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

“天翔,这是西北发过来的两份军报,你们看一下。”天启四年六月二十七,此时的长安已经进入夏季,骄阳的照耀之下的长安城到处都是郁郁葱葱,四年以来持续不断大规模植树种草让包括长安在内的关中平原重新恢复,伴随着纵横交叉穿梭整个平原的大型水利枢纽陆续完成建立,几乎所有的河渠河道周围都是一道道绿色长廊,这两年甚至那些不断从长安延伸到关中省其他各大城池的直道也被这种绿色长廊所覆盖,这种政府主导引领百姓加入植树种草养护水土的做法在关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黄河流经关中的这一段河道已经变得清澈起来,而且今年年初的时候河中、并州和中原几个黄河经过的几个省份还专门派人来关中学习经验。张全复为此在四月份召开的大唐北部环境保护和水利设施建设会议上专门表彰关中这数年来为恢复关中水土,将秦川大地重新带回大唐的做法,号召大唐各省保护土地造福子孙万代。这股风吹出去以后,大运河两岸也开始行动起来,粗略计算之下光是天启四年整个大运河三千多里的流域之内共计种植下上千万颗树苗,这些树苗将在随后的几年之内迅速长成大树为华夏大地增加更多的绿色。而在长安大唐的最高权力所在地,皇宫此时已经全部被郁郁葱覆盖,以至于胡小四这一路走开都没觉得已经进入夏季。

不过这种大规模植树种草其实是李玄清前世的观念在作祟,前世见多了漫天风沙和黄沙遍地的北方让他总觉得自己如果不做点什么实在是对不起穿越回千年前了,加上自己选的水利环保部部长张全复自小也就见过沙漠入侵草原的境况,两人在这方面是一拍即合,才有了这几年几乎比得上交通和教育这类长期而不断的持续投资让原本已经开始水土流失的北方各省又重新染上了绿色,而且这股绿色风潮还在持续不断的往西北各省扩张,这两年张全复差点就把自己的水利环保部整个都搬到西北去了,加上他本身还兼任着河西省布政使,整个河西走廊几乎都把植树种草、保护环境当做了施政的重点。

不过此时胡小四却没心思点评张全复的这些举措,走到徐天翔的办公室之后一屁股坐到一边递给他两份从西北传过来的加紧军报笑道:“我们玄影卫都快成了你们总参的传讯信使了,不过西北那边只怕师兄也要抓紧时间了。”

徐天翔看了看胡小四送过来的军报点点头,顺手将自己桌子上陈凡那边的最新情况递给胡小四笑道:“西北那边太远了,我们收到军报只怕师兄那边都已经出兵攻打俱毗罗了,不过陈凡那边倒是让我挺惊讶的,他那么沉稳到让人害怕的人居然都能被彪子给说动,看样子你没让他去西北倒也不错。”

胡小四撇撇嘴,对于陈凡做出这样的举动他是丝毫不奇怪,这家伙在去东北之前就找过自己,他那种性格怎么可能无的放矢,只怕早就预料到在三韩那边会发生什么事了,再说了朱友伦和郑璠这几年在三韩那边近乎被放养其实也未尝不是这帮人想借郑璠等人的手先期将大唐的威名释放到半岛的意思,算是提前预演一样。

“不过陈凡这布置好像是有点毛病啊,东边海岸线那一块他怎么什么兵力都没放?还把宝亮的骑兵军团给抽走了?这是打算放空整个东部吗?”胡小四皱着眉头想了想道:“这家伙不是想借此机会钓鱼吧?还嫌之前刘毅他们下手不够狠啊?我感觉整个东面都被扫荡了好几遍了吧?”

“这明显是想一次性完成所有事情啊,咱们要不通知一下内阁那边,陈凡那边可以派人过去接收了。”徐天翔点点头坏笑道,“西北那边又可以添点人气了,拓跋思谏之前还发报告回来说那些游牧民根本不懂种田种地,好好的田地都被他们给糟蹋了,说要从中原多找点人过去,现在可好了,不用我们动手人都齐活了。”

徐天翔这边和胡小四一脸坏笑的时候远在半岛的陈凡可没心思想这么多,在让葛存周和彪子返回北原京前线之后立即让刘宝亮摔骑兵军团沿清川江以北延津等地布置,做出修整状态,与此同时让刘毅秘密派遣两个营潜伏,另外三个营则开始大张旗鼓的朝着安东都护府北边的大川等地开进,对外宣称是准备支援北原京作战。

不过此时还不知道陈凡已经放空整个东部的郑璠和新罗人却在此时按照计划出兵了,而且就在葛存周兵团围攻北原京的第三天朱友伦拜朱友谅为北境大军主帅,郑璠为军师统帅大军二十万朝着北原京而去。郑璠这边大举进击的消息很快就被彪子发现,不过为了确保郑璠按照设想往下走,葛存周在和彪子商议之后并没有停止攻城,反而加大了力度,开战至今一直没有出现的炮兵部队也首次登场,足足二十多门火炮只半天时间就轰塌了北原京的西城墙,这一幕差点吓得城内的高丽王李存基胆子都破了,好在在关键时刻金山道率领守军拿命挡住了第十五兵团冲锋的步伐,才堪堪挡住了葛存周的攻击。但是这一战也让金山道在当天晚上派出加急信使去催促郑璠大军加快速度赶过来增援,并且表示,只要郑璠能够帮助他们打败天策军,将会将西原京以南的土地全部割让给大梁国。这个消息如果放在以前的确能够让郑璠和朱友谅兴奋,但是此时此刻却让两人都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悲,天策军的火炮刚刚登场就能够直接轰塌北原京的城墙,那么自己此时赶过去是否能够来得及呢?相对于朱友谅暗中欣喜郑璠却愁眉不展,按照目前的行军速度倒是能够在明天天黑之前赶到西原京城下,但是高丽军依托城墙都无法抗衡天策军,那么自己这二十万大军能够支撑多久?更何况这其中还有十万百济人组成的鱼腩部队?

“大帅,派人去通知新罗人让他们抓紧时间北上,一定要赶在北原京之战结束之前拿下临屯郡。”郑璠思考了半晌之后道:“这两天我就要布置伏击葛存周兵团的事情,希望大帅能够让各军注意不要露了踪迹,我有感觉大唐那边已经知道我们出兵了,所以我打算做出战术佯动,由大帅率领百济人往西走佯装主力部队,而由我你带着我们的主力精锐星夜兼程解救北原京。”

郑璠一句话让朱友谅差点失态,此时将自己和主力精锐隔开是不是郑璠已经看出什么了?而且之前彪子让他将自己的亲信集中起来,如果自己此时离开主力部队那么岂不是功亏一篑?不过朱友谅好歹这两年走到了大梁国的上位者位置上了,所以只是愣了一下随即道:“军师此言甚是,只是百济人虽然站立不强但是好歹有十万人,将他们调开光靠我们的主力部队能够打得赢天策军吗?”

郑璠此时倒是没有注意到朱友谅的失态,而且对于他的话也是摇了摇头道:“此战的重点就是秘密前进然后突然袭击,所以不能让这些百济人在此坏事,他们只有在打顺风战的时候才能够起到一点作用。所以我才让你率领他们提前去西原京,因为按照我的设想葛存周被我袭击之后不会轻易往北退走的,肯定会往昔去西原京然后选择时机反扑,所以你们要在对方抵达之后和我一起前后夹击,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只要打掉葛存周兵团天策军必然会元气大伤。”

朱友谅此时已经调整过来了,所以闻言点了点头,对于郑璠的话做出很赞同的表情,但是心里却在暗自腹诽这家伙到现在还不说出自己最后打不掉葛存周兵团,而且他的目的也不是和天策军直接作战,而是期望和对方对峙从而一方面离间葛存周和陈凡将帅关系一方面为新罗人的偷袭赢得时间,这样一来不管战果如何葛存周和陈凡的关系都不会好到哪去,而且还会因为这件事让葛存周被大唐皇帝猜忌。不过这些都和朱友谅没关系了,此时的他已经打定主意分兵之后立即通知彪子,提醒他郑璠已经开始分兵让其做好准备。

两人商议已定后当天夜里就开始分兵,郑璠率领本部精锐开始隐蔽自己的行踪连夜朝着北原京急进,而朱友谅则带着十万百济人朝着西边的西原京而去,而且公开打出了自己的旗号,借此迷惑天策军的探子和暗卫。只不过郑璠不知道的是两人在分兵之后朱友谅除了派人以最快的速度去通知新罗人尽快出兵之外还让自己的心腹亲卫去找玄影卫暗卫,将之前的消息快速通知彪子。因为朱友谅此时的身份已经在玄影卫内部公开,所以一路上其实都有暗卫的人跟踪,甚至有几名暗卫都混进了他的部队当中,所以这个消息甚至比郑璠行军的速度还要快的传到了葛存周和彪子面前。

“哈哈,葛大将军,现在所有参战各方都已经入局了啊,接下来就看你的了,我到时候就装作大帅派来斥责你的信使,到时候你可别真动手啊,我可不是你的对手。”彪子挥手让暗卫火速将这条消息送回指挥部,与此同时哈哈大笑道。

“按照郑璠的行军速度,估计最迟明天傍晚就会抵达这里,所以明天是关键,还需要控制攻城的力度,也怪炮兵这帮野小子好端端的给人城墙给轰塌了,这临时要装都装不像,你鬼点子多给我出个主意。”葛存周一脸抱怨道。

彪子摊了摊手道:“这也不能算我头上吧?不过主意我没有,要不我们提前一点,明天我就变成陈大帅的信使和传令兵如何?这样一来的话倒是可以让你们至少停兵半天时间,下午你自己想办法也就是半天时间派人去骂骂战也就差不多了。”

彪子的话让葛存周点了点头,这倒也是个主意而且还能迷惑郑璠,所以两人继续商议了一下明天该如何安排包括等到被郑璠偷袭之后各军应该如何反应,如何按计划往西退走等等之后才开始休息。

第二天也就天启四年六月二十九那天,葛存周和彪子这边自然是按照之前两人商议好的剧本来了一幕前线将领和大军主帅之间不和双方互相指责的好戏,扮演陈凡传令将领的彪子甚至直接破口大骂葛存周是朱全忠余孽,这让第十五兵团中和葛存周一起从宣武军投诚的各部将领迷惑不已,这两人之前几天都还好好的但是怎么突然之间就这样了?但是葛存周之前严令各军将领没有命令不得靠近帅帐,所以所有人都不知所措,原本应该执行攻城任务的两个营甚至缩回了军营。这么一幕在彪子暗自放开情报封锁之后很快就被郑璠得知,所以行军速度更加快速。

而与此同时新罗人也得到了朱友谅的通报,在得知郑璠率领二十万大军已经抵达前线之后也开始将北境聚集起来的十万军队全部派了出去沿着东部海岸线往北急进,径直朝着临屯郡开拔。这样一来整个半岛战役所有的参战各方此时已经全部入局,不管是郑璠还是彪子,两人的谋划在这一刻都已经全部展现开来,剩下的就得看两人到底是谁能够预料到所有的结局了。而在这场涉及到半岛所有势力的战役中,陈凡在接到彪子发过来的情报之后却一脸淡定,只是让侯勇率军秘密南下沿西部海岸线越过清川江准备在必要的时候参与西原京之战。

“大帅,您这坑是不是挖的有点大啊?”侯勇指着整个半岛东部摇头笑道:“这一战得坑死多少高丽人啊?我听说大帅你专门给参谋长发了一个命令让他准备好抄家的家伙,这是打算让财政部给咱们也来一次表彰吗?”

“怎么?你不想要?”陈凡转过身看着这位昔日的好友似笑非笑道:“年年花人家财政部的钱头一次给他们挣钱是不是不习惯?以后多来几次就习惯了,不过这次你是没希望了,西原京那地方好像没有什么富豪,府库估计之前也被金山道搬空了,你还是想想怎么帮着葛存周将他那十万名百济人俘虏给抓住吧。”

“抓十万人有那么难吗?”侯勇咽了口口水笑道。

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锋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会第四百一十章 瓮中捉鳖(上)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三百四十六章 肃州风云(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统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开始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黄沙第五百三十一章 咸海攻略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为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沧州之战(六)第一百零六章 成亲大典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触即散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龙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达岭大捷(下)第六百章 工业扩张第一百九十四章 银轮部队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三百一十九章 达鞑大战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帜(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军心大乱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样的京汉线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战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银行第五百五十四章 思召城之战(上)第二十章 突击强化(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压东南(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合围曹仁贵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九十八章 趁乱打劫(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丰灵铁路线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战(五)第二百四十二章 两线战略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战(中)第二百零九章 钓饵战术(上)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帜(上)第九十八章 趁乱打劫(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九十四章 城郊之战(五)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罗之战(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场面压制第四百八十二章 两部合一(中)第三百二十四章 缺钱与改制第三百四十八章 肃州风云(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长洛铁路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战[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战]第二十三章 突击强化(五)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联盟(下)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出焉耆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战(七)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二百七十章 决战岭南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三百一十章 追击胡敬璋第五十章 打出来的带路党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银行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变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币结算圈第三百七十九章 反唐联盟(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肃州风云(中)第四十三章 丰州新政(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烧不尽第八十五章 李茂贞的算计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沧州之战(二)第二百九十章 编修唐史第一百四十章 以义之名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统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一百五十一章 东西呼应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二十七章 选拔出征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汉金山国第四百四十一章 瀚海难干(一)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六百三十三章 环球航行第二十章 突击强化(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钱庄改革第五百二十章 持节巴格达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启后(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军生变第六百一十八章 舍近求远第五百五十九章 贩卖人口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战[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战]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后手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四百零六章 请君入瓮(中)第三百三十五章 甘州回鹘第二百三十二章 满月宴第一百九十章 组建海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