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组建海军(下)

天津城外,李玄清夫妇犒劳造船厂船工以及郭崇韬的海军处所有人之后,秦耀果然在三天的时间内将火炮搬上了这艘军舰,而且像模像样的改建了两个弹药舱。当李玄清见到秦耀的火炮之后差点一头栽倒在地。尽管自己耳提面命了不知道多少次,但是秦耀制造出来的火炮还是历史上的那种短管固定炮,而且比历史上写的性能还要差的就是这种火炮无法调节射角和方向。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李玄清也不好多说什么,硬着头皮来到弹药舱,这个弹药舱设计的总算是让李玄清没多说什么。固定排架式弹药储存模式,而且和上层炮台之间也用滑轮组进行串联。周边的墙壁选用纯钢打造,而且还是两层钢板之间塞入了不少一些李玄清看不懂的东西。内部也用生牛皮裹住四周。由于李玄清也没指望它能够制造出后装炮,所以对于他们没有专门的发射药舱也没有多问。只是吩咐开船。

这几个月以来,郭崇韬带着自己的一卫士兵是几乎吃住在船厂,不仅熟悉这种新式舰船的特性,也在锻炼自己和部下的水性以及操船知识。在徐兴夏的人抵达天津之后郭崇韬甚至直接和这些人天天混在一起,请他们吃饭,从他们身上一点一点汲取航海知识。韩逊等人来天津之后带来了胡小四缴获的皇家典籍,里面关于海军这一块的记录也全部给了郭崇韬。而伴随着眼前的这艘舰船的一点点成型,后方运过来的各种新式的机器和航海的专业器械也全部到位。这其中很多都是第一次出现,比如说水罗盘、过洋牵星图、蒸汽机,全新的海图范本等等。韩逊对于这些很多自己都不懂,但是他和郭崇韬两人在天津待了这么长时间一点一点的琢磨,虽然不知道怎么造的,但是怎么用倒是全部弄清楚了。

而且按照李玄清的意思,郭崇韬将自己的一个卫加上这段时间搜罗到的水手分成了几部:作战部,专职海战;水手部,专职操船;动力部,就是烧锅炉或者检修等等这些技工;后勤部,厨房辎重等后勤事宜;还有就是船长室,包括两位副船长,作为整艘船的最高领导。这种分工方式虽然原始,但是李玄清倒是没说什么,有些东西需要他们一点一点摸索和修正这样对于一个全新的兵种成长有好处。

郭崇韬接到李玄清的命令之后更不迟疑,挥手让身后的旗手会动号旗,身边的号手也紧接着吹起了一个雪白的大海螺,呜呜的声音开始骤然而响。老实说对于这种传递信号的方式李玄清有点不以为然,但是以目前的条件也只能倚靠不同声段的声音和不同器具的声音来传达不同的命令。这第一艘船还好,如果以后组建船队的话,更需要系统的编制这种号旗体系。

“师兄,你回去帮郭崇韬将这些号角声和号旗编制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最好能制作两套系统,一套给郭崇韬军用,另一套简单一点,不涉及军事调动的给巡捕厅,让他们暂时代为下发给沿海所有的船队海商。”李玄清见到韩逊走到自己身边,于是把这件事交给他。

韩逊一愣随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急忙点头答应。正要说什么,身后巧兮的声音响了起来,“师兄如果有时间不妨对海上的事情多关注一点,比如说海上行船的规则、船只使用禁忌、还有就是海上搜救和救援条例。有些事情虽然现在可能还太早,但是早一点将框架搭建起来也不是坏事。”

“师兄不妨多费点心。军事学院那边已经稳定下来了,就让老师多操心一段时间。师兄先帮衬着想办法把海军学院建起来。”李玄清点点头笑道:“大海比陆地要大得多,咱们这个民族除了在陆地上一统天下,这一望无际的大洋也将是我大唐流动的国土。”

“大哥哥,你看冒烟了应该是锅炉舱点火成功了,看样子他们做的还不错嘛。咱们一会就去海上转一圈去。”巧兮拍着手打断李玄清的话笑道。

“这么大岁数了还是第一次坐船出海啊。”不知何时张天虎和马老三这对老顽童也从船舱里钻了出来,看着远处一望无际的大海和脚下渐渐晃动的舰船,有点感慨道。李玄清他们所在的位置是作战室,也是全舰最高的建筑,这也是模仿后世的船只设计的,甲板之上新造舱室,倒是和这时候的楼船比较像。

“老师,以后啊你想什么时候坐船就什么时候坐船。这艘船可是巧兮造的。”巧兮被张天虎的样子逗乐了,笑道。

“玄清啊,咱们这艘船叫什么名字?”马老三见到巧兮的笑脸也是跟着一笑,走过来问道。

“这艘船就给海军学院作为训练船只吧,还是太小了不能作为正式军舰使用。”李玄清对于五百吨的海船实在没什么兴趣,不过还好以目前海军处的实力能够把技术练好也就心满意足了,“就叫实验者一号。”

几人在舰桥处聊天的功夫这艘实验者一号也顺利启动从造船厂的临时码头开出,朝着后世庙岛列岛的方向开去。而且随着蒸汽机的全力发动速度也越来越快。下层各种测试人员的身影也来来往往,不断传来呼喊,郭崇韬更是忙的脚不沾地。也难为他一个北方的汉子短短几个月就能够在风浪急促的海上能够站得稳。张天虎和马老三几人可是第一次坐船,被这个风浪折磨的直接进船舱吐去了。

一下子舰桥上就剩李玄清和巧兮视风浪为无物,看着海风吹起烈烈的衣裳,巧兮笑道:“大哥哥,没想到这一世出海还是这么舒服。”

李玄清牵着巧兮的手笑道:“海天一线,堤岸奈何。其实还是大海宽广,等以后太平了,就去找个海岛建一座世外桃源去。”

“这个好,回头巧兮去瞅瞅还记不记得那个世外桃源在哪。”巧兮欢呼一声,靠在扶栏上面娇笑道。

不论怎样,这艘带着诸多后世气息的铁壳船是造出来了,而且看这个架势问题也不大,不过随着速度的加快,后面尾随保护的几艘木质帆船就跟不上速度了,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这边李玄清和巧兮试验新式军舰的时候中原的情况却越发紧张,天策军得知消息之后杨天成和王厚纯两人连夜布防,并将幽州和并州腹地的骑兵军团南调到潞州至深州一线,威慑黄河南岸。玄影卫汴州分部的彪子等人更是被指示不惜一切代价搞清楚朱全忠最终意图。

不过此时的宣武军内部除了在荆南前线的张归厚和丁会等人外,其他人对此事的意见却开始不断分化,从一开始的义愤填膺准备找天策军复仇到最后大部分人认识到两线开战的资本远不如天策军之后北守南攻之策占了上风,即在山南道要打掉天策军的干涉兵力,一为敬翔报仇二也是解前线困境。这种意见以军中的葛存周为首,也得到了谢瞳等智囊团的默认。

平复了自己的心情的朱全忠在综合考虑之后接收了这个意见,派葛存周为荆南道大总管,增兵五万统帅前线的张归厚、丁会和王彦章三人下辖十五万大军,合计二十万誓要一举荡平荆楚,和天策军在山南东道一决雌雄。

葛存周的五万增援大军很快就从洛阳出发,消息自然也不例外的传到了长安天策军总部。徐天翔在对方增兵之后抽调后方的亲卫营加入陈宇的集团军,将高思继的第九军团驻地从潞州转移到关中地区,弥补关中兵力的缺失,并且抽调侯勇兵团驻兵夏州。

这个结果虽然让北线的杨天成和王厚纯松了一口气,但是荆南地区的形势却依然严峻。失去了敬翔的谋划对于成汭来说等于是多了一份取胜的把握,但是宣武军二十万大军带来的压力不是成汭能够承受的,在思虑再三之后成汭分别派信使去往山南西道的杨守亮和已经拿下均州的天策军陈宇处,试图说服杨守亮和自己协力对抗宣武军,和陈宇妥协,割让鄂北大部分山区换取天策军从背后袭击宣武军。

鄂北地区面积不大,且都是山区地形。但是对于成汭的地盘来说却非常重要,让出了鄂北等于将北大门送给了天策军。从这个角度来说成汭还是很有诚意的,但是无奈的是天策军这段时间以来基本上倚靠自己的力量打通了鄂北通往南方平原的屏障,所以陈宇拒绝了这个条件,转而希望成汭能够投诚天策军,并将天策军的政策以及前期投诚的高思继等人的事例说了一遍,希望成汭能够考虑。

在随后陈宇将前线的变化飞速报给了总参徐天翔,并且要求玄影卫派专员前往成汭所在的复州地区,想办法说服对方。

此时李玄清远在天津,徐天翔和岑天时商议之后授权玄影卫山南道负责人秦空负责这件事。不过这时候在陈宇的意思刚刚通过信使带给成汭这件事希望不大,所以在徐天翔给陈宇的命令中还是立足于打。加上亲卫营之后合计十二万大军的陈宇兵团陈兵北线均州,往东可以直接攻击宣武军,往南可以直插成汭腹地,成为两家决战时必须要考虑的一股庞大力量。

中原战局急速变化,此时仍然在渤海内遨游的李玄清暂时是不知道了。实验者一号航行一天一夜之后抵达庙岛列岛附近,在古代这就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所在地。此行试航还有最后一项数据没有测试,那就是火炮射击。对于秦耀制造出来的短管炮,李玄清没什么兴趣,只是让郭崇韬和装备处的人自己去试验,找了一个无人小岛在调整射距之后开始点火射击。

秦耀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将点燃的火把凑近炮尾,点燃炮弹引线,兹兹的响声在急速的燃烧之后一声巨响从这个之前谁都没有见过的怪物的身管内发出,一颗黑色带着火焰和浓烟的炮弹瞬间飞射而出,瞬间就抵达岛上面一块耸立的巨石上,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响,整个船身都被这股后座力推得晃了晃,而众人都不待站稳就朝着远处观望,只见原本还耸立的巨石被砸碎在地,四分五裂。

“这才多远的射程?不超过五百米吧?”李玄清摇了摇头叹息道:“还没有弩炮的射程远,这要是被后世的人知道了肯定会笑话死。而且炮弹还是实心弹。”

“我觉得还好吧,总算是从无到有了。听说秦大哥这半年来一直在琢磨火炮的事情,吃住都在实验室呢。”巧兮倒是没有李玄清那么失望,而是拍了拍手笑道:“早期的火炮应该也不是靠杀伤力的,而是气势。”

“算了,咱们也下去吧。你看师兄他们都兴奋的跳起来了。”李玄清深吸一口气拉着巧兮从舰桥来到前面的甲板上,笑道:“还不错嘛,秦耀,你这尊火炮安装在甲板上居然没把甲板震裂,这个后座力处理的还不错。”其实李玄清搞错了,短管炮的后座力本身就比较小。

“以后军舰的武器系统需要专门设计,和船只设计对接好,让二者成为一个整体,不能等船造好了之后再想着怎么添加武器系统。”对于这艘船李玄清也没要求有多高的水平,所以只要将自己带来的后世的理念贯彻好就行。

“请主公放心,装备处还分出一个专门设计海军武器的部门,和造船厂的船只设计部门对接。”秦耀也知道李玄清对于自己设计的火炮不太满意,所以听到李玄清的话之后急忙拱手答应。

“好了,咱们在海上也转了一天了,崇韬,安排返航,去实施混合动力到底有多快,刚好风向也正确。”李玄清摆摆手示意返航之后带着韩逊等人回到最高层的作战室。

“今天试验的事情也已经基本结束了,往后的路怎么走就靠你们三位了。师兄要将海军学院抓好,多多培养专业人才,海上行船是一个技术活,需要的是专业人才,这一点千万不能有侥幸心理。”李玄清拉着韩逊的手语重心长道。

“其次就是你们海军处自己了,咱们不仅是新式的舰船,而且大唐水师断绝百年之久也没有什么前人的经验留给你,一切都要靠你自己去摸索。我想说的是,海军是守卫大唐海疆的勇武之师,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李玄清见到韩逊躬身接令转而看着郭崇韬道:“将来海军能不能和陆军并列就看你自己的能力和本事。”

“请主公放心,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郭崇韬没有历史上作为前蜀皇帝的戾气,在天策军的洗礼下是一个标准的热血青年,听到李玄清的这句话之后顿感知己之心,行军礼接令。

“好了,造船厂这边的事情你自己负责,随着航海事业逐渐兴起,其他造船厂肯定也会陆续开工,回头整理一份普通民船的建造流程,如果有谁需要的可以送给他一份。技术需要发扬光大才会不断进步。”张强没什么好交代的,工业集团在巧兮手里能够时刻受到自己来自后世知识的指点,所以只是要求他想办法把民船的建造流程整理出来就没事了。

“海军成了。”三人接令而去,巧兮走过来笑道:“大哥哥你的海军旗有没有设计好?”

“海军旗?”李玄清心头一动,抬头看着空荡荡的桅杆顶部笑了笑。

第十二章 三年学艺(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铁路动脉(中)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五百零九章 狂飙突进(上)第五百四十九章 丝绸铁路第四百八十一章 两部合一(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枪队第六百二十四章 异域战争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业布局第六百一十一章 一场屠杀第一百二十四章 连环布局(上)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战(五)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二十章 突击强化(二)第三十章 长安之战(下)第六百一十五章 战术佯动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险第二百四十二章 两线战略第三百四十三章 龙家裂变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战第二百八十章 兵临广州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击战(中)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烧不尽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国力(上)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运河(五)第五百零四章 碎叶大战第六百一十九章 瞒天过海第二百五十八章 断其退路第一百零五章 两世缘定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达岭大捷(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战起(中)第六百零一章 十万劳工开运河(上)第二十七章 选拔出征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区第二百三十三章 军政临时会议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国公民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压东南(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北战起(上)第四百八十二章 两部合一(中)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国主义殖民时代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二)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险第三百三十章 火烧虎丘关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业带第八十三章 疲敌之计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极城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战定高昌(中)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声第十一章 横霜剑锋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压东南(上)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国(中)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贸易协定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军东征(中)第四十九章 一战归心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联盟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垦戌边和人口迁徙计划第一百三十六章 收复河西(六)第三百零七章 丰州新工业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为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绵州之战(四)第一百零四章 关中发展(五)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战定高昌(中)第四百二十七章 突袭交河城(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编授衔(下)第五百零四章 碎叶大战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罗之战(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战定高昌(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六百零二章 十万劳工开运河(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难干(七)第五百七十二章 种子和希望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战(六)第一百九十四章 银轮部队第二百零四章 东都变故第一百四十八章 河中大战(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七十七章 关中联盟第三百零三章 长金线开工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胜是负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苏州战役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拾民心(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三百四十五章 二路军至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九十九章 趁乱打劫(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颠倒乾坤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战(三)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击战(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乱世清流(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融入这个时代第二百一十三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阗国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