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远航船队起航

“皇上,急报,陈宇兵团兵临红河口,曲承美愿意归顺投诚。”徐天翔收到玄影卫加急的情报之后急匆匆来到长庆殿,找到李玄清。

李玄清本来在和岑天时商议今年农耕的事情的,江南各地基本上已经开始了,江北各地则刚刚开始,北方农业和南方不一样,所以如今农业部也因地制宜,将原本全国统一的农耕时日给改了,就是为了不违农时。

“曲承美愿意投诚?不会吧,这家伙之前不是很强硬吗?”李玄清有点诧异道:“他不会有什么条件吧?”

“玄影卫情报上没说,按照小四的脾气,如果有什么大事的话,应该不会不通报的。”徐天翔笑道:“曲承美的弟弟之前被海军俘虏,加上陆战队已经拿下了爱州,等于断了他的后路,我想他已经没有资格谈条件了。再说如今大兵压境,如果他有条件只怕小四也不会答应。”

“那就通知陈宇,接收曲承美的兵权,留下三个营驻守交州暂时维持秩序,等待国民警卫队和内阁派员接收,其他人手择日回扈州继续执行攻击南诏的计划。”李玄清吩咐道:“同时给曲承美兄弟传讯让他们来长安,就说我说的,曲承美经营交州一地也算是为国为民多有其劳,以前的事情等律法院清理之后可以酌情减轻处理。他是有才之人值此天下初平之际,此等人才朕还需要重用,希望他不要就此介怀。”李玄清也知道曲承美心里在担忧什么,如果是别人的话李玄清也懒得去管,只是曲承美和之前的藩镇节度使不一样,曲承美所经营的交州本来就是偏远之地,汉人很少,其他少数部族的人在中央王朝式微之时纷纷崛起,他能够坐镇一方还能够护佑汉家百姓也算是难得。

徐天翔和坐在一旁的岑天时相互对视一眼明白了李玄清的意思,点点头纷纷出去去发布通知,内阁那边需要重新安排交州的各州县官员,就连交州布政使的人选内阁也需要重新商议才行,因为曲承美看样子是没有多大问题,如果他选择从政的话只怕十有八九还是需要回到交州,因为毕竟他在交州多年,如果能够治理一方的话也是胶州百姓之福。

大唐帝国的最高命令很快就通过快船和快马送到交州前线,此时陈宇的大军在郭崇韬的船队护送至下已经抵达交州城外,不过因为大本营的命令并没有下来,所以暂时没有没有入城,不过交州城内的驻军这几日已经在曲承美的主持之下开始整编,然后也纷纷开出城外,在天策军大营之外另扎一营。

玄影卫快马急报来了之后陈宇和曲承美接过旨义之后开始准备,陈宇和胡小四开始整编交州的兵马,并开始接收整个交州所有的区域,暂时军管,等待内阁派员过来。

“曲大人,皇上的旨义是让你尽快启程去长安朝见。”胡小四在接过李玄清的圣旨的时候就明白什么意思了,所以朝着曲承美笑道:“在下在这里恭贺曲大人了。”

胡小四的话让曲承美放下了心思,也知道胡小四在大唐帝国内部的地位,所以闻言笑道:“多谢胡将军吉言了,以后还请将军多多关照我等兄弟了。”

“好了,如今交州归附,南方战事只怕快要结束了,等到来日咱们回到长安,自当一起把酒言欢。”陈宇趁着他们说话的功夫将军务分派完毕,走过来笑道:“你们两位可以尽快启程回长安,我还要在交州多待几天,等内阁和国民警卫队的人到了以后才能统兵回去。”

“皇上说他马上要带着巧兮去天津给徐家的远航船队送行,我刚好带着曲大人去天津,到时候汇合皇上。”胡小四笑道:“你赶紧的去南诏吧,那边可是世外桃源,别到时候在那里迷的回不来了。”

几人安排完这些之后立即分头行事,陈宇留在交州,而胡小四则带着曲家兄弟乘坐海军快船回广州然后乘坐公务船从广州走海路去天津港。

而李玄清和岑天时徐天翔等在长安安排完军务政务之后带着众人从长安坐火车到洛阳,然后在洛阳坐船北上天津。如今的洛阳和汴州两地已经成了连接东西南北的重要重镇,光是每天来此过往的商船和货船就不下百艘,除了以前的木质帆船之外,越来越多的火轮也让沿途的百姓看到了新的希望,这种大马力货轮所能够装载的货物比起货船多出很多,而且在运河,帆船运货除了风力之外就只有靠船桨了,弊端很大,比不得这种自由动力的火轮和客轮。洛阳等沿线城镇则除了大兴码头之外,还专门开辟了类似于海港的那种仓库区和石炭仓库,以便专门给货轮补充。

李玄清乘坐的是巧兮专门定制的公务船,属于皇室所有,装点的自然比较豪华,而且也比较高大,倒是让岑天时觉得很时尚,笑道:“皇室,巧兮的这艘豪华客轮这一路走过去只怕会引起全线轰动啊,我怕到时候民间跟风怎么办?”

“这是新式客轮,跟风也没办法,让他们跟吧,只是能够驾驶和运营客轮的资质没有那么多,每年只会批那么几个,所有控制源头才是最重要的。不过等到将来民间富庶的时候会逐渐放开。”李玄清笑道:“在内河用这种客轮我都觉得闷得慌,如果不是此次走得急咱们就从长江出海口出海走一趟了。”

“皇上的意思是准备专营?”徐天翔带着杨伏瑶走了过来皱眉道:“这样不会到时候让这几家航运公司做大?这水运等到国家统一必然是百姓出行最重要的渠道,如果都专营的话只怕不妥。”

“你不明白,这件事我到时候会让交通部做好条陈的,到时候就知道了。”李玄清摆摆手,倒是旁边的巧兮明白李玄清的意思笑道:“二哥还不明白吗?抓大放小这才是国家要做的事情。”

“皇上,我听说慕容这次为了徐兴夏可是准备了不少货物啊,不光是各项商品装了几十船,还有十几船军需物资呢。”岑天时走过来笑道:“对了还有钱庄的人拉了几船铜钱,打算去换银子去。”

“还换啊?你们可真是实在人,看样子这件事应该让小四去负责,老实人不可以做这种事,银子应该去抢啊。”李玄清刚刚嘀咕完这件事,身边的巧兮就扑哧一笑笑道:“大哥哥,胡大哥恐怕去不了了,格桑怀孕了,胡大哥这次恐怕送完徐大哥就要回长安陪格桑了。”巧兮的话让身边的几人都大奇急忙过来问是究竟是怎么回事。

“出来之前我和飞雪姐姐去看她,原本打算带她一起出来散散心的,结果才知道怀孕两个多月了,现在什么地方都不去了。”巧兮笑道:“当时飞雪姐姐还回家给她拿了好多补品呢,说是要多补补。”

“那糟糕了,小四自己媳妇怀孕了,他还跑到南方去了,这回去只怕两人该打起来了。”岑天时笑道:“这对冤家在长安是三天两头吵架,有好几次都吵到我哪里去了。”

几人一路说说笑笑倒也有趣,四月份春水泛滥,运河水量比起冬季也多了不少,来往商船虽多倒也不算拥挤,巧兮的这艘客轮速度很快,几日时间就从洛阳逆行进入黄河然后北上进入天津。此时天津港口已经是一片锦旗招展,上百艘各色客轮整整齐齐的在码头上停放,有最新式的大马力货轮也有旧式的帆船。徐家招募的水手在天津等地训练了一年多就等着这一次出海了。海军处北洋舰队的三艘出云级军舰随行护航。

“徐大哥,你们准备的很充分啊,一共有多少货轮?”李玄清等人到了天津港码头之后见到了一早等在这里的慕容瀚海和徐兴夏,巧兮走过来看着一港口的船只顿时笑道:“日本那边的消息你们之前了解了没?”

徐兴夏上前一步笑道:“多谢皇后娘娘挂念,日本那边我已经派人过去看过了,和我们之前了解的差不多,此次兴夏准备了新式货轮三十八艘,都是天津造船厂制造的最新式的货轮,此外还有帆船七十八艘。另外我准备了客船二十八艘,打算带点人过去看看。”

“兴夏,你这生意做得不错啊,我可是等着你们此次出海多带点金银回来呢。”岑天时看了看笑道:“我怎么觉得这里面好像有别人家的船只啊,兴夏你不会组建了联合船队吧?”

“那不是兴夏的联合船队,而是后勤部和玄影卫的专用船只。”徐兴夏尚未说话,身后传来了胡小四的声音,他是一早赶过来的,在天津城吃过早饭过来发现李玄清一行早就到了。

胡小四带着曲承美和在场的所有人见过礼之后走到岑天时面前笑道:“这次去日本,怎么少得了我玄影卫的事情呢,我打算去日本去套换点东西,顺便去搜集一点日本的情报。先生没看我把赵四都调过来了吗?这日本被皇上和巧兮说得这么玄乎,我倒要看看那边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时间还早,咱们去兴夏的旗舰上去看看,去看看咱们大唐帝国最大的客轮长什么模样。”李玄清制止了曲承美兄弟朝自己行礼,带着众人登上徐兴夏在天津造船厂订造的最大的一艘客轮,也是迄今为止天津造船厂建造的最大的一艘铁壳船——东兴号。东兴号排水量已经达到三千五百吨,几乎是出云级的两倍还多,是这个时代名副其实的巨无霸。此刻东兴号上面到处飘舞着锦旗,随处可见的水手在做着出海的最后准备工作。李玄清带着众人来到指挥舱查看了此次出海准备的各种技术器械,徐兴夏的总舵舱内有水罗盘和二十八星图,还有李玄清和巧兮画出来的东洋海图。

“兴夏啊,出海之后需要将沿途的所见所闻一五一十的记载下来,回国之后报给我,这是交给你的任务,也是交给今后出海的所有大唐船队的任务。”李玄清点点头道:“教育部要和海军处想办法组建一个新的学校,海洋学院,专门培训和研究出海事宜。”

岑天时看完这些之后明白李玄清的意思,急忙将这件事记下来了,这样一来和后世的海洋大学类似的学府不久之后就在天津正式成立,徐家出海带来的出海热让这所海洋学院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名副其实的海洋学府。

“皇上,吉时已到,船队该出海了。”李玄清一行将东兴号逛了个遍之后下船。对于见惯了后世几万吨大船的李玄清夫妇而言,三千五百吨也就是看看样子,好在的是此时造船厂的技术已经足够保证大型船只的建造倒也没有多大问题。

李玄清挥手,身后一名亲卫吹响号角紧接着船队的各船也纷纷回应,巨大的汽笛声从远处的出云级上传出,三艘出云级迅速启动,喷吐着滚滚的浓烟开始从远处的水雾中脱离然后在远处等待船队出航。而天津港的所有船只也开始分队出发,自由动力的火轮和客轮现行出发开出港口,紧接着才是那些挂满白帆的木质帆船。这一行庞大的船队花了整整一个时辰才从港口内开出,在出云级三艘军舰的伴随下朝着东南而去,穿过庙岛列岛,然后进入东大洋,前往日本。

“大哥哥,此次徐大哥前往日本,咱们回头去找个小岛,然后去建一个世外桃源去。”巧兮见到李玄清脸色变幻不定,知道他想起了后世的事情,说来也是,历史变迁千年,自己回到大唐,可以组建如此庞大的船队去日本,历时在千年的时间里仿佛又是一个轮回了。

李玄清闻言笑了笑道:“以后普天之下都是我大唐的国土,咱们举目所见不会允许有任何一个政权势力脱离出我大唐的控制。”转身看了看在一旁还沉浸在震撼之中的曲承美笑道:“热闹也看完了,安排一下明日一早咱们回长安。”

第六百章 工业扩张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袭(下)第八章 变局开始第四百八十九章 诱敌之计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编授衔(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战(下)第九十章 名将悲歌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四百八十章 一战惊天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杀敬翔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岛谍影第四百二十章 技术代差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军东征(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军生变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五百六十六章 观战团回国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六百一十九章 瞒天过海第五百零五章 崩开的多米诺骨牌第一百零六章 成亲大典第三十九章 尘埃落定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战(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六百二十四章 异域战争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业革命与五年计划第三十二章 清缴叛逆第一百零七章 变生疑云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后的回鹘人第六百一十章 保卫运河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虫病防治办法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复河西(三)第四百一十五章 归义军的落幕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阗灭国(五)第二百八十五章 牂牁消亡(中)第五百八十八章 虎口夺食(下)第五百零五章 崩开的多米诺骨牌第二百四十二章 两线战略第二十七章 选拔出征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样的京汉线第一百五十四章 沧州之战(三)第二百四十章 行业准入资质第三百章 远航船队起航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业扩张(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高昌回鹘第五百五十四章 思召城之战(上)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战(六)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岛统一进程第四百二十章 技术代差第三百一十章 追击胡敬璋第三百零三章 长金线开工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六百一十章 保卫运河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险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罗岛海战第四百三十章 反戈一击第一百四十章 以义之名第一百九十一章 荆南大战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换和平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战(中)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劳第三百三十七章 东西商路第六百零八章 东西对进和中央突破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烧不尽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罗之战(下)第三百七十章 诸教隐没(上)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三十五章 将不过李第四百二十四章 海外行省第一百八十九章 组建海军(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开元(中)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战(四)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开元(下)第四百零七章 请君入瓮(下)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两端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压大食第五百章 西北工业的春天(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观战团第三章 南天门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四百四十一章 瀚海难干(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开元(下)第五百一十五章 疯狂的教徒第一百二十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五百八十五章 颠倒乾坤第一百零五章 两世缘定第五百二十章 持节巴格达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难干(七)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南最后一个汉人藩镇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厂第三百四十八章 肃州风云(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发疏勒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战(五)第二百九十章 编修唐史第五百二十五章 铁路修到疏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