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册曰:‘建储贰者,必归于冢嗣;固邦本者,允属于元良。咨尔元子广陵王淳,幼挺岐嶷,长标洵淑,佩《诗》《礼》之明训,宣忠孝之弘规。居惟保和,动必循道;识达刑政,器合温文。爱敬奉于君亲,仁德闻于士庶,神祇龟筮,罔不协从。是用命尔为皇太子。于戏!维我烈祖之有天下也,功格上帝,祚流无穷,光缵洪业,逮予十叶。虔恭寅畏,日慎一日。付尔以承祧之重,励尔以主鬯之勤。以贞万国之心,以扬三善之德。尔其尊师重傅,亲贤远佞,非礼勿践,非义勿行。对越天地之耿光,丕承祖宗之休烈,可不慎欤!’”

册令宣读完毕,杜黄裳激昂册令收起,交给身边的礼官,随后退回本班。礼官将册令收入锦盒,交予另外一名礼官,嗣后,此锦盒就将送到东宫。

李纯谢恩完毕,登上丹陛,李诵走下龙椅,握住李淳的右手,高高举起,众大臣在杜黄裳、杜佑的带领下,拜见太子,李纯本来就气质高雅,英姿勃勃,此刻杏黄色龙袍在身,更是虎躯一震,王八之气顿显,接受了群臣的跪拜。随后,李诵回到龙椅上坐下,李纯也在丹陛上为他准备的黄椅上坐下。

紧接着,杜黄裳再度出班,宣读第二份诏书,主要内容是为祝贺册立皇太子,减免囚徒的罪罚,颁布百官恩赏以及任命太子的老师:

“惟先王光有天下,必正我邦本,以立人极。建储贰以承宗祧,所以启迪大猷,安固洪业,斯前代之令典也。皇太子某,体仁秉哲,恭敬温文,德协元良,礼当上嗣。朕奉若丕训,宪章前式,惟承社稷之重,载考《春秋》之义,授之匕鬯,以奉粢盛,爰以令辰,俾膺茂典。今册礼云毕,感庆交怀,思与万方同其惠泽。自贞元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已后,至七月十四日昧爽已前,天下应犯死罪者,特降从流,流已下递减一等。文武常参并州府县官子为父后者,赐勋两转。古之所以教太子,必茂选师傅,以翼辅之。法于训词,而行其典礼,左右前后,罔非正人,是以教谕而成德也。给事中陆质、中书舍人崔枢,积学懿文,守经据古,夙夜讲习,庶协于中。并充皇太子侍读。天下孝子顺孙先旌表门闾者,委所管州县各加存恤。”

陆质就是陆淳,为了避太子的讳,改名陆质。

紧接着,告祭太庙,又封李纯的弟弟李经等二十余人为亲王,李纯的长子李宁等六人为郡王,才结束了册立太子的仪式。这几日长安阴雨不断,册立仪式开始时天空还是阴沉沉的,等太子就位,忽然云开雾散,册立仪式之后,又驾临丹凤门,此时艳阳高照,古人迷信,以为太子的册封顺应天命,对李诵李纯父子更加拥戴了。

回到太极宫后,太子率领自己新封为亲王的弟弟,以及新封为郡王的六个儿子前来谢恩,李经等人又带上了自己的子女,李诵历来喜欢小孩,不过一下子看到这么多“孙子”还是吃了一惊,顿时想到明朝末年不事生产需要国家财政供养的龙子凤孙多达六十万,不禁想到:“六十万,好多的人力啊!好在唐朝皇室并不像朱元璋那样出身贫苦,害怕自己的子孙受饿,所以硬性规定皇家子孙不得做官也不得做事,不然需要朝廷多少的钱粮啊!”于是怀念起计划生育的国策来,不过古代生育水平低,多子多福是人人都相信的至理,李诵也无可奈何。

赐宴以后,太子和众亲王或者回到东宫,或者回十六王宅,闹了一天的李诵终于安静了下来。李愬也求见,开始汇报这两日的重要事宜。

“陛下,羽林卫的士兵已经出发前往斜谷了,统兵的是新调任左羽林卫中郎将的郝玭,左羽林大将军命令他们务必安全接得陆相公回朝,不然提头来见。”

左羽林大将军就是岐公李愿,李愬的兄长,不过李愬公事公办,只称呼官职。郝玭是凤翔军名将,吐蕃对他极其畏惧极其怨恨,吐蕃赞普下令能杀郝玭者,赏金百两奴隶千人,虽然任务艰巨,却仍然有不怕死的寻上门来,连续几次,张敬则无奈,以为现在边境无大战事,若郝玭出了差池,得不偿失,便奏请调郝玭入内地,李诵久仰郝玭大名,欣然准许,将郝玭与左羽林卫一中郎将对调,命其随宣慰诸军的李纯回长安。郝玭虽然不愿意,也只得跟随李纯回去,却把野诗良辅羡慕了不轻,直道郝玭去长安花花世界潇洒。

到了长安后,却不料李诵为了演好昏厥戏,装了多少天的病,又加上最近事务繁忙,没来得及接见郝玭。前两天,李愬亲自带人在长安外抓捕杨志廉手下前去忠州传令的那两人,却逃走了身材高大的那一个,只抓到另一个,那厮虽是软蛋,却很会撒泼,死活不肯说是什么差事。李愬来汇报时,受到李诵指点的苟胜坏坏地给他出了个阴招,果然奏效,招供此去是为了伏杀陆贽。李愬大惊失色,忙入宫禀报,李诵于是命令李愿派人前去接应,李愿手下旧将在长安多年,关系太多,而此事又机密,只得命郝玭领兵,长安规矩多,郝玭巴不得出去撒回野,于是欣然领命而去。

此时李诵想起来,不由得笑道:

“最近太忙,倒是忘了郝玭将军。有郝玭去接应,陆相必定无事。等他和陆相一起回来,再奖赏他吧。”

又对李愬道:

“符直,你的飞鹰卫越来越能干了!”

李愬起身道:

“多谢陛下夸奖!”

原来薛盈珍之事后,李诵为掌握忠于自己的兵马,借机令范希朝整顿左右金吾卫,裁汰老弱病残,招募精壮,勤加训练,本来是命李愬协助此事,后来又因思及薛盈珍一事自始至终不在自己掌控中,事态发展只能用机缘巧合来形容。自己虽是皇帝,却没有真正终于自己的班底,没有可靠的情报来源,于是又暗令李愬以金吾卫为基础,挑选家世清白,年纪较轻,精明能干,熟悉人情世故的人,于左金吾卫中组建了飞鹰卫,专司查探,监视俱文珍、杨志廉以及舒王的人手,以及追逼刘辟的人马,都出自飞鹰卫。

李愬是沙场厮杀的能将,干这些事情并不在行,只是李诵一时没有可信任的人,只得交给李愬,并将自己一鳞半爪的理论传授给李愬,亏得李愬能干,不过两个月,飞鹰卫已经初见成效了。不过套用一句话,李愬做这个毕竟不专业,一时的疏忽,还是导致了一场本可以避免的战事。

第七十七章 棉 花第三十三章第五十六章 天 雷第三十五章第九十一章 韦丹遇刺第五十七章 搂草就要打兔子地一百二十五章 玉门雪(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门雪(三)第一章第一百零二章 定郓州第三卷 第四章第五十三章 小儿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登 山第四十四章 又狠又毒又臭又硬第十四章 起 兵第十章 过山车(下)(泣血求订阅!)第四十九章 预备役和给民夫发钱第一百二十一章 冠军游击大将军(一)第六十一章 黄河的水真清啊!第二十六章 鹿头关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十)第四十二章 还是淮西第三十六章 攻守易势第七十四章 沙陀来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一)第九十五章 强 势第三十章 又看热闹又赚钱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门雪(十五)第一章第四章 舆 论第四章 舆 论第一百二十章 交 锋(七)第三卷 第十一章更新第三卷 第四章第四十五章 李愬雪夜袭蔡州(一)(求订阅!)第五十八章 出潼关记(二)第七十六章 本帅要活的(求订阅!)第一百二十章 交 锋(五)第一章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门雪(十二)第八十五章 良 相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三)第九十四章 擒贼先擒王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五)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门雪(十六)第一百二十七章 遗诏(二)第二章第十七章 弃 子第七十五章 远 志(求订阅!)第二十八章第二十九章 骂阵 劝降第十六章 会战(中)第二十三章 孝子第四十二章第四章第四十八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声甘州(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暗流(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论 政(下)第四十七章 大漠沙如雪第三卷 第七章第五十七章 搂草就要打兔子第八十九章 变 性第十章 过山车(下)(泣血求订阅!)第四十五章  李愬雪夜袭蔡州(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论 政(下)第五十一章第六十六章 暗流汹涌第八十章 御驾东行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第一百零八章 内举不避亲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十一)第三十四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十一)第七章 长短句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九)第五十八章 出潼关记(二)第四十五章 李愬雪夜袭蔡州(三)第五章(求收藏 鲜花)第十章(上) 过山车第三十八章 大和尚有大计划第十一章 炮灰 光棍第一百一十章 战,战,战!(下)第五十章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门雪(十五)第三卷 第二十章第八十二章 意 外第二十一章 高大帅一鼓下梓州(一)第八十二章 曹 州(求订阅!)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八)第一百二十章 交 锋(五)第一百零一章 比等死更坏的事第五十章 偶尔露峥嵘第一百一十九章 论政(中)第十六章 会战(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隐 忧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声甘州(四)地一百二十五章 玉门雪(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冠军游击大将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