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请君入瓮(下)

“这不是想你了嘛!”薛洋难得的开了句玩笑两人将军务交给副将,往城内边走边道:“你这边打的也不错啊,能够以一万人压服于阗的本土派,回去之后少不了总参那边要给你发勋章,搞不好皇上都要给你皇室勋章了。”

李阳摇摇头苦笑道:“别了兄长,说起来这其实是玄影卫的功劳,那天要不是彪子和秦空出手说服悟心和尚,只怕以我的脾气肯定先打服他们再说。”李阳对于当时的情况也没有多言,但是薛洋却点了点头,自己和李阳徐英三人这些年基本上都在一起,彼此都知道彼此的脾气秉性,李阳的性格确实不适合应付那种状况,这家伙典型的更相信手中的枪能够解决问题。

“放心吧,外事部那边应该已经得到消息了,到时候于阗交给他们和副首相处理,包括萨法儿王朝如果不想打的话,磨嘴皮子的活还是交给外事部更合适。”薛洋点了点头继续道:“张胜和他的安西兵团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他们还在城外整编,不过按照计划和进度也已经差不多了。”李阳将薛洋带到于阗王宫之后一边给他倒水一边道。安西兵团在张胜本身的安西营和第十五营抽调的基层军官的训练下已经基本适应了天策军的作战模式,虽然没有配发新式步枪,还是冷兵器装备,但是精气神却已经和天策军主力部队趋于一致,剩下的也就是磨合的事情了。

“通知张胜,从明天开始以于阗城为中心扫荡周边区域。”薛洋看了看于阗的王宫布置点点头,对于于阗这个西域大国的心脏有了点兴趣笑道:“你们胆子够大的占着人家的王宫当成了军队指挥部,也不怕悟心他们找你们麻烦?我听说他们可是拥有五万人的武装部队。”

“说了几次,都被我挡住了,现在于阗属于我天策军军管,有事情等到政务官他们来了再说。这段时间彪子他们已经着手将于阗的国库和王宫的秘藏全部搬出去,到时候随军运回中原,我去看了看,只怕到时候首相大人会很高兴。”李阳对此不屑一顾道。

“第三营在于阗修整三天,三天后咱们合力往东,时间不多了,沙洲那边已经打的如火如荼,咱们不能再等了。万一大帅那边被牵制住,咱们就是沙洲那边唯一的援兵了。”薛洋这边正要继续说王宫外张胜带着几名安西兵团的将领走了进来。张胜和薛洋并不认识,所以李阳介绍了一下之后立即向薛洋行军礼。他虽然是安西兵团的代总制,但是好歹也听说过眼前这位比自己年轻很多的年轻将领那恐怖的战绩,所以在薛洋面前自动执下属之礼。

“好了,你来了也正好,第三营虽然已经抵达于阗城,但是按照计划我们不会在于阗停留。也就是说接下来整个于阗你们安西兵团将作为我大唐唯一的武装力量而存在,所以我要求你们一方面要将整个于阗收入囊中,其次还要在必要的时候能够驰援驻守护密的山地营,支援他们对萨法儿王朝的作战。你们能做到吗?”薛洋也不废话,在张胜等人朝自己行礼之后立即开口布置任务。

“请将军下令,安西兵团随时待命出击。”张胜知道薛洋要说什么,所以起身接令道。

“因为于阗城是整个于阗的中心所在,所以你们必须要以于阗为中心逐次扩大攻击范围,要保证最低限度于阗城不容丢失,然后向北攻占鸭儿城,向西进入石塔和护密那边保持直接联系,往南攻占苴拔河上游,抵达南端昆仑山北麓。”薛洋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大圈道:“这是你们此次的作战范围,具体作战计划由你们自行制定,自行斟酌。”

“虽然难度有点大,但是我安西兵团绝对会如期完成任务,以于阗作为礼物祝我大唐早日收复安西,光复西北。”薛洋虽然没有给他们明确的作战计划,但是这片广大的区域几乎囊括了整个于阗的精华所在,进出都是丝绸之路要道,只要占领这里就拿下了整个丝绸之路南端,所以张胜虽然面带苦笑,但是还是郑重的接过了这项命令。

“我带回来的两万多萨法儿王朝的战俘也留在于阗,到时候你们抽调部队驻守于阗配合玄影卫他们就可以了。”薛洋点了点头道:“你要和悟心好好谈谈,让他们派兵协助你们,这样难度会小一点,而且于阗城附近如果有着一股庞大的力量存在也不是什么好事。”薛洋想起来一件事,所以开口道:“你明天约一下悟心,告诉他让他来王宫找我,最好让他本人随我行动,到时候我会送他们去长安一趟。”薛洋说这句话的时候眼中寒芒爆闪了一下,虽然只是转瞬即逝,但是身边的李阳却看到了,顿时心有所悟。

张胜点了点头,起身带着自己的几人离开王宫开始仔细制定计划,而薛洋在他们走后立即和李阳道:“你马上抽调第十五营一个都朝于阗和安西边境而去,找到飞鹰旅大统领,然后接替他们封锁边境,等待我大军主力到达。”薛洋在于阗这边安排的雷厉风行,几乎在抵达的第一天就开始彻底调整整个于阗的部署。他一向喜欢打巧战,所以对于王厚纯在沙洲那边的动作心知肚明,这种请君入瓮然后围而歼之的办法最关键的就是援军抵达的时间和城内守军的坚守程度。

第二天一早张胜眼睛红红的带着悟心来到王宫见到了薛洋,悟心没有想到的是张胜带他来见的此时于阗天策军级别最高的将领居然是如此年轻的一个人,但是没等他想到什么,薛洋就直截了当的开口让悟心派兵配合张胜拿下于阗的几大重镇,而且明确表态让自己一行于阗本土派高层随他行动,准备在必要的时候前往长安,或者去沙洲见大唐帝国的副首相拓跋思谏。这几乎就等于明说要求悟心解散军队服从天策军的任何要求,所以悟心闻言脸色大变,但是没等他继续说话薛洋就再次开口道:“大师应该不知道我大唐的规矩,军政分离,如果大师执行要执掌军队我也无话可说,等到东部战役结束之后贵军要全体接受我天策府改变,大师等高级将领也需要入长安军事学院学习三个月到半年,而且因为要避开军队不得本土化的原则,大师也没有办法继续控制于阗的军队,只能调到我天策军其他部队任职。所以最好是解散所有部队或者服从张将军安排,大师等人从沙洲借道去长安朝见我大唐皇帝陛下,我想皇上和首相大人对于大师稳定于阗配合我天策军的功劳很欣慰,天策军的政务系统会对大师等人做出妥当的安排。至于其他的心思,在我大唐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我天策军也必将以一切手段维护帝国国策的执行。”

“大师可以考虑一下,后天我天策军主力部队会从于阗开拔,希望大师能够给本将一个满意的答复。”薛洋看着悟心不断变幻的脸色,也不理会他心里所想直接开口送客。而等悟心欲言又止的离开,和李阳对视一眼之后,李阳点了点头立即走了出去下令各军戒备,随时应付突发状况,而将张胜留了下来道:“悟心估计是不太可能做出什么反抗的举动,但是他手下的其他人你要多加注意,此人能够凭借区区乌合之众就能够抗衡于阗国主,手下的人还是有点真本事的,你要当心他们。”

“这个请将军放心,对于他们几个还不在话下,我这么多年在安西各地也不是白混的。”张胜点头笑道:“将军这是要东进?末将临来于阗的时候大帅那边就有吩咐,我想沙洲那边也快到一决胜负的时候了。”

张胜这边在和薛洋谈论沙洲那边的情况的时候,沙洲城内的王厚纯此时面对的却是曹仁贵尽起大军全力攻城,不过很显然曹仁贵虽然做了很多的准备,但是在火炮加上床弩的远程打击之下,刚刚出战都被打蒙了,二十多门大炮几乎是将整个沙洲的西城墙全部填满,隆隆的炮声加上后面床弩发射弩箭那尖锐刺耳的金属破空声划过长空,归义军原本排列好的攻城阵形瞬间被打得支离破碎,无数的炮弹爆炸之后那些侥幸逃生的归义军士兵还没等缓过神来就被呼啸而至的弩箭钉穿在原地。床弩本来的射程就高达两里多地,配合火炮的射程几乎是直接将这些归义军挡在了起点动弹不得。

原本火炮和床弩只能算是第一波打击,只要曹仁贵这边准备充分,是不可能挡得住十万人云集的庞大攻城部队的前进的,但是奈何这几天飞鹰旅日夜不停的骚扰让归义军的士气降到了冰点,这些归义军士兵根本无心作战,被火炮一通轰击之后士气全无,根本无法应对这种场面,所以开战之后不到一刻钟第一波先头部队就直接被打崩溃。

“杨兄,看样子你的部队暂时是用不上了,我看曹仁贵没有半个时辰的时间是不可能重新组织兵力攻城的,趁着这个时间咱们看看史建瑭这家伙到底在干什么。”王厚纯见到火炮和床弩建功,也不打扰城楼上这些士兵开心的笑声,朝着身边的杨易点头道。

杨易对于史建瑭了解不多,加上他这些年一直执掌国民警卫队,也没有参与过正规部队的作战,但是对于战局的把握和分析还是很有经验,所以闻言点了点头,知道王厚纯在说什么,开口道:“只怕史建瑭的骑兵出动是为了解决飞鹰旅他们。曹仁贵全力出击如果没有人看住飞鹰旅,依照李三儿的个性这场战役八成被被他搅成一锅粥。而且史建瑭只怕也舍不得自己的骑兵在攻城战当中白白消耗。”

王厚纯也没搭话,他本来只是随便说说的,两人就这么站在城楼上看着远处的曹仁贵一点一点的将第一波溃退的士兵收复然后调入后营,然后另外派出其他部队攻城。不过此时曹仁贵显然有所准备,上阵的归义军对于火炮和弩箭防御也有针对,排着松散的阵形上前,那些工程器械也不再像之前那样集中。这样一来虽然效果很慢,兵力分散在攻城的时候起到的作用不大,但是却成功的避开了火炮和床弩的集火射击。这一次这些人大部分都成功的靠近了城墙,避开了床弩和火炮的攻击范围。但是还没等曹仁贵高兴起来,那些踏入城墙三百丈以内的距离之后持续不断的爆炸声再次响起,李三儿之前埋设的地雷此时再次建功,不断的爆炸让这些士兵再次被炸飞。而趁此机会杨易也开始布置自己手上的城防军立即准备,所有的士兵全部将城下那些看起来犹如蚂蚁一般的归义军压入准星,等待他们进入射程。而在第一排靠近女墙之后,身后还有两排士兵站直了身体端枪瞄准。杨易显然准备将三段式的战法运用到防守上面。

王厚纯没有插手杨易的指挥,国民警卫队对于新式战法的理解没有正规军透彻,不过守城的话三段式其实也不错,而且眼前的这些士兵至少知道要瞄准了再打,不像以前前膛枪时代排队枪毙。而且这几乎算是天策军装备新式武器一来第一次打这种城池守卫战,所以杨易在城门口前方也安排了三个队的士兵前出攻击,城门大开的样子让不明真相的归义军以为天策军这边出了问题,加速冲了上来。

“砰砰砰”无数的枪鸣声在归义军进入射程之后响起,步枪子弹呼啸着朝归义军的阵形扑了上去,那些奔跑之中的归义军士兵根本没有相应的经验,直挺挺的身姿让天策军的命中率比起训练的时候还要高,无数的生命在这一刻被带走。

沙洲这边枪炮齐鸣,而在沙洲和瓜州之间的要道上,李三的飞鹰旅第三大队此时也和仓促相遇的沙陀骑兵交上了手,史建瑭亲自率领沙陀骑兵被李三儿迎头打了回去。

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广州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统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锅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三百零四章 南诏分裂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战(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四百零九章 减灶法第二百四十八章 陇海线肇始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军舰队编制和布局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压东南(下)第五百五十章 黠戛斯建国(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骑施终结第四章 鬼门弟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复河西(六)第四百八十一章 两部合一(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钱庄(中)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后的争夺(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业的春天(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运河(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两部合一(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橡胶问世第三十章 长安之战(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瞒天过海第一百六十六章 铁路动脉(上)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诏第三百五十四章 归义军叛变第三章 南天门下第五章 纯阳心法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南最后一个汉人藩镇第四百零八章 特种作战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统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业的出路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线布局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击战(下)第三十章 长安之战(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归义军东进第四百四十一章 瀚海难干(一)第二十六章 联军大营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二百一十章 钓饵战术(下)第二十二章 突击强化(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云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纪念碑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东迁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动作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财富第四百零五章 请君入瓮(上)第七章 坩埚炼铁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关外的炮声第十九章 突击强化(一)第二十七章 战前整编第四百三十八章 来自丝路的馈赠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国力(上)第五百七十章 天启十一年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编授衔(上)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岛统一进程第五百七十六章 铁血手腕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五十章 打出来的带路党第十七章 灵州军营(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南最后一个汉人藩镇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钱庄(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军舰队编制和布局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复广州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岛谍影第五百三十九章 内部发展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压东南(上)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阗国灭(一)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劳第一百六十七章 铁路动脉(中)第三十二章 清缴叛逆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战(中)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论泰西局势第二百七十四章 刘士政的宝藏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击战第八十九章 大战前夕第二十二章 突击强化(四)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只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烛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二百零四章 东都变故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闲第四百五十二章 护密会战(下)第二百三十章 是非成败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龙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战起(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瞒天过海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胜是负第二百八十八章 浔州之战第五百六十六章 观战团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