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舰队起航

“岑先生放心吧,这一次除了徐家组织的二十艘随军商队之外,海军自己就拿出了差不多三十多艘各类补给船跟随舰队一起出航,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想办法尽快将西海郡港口码头建起来。”徐天翔笑道:“所以先生但请放心,郭崇韬那边可是有过精心计算的。”

“他打算将出航时间定在什么时候?”李玄清想了想问道。毕竟现在已经是十月初了,北半球进入冬季之后季风的方向也已经改变,虽说蒸汽船只不需要风向,但是逆风航行和顺风之间的差别不是一般的大,而进入西洋那边还有西洋季风的影响。

“十月初十,国庆日出发,现在随行船队都已经集合完毕就等着时间到了南下。”徐天翔随口笑道:“本来郭崇韬还打算过完国庆日再出发的,但是我想就让他们在当天出发。”

李玄清点了点头,海军远航的事情已经操作过好几次了也没什么好担心的,所以也就不再多言,转身和岑天时开始商议西海郡那边的建设事宜。而此时远在汕头港的郭崇韬却带着曲成星看着远处锦旗招展一艘又一艘艨艟巨舰感慨万千。曲承星当年投诚天策军之后就直接去了天津海军学院学习,这几年来算是海军的后起之秀了,在罗大海等人纷纷接任舰队总制之后他也终于顺利的熬到了西洋舰队总制的位置上。

“怎么啦?还在想你哥啊?他人在安西那边当布政使,你们这哥俩要想见面估计难度太大了。”曲承美在曲承星调任西洋舰队之后也被内阁调到西北任安西布政使,这也算是为他下一步升迁进行一种调整了。但是对于曲承星来说却不太好,这好不容易自己在西海,哥哥在交州,好歹还近一点,结果一下子一个天南一个海北算是真正的远隔万里了。

“西洋舰队任重而道远,那边是一片全新的天地,所以对于来说是严峻的挑战但是也是一种际遇,至少在那边我们海军还能够作为一个一线作战部队存在。”郭崇韬说到这里自己都流露出一丝丝的羡慕,没办法海军这几年就没打过几仗,看着陆军部队一个接着一个胜仗的打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所以这次组建西洋舰队郭崇韬倾注了自己最大的心血,所有的西洋舰队从人员到军舰甚至后勤补给都选用全军上下最好最优秀的,就是为了想办法在那边打一仗为海军长长脸,如果不是西海郡那边的港口码头没见好,只怕陈明征的海军陆战队都要被郭崇韬调过去了。

几人继续检查了出航的其他事宜之后等到了十月初十海军西洋舰队十艘出云级战舰全体鸣汽笛朝长安致敬之后在港口数万人的欢呼声中率先驶出港口,紧接着后勤部和徐家联合组建的商船队和后勤补给船队五十多艘大小货轮陆续出海,整个汕头港满满的停泊轮船在半天的时间内全部离开码头然后在海面上编组成一支庞大的阵型浩浩荡荡的南下开启了大唐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往西而去的旅程。

远航船队第一站是去崖州,在那里稍作休整之后启程南下前往交州省南部的演州港,在那里进行第一次路上补给然后继续南下沿海岸线五百里左右行驶。南洋一代的航线已经非常成熟和详尽了,所以这一路上不管是军舰还是商船对于航线测绘和目的地都非常熟悉,而且丹丹港那边的南洋舰队到时候还会派遣两艘军舰前来接应,所以不管是曲承星本人还是普通的水兵水手都没有太多在意。真正需要他们多加注意的还是过了丹丹港之后往西北而去前往西海郡的这段海路,这段路除了以前少数人走过之外,其他人都没有走过,所以航线也非常少,只有往来的西洋商人留下的海图可以作为参考。

曲承星几乎是一上船之后就开始一头扎进了海图之中,不断比对西洋那边的海图然后重新标注沿途的所有不同之处,在李玄清推行后世的那种地图制作办法之后以前的那些地图就没办法直接照搬了,需要进行多重比对然后修改,而且还需要利用各种工具进行重新测量,所以西洋舰队的几个参谋都被曲承星抓到了旗舰出京号上面。

在演州停留的时候除了部分船员选择上岸进行短暂修整之外,部分商船和军舰少量补给燃料之后船队在天启五年十月二十这天南下进入真正的南洋地区,和中原截然不同的海洋盛景也让不少头一次出海的商人兴奋不已,很多商船上面都陆陆续续开启了宴会,算是一派灯红酒绿的景象。船队沿着海岸线航行至纳北角也就是后世中南半岛泰国湾东段最尖的角之后直接往南而去开始以最快的速度抵达丹丹港。南洋舰队就是在纳北角和曲承星汇合,然后作为领航舰带头南下穿越至丹丹港附近然后走满剌加海峡往北走罗菌罗至哥谷岸边往北而去。因为并不清楚这段海路海岸线到底如何,所以曲承星改变了以往沿着海岸线行驶的惯例,开始按照固有的西洋航线出行然后在中途折返往北。这种办法极其考验船队在海上的定位能力,为了能够确保能够成功,曲承星果断要求所有船队全部按照军队上面的过洋牵星图和浑天仪来进行方位测量,并且拿出了李玄清绘制的后世经纬度地图进行比对,最终与二十天以后也就是天启五年十一月初抵达西海郡和南部骠国附近海域。这次大胆的海上尝试也最终走出了一道最精确的从丹丹港道西海郡最精确的一条航线,为以后的商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过他这一段航线的改变也导致了后世西洋上面的安达曼群岛完了好几年才被发现,不过毕竟曲承星只是尝试了一下手中的航海定位技术的可靠性,所以在后来被命名为西洋群岛的安达曼群岛被发现并直接被纳入到帝国版图之后,更成熟的西洋航线最终和后世直接靠拢,但是那时候西海郡为首的西洋各城市已经飞速发展起来了,两条航线最终都成了帝国发展西洋贸易的重要海上道路。

不过此时曲承星抵达西海郡的时候西海郡的港口码头只有一条完整的被建设起来,其他的都还在赶工。不过曲承星对此也早有预料,让后勤部的船只靠岸之后立即从船上面卸载了大批量的建材和人手就地参加建设这样一来速度大大加快。不过在建材被卸下来之后,储存在港口的大量的石炭就被搬上了空载的船只之上,顺带着所有的船只都陆续靠近码头更换给养之后浩浩荡荡的几十艘战舰商船开始从西海郡出发起航朝着西洋深处而去。而与此同时在船队起航的时候陆上玄影卫也用最快的速度朝长安传讯,一方面汇报船队顺利从西海郡出发的消息,一方面也是紧急让大本营通知西北萨法尔那边准备好在波斯都督府接应船队的事情。波斯都督府就是后世波斯湾地区,在那边除了要组织人手开挖简易的码头更重要的是要准备好石炭补给。好在石炭在萨法尔境内储量丰富,很多还属于那种露天开采的,虽然就品质而言自然比不上国内带过来的优质石炭,但是至少不至于让海军战船集体抛锚。波斯都督府原本就已经废弃,这些年萨法尔王朝也没有心思重建,但是司马道信在调集了几万人日夜施工之后不仅仅建起了一个像模像样的港口连带着还修了一条从细柳州直通的道路,没有足够的水泥建材,司马道信硬生生的将三合土的技术拿到了萨法尔这边,而且还进一步发扬光大,建造出来的道路质量比起水泥路面都差不了太多,这一点在后来也让萨法尔境内的道路建设速度得到飞速提升,而且依靠着波斯都督府的港口优势发展速度比起于阗更快一筹。

不过此时不论是在茫茫大海上的曲承星还是位于长安大本营的李玄清等人都不知道远在西北的司马道信在后方没有传来具体指示的情况之下就提前一步进行波斯都督府的重建。事实上这家伙也是被从北方送来的数万名大食帝国的俘虏给弄得没办法。这些人都是天方教的狂热分子,就算是用佛教来洗礼也绝对不是一日之功可以改变,所以想来想去只有也能够繁杂的劳动才能够让这些人没有精力去思考和大唐不利的事情。所以司马道信在和宋令询商议之后决定直接将这些人都打发去波斯都督府修路,并且直接调集了国民警卫队整整一个营的兵力去实地监督,并且要求波斯都督府新任刺史加大劳动量,一定要让这几万战俘每天都累得半死,以确保工程进度顺利完工的同时避免这些战俘闹事。司马道信这时候可是丝毫没有什么怜悯之心,他自己本人这段时间都快被萨法尔本地这满地都是天方教徒的现状给烦死了,所以这种毫无人道之心的命令却被这位名叫郭威来自行政学院新一代民政官员给忠实执行了,其结果就是造就了波斯都督府的施工进度大大加快,甚至赶在船队抵达之前完工。

西北那边提前启动船队自然是不知道了,曲承星此行除了要去波斯都督府之外还有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准备遵照郭崇韬的意思想办法找到那个佛教传说中的狮子国,不过不管是郭崇韬还是曲承星都没有去信奉佛教的觉悟,只是打算看看能不能拿下这块在李玄清嘴里是号称西洋十字路口的地方。自从李玄清让了空等人成立大唐宗教协会,佛教在中土就逐渐式微,新生代的百姓对于宗教的观念越来越淡,虽然也时时挂在心头,但是总体来说应证了一句话,太平时间百姓对于宗教的需求度就低了不少,大唐工商业的全面发展让如今中原的百姓生活几乎是一年一个台阶,生活水平的提高让百姓将对于神佛的期待转移到了帝国政府身上。不过曲承星可能不知道的是自己和这个狮子国的缘分还真不浅,他后面十几年时间几乎每年都需要来这里一次,大唐帝国在随后的时间里,将狮子国彻底变成了自己的海外领土,并以此为据点,成为进军西洋的前哨站。

而在舰队起航之后,西海郡的建设也开始进入快速通道,有了船队第一次远航的航海图作为指示,后续的第二波船队带着海量的物资和建材以及大批的机器设备从广州和汕头等地出发之后一路往南绕过满剌加的丹丹港之后于稍后抵达西海郡,依靠着陆路和水路不间断的物资补给,西海郡庞大的码头港口在西洋舰队率队归航之前硬生生的将主要框架全部搭建完毕,而且和后方的通道也在逐步打通,先期的直道在南诏、滇南和广东三省合力之下已经贯通,进出西洋终于有了一个稳定的通道,这也让岭南铁路的建设加快了脚步,前期从广州城出发沿肇州等地之后往南抵达廉州港之后折行向北进入滇南境内,后期则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滇南到南诏境内这段主要地段。岭南铁路修建时间已经非常长了,但是由于沿线地形复杂,不仅仅有群山阻隔,中间还有数不尽的大小河流,施工队前前后后和铁道司修改了好几次施工道路图,但是很多地方也就无法避开,而且事关铁路交通也无法在桥梁上面使用别的建材,除了水泥可以在广州水泥厂就近取得之外,其他所需要的钢材等物料需要从就近的庐州钢铁厂水运到广州港卸货,然后才能一步一步拖到施工现场,这种状况之下就算是使用战俘队用人海战术速度依旧非常慢,而且岭南地区基本上没有大块的平地也就是说不存在修过这一段之后就进入快速时期,而且进入滇南之后还是高原地带。

不过这条铁路却让铁道司和铁道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南部地区修建铁路的经验,在其后的其他铁路建设中这些经验都无疑助推铁路建设走进快速发展时期。

岭南铁路和西海郡的大规模建设以及西洋舰队率领大规模的船队从南洋出发都在向所有人昭示着,大唐内部已经将经济发展的目标转向了西线。庞大的夕阳资源开始逐步被激活然后为大唐的工商业发展提供助力。

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长沙第五百四十九章 丝绸铁路第四十三章 丰州新政(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战起(中)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战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烛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纪公审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烟第七十九章 乌梁素海遭遇战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计划第二百一十章 钓饵战术(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边境堡垒和贸易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战前会议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复河西(五)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业带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联盟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触即散第四章 鬼门弟子第五百二十五章 铁路修到疏勒第三十七章 打出来的交情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国会议第五百零五章 崩开的多米诺骨牌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鱼岛和卧龙港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败涂地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业的出路第七十九章 乌梁素海遭遇战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骑施终结第四百八十六章 碎叶之殇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七十六章 连下三城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岛谍影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纪台风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运河(三)第三百四十三章 龙家裂变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战局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后手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烧杭州第九十章 名将悲歌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中大战(二)第五十章 打出来的带路党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二百四十三章 两京连通第四百一十章 瓮中捉鳖(上)第五百一十一章 决死一战(下)第一百零一章 关中发展(二)第三百零七章 丰州新工业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复萨法尔第四百一十章 瓮中捉鳖(上)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烟第四十四章 凌汛春耕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阗国灭(四)第十一章 横霜剑锋第五百九十七章 绝境求生(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二十一章 突击强化(三)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业扩张(上)第五百二十三章 极天际海第五百三十一章 咸海攻略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复河西(六)第三百章 远航船队起航第九十九章 趁乱打劫(下)第六十一章 西进战略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五百六十七章 权力交接第一百五十四章 沧州之战(三)第七十二章 平地惊雷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贸易协定第一百六十二章 并州事了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两端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黄沙第四百五十二章 护密会战(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风云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十七章 灵州军营(中)第四十三章 丰州新政(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五)第二十六章 突击强化(六)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出焉耆第二十三章 突击强化(五)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纪公审第五百二十九章 倾销商品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四十七章第四百八十二章 两部合一(中)第三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后的争夺(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三百二十四章 缺钱与改制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计划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变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设卫生部第五百三十七章 边境堡垒和贸易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临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