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发疏勒

“老秦,你和疏勒那边取得联系没有?”张胜亲自率军出征,秦空也久违的在众人面前露面,不过张胜却有点心慌,自己手上满打满算才三万人的野战部队,虽然为了攻城需要张胜带来了二十门火炮还将囤积在于阗城全部的一百五十多架老式机械弩都带过来了,但是对于张胜来说他可是太熟悉疏勒城了,自从回鹘叶护将王庭汗帐从焉耆迁移到疏勒,疏勒的城防就被全部翻新,来自西方的那种多城垛多层次的城堡类型的防御工事就被陆陆续续修建起来,可以说是安西境内鼎鼎有名的一座坚城,加上王庭卫队和驻守此地的回鹘几大部落,回鹘可以在短时间内凑齐十几万大军,如果算上俱毗罗前线部队回援的话那自己手中的区区三万人就算是全部都是神仙下凡都不可能打得赢。由于俱毗罗之战的结果没有及时传到他这边,所以张胜根本就不知道俱毗罗那边高思继已经将回鹘主力全部击溃。所以张胜虽然接到命令出兵但是一路上忧心忡忡,才有了跟秦空的这句对话,作为大军主将,张胜还在担忧另外一件事,随着八月份逐渐过去,西北这边的冬季正在越来越临近,大军冬季作战如果战事旷日持久,自己屯兵坚城之下绝对讨不到任何好处,还有可能被对方趁隙击溃。张胜可不想将自己辛辛苦苦拉扯起来的安西兵团白白葬送在疏勒城下。

张胜的问题秦空也没有办法回答,赵四虽然已经提前一步潜入疏勒境内,但是西北玄影卫分部负责的区域面积太大,赵四也不是万能的,因为指挥部的命令太过于突然导致他之前没有预想到万毅会让安西兵团执行北上作战的命令,他也没有提前预作安排。所以闻言苦笑道:“你又不是不知道这段时间我都在忙着南线的暗卫部署,指挥部那边也没有提前告知我,所以现在估计暗卫还在和赵统领联络的路上。不过你也不要太过担心了,飞鹰旅现在就在疏勒城内,我已经派人过去找他们了,只要能够及时联络上疏勒城内的情况我们肯定不会有任何的疏漏。而且大帅既然能够让你独自出兵疏勒,那么肯定已经安排好了,说不定俱毗罗那边都已经打完了,否则的话大帅不可能让你一个兵团单独出兵的。而且我有一种怀疑,之前大帅的命令是让回鹘兵团负责解决疏勒,但是此时却通知你让你北上,那么八成哈穆德已经在疏勒附近等待了。他本身就是回鹘人要想在这片区域躲起来隐蔽的话没人能发现的。”秦空的话让张胜的脸色好看了不少,事实上这些事情他也能想得明白只不过担心过度,所以笑道:“这仗越打越大手下的人越管越多我怎么发现自己的胆子越来越小了,以前我可是干过带着几个人就闯进疏勒城的事情的。”

“你呀是被之前护密那一仗伤亡给吓到了吧?说实在的如果不是西线战事紧急的话按照总参的传统你此时应该在军事学院学习的。我觉得打完这一战你最好回长安一趟,对你有好处。”秦空虽然不掌兵但是哪还不知道张胜此时的心态,所以开口道:“我听说军事学院指挥系那边有专门的课程让新晋将领克服这种心理。”

“还有这种事?”张胜闻言一震随即点头若有所思道:“之前听参谋长说过这件事,我还以为是总参那边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所以才让新晋将领回去重新学习,原来是这样,回头我跟大帅说说,往后的战还有的打呢。老秦你到时候可得帮我和参谋长说说,这种事大帅和副帅好像都不怎么过问的。”

“行啦我的张大总制,赶紧行军吧,到时候你不说总参那边也会安排的。”秦空有点哭笑不得这家伙,催促他抓紧时间赶路,从鸦儿城到疏勒路途可不短,光是除了于阗境之后就有数百里,而且期间还有广漠隔壁夹杂,如果加上沿途可能出现的敌军干扰,这一场长途行军可不是件小事。

不过张胜和秦空不知道的是,此时朝着疏勒而去的可不光是他这一路孤军,北进兵团在扫荡了双河都督府之后拓跋思继和哈穆德分兵,拓跋思继率兵北上拦截葛逻禄和突骑施南下援军,哈穆德则率领整编之后的回鹘兵团极速南下从北往南攻击巴尔思汗驻地和俱兰城等地。而作为西征军主力的俱毗罗方向,在万毅和高思继返回龟兹参加祭奠大典的时候柴嘉率领第十一兵团主力和第七兵团一部从俱毗罗出发攻占阿悉言城,将驻扎在城内的葛逻禄所部三万人彻底打散,其后更是组织兵力紧追不舍一路从阿悉言城直接追到了姑墨州,葛逻禄残兵在姑墨州突骑施和回鹘各部联军的接应之下才艰难的逃过了全军覆没的结局。

这样一来的话沿着丝绸之路沿线至疏勒抵达只剩下了最后姑墨州和蔚头州两个重镇,而蔚头州不论是回鹘人的准备情况还是军队人数都无法和姑墨州相比,而且相比姑墨州,蔚头州周围虽然有孤石山天险但是周围没有多少回鹘部族,无法征调各部族青壮补充兵力,所以基本上只要拿下姑墨州就意味着从此到疏勒一路都是坦途。相对于天策军从东边而来,过了姑墨州以后路途也好走不少,大规模的沙漠地带基本上没有了,丰茂的草原和绿洲让军队可以暂时摆脱尴尬的缺水状况。所以在高思继提前从龟兹返回前线之后立即下达命令,着令柴嘉立即率领前线主力执行攻击姑墨州的任务,意图在八月底之前拿下这所重镇。

姑墨州周围河流众多,北部地带水草丰茂,人口稠密,物产丰富,而且是安西境内的一个交通要道,东西北三个方向道路通达,拿下姑墨州就可以切断突骑施东进切断天策军退路的途径,同样也是将战争彻底引入敌占区,让围绕着姑墨州周围大大小小数十个部落从此无法和回鹘人一起对抗大唐,削弱对方的战争潜力。所以高思继在下达完命令之后马不停蹄直接将俱毗罗扔给了刘璇自己带着第七兵团人马快速赶赴前线。

高思继的抵达让姑墨州前线的战事快速开打,和张胜那边还在担心己方兵力太少不同高思继直接派兵摆开阵势强行攻城,依靠着隆隆的火炮的不断轰击,第十一兵团在攻城一天将对方的防守兵力彻底压制住之后立即组织爆破将紧闭的城门炸开,十万大军蜂拥入城和回鹘联军在城内展开激烈巷战,历经一天一夜的持续战斗,在付出了五千余伤亡,近万名士兵受伤之后终于绞杀大部回鹘军力,彻底掌握住这个交通枢纽,在高思继入城之后城内一片血流成河,积尸如山。由于要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所以高思继在入城之后下达了绝杀令凡是不愿意放下武器的无条件击毙,原本驻守此地的十余万军队被几乎屠杀殆尽,光是事后清理战场的时候就发现了不下于七万具尸体,几乎算是一战将整个姑墨州守军全部击杀。残酷的杀戮让周边大小部族瑟瑟发抖,血腥气冲天而起就连天策军自己的士兵事后都胆寒不已,不相信这是自己人做的。而这一战也让柴嘉在西北名声大振,赢得了“屠夫”的称号,伺候第十一兵团出现的地方几乎所有的大小部落都望风而降,根本不敢和这群杀人杀疯了的屠夫谈条件。这倒是在后来让高思继改变了策略让第十一兵团专职做震慑那些大小部族的事情。

不过在高思继强势拿下姑墨州,杀得城内血流成河的时候万毅那边也在和李玄清告别,由于李玄清此行就是要主持龟兹的祭奠大典,没有办法亲自前往前线,所以临别之际和万毅聊到了西北这边的战略任务,李玄清明确告诉万毅,收复疏勒只是西征战役完成了第一步,西征军的最终目的是要收复当年安西大都护下属全部失地,包括那些羁摩州所在地。这样一来落到万毅和西征军肩上的任务就一下子加大了一倍不止,当年的羁摩州最远的波斯都督府距离疏勒尚有近千里之遥,而且那里如今是天方教国家占据,所以李玄清提醒万毅要提前做好和天方教世界作战的心理准备,甚至李玄清现在都不确定安西西北的萨曼是不是已经皈依天方教,如果是的话那么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大唐和天方教的冲突就会进一步加剧。

“师兄放心,总参那边下一批轮换的部队也已经在组织了,东征陈凡快速解决战斗,能够抵达西线参战的部队还是很多的,我回去之后会协助天翔天成他们在冬季到来之前完成西征军主力的轮换。拿下疏勒之后陌刀营的任务也可以暂时告一段落,让石坚带部队回去修整,我会让直属营和亲卫营过来参战的。”王厚纯知道压在万毅肩头的担子有多重,所以笑了笑道:“现在陈凡也回到总参,天翔和天成那边的胆子也轻了不少,等回去我看下会尽早回来助师兄一臂之力。”

“哈哈,你要是能来西北,我可是能够轻松一半了。”万毅拍了怕王厚纯的肩膀哈哈大笑。

“思谏兄,西北这边多辛苦你了,军队拿下的地方要尽早恢复秩序。”李玄清见到王厚纯交代完军方的事情转头看着拓跋思谏笑道:“把你丢在西北岑先生可是想念的很啊。”

“皇上说笑了,思谏能跟着我天策军开疆拓土余愿足矣,不敢言辛苦,必当尽心尽力为皇上分忧。”拓跋思谏微微一笑,这一年多以来他这个副首相随军出征接手了军队拿下的这一片广袤的领土,而且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秩序消弥各部族之间的矛盾,他虽然为此累的形容消瘦但是精神却非常好,尤其是前两天李玄清在祭奠大典上的发言更是调动了整个西北所有心向大唐的百姓对于这个新生帝国的向往,所以拱手道:“西北为我大唐重地,思谏会努力的。”

“好了,本来想等着你们兵临疏勒的时候再走的,但是中原那边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实在是遗憾。”李玄清悠然一叹,跟着笑道:“当了皇帝之后发现出门都不方便了,还是你们这些封疆大吏和统兵将领好啊,可以看尽大唐各地风光,观潮起潮落。”

李玄清的话倒是让万毅和拓跋思谏有点不知道接什么好,李玄清这个皇帝已经算是很好了,对比前代皇帝哪个不是在深宫之中度过一生?哪有那么多机会出门?就算是出门还不是前呼后拥。不过眼前的几人都是跟随他起家的元老重臣,对于这位年轻皇帝的那种既然不同以往历朝历代帝皇治国理念都深有体会,所以万毅笑道:“皇上如果亲临前线只怕咱们的首相大人该着急了,这要是什么事都让皇上亲自去做那还要我们这些为臣为将的做什么?只怕我和思谏兄会被后世史书骂死的。”他的话一说完大家都笑了起来,君臣之间开了几句玩笑之后李玄清巧兮和王厚纯等上马启程从龟兹出发返回长安。而此时李玄清虽然有遗憾,但是前线那边的战事却在丝毫不停的往前推进,北线哈穆德分兵之后南下的速度非常快,甚至在高思继刚刚拿下姑墨州的时候他就已经抵达昭苏,然后沿着特克斯河河源往西急进,天山北麓往细而行然后南下勃达岭,走在了高思继前面。

而在勃达岭哈穆德遇到了分兵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战斗,也正是这场战斗,哈穆德在西北的名声再一次得到提振,这一战甚至直接影响到了整个疏勒以北的归属。

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烟第三百五十五章 高昌回鹘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计划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击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一百五十一章 东西呼应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一年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六十五章 一战定西北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阗国灭(四)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阗国灭(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统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沧州之战(五)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战(六)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难干(四)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战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击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对峙的雏形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触即散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军齐至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战端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四百八十二章 两部合一(中)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食朝贡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换和平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运河(五)第五百五十九章 贩卖人口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烛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食朝贡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二十六章 突击强化(六)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岛统一进程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五十三章 天策建府第二百三十章 是非成败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难干(五)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礼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三百八十五章 拖后腿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计划第三百五十四章 归义军叛变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灭西洋海盗第二百九十三章 承前启后(下)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诏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四百一十章 瓮中捉鳖(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五百零八章 以打促和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样的京汉线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贸易协定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南最后一个汉人藩镇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战(七)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风云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后的葬礼(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复河西(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瀚海难干(二)第八十章 重骑营首秀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罗之战(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战起(中)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帜(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史上第一支火枪队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战(二)第六百零二章 十万劳工开运河(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论泰西局势第二百六十二章 钱镠渡海(上)第四十二章 丰州新政(中)第六百二十四章 异域战争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阗国灭(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拾民心(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三十七章 打出来的交情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军旗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四百二十章 技术代差第三百七十九章 反唐联盟(上)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国并立第三百七十七章 再战回鹘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击战(上)第五百零四章 碎叶大战第一百五十六章 沧州之战(五)第五百一十一章 决死一战(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战(二)第四百零六章 请君入瓮(中)第三百七十二章 诸教隐没(下)第二百四十章 行业准入资质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守北攻(上)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灭西洋海盗第六百一十章 保卫运河第一百一十四章 乱世清流(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内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