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没有攻不破的雄关

“可是汉太祖乃是自武关入关中。起初陈涉大军可是在函谷关关下就被章邯击破。”

殿中不知是谁小声嘀咕了一句,这就是钻牛角尖了。汉太祖就是刘邦,习惯上称汉高祖,事实上的庙号是太祖。

杜黄裳笑着说:

“臣以为武侍郎言之有理。函谷关是用来干什么的?就是用来拱卫关中,关中不保,函谷关独存又有何意义?姜维守住了剑门关,汉祚还不是照样不能延续吗?臣以为守关者,并不是独守一关,而是要看整体,雄关只不过是战线上的一处紧要点,若把坚守的希望完全寄托于雄关,则雄关必不可守。刘裕北伐,被阻于潼关,而沈田子自武关入,武关一破,潼关即无可守,故臣以为雄关的守不能单守雄关。”

这是讲的防御上的点线面结合了,杜黄裳此言一出,众人纷纷赞成,陆贽却一直不说话,李诵就问道:

“陆相公以为如何?”

陆贽起身道:

“不知陛下是问兵事还是问政事?”

“兵事如何,政事如何?”

陆贽道:

“若是言兵事,则就事论事,雄关攻守成败,形势不同,成因不同。兵员素质,统兵大将是谁,粮草兵器是否充足,内部是否上下一心,友军是否可信,防范是否严密,战术是否得当,士气如何,均能决定战事成败。比如哥舒翰守潼关,己方兵疲师弱,坚守不出,则安逆破关无门,一旦出战,三十万大军毁于一旦。即使事事具备,双方实力相当,也难料成败,比如此次,剑门易守难攻,若刘辟遣精兵锐卒,老成大将驻守,严秦即使能破关,也必定会付出一定的伤亡代价。”

“若是言政事,则正如武侍郎所言,天下并无攻不破的雄关。雄关能否起到作用,看的是人和。孟轲尝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贾谊云‘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若广施仁德,民心所向,平地亦可起雄关,若倒行逆施,暴虐残民,雄关不过是平地。昔者秦以函谷关为天险,扼雄关而制六国,最终席卷天下,结果陈涉义旗一举,天下响应。函谷关也未能庇佑强秦。”

“除此而外,昔者太宗曾多次与臣下论打天下与治天下之难易,皆以为治天下难于打天下。如天下承平日久,则将士百姓难免生骄惰懈怠之心,若强敌猝至,则雄关也不可守。”

到底是一代名相啊!李诵努力克制住站起来的冲动,脸上也努力保持平静,可是他的表情却出卖了他,其他各大臣也对陆贽的表现深感敬佩,不过谁都没有看到杜黄裳脸上掠过一丝不快,而是听到杜黄裳说:

“陆相果然高见!杜黄裳佩服佩服!”

不过别的大臣虽然没有看见,但是李诵却是坐在大臣们的对面,马上就发现了杜黄裳的醋劲,想想也可以理解,杜黄裳熬了这么多年才坐到执政事笔,而陆贽十多年前就是如此,而且陆贽的名望更是远远超过杜黄裳,此时见陆贽表现出如此胸怀远见,心里不担心不嫉妒才怪呢。不过杜黄裳虽然不爽,李诵可不希望自己的股肱重臣们把精力耗费在钩心斗角上,这些人能力太强,斗起来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陆贽当年就曾经活活玩死了另一个宰相窦参,想到这里,李诵笑道:

“陆相公此言果然是至理明言,天下确实没有攻不破的雄关,杜相公的胸中只怕也有百万雄兵啊!杜相公和陆相公以及各位都是朝廷柱石,胸中有经济大计,得相若此,真是朕的福气。方今大唐内外皆有忧患,有诸位同心协力,何愁大唐不能重现开天盛况!”

这就是目标激励法,一般而言,在目标明确一致的前提下,团队内部在目标没有达成之前,内耗不会太过强烈。李诵在这里讲的话是在告诉大家,自己不是守成之君,对大臣的要求很高的,请你们把注意力放到工作上来。内耗这种事情不管哪个时代哪个国家都有,并不像某些作者认为的那样只是中国特色,只要人性中有雄心或者说野心,内耗就不会消失,李诵也不指望内耗消失,相反他还认为适当的内耗可以促进朝臣之间的竞争,因而在这里只是特别咬重了“同心协力”四个字,相信以这一帮人精的聪明,不会领会不到自己的意思。

果然,李诵这么一说,杜黄裳和陆贽就都回过味来,两人率先站起来,其他大臣们有反应过来的,也有没反应过来的,都跟着二人站起来齐声道:

“臣等敢不尽心尽力!”

接着李诵就嘉勉了众人一番,同时下诏,效仿太宗,让在长安的五品以上大臣上书论时弊,每人至少十条。五品以下官员也可以越职言事。

“天下没有攻不破的雄关!”

议事结束以后,李诵心情明显大好,情绪也微有些激动,嘴里念叨着这句话。皇帝的高兴让李忠言的脸上也布满了笑容,忙前忙后,动作也大了许多。李诵见他无事忙,叫道:

“传今日当值的翰林学士来见。”

“是。”

不多时,翰林学士来到,李诵吩咐道:

“将此战例发往武学,命武学上舍讨论此事,学子各抒己见,文章汇集成册,朕要亲阅。”

“遵旨。”

今日当值的翰林学士是李绛,本身就在武学中兼职,领命后马上就准备去草拟圣旨,却又被李诵喊住问道:

“李学士,朕交给你办的事情如何了?”

李诵问得正是宣传事宜,在那日出宫后,李诵将此事交给李绛筹划,李绛曾经拟过一个条陈上奏,李诵准了以后,给李绛在礼部安排了一个实官,让他专心此事,所以李绛虽然还在翰林院但是倒是不常当值了,见李诵问起,李绛忙回答道:

“微臣这一两个月尽心此事,组织收罗了一些士子写些陛下所说的话本,内容是历代尽忠报国的英烈事迹,交给说书艺人或戏班子,眼下长安城内正风行。”

第五章(求收藏 鲜花)第九十一章 老兵对老兵第八十六章 皇帝知我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冠军游击大将军(三)第十三章 危局(月末泣血求订阅!)第二章 高崇文第二章 高崇文第一百二十一章 冠军游击大将军(四)第三十五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三)第一百零五章 皇帝的阴谋(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声甘州(十一)第一百零五章 皇帝的阴谋(下)第一百零七章 洛北观兵第四十四章第六十七章 晋阳危机第五十五章 甜心?田兴!第五十二章第三卷 第三章第五十二章 顶 缸(求订阅!)第三十七章 某是吴少阳第三卷 第十章第九十三章 李愬出马第一百二十一章 冠军游击大将军(三)第二十一章 高大帅一鼓下梓州(二)第三十一章 馒头 豆腐 肉(好大一章)第五十九章 相州之行(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声甘州(三)第十七章 弃 子第二十一章 高大帅一鼓下梓州(五)第三十五章第三十三章 格杀勿论第五十八章 出潼关记(三)第四章 舆 论第四十三章 柿子要拣硬的捏(修改)第六十四章 流 言第九十九章 伟 大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第七十章 劝农五策第三卷 第四章第一百二十章 交 锋(二)第三卷 第九章第五十五章 甜心?田兴!第八十五章 良 相第四十二章 还是淮西第八章 又一个不开眼的第五十一章 耳根子软第四十章 天下还是姓李第一百一十九章 论 政(下)第十五章 到底谁喝一壶?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声甘州(二)第四十八章 吃 肉(下午上架了,最后一章免费章节,请大家多多支持!)第二十八章第八十一章 也是斩将夺旗第四十二章 形式主义害死人第七十五章 远 志(求订阅!)第一百零九章 家第五十一章第二十五章 永贞元年的开始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声甘州(六)第八十二章 意 外第一百二十一章 冠军游击大将军(二)第五十四章 甜 心第一百一十六章 远 望第三十三章 恶战在即第五十六章 天 雷第四十二章第四十六章 淮西的大幕落下第十六章 会战(下)第二十七章第一百零八章 内举不避亲第九十六章 筑厕将军第二章第三卷 第十六章第八章 捉生 劫营第一百零六章 魏博的救赎(下)第十七章 攻不破的雄关第一章第四十七章 大漠沙如雪第五十一章 耳根子软第三卷 第二十五章第三十二章第二十八章 送上门挨打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门雪(十)第二章 乘他病,要他命第二十四章 贞元二十一年的结束第七十八章 魏王田季安第六十七章 晋阳危机第三卷 第二十章第六十一章 一张汇票第十二章 好大一章第三卷 第八章第五章 登楼望月第八章 捉生 劫营第九十四章 擒贼先擒王第三卷 第十二章第六十八章 晋阳危机(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庙号(二)第四十六章 于頔入朝第七十章 并不风流的逃亡(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