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

李玄清带人连夜从太原府撤出,回到城外和亲卫营汇合。李飞雪笑道:“主公,我这大戏还没开始呢,怎么突然之间就要撤了?”

“撤?怎么撤?好不容易把李存进的人马都调了回来,这时候撤可不是什么好事。”胡小四翘着二郎腿在帅帐里边晃悠边道:“飞雪,你现在到底有多少人马?”

“三万五千人,怎么啦?”李飞雪一时搞不清楚这家伙什么意思,呐呐的答道。

李玄清闻言却是点点头笑道:“三万五千人省着点用也足够了。这样飞雪,你留下一万五千人在太原府继续佯装攻城,而且不能被别人看出来。小四,马上调动太原府附近的玄影卫暗卫人员给我全力截杀太原府和城外的所有联系。剩余的两万人秘密集合随我去会会李存进。”

“主公,李存进此时回援定然人数不会少,你就两万人是不是有点悬啊?万一没有堵住对方,那我们岂不是前功尽弃?”李飞雪瞬间明白了李玄清什么意思,但是这个一向胆大包天的部将却有点担心李玄清的处境,“临行之前参谋长可是再三交代不让主公犯险的。”

“放心吧,我有办法对付李存进,你有空还是想想你那点人手怎么不被对方看出来吧。太原府的守将虽然不是什么有能力之人,但是也不是傻子,这种瞒天过海之计要是被看出来可就什么都玩不好了。”李玄清瞪了对方一眼,对着身边也站起身来的胡小四道:“你是跟我走还是留在这?”

“我还是跟着主公吧,这样飞雪也能安心一点。顺便还可以看看这个李存进到底有什么本事。反正太原府这边只要伪装的好也没什么事,我把彪子留了下来,这家伙擅长这个,到时候可以派上用场。”胡小四拍着李飞雪的肩膀笑道:“你放心吧,主公交给我保证没事。”

“好了,让亲卫营集合,现在天色已晚,刚好利于出城。小虎,让飞鹰旅在前面探路,咱们今晚就去打他一个措手不及。”李玄清整理好戎装,伸手抓起放在案几上的承影剑道。

几人出帅帐的时候亲卫营的两万人马已经整装待发了,苏小虎带着自己的飞鹰旅充当李玄清的戌卫队站在最前面。见李玄清出来急忙整装行礼却被后者一把拦住了,“小虎,马上带飞鹰旅跟随玄影卫行动,探明李存进此刻的动向急速回报。”

看着苏小虎带人出了大营,李玄清也翻身上马带着这些人消失在夜色中。李飞雪站在原地呆了一会也忽然想起了什么,急忙召集剩下的将领在帅帐议事,打算利用今晚做点文章。

“小四,李存进是从哪里回军的?”黑暗中这支军队只有寥寥的火把照亮前面的道路,李玄清任由玉狮子自行寻找到路跟上前方的军队,问道。

“镇州方向,现在应该在翻越太行山。他们沙陀人的行军路线应该是打算从太行井陉过来,因为是腹地行军,而且没有料到我们会和他正面相对,所以几乎没什么防备,玄影卫的人几乎是全程跟踪。”胡小四想都没想就直接回答道:“主公,咱们进入太行山以后骑兵的作用其实不大了,要怎么偷袭?要不要就留在原地以逸待劳?”

李玄清一边在思索井陉地区的地形,一边答道:“我们的骑兵作用不大,对方不也一样?比步兵沙陀人可不是咱们的对手。亲卫营可是上马是骑兵,下马是步兵的。而且我打算实验一种新战术,你让玄影卫的人给我把前方所有的险要地势全部划出来,给李存进来一个千层纸和***战术。”

“啥玩意?”黑暗中胡小四听到李玄清的话差点把舌头咬出来,这个年代虽然没有东北二人转,但是***光是想想就知道什么意思,但是他正打算要问,却见到前面一彪人马快速过来。

此时李玄清的人马还没有进入太行山脉,而是从太原府出发往太行山的路上,这还是汾河平原的地界,所以骑兵奔驰速度非常快。只见这一彪人马来到李玄清身边道:“启禀主公,统领,李存进的人马已经过了井陉县城,距离此地大概还有四天路程。”

“对方回来多少人?”胡小四最关心对方的人数,急忙问道。

这名暗卫躬身答道:“对方人数不少,目前到达井陉县城的已经在五万人上下,后续还有人马跟进。”

“老天,太原府的那帮家伙到底跟李存进说了什么?怪我,当初应该打劫对方的信使,给书信掉个包的。”胡小四一拍脑袋懊恼道:“主公,现在怎么办?咱们两万人,典型的打不过对方啊。”

李玄清微一沉吟道:“你们马上去前军找到飞鹰旅统领然后带着他们去寻找李存进,让飞鹰旅想办法拖住对方的步伐。小四让亲卫营的副都统率大军随后,咱们率领三千人的前锋加快速度赶到井陉。”交代完这些之后李玄清将胡小四仍在原地调动兵马,自己带着百信等两百多的戌卫队追上了飞鹰旅,急速赶往井陉。

太行山自古以来就是山西东出平原的一道天然屏障,秦末时期韩信就是经过井陉等地东出太行打通了打击项羽的第二条道路,为刘邦的大汉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此刻李玄清选择的道路正好就是当初韩信东出太行的道路。

有了玄影卫在前引路,李玄清和飞鹰旅的速度顿时快了起来,在丛山峻岭之间找到一条条羊肠小路,而且在确认了前面没有敌人之后也放心的点起了无数的火把,看得见路速度自然就快了起来。所以到了天亮的时候,飞鹰旅已经脱离大部队上百里路程,按照玄影卫的估计最迟晚上就能达到井陉,如果加上李存进也在相向而行,估计中午时分就能在前方相遇。李玄清对着地图研究了一下之后,决定在对方抵达井陉的西出口的时候拦截住对方。

其实太行山井陉地区是一条条东西向的陉涧,是太行山地区著名的军事重镇,东部和东南部与鹿泉、元氏、赞皇三县毗连,西部和西南部同山西省盂县、平定、昔阳三县接壤。而李玄清打算在西部刚出井陉的孟县地区拦住李存进。按照玄影卫的描述,在孟县地区山势陡峭易守难攻,而且山势起伏较大,易埋伏的地区很多,这样自己设计的千层纸和***战术才能凑效。

想到这里李玄清遣人让后续的胡小四加快速度,自己则是和苏小虎飞速赶往孟县,寻找地方进行埋伏。

不过等到李玄清抵达孟县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来的居然是后世娘子关故地,只不过此时娘子关尚且不存在,但是其险峻的地形却已经存在于世了。抵达此地之后玄影卫的消息也陆续传来,李存进的人马也已经走出了井陉,即将抵达这里。

由于时间紧迫,加上李玄清现在手上的人马满打满算也不满千人,所以想都没多想直接将原地收拾一下,进入伪装,利用周围的地形准备先打一下子。

这地方的地势非常奇怪,山路是从两山之间穿越而过,而且山势也不高,不过对比一下其他山峰,其实是整体海拔提高了,所以看起来显得不高而已。

偷袭这种事情飞鹰旅做得太多了,所以苏小虎指挥的飞鹰旅做起来简直娴熟之极,不仅在短时间内伪装好自己,还指挥手下搬来很多大石头,随意的摆在了自己伪装阵地附近,准备利用大石堵住山下的道路。

李玄清让百信等人跟着飞鹰旅增加一点实战经验,在这群兵王面前,天策军普通的士兵只有当学生的份,何况百信这些从来没上过战场的娃娃兵?而苏小虎显然也明白了李玄清的意思,开始边布置边教授这些从战场上总结出来的经验。

而伴随着李存进的人马越来越近,玄影卫的汇报也越来越快,最近的情报显示李存进的人马已经抵达隘口边上,估计也就一盏茶时分也就到了。而这个时候苏小虎的布置也已经全部完成,静静等待对方的到来。

“小虎,待会不要贪多,放过去几千人之后马上堵住道路,小四的人马已经朝这边赶来了,估计半个时辰左右也就到了,你们只要堵住半个时辰就算完成任务,咱们的任务不是要一口吃掉对方,要一点一点的消耗对手。”趁着还有点时间李玄清开始给苏小虎灌输后世游击战的思想。

“主公放心,我明白,这个事情以前在草原经常干。”苏小虎打了个手势。

而就在李玄清这边打算打李存进一个措手不及的时候,河中府的战场双方也已经进入了最后的时间,双方的人马开始陆续集结完毕,一场大战就此展开。

“天成,这晋军怎么已经恢复过来了?之前情报不是还说李克用气的砸了自己的帅帐吗?”铁良见到对方的中军已经布置完毕,有点莫名其妙,策马来到杨天成身边问道。

杨天成白了一眼对方,没好气道:“你管他为什么恢复,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关心这事情。赶紧的回到你的岗位,重骑营可是此次中军的主力,你可别大意,阵型布置的怎么样了?”

“你放心吧,五万人的重骑营保证能够给对方冲的七零八落。我觉得应该把重骑营放在第一序列,你怎么在前面摆了两个步兵营?天一的两万人马怎么可能挡得住对方的集团冲锋?”铁良显然对于杨天成把自己放在第二序列不满,嘟嘟囔囔道。

“天翔让天一他们试验一种新式武器,所以需要步兵营配合,你以为我想让步兵上前去抗对方的骑兵啊?”杨天成赶紧一把将对方推走,开始眺望对方的军阵。

李克用的中军帅旗已经升了起来,高高飘扬的王旗看起来倒是很威武,但是在天策军这群基本上不打自己帅旗的军队面前却没什么作用,后者模仿的是后世军队的做法,军中主旗全部是清一色的天策军团龙明黄旗,副旗也只是各自的营旗,看不出来有什么其他的。

李克用此时摆出的是鱼丽阵的阵型,看样子是对自己的兵力很满意,这估计是沙陀人入主并州以后最大规模的集结兵力,几乎将自己的老底子全部带了出来,所以中军和前军加起来超过了十几万,两侧安排了四万人的骑兵拱卫侧翼。

“嗣源,你和嗣勋率前军冲锋,存审引兵在后,其他人交给德威指挥,给我拿下对方中军。”李克用独目眺望了天策军的阵势一会开始下达了攻击命令,对于他来说基本上不存在自己防守对方进攻的节奏,沙陀骑兵从来都是掌握着战场主动权的,所以他理所当然的开始下达了攻击命令。

不得不说十几万骑兵冲锋起来那个阵势真的太庞大了,即使李嗣源等人的前军只是出动了五万人的规模,但是依然是一动念之间地动山摇,空气都被这股凝重的气息震得发颤。

“李克用台自以为是了,这种战术真当我们是吃素的?”前军的杨天成见到冲锋人数的规模露出了笑容,右手一挥,战鼓队开始传令,军阵最前方的步兵大队开始了动作,一排火把开始点燃,并伴随着后续嘹亮的传令声开始了准备。

“让你们这帮子混蛋尝尝地老鼠的味道。”李天一见到对方的骑兵瞬间越过两军的中间线,冷冷一笑,开始命令点火。

只见一刹那间,几乎就在后方弩炮传令发射的同时,天策军的前方阵地上忽然冒出了无数的火舌,吞吐着火星飞速朝着晋军冲锋队而去。

这一刻注定凝固在后世的史籍上,一种新式的武器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且伴随着战争持续了千年。

不过此时的操刀者李天一并没有觉得这种武器有多厉害,甚至就连始作俑者李玄清都没有太过于在意自己“发明”的武器在河中战场有着什么样的表现。此时的他也马上进入一场大战,一场不同于以往战争的打法,一种后世共和国初期最流行的战术在这时候不经意间被总结出来,开始在战场发挥作用,并给了并州战场乃至天策军一号计划釜底抽薪的作用,直接让对手的后方变成了前方。

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声第五百三十四章 扫荡咸海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抢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三十七章 打出来的交情第七十三章 一年赌约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袭(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战第十一章 横霜剑锋第三百零七章 丰州新工业第一百九十一章 荆南大战第一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丝绸铁路第一百九十一章 荆南大战第四百六十五章 驾临安西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长沙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五百一十二章 决死一战(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两岸晓烟杨柳绿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国并立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广州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四百零八章 特种作战第一百八十五章 扑朔迷离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离心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贸易协定第二百四十章 行业准入资质第四百零九章 减灶法第一百九十九章 绵州之战(四)第一百零二章 关中发展(三)第三百零三章 长金线开工第五百九十五章 运河条约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纪台风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肃州风云(中)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后的回鹘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计划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战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样的京汉线第二十九章 长安之战(中)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复萨法尔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战定高昌(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云级的威力第四百三十章 反戈一击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罗岛海战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烟第二百九十章 编修唐史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保机的落幕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会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军东征(上)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五百五十九章 贩卖人口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开元(中)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运河(三)第五百六十章 行进中的机械化第七十二章 平地惊雷第二百零六章 风起洛阳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乱世清流(上)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复河西(四)第三百七十九章 反唐联盟(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难干(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谍影第四百八十二章 两部合一(中)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纪公审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战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并乱局第五百八十六章 风起耶路撒冷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战止和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战(一)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复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旧部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为一第六百零二章 十万劳工开运河(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二百四十章 行业准入资质第十四章 三年学艺(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纪台风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两端第二十一章 突击强化(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运河(五)第四百九十六章 换得胡酋慰国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复广州第六百零八章 东西对进和中央突破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币结算圈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锅第三百三十四章 汉化政策第二十八章 长安之战(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河中风云第一百五十五章 沧州之战(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