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银行

天启十一年七月初,李玄清一家再次从长安启程一路北上去往丰州。这一次李玄清的目的不为其他,而是专程去实施钱庄改革试点的。巧兮通过大半个月的时间巧兮已经朝丰州调集了大约五亿唐币,已经占到了皇室资产集团流动资金的一半左右。这么大规模的资金跨区域调动,巧兮也是费了不少力气,这其中还是殷红林那边一路开绿灯的缘故,所以李玄清才会深感目前的钱庄制度必须进一步改革,使其能够能够加快资金流转速度,只有资金流转速度加快,商业贸易的流通速度才会加快,商业发展加快连带着以此为发展突破口的工农业才会跟着发展。所以在殷红林那边着手整顿钱庄总部,建立后世的中央银行的时候,巧兮这边亲自指导建立钱庄试点也就是李玄清亲笔题写的“大唐工商银行”开始悄然在丰州这个龙兴之地挂牌成立。

“大哥哥,你这个工商银行名字取的,实在是,是不是有些怨念在里面啊?”对于李玄清这种恶作剧一般的做法巧兮也很无奈,但是最终却没多说什么,反倒是直接将这个名字挂了上去,毕竟“工商”两个字还是很贴合目前帝国的现状,在目前这种内外局势以及发展现状的时候,能够将工业规模建立健全的同时还能够快速扩张,这已经非常难得了。而此时扩张工业的时候还需要对外进行封锁,那么就意味着很大一部分的工业产成品在当前一段时间内无法出口换取市场和资金。按照李玄清的计划和设想,必须等到国内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才能够放开目前的这些限制,只不过目前的困难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基础还没有达到,而且基础科学更是才刚刚踏上门槛,甚至就目前而言,蒸汽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工业基础正是处在积极向上的时代,最起码数十年之内这种现象都无法改变。

“大哥哥这是我拟定的工商银行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你看一看有没有什么问题。”巧兮在火车上的时候抽出这段时间她和慕容飞雪拟定的工商银行的各项制度摆在李玄清面前笑道:“不管怎么样,至少我们先把架子搭起来,有了第一家,以后才会有第二家。”巧兮倒是对于前景很乐观,没有李玄清想得那么多,“工商银行现在丰州开展起来,然后在北方工业带各地进行铺设网点,先期建立北方的金融圈,然后逐步往南扩张,这样就没有多大问题了。”

李玄清听到巧兮的话也是压下心头诸多念头,接过这些制度仔细看了起来,说起来巧兮的这些制度除了一些贴合目前的形势之外基本上是将后世的那一套制度全部搬了过来,不过不知道是巧兮故意的还是别的原因,后世那些令所有人无奈的霸王条款被巧兮一一删改过来,变得更加公平公正,甚至在某些时候看起来要温和得多。

这一次来丰州虽然是进行钱庄试点,但是因为工商银行由皇室主持经营管理,所以算得上是私事,所以李玄清并没有带其他官员随行,所以一家三口之外更多的还是随行的皇室资产集团在长安的各位人才。所以一行人下了火车之后立即在丰州皇室制造集团总部的负责人接待之后,慕容飞雪立即召集当地已经先期抵达的人手,和张强一起布置工商银行开张事宜,第二天殷红林那边的命令也抵达丰州,丰州钱庄将在工商银行开张之后退出日常营业,所有业务和资料也将全部移交给工商银行,与此同时大部分的营业人员也开始转移到工商银行名下,只保留相关的管理人员参与拟定中央银行这样的管理机构机制。这样一来的话涉及到的变动千头万绪,所以李玄清不仅仅需要及时出面协调,还需要张强和慕容飞雪出手将其中的各个关节一一打通,各主力商家也需要提前通知,并且拟定好文告,准备在开业之后进行发布。

这样一来花费了整个一个多月的时间也就是到了天启十一年八月中旬的时候焕然一新的工商银行终于到了开业的时候,丰州布政使府大小官员几乎全部到场,而丰州工商界和民间各界人士都一起汇聚丰州工商银行总部门口,见证了这场金融界的革新,工商银行开业当天更是被丰州的媒体报刊公开报道,随即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遍整个北方,工商银行这个名字和背后的背景也迅速被众人知晓,虽然大家不明白这样做的目的到底是为什么,但是李玄清和大唐皇室在丰州本身就有着崇高的人望,所以虽然大唐钱庄那边被挂上了中央银行的名头并且暂时不再对外营业,但是所有业务业务转移到工商银行之后众人并没有有什么意外之处,反而觉得理所当然。这一场平稳交接之后,巧兮开始亲自指导工商银行的工作,李玄清则把精力放到了指导改名的中央银行进行金融管理试点。这样一来整个丰州境内金融圈的改革正式开始,民间成立的大量的典当和私人借贷钱庄被通知即日起所有接到通知的公司必须去新成立的中央银行报道接受央行和商业部的双重管理,并且在长安的财政部和大唐钱庄总部也联合发布通知,八月底之前帝国境内所有此类公司必须接受当地钱庄分部的管理和指导,并且由当地钱庄分部对于审查合格的企业发放金融经营许可证,凡是没有金融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必须限期关闭,否则的话会则会被强制取消。

而在这份紧急通知让帝国各地纷纷诧异的时候,大唐钱庄总部发布殷红林签署的命令,即日起大唐钱庄及其各地分部一律更名为大唐帝国中央银行。这也是为进一步深化钱庄改革起了一个头。随后张建忠也开始以内阁首相的命令传讯帝国各省布政使府,要求各地政府衙门必须无条件配合好中央银行的这一轮改革,不得在其中设置任何障碍,并且派出了专门的工作组赶赴各地进行实地督导。

这样一来结合前面丰州那边工商银行的挂牌营业,部分见识敏锐的人士开始反应过来了,因为亲身经历了丰州那边的工商银行开业的人都知道这其中隐藏的奥秘所在。在中央银行从实际业务当中抽身之后,改名之后的银行金融系统开始变得更加简洁,资金流转的速度也变得更加快捷,这样一来必然给原本就火爆无比的商业发展再次添加一把火。而中央银行摆脱了这种基础业务之后也必然能够将目前的全部精力都放在管理上面,而因为存款准备金制度和唐必发行权在手,中央银行反倒是对于下属的银行管理起来更加直接和便利。

这些在李玄清坐镇丰州进行试点,殷红林等在长安按照李玄清传回来的成效发布最新的命令之后整个大唐的金融系统开始逐渐变得逐渐明晰,甚至就在大家都以为帝国各地的钱庄分部都开始转变为工商银行网点的时候,长安那边和已经开始往回赶的李玄清都在思考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如何在这一后面添加另外一个。不过这个想法李玄清暂时是顾不上了,而且就算是顾得上李玄清也不打算插手这件事,有些事情自己起了头之后后续的事情就靠殷红林他本人的反应了。不过这件事在李玄清和巧兮等人返回长安的时候殷红林也敲开了财政部的大门,和祁宏开始商议后续的事宜。祁宏对于金融没有殷红林那样有天赋,但是基本的原则还是知道的,所以在殷红林提议之后也陷入了沉思,不过随即就想到了另外一个办法。

“红林,你说皇后娘娘此次是以财政部和皇室的名义合股开设工商银行,那么我们能不能换一个办法,仍然以财政部的名义再添加其他商家,这样也可以组建一个银行个体嘛。只不过不能向工商银行那样将营运权和管理权移交给私人家族,必须由财政部派人组建。”祁宏沉思半晌之后想到了这个办法点点头道:“就是这个办法,我想皇上应该也有这个想法,只不过之前没有明说,否则的话不会在说钱庄改革的时候突然让我将负责管理国营资产的部门单独列出来组建国有资产管理总公司统一管理,看样子就是为了今日此举的。”

“皇上有这意思吗?之前皇上不是还说金融涉及到帝国经济发展的大局,不能随意让私人家族插手此事,否则的话迟早会被人利用进而掌控帝国经济命脉的吗?”殷红林在金融这方面天赋非凡,但是对于政治和其他方面的才能却乏善可陈,所以一直之间没反应过来。

“你呀,算了,我来跟你说清楚,让私人家族参与进来,但是银行的股权必须由财政部占主导地位,这样他们也只能有建议权然后每年坐等分得其中的红利而已。没有其他的作用,而且此举虽然有财政部作为主导,但是日常的银行的管理却由你和央行去负责,而你现在可是从财政部分家,平起平坐了,其中必然会相互牵制从而无法做大。”祁宏对于殷红林有点无奈,只能出言点明,“所以这件事我需要提前去找慕容,然后先期让商业部甚至是高崇民去探探路,看看有哪些家族有资格参与此事。”

“好吧,还是老部长好啊,否则的话就算是我反应过来了却想不到办法。”殷红林苦笑道:“我这就回去写条陈,然后上报内阁首相和皇上,工商两部那边还要老部长帮我协调一二。”殷红林这边从祁宏讨到主意之后立即回去开始撰写条文,准备将自己的设想和刚刚祁宏的谈话也整理了出来一起加了进去,虽然祁宏那边分析的很对,自己也很赞同,但是这么大的事情,甚至关乎到李玄清当初制定的金融系统原则,他不敢有丝毫大意。

“大哥哥,你这是在猜测红林那边的想法啊?”李玄清回到长安之后开始琢磨下一阶段自己的想法,旁边巧兮给他端了杯茶笑道。

“顶多就是找六大家族内的一个家族入主而已,最有可能的就是慕容家,看样子红林那个呆子也有开窍的一天嘛。”李玄清随口笑道。

“不过这样一来的话为了均衡原则考虑岂不是要成立六家银行?加上咱们的工商银行那就是七家了,这样一来的话岂不是分散了原本就紧张的资源?”巧兮皱着眉头道。

“巧兮你想多了,有一就有二,但是有二却未必一定要有三,况且这三什么时候有还不是红林说了算?他虽然是个呆子,但是对于金融这件事他可是比任何人都要有天赋,如果在后世他肯定比我们更加专业。”李玄清摇摇头笑道:“所以慕容家开头之后基本的竞争局面就已经形成,所以在第三家迟迟不落地之后这些人都会明白的。再说了我也没想过全部都用国营的名义来组建帝国的银行,总要留点空间给私人家族,只有这样帝国金融才能够在不断竞争中趋于公平公正。”

“后世的商业银行对吗?”巧兮嫣然一笑,李玄清的心思她自然是明白,所以点点头也跟着笑了,果不其然来自后世的见识让两人不论是在见解还是办法上比起这个时代的人都要高出不止一筹。

“飞雪什么时候回来?”李玄清和巧兮聊了一会之后问道。他们两人赶回来的时候慕容飞雪还留在丰州,工商银行那边虽然已经稳定,但是皇室资产集团在丰州还有一些事情正好趁着此次赶来丰州一并处理完毕,还有就是皇室在纳什建造的乌梁素海行宫此次也需要对外开放,所以慕容飞雪也要赶过去一趟。

巧兮故意刮着自己的俏脸道:“哟哟哟,这才几天没见大哥哥就想飞雪姐姐啦?哼哼,巧兮可是吃醋了。”说完之后自己也笑了,摇摇头道:“只怕三五天之内回不来,大哥哥的意思是让姐姐提前回一趟慕容家,让慕容大哥那边有个心理准备是吗?说的也是,自从上次事件之后慕容大哥听说都在祠堂跪了整整三天三夜呢,是该安抚一下才好。”

“内阁那边应该会和慕容沟通的。”李玄清拉着巧兮走出长庆殿笑道:“等她回来再说。”

第五百八十二章 钱庄改革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复河西(五)第六十七章 长安来使第六百零一章 十万劳工开运河(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护密会战(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中大战(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拾民心(上)第三十二章 清缴叛逆第二百一十章 钓饵战术(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阗国灭(六)第五百八十五章 颠倒乾坤第三百五十五章 高昌回鹘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战(三)第四十二章 丰州新政(中)第五百三十一章 咸海攻略第四百五十四章 龟兹霞光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开始第六百一十六章 偷梁换柱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军生变第二百七十四章 刘士政的宝藏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败垂成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战(五)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战定高昌(下)第五十章 打出来的带路党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军的最后(上)第二十一章 突击强化(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风云第四百零九章 减灶法第四百零八章 特种作战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黄沙浪滔滔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击战(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阗国灭(三)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业革命与五年计划第五百零四章 碎叶大战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联盟(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南最后一个汉人藩镇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国(中)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旧部第二百一十三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拾民心(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的一年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云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触即散第一百二十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三)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四百九十六章 换得胡酋慰国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阗国灭(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五)第五百二十三章 极天际海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国(中)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击战(下)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战起(中)第三百四十三章 龙家裂变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归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险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难干(六)第二百四十五章 苏州战役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军齐至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阗国灭(六)第五百七十三章 行刺迷局第二百七十四章 刘士政的宝藏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战第四百八十二章 两部合一(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乱世清流(上)第五百七十九章 东航探险第五十六章 铁血战魂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战(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风云第二百四十八章 陇海线肇始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战(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开元(中)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战端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号计划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国力(下)第四十一章 丰州新政(上)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夺食(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战(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战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绝和亲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黄沙浪滔滔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两端第二十九章 长安之战(中)第二十六章 联军大营第三百四十七章 肃州风云(中)第一百五十三章 沧州之战(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线布局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战(三)第十四章 三年学艺(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战局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压大食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来使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