其他任何经济作物,所以,咱们需要尽早的研究它的种植,扩大它的产量,先别人一步,入手这个产业。”

闻言,王乔笑着道,“听您这么说,咱们去云南的任务还很重啊!既要帮助他们开梯田,教他们种植粮食,种药田,还要教他们种茶,采茶,制茶。这么艰巨的任务,只怕除我之外,没有其他人能够胜任了。”

孙享福指了指他笑着道,“你这滑头,这么想可就错了,你们这批毕业生,我都有大用,除了分一批到云南之外,还有一批,我打算派去东北,黑水都护府那边。”

众生闻言,一齐惊讶道,“又是蛮夷之地?”

孙享福点了点头道,“嗯,咱们大唐内部的发展,已经jinru一个轨道,只需要时间累积,它就能变的越来越好,现在,该是到了推动周边偏远地区的发展的时候了,只有周边各个少数民族都发展起来,过上好日子了,咱们整个国家,才能更加安稳富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网址:

bq

第179章 互坑第251章 中场休息第677章 忽悠一个老乐师第491章 岭南景象第546章 善阳景象第633章 孙享福的预言第394章 大唐的财税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137章 价格战爆发第609章 上元节的热门娱乐项目第393章 朝堂新气象第761章 家事第363章 征调工作开启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552章 热气球升空第294章 给虞家开辟的产业第658章 农学院毕业新生的任务第543章 采红菱第590章 长孙无忌上任第410章 无知的百姓第185章 去除枷锁第474章 房谋第482章 雪地装备第575章 屈突诠来访第492章 李泰的迎接第450章 效果第530章 互为良师第244章 与王浩的交锋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179章 互坑第443章 篝火露营第430章 农学院的由来第483章 调教李承乾第353章 应对安排第636章 家族改革头号先锋第154章 谈事情和忽悠第五十二章 武士彟贬官第744章 被点亮宋小鱼第422章 又是神来之笔第269章 私聊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671章 巡演推广第124章 试药第220章 马邑防守战第383章 抢风头的车子第642章 后宫搬迁第一百零三章 回村种菜第238章 都来了第287章 宴会第534章 出手第472章 急回关中第711章 诬告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208章 简在帝心第八十二章 有阴谋第241章 运作第446章 回关中的程处默第261章 俘虏到善阳第502章 新的投资计划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惊的开场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524章 蓝田职业技术学院第七十二章 马周来访第572章 震撼的表演第618章 九垸行第124章 试药第326章 阅兵开始第671章 巡演推广第446章 回关中的程处默第176章 风雪路第九章 送鱼第262章 一年升三爵第496章 儒生论政第740章 新时代的新问题第332章 定下时间第209章 情报的作用第九十七章 育种育苗基地第695章 怎么才能有惊喜第743章 到船厂第244章 与王浩的交锋第三章 馋了吃蚂蚱第659章 上门借人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436章 朝臣们的成长第540章 几点要求第463章 困惑第650章 对比的伤害第470章 夜袭第536章 荆湖熟,天下足第366章 钱庄的真正用途第358章 今年科举不授官第113章 溪村第320章 长孙冲的成长第一百零九章 心中的道义第267章 受邀第674章 开春后的打算第527章 进村第565章 对于恶客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