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儿井和井渠

“启禀将军,甲木兵团已经进入警戒范围。”交河城西北部的一座山丘地带,原本应该是一片刚刚融化了坚冰雪花流水潺潺,万物复苏的山谷此时却密密麻麻的潜伏者一支三万人的骑兵军团,这支骑兵军团此时从战士到战马都静静的呆在原地等待着前方一个年过五旬的将军的命令,为了战场隐蔽,真正做到了人含草马衔枚,静静等待。

拓跋思继看着远处的地平线仿佛对于前线传来的汇报充耳不闻,但是这位天策军一线作战部队年龄最大主将却一刻都没有放松,在天策军从上到下几乎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相比,自己确实老了,而且拓跋思继还是党项族,在天策军军政系统当中,党项族最高级别的将领就是自己这位总制将军了,所以对于建功立业他比年轻人更加迫切,因为丰田等党项年轻一代将领战术天赋并不好,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晋升全靠自己争取的系统之中,丰田他们始终难以改变昔日骑兵作战的战术特点,所以拓跋思继才会这么拼命,他需要等待党项族新的血液成长起来他才能安心的从前线主战将领中脱离出来。

“命令全军准备,半个时辰以后立即上马冲锋。同时通报大帅,我军按计划出击。”拓跋思继挥手让传令兵立即出发前往大营联络万毅。

拓跋思继的命令一下,骑兵军团所有将士开始从原本坐立在战马旁边开始立即起身整装,检查武器装备,清点子弹,随军的迫击炮分队也开始招呼跟随自己行动的后勤部弹药手清点迫击炮的炮弹数量。在迫击炮被李玄清“发明”出来之后,骑炮兵也因为这种能够一个人扛着走而应运而生。虽然此时的迫击炮和后世相比非常原始,不光炮管是铸造的然后依靠人工打磨得来的,就连最重要的弹性反冲击和瞄准和调整装置也才在最近才解决,拓跋思继兵团装备的依然是之前秦耀自行研制的齿轮咬合调整炮管角度,射距的调整所需要的时间比起后世不可同日而语。而且最重要的是炮弹的问题,因为迫击炮的炮弹采用的是击发触碰引信,这对于刚刚建立起军事工业的天策军装备处而言难度太大,即使李玄清手把手的传输后世关于这一方面的知识,天策军本身装备的迫击炮炮弹依然有不少比例是属于炸不响的。不过在最近秦耀已经找到了新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拓跋思继这边准备好按计划行事,而万毅那边也做好了准备,不过柴嘉在从前军调到后军的时候直接将五万人的第十一兵团布置出了一个品字形的阵地,利用之前后军后勤队早就挖好的三个相互连通的阵地构筑了一道稳固的防线。让柴嘉稍微遗憾的是因为要隐蔽自己的战术意图,所以无法在前方布置防骑兵突击兵器和地雷,这让柴嘉稍稍遗憾,不过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心态,自己的后方赫然出现了一个完整的炮兵都,整整五十门大炮已经调整好了射距,弹药手也将一车车炮弹从大营之内推出来放在了炮位上,这些炮火足够让这些西北骑兵明白,单靠骑兵冲锋和冷兵器征战世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自己才是代表了当前战争的最顶级存在。

“大帅,玄影卫送来一份情报,是哈穆德带来的。他已经掌握了自己的旧部,希望我们能够对他的部下和甲木区别对待,他会在合适的时候从甲木的后方发起攻击,和我们配合。另外他说他有办法解决我军目前的难题。”万毅原本没有去往后军的,因为柴嘉本来就是步兵将领出身,打这种防守反击作战几乎没有任何的难度,只要不是死抱着三段式战法,五万支中正式步枪足够保证即使在李玄清所属的终极枪械出现之前,步兵阵地也能够挡住骑兵的冲击,何况还调集了五十门大炮过去。所以他在柴嘉走后开始和炮兵待在一起准备看看剩余的炮兵营是否能够取代第十一兵团继续保持对于交河城内的压力。老实说其实炮兵这边也在实施自己最新式的战法,饱和的炮击加上从炮兵最高指挥部传来的弹幕攻击。只不过万毅对于弹幕攻击没有太大兴趣,交河城是城池,弹幕攻击根本没有实施的空间,只怕这也是炮兵这边想展示自己能力的一个借口。

不过刘璇这边递过来的情报倒是让他微微一愣,哈穆德决定在关键时刻突击甲木的后方说实在话在他的意料之内,而且柴嘉五万人加上隐蔽出击的拓跋思继足够让哈穆德即使欺骗自己也没有任何效果。真正让万毅意外的是哈穆德所说的能够解决目前的难题。天策军目前的难题就是水源问题,目前是因为城内回鹘人被自己打的损失惨重所以才没有办法派出大规模的兵力破坏水源,如果高思继的第七兵团无法组拦住来自西面的援军主力,能够让交河城得到支援的话只怕对方肯定要将这一战术利用到底。而且事实上万毅也从来没有指望第七兵团能够挡住全部的援军,只要高思继能够依靠隐蔽突袭的方式吃掉援军主力那么自己的高昌攻略就能够顺利实施了。

“他有说是什么办法吗?”万毅抬起头来走到刘璇身边接着身边火炮发射的间歇大声问道。

“坎儿井。”刘璇简洁的两个字却让万毅一时之间没明白是什么东西,不过刘璇虽然不明白,但是他很快就从营内找到了一名之前安西营的伤兵问出了所以然,这名安西营的老兵本来是在之前的战役中受伤所以才没有跟随张胜进入于阗的,安西营之前的老兵可都是张胜从西北千幸万苦拉扯出来的本地人,所以一听说刘璇问起坎儿井顿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所以刘璇在回到万毅身边的时候苦笑道:“我们这算是灯下黑了,井渠本来还是我们西北的汉民在驻守西北屯田的时候发明出来的一项水利措施,但是没想到的是我们这些高层将领在失落百年之后居然将老祖宗这项发明给忘得一干二净,最后居然还要一个外族人来提醒才反应过来。我想咱们还真是对不起老祖宗的在天之灵了。”

“原来就是史记当中的井渠。”万毅也是一脸感慨,不过随即吩咐刘璇立即带着那名老兵开始寻找之前被自己遣散的离水河那几个村落里的百姓。这些百姓除了部分是回鹘人之外大部分都是其他部族,甚至还有部分就是当年的汉民后裔和昭武九姓后裔。所以在刘璇的努力之下很快就找到了愿意和天策军合作的部分百姓,不过刘璇还是留了一个心眼,在对外宣布是打算招募百姓打扫战场,清理河道内的尸体和污秽,尽快疏通河道让百姓们回归正常的生活,这一点让刘璇很快就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毕竟离水河和熙儿河一天无法完成清理他们这些沿河而生的百姓就无法安心的生活。

坎儿井是西北各族灌溉农业的一种水平集水建筑物系统,在荒漠地带和山麓地带有着独特的作用。而且事实上坎儿井在中原史料中本有记载,最早在史记中司马迁就描述过这种被他命名为“井渠”的灌溉体系。

其实交河城附近就有坎儿井,而且事实上高昌地区也就是交河城为中心的地区是坎儿井最多的区域,除去北边的大泽附近以外其他地方几乎全部的输水系统都靠坎儿井,这种地下暗渠输水不受季节风沙影响,蒸发量少而且流量稳定,在修筑坎儿井的时候当地百姓也充分考虑到地势海拔的影响,几乎所有的坎儿井都可以常年自流灌溉。

所以万毅和刘璇反应过来之后几乎将当前的战事抛诸脑后,开始调集后勤部队和刘璇招募来的百姓一起找到交河城东南荒原上最近的一处坎儿井出水口,然后开始沿途察看地形,准备看看能不能将原本的坎儿井的渠道连接到大营附近,这样就可以抛开离水河和熙儿河的限制,依靠坎儿井带来的水源补给所需。

“大帅,我已经安排后勤队开始按照当地百姓建造坎儿井的办法施工了,据此最近的坎儿井出水口约在五里之外,后勤队查看了一下地形,施工难度不大,如果没有意外的我们明天就可以摆脱直接饮用离水河和熙儿河水的困境。”刘璇见到万毅连前线战事都不顾了,急忙抹了抹脑门上的汗水笑道:“而且坎儿井的水流来源复杂,沿途都有各个支流汇入,同时也由无数个出水口在荒漠上将水流带出,这是一个庞大的地下水流系统,回鹘人根本无法去破坏。”

“带上部队一面警戒防止有人破坏,一面协助施工,速度越快越好。”万毅点了点头,算是放下了心。他们这些来自中原内地的人如果不是哈穆德的提醒根本不会想到这种西北特色。而当初将安西营全员调出也致使西征军内部几乎无人发现利用这种坎儿井比起打井速度要更快,而且难度也要小得多。西征军大营内后勤部已经打了十几口水井,但是只有三两口出水,这么点的水量根本无法供给十万大军所需。回鹘人常年生活在此自然明白一旦天策军水源断绝,那么会直接导致失去战斗力。

“其实这个坎儿井我们内地也有,只不过我们一直都没有重视,而且此前我们一路行军基本上都是依靠绿洲河流进行补给,根本不存在大规模缺水的状况发生,所以对此连个基本的应对之策都没有。这次还真是多亏了哈穆德,如果不是他的提醒只怕我军就情况不妙了。”刘璇有点心有余悸的说道。其实内地也有坎儿井,也就是司马迁的井渠,只不过内地一般都是雨水地下水充沛,就算是在河西境内饮用水至少还不缺,而且依靠着贺兰山和祁连山等高原雪山雪水补给,河西省甚至还广泛发展出了灌溉农业,境内植被依靠着雪水,一年比其一年多。所以所有人都没有思想准备。

“看样子以后再往西咱们也应该多注意这些西北特色了。”万毅也是跟着长吸一口气,道:“打完交河城大战,传讯安西兵团那边加快速度吧。他们基本上都是西北本地人,有他们在我们进军西北难度也小不少。”

“好了,这里你盯着吧,我去看看柴嘉那边的战况,就冲哈穆德的这条建议,他就算不是真心投诚我也会给他留下一线生机。”万毅摆摆手让刘璇盯着坎儿井这件事,自己带着亲卫队快速抵近柴嘉的后军阻击阵地,至于交河城这边在陌刀营和炮兵部队强大的火力面前,城内的守军现在担心的城外天策军什么时候会冲进来。石坚甚至在这时候还能够分兵接替之前刘璇部队的游弋任务。

不过万毅抵达后军阵地的时候也正是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甲木知道自己的机会不多,必须趁着天策军分兵进攻交河城的机会全力突击天策军的防线,如果能够冲进去的话那么骑兵对于步兵的杀伤力还是很可观的,在之前的战斗中少部分骑兵运气好突入对方的阵地之中对对方所造成的伤害甲木在后方可是看得一清二楚,所以此时的甲木不仅仅催动自己麾下的所有兵力全军上前,还催促身边的哈穆德也率领高昌回鹘之前所仅剩的最后两万骑兵加入战斗。

甲木的这个建议哈穆德根本无法拒绝,本来甲木就是客军,现在客军都已经全力以赴了,作为地主如果高昌回鹘自己都不尽力的话那就太说不过去了。不过哈穆德虽然将部队派上了前线但是显然他心里也有自己的打算。究其原因还是那天刘璇给他开出的条件让他犹豫不已,个人的荣辱和部族的兴亡这几天一直在他脑海里转来转去。虽然在哈穆德的内心里,自己为天策军解决了一个大麻烦也算是回报了对方对自己的不杀之恩,但是随着天策军的不断推进,回鹘人的前途也越来越渺茫。哈穆德自觉自己并不是一个作为首领一类的人,但是他此时此刻也知道整个高昌回鹘人的命运在等着自己一言而尽。

“去放手一搏。”哈穆德朝着自己身边的亲卫队长微微点了点头,后者明白了自家主将的意思,转身也带着部队上前而去。哈穆德看了看身边甲木冷峻的神色微不可察的叹了口气。

第二百八十五章 牂牁消亡(中)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军的最后(中)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业基地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旧部第五百一十二章 决死一战(下)第十四章 三年学艺(下)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国并立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鹘会盟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骑施终结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击战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一百三十章 收复河西(一)第四百八十三章 两部合一(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二)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军旗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联盟(中)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难干(五)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战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开始第二百零九章 钓饵战术(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汉化政策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战(六)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袭洪州第二百七十五章 杭州风月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后手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极城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业带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战(六)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临德州第六章 劫后重逢第四百五十二章 护密会战(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护密会战(上)第五百一十五章 疯狂的教徒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业扩张(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国力(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河中大战(三)第四百一十章 瓮中捉鳖(上)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军的最后(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号计划第五百七十九章 东航探险第四章 鬼门弟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钱镠渡海(上)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军东征(中)第一百九十章 组建海军(下)第三十六章 双雄决斗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战(一)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战(中)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灭西洋海盗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击战(上)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国会议第三百七十七章 再战回鹘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战(二)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两端第二十六章 联军大营第六百零三章 东和西打第三百八十五章 拖后腿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计划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里奔袭(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关外的炮声第二十三章 突击强化(五)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联盟(中)第三百一十三章 两岸晓烟杨柳绿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战起(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绵州之战(四)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换和平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烧杭州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七章 坩埚炼铁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战止和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战术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统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择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二章 贺兰山遇险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夺食(上)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战定高昌(下)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军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临德州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战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击战(下)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战(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战(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两京连通第二十章 突击强化(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肃州风云(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沧州之战(七)第五百一十一章 决死一战(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烧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