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荣的心思

“皇上,咱们这是去哪?往北不会打算去中京吧?”从天津出发的一行人当中,李玄清和巧兮骑着玉狮子走在前面,一路走一路还在指指点点,被身后赶上来的岑天时打断了。

巧兮有点诧异的看了一眼李玄清笑道:“先生,咱们不去中京,去苏州啊,去中京干什么?拓跋二哥已经赶到开州等我们了。”

“苏州?苏州不是在南边嘛?”岑天时一时没反应过来,话音刚落就被身后的徐天翔打断了,“北边也有个苏州,就在辽南半岛上,我都忘了是谁取得名字了。不过那里的苏州听玄影卫说可没有南边的苏州那么繁华,现在只是个小城镇。不过李三说那边现在已经没有多少契丹人了,政权也被汉人拿下了。”

李玄清点点头笑道:“侯勇和高思继在开州一战将渤海国太子的军队直接打光了,其本人也身受重伤,开州附近的其他几个州县直接被吓傻了,所部契丹人不是逃亡就是直接投降,辽南半岛现在已经被全部拿下了。”

“对,这次咱们去看看那边适不适合建立造船厂,然后想着怎么修一条路过去。”巧兮坐在马上笑道:“不过这个苏州名字和那边的重复了,咱们要不要改改?直接改成大连算了。”巧兮一句话直接将这个时代还廖无人烟的苏州改成了后世的大连。

几人从平州出发,沿辽西走廊经过后世的山海关故地往东京而去,一路上广袤的土地让其他人都叹为观止,岑天时更是连连点头,这个时代的东北可比后世的还要荒凉,除了游牧民族之外,整个辽东的汉民数量很少,加上地域分布不均,造成了沿途大面积的土地根本无人耕种,连放牧的牧民都很少。

“皇上,这不愧是可以养活半个大唐的土地啊。我觉得经营得好的话,仅此东北一地就可以和整个中原相媲美。”岑天时是毫不吝啬夸赞之辞,叹息道。

“我现在最担心的其实是人口不够,没办法大规模开发。中原之地本身经历战祸,人口本身就不够,基本上没有多少人口可以迁出来,江南倒是不少,但是面临的是岭南地区人口不够,如果两边同时开发也匀不出多少人口出来。”李玄清面有忧色苦笑道:“西北就更别想了,本来人口就少,加上要进军安西,我们大唐的人口还是严重不足啊。”

“那就重点开发吧,以几个区位优势比较明显的大城镇为基础逐渐往周边开发。加上驻军的话应该还是能够快速为国家提供助力的。”巧兮倒是很乐观,笑道。

“巧兮的这个办法很好,内阁这边打算草拟一个移民东北的具体办法来,凡是愿意来东北的,给出巨额优惠,而且交通部会想办法修建一条铁路从天津出发连接东北,这样东北才不会得而复失。”岑天时现在对于铁路可是痴迷的很,笑道。

徐天翔跟着道:“那还不简单,等打完这一仗连修路的俘虏都有了,到时候让杨易派个几万人过来,一年时间足够搞定了。”他话还没说完前方隐隐然有一队人马急速朝这边而来。徐天翔正打算招呼亲卫队上前拦阻直接这队人马也发现了自己,远远的挥舞着天策军军旗。

“启禀皇上,北线指挥部紧急军情通报。”这队人马被亲卫队接引过来之后迅速递上来最新军报。李玄清接过扫了一眼,眉头皱了皱递给身边的徐天翔和岑天时道:“渤海国大祚荣打算求和了。”

“求和?”两人相视一眼看完之后沉吟不语。巧兮倒是若有所思道:“估计这个国王是想儿子了,然后想着咱们和前朝一样,只要臣服纳贡就可以了。”

岑天时摇摇头道:“果如巧兮所言,皇上,咱们要想个办法应对才是。这东北这么肥沃,必须直接管辖,化为我大唐国土。他的渤海国必须成为历史。这一点没有商榷的余地。”

“那就让拓跋思谏赶到指挥部,去和他谈吧,他那个太子我没兴趣扣押,但是渤海国必须解散,所有国土纳入大唐的统治范围。至于耶律瀚雄,如果愿意投降,可以考虑参照沙陀和党项人的处理办法来。如果有什么其他心思那就让军队说话吧,天策军北线集中了这么多军队必须一战解决掉所有麻烦,为我们赢得一个稳固和安定的东北。”李玄清点点头道:“先生你和天翔马上各自发布命令吧,让陈凡和拓跋思谏在这个基础上自行处理这件事,不必请示。”

两人闻言之后马上撰写命令让亲卫队派人跟随来者返回前线传达命令。然后一行人越过燕郡城南边的平原抵达东京。由于拓跋思谏已经北上,所以他们几个只是稍作停留之后就直接往南走,沿着辰州的道路前进。这一路上不时可以看到战争之后的创伤,不过还好这几人都是尸山血海里走出来的到也不以为意。历经十几天之后李玄清终于抵达这个后世共和国北方的远航重镇——大连。

“皇上,这里也太荒凉了,而且港口在哪我也没看见啊。”岑天时在苏州城外转了一圈苦笑道:“我怎么觉得巧兮这地方没有个三五年的开发根本没办法建设港口和造船厂啊。”

岑天时的话没人理会,巧兮和李玄清对着自己画的一张地图指指点点,徐天翔带着伏瑶出去看风景去了。岑天时也转了一圈见到李玄清手里拿着的居然是整个的港口城市布局图忍不住惊讶道:“皇上你这还真是早有准备啊,我看要不这张图就给内阁吧,到时候我直接按图索骥就可以了,也免得费事。”

“这个可不行,回头到长安再给你吧,过几天张强会过来看看前期的港口怎么规划,这张图到时候还要给他。”李玄清站起身来笑道:“辽南半岛是一个狭长的伸出渤海的地带,沿途港湾比较多,比较适合建立远洋港口,而且和山东半岛就像两臂一样将渤海包围在内,是未来海军北方最重要的港口,所以建立起来就必须要综合考虑。这个港口会由工业集团承建,财政部拨款,等到明年的预算下来再说吧。”

李玄清带着众人继续往前走,准备实地去查看一下这个时代半岛的具体地形,好做到心里有数。不过就在他们勘察地形的时候已经抵达沈州地区北线指挥部内拓跋思谏也已经和陈凡汇合。

“思谏兄,这个大祚荣到底怎么想的?这个时候来求和,他也不怕耶律瀚雄和他反目?”一旁的吴欢摇摇头,显然对这种人不屑一顾。

拓跋思谏倒是不觉得意外,点点头道:“渤海国内部情况复杂,而且这个大祚荣其实就是一个混吃等死的昏君,他想着向咱们投诚就可以继续做他的国王了。至于耶律瀚雄,估计想着也是有心无力吧。”

“思谏兄的意思是军队下一步的重点是针对耶律瀚雄?”陈凡对着地图道:“契丹的军队如今在通州以北布置,我猜这个耶律瀚雄也有可能有后手,玄影卫的消息说他已经将萧玉调到了自己的后方,该不会想着往北撤吧?”

“有这个可能,想来契丹人的力量可以说是跌倒了最低点了,北部被我大军一路碾压到通州附近,如果渤海国再被咱们打败,等于陷入了孤军无援的境地。”

陈凡想了想问道:“思谏兄,渤海国和你约的是什么时间谈判?”

“三天以后?怎么啦?”拓跋思谏有些不解,问道:“你有什么计划吗?”

陈凡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三天以后,也就是六月十七,时间还来得及。传令玄影卫随军分部,立即查清楚契丹部的动向,我需要最近的情报。”

陈凡的话让吴欢等人一阵惊讶,随即明白了陈凡的意思,纷纷围到了地图面前,只听得陈凡道:“你们看,耶律瀚雄一部已经孤立在通州以北约而是六十里左右,如果大祚荣这边和我们谈判,那么必然不会参与耶律瀚雄的部队,那么咱们就可以在前线人为的制造出一个相对优势的局部。”

“大帅的意思是在谈判的时候制造机会打掉耶律瀚雄一部,从而给谈判带来机会?可是总参和皇上给咱们的命令是不要在谈判上面抱有太多幻想,毕竟东北这么大的地方都是需呀纳入到帝国的直接通知范围之内的。”吴欢皱着眉头道。

“吴欢你还没有明白大帅的意思,大帅的意思是凌厉的兵锋和战果逼迫大祚荣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从而接受咱们的意思,为东北一统制造机会。”吴欢没明白什么意思,倒是一旁的拓跋思谏笑道:“大帅放心,到时候谈判桌上我一定让大祚荣知难而退,为帝国拿下完整的东北。”

“命令拓跋思继率军从西北部三日后发起进攻,直属营和草原骑兵营为中军主力率队从正面进攻,炮兵营这一次要拿出全部家伙给契丹人全力一击。亲卫营、重骑营作为右军主力负责切断耶律瀚雄主力和这股突出一部的联系。”陈凡一边指着地图一边指示刘毅迅速下达命令。

“大帅,你的意思是让我作为预备队啊?”吴欢一听没有自己的部队番号顿时傻了眼,急忙问道。

“你就负责和思谏兄负责谈判,以兵威压制渤海国的小心思,顺便兼任预备队,监视渤海国军队的动向。我听说陌陌里算是一位能征惯战的宿将了。”陈凡摇摇头道:“后方的葛存周已经率领一个后备军团在北上的路上了,但是我要说的是帝国年年征战,内阁也是东挪西凑才凑够了咱们出征东北的军费,我不希望咱们四十万大军最后还需要后方的援军才能取胜。”

“大帅的意思是陌陌里不会屈从大祚荣的意思,有可能会在前线捣鬼?”吴欢目光炯炯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就必须击毙陌陌里,否则此人一旦逃脱必然会继续组织对抗,那么东北比即使咱们拿下也需要面临后续的持续用兵。”

“所以你才是这场战役的关键,前方所有的战事都和你无关,你必须保证必要的时候击溃陌陌里的部队,执行斩首任务,我已经让宝亮秘密运动到你的右前方,到时候和你一起行动。”陈凡一拳头砸在桌面上道。

拓跋思谏点点头道:“大帅的安排很有必要,咱们不能留下祸患。老实说契丹人虽然兵力强悍,但是还不是重点,他们的基础小,不值得咱们大费周章,重点就是这个陌陌里。”

吴欢点点头,出营开始整顿自己的军队准备行动。不过拓跋思谏却有些疑惑道:“大帅似乎还有别的意思没有说出来。”

“还是思谏兄心思缜密啊。”陈凡笑道:“北线战事和南线不一样,南线基本上都是咱们自己的故土,不宜杀戮,但是大祚荣的意思却很明显,以牺牲国家的利益换取自己的地位,这种思想放到别人身上可能行得通,但是对于陌陌里这种宿将而言真到了亡国的边缘可能会失去作用,所以我给吴欢安排的其实才是这场战役的关键一笔,如果他不能完成任务,那么北线战事势必会拖延日久,造成不必要的损耗。”

“既然如此,为何大帅不和吴将军说清楚?”拓跋思谏有些不解问道。

陈凡摇了摇头道:“他们总归需要成长的,如果事事需要别人点播,必然永远都不能成长成一名合格的统帅,咱们天策军的脚步未来绝对不会局限于一地,需要的是更多的能够统帅一军的大帅,而不是将军。”

陈凡的话让拓跋思谏一阵沉思,明白了陈凡这种战场直接点播的意义所在。

“思谏兄也不要着急,我已经秘密命令亲卫营在必要的时候抽调人手替吴欢完成任务,但是首先需要他自己能够想到。”陈凡笑道,这句话也让拓跋思谏明白眼前这位年轻的大帅站的角度到底有多高,这个平时不声不响的年轻将领不仅仅是一位合格的统帅,更多的还是一位启迪后人的智者。

“大帅放心,拓跋思谏必当竭尽全力完成谈判,保证我大唐帝国收复东北。”拓跋思谏郑重行礼道。

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国主义殖民时代第三十七章 打出来的交情第一百三十章 收复河西(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币结算圈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业扩张(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杀出无敌威势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战(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占王宫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战起(中)第二百八十八章 浔州之战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运河(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极城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对决第一百五十七章 沧州之战(六)第六百二十七章 最后的争夺(中)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币结算圈第六百一十九章 瞒天过海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战(七)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烟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准备第二百零四章 东都变故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复河西(五)第一百八十七章 橡胶问世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击第二十章 突击强化(二)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战(六)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旧交替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义第一百三十六章 收复河西(六)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五百九十五章 运河条约第六十七章 长安来使第十一章 横霜剑锋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压东南(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业布局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云级的威力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黄沙浪滔滔第二十七章 战前整编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一百九十四章 银轮部队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国公民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区第六百一十章 保卫运河第五百七十二章 种子和希望第三百一十九章 达鞑大战第一百二十九章 原州大捷第四十七章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战(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杭州风月第二百三十章 是非成败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云级的威力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关外的炮声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鹘会盟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阳攻坚战第四百章 突袭护密(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连环布局(下)第五百九十六章 绝境求生(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国会议第二百零六章 风起洛阳第六百一十九章 瞒天过海第四百三十九章 资本的原始积累第六十六章 灵州改革第四百五十二章 护密会战(下)第五百二十九章 倾销商品第八十三章 疲敌之计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战第四百八十二章 两部合一(中)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难干(六)第一百九十九章 绵州之战(四)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难干(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战(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刘士政的宝藏第六百零一章 十万劳工开运河(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东西呼应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战第三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三百四十八章 肃州风云(下)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四百五十一章 护密会战(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陇海线肇始第一百二十五章 连环布局(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国(中)第五百六十六章 观战团回国第一百五十四章 沧州之战(三)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国主义殖民时代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复河西(四)第一百零二章 关中发展(三)第十五章 点化山贼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复河西(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铁路动脉(中)第五百七十二章 种子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