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用心险恶

第116章 用心险恶

京兆府内,李道宗拿着太子殿下的书信,目光看着作揖站着的许敬宗。

“许敬宗,孤是这么地信任你,现在各县对你口诛笔伐,你平时的精明算计都去哪儿了,孤告诉伱,要是摆不平这个问题,就去给孤回泾阳县,早日在坎儿井边上搭了棚,就住在边上了却余生吧。”

念完之后,李道宗又道:“就这些。”

许敬宗向着东宫方向行了一个大礼,朗声道:“臣领命。”

李道宗啧舌道:“你该不会真要去坎儿井边上搭一个窝棚吧。”

“下官当然不会这么做。”

李道宗看着厚厚一迭弹劾奏章,道:“老夫还是认为,不如将你许敬宗罢官,让各县平息愤怒,各县便会称颂太子的英明。”

闻言,许敬宗站在原地,额头有汗水不住流下。

李道宗笑着道:“看来太子殿下还是惜才的,让老夫给你念信。”

许敬宗连忙道:“府尹放心,此事下官一定摆平,不给殿下与府尹带来麻烦。”

李道宗道:“那你还站在这里做什么。”

“下官这就去。”许敬宗朗声应下,快步走出了京兆府。

李道宗坐在衙内,欣赏着一份份的弹劾奏章。

一旁的小吏道:“这许敬宗要是不在京兆府,太子殿下会很不好办吧。”

李道宗笑道:“无妨,他就算不在了,还有老夫帮着太子办事,你以为太子殿下是何人物?难道就不会未雨绸缪?”

“下官愚钝。”

“谁都知道,这个许敬宗是太子殿下安排在京兆府的二把手,而太子殿下如今执掌关中各县的农事,太子是个何其精明的人,岂会看不出许敬宗的心思。”

小吏听得一头雾水。

许敬宗想要成为东宫的左膀右臂,而他也一直在往这个方向努力着,如果他能摆平各县的县丞,那往后他许敬宗就是东宫的臂膀。

要是他摆不平,就能在泾阳做一辈子的县丞。

李道宗的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太子殿下心思成熟又老练,只是许敬宗斥责了一顿,而不是在各县的弹劾中,选择罢去许敬宗来讨好各县。

既没有迁就各县,反而只是来信斥责,是太子殿下给了许敬宗机会。

对太子来说,没有任何的损失。

当天晚上就有消息传来,许敬宗带着魏昶与一众民壮闯进了蓝田县的县衙,将蓝田县的县丞与县尉都痛打了一顿。

而后绑着蓝田的县丞与县尉去了三原县。

三原县的县丞见到了许敬宗绑来的县丞,听说这个蓝田县丞被揍得很惨。

也不知道许敬宗与三原县的县丞谈了什么,只知事后,三原县的县丞亲自领着许敬宗又去了高陵县。

翌日,李承干早起晨练完之后,承天门刚打开。

这些天李绩大将军都不在,只能自己一个人练箭术。

拉开长弓,瞄准远处的靶子,一箭放出。

箭矢精准地落在靶子中心,金属的箭头有半寸穿透了靶子,看着令人心惊。

李承干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又是放出一箭。

还未到早朝的时辰,见到李道宗正在朝着崇文殿走来。

李承干继续拉弓搭箭,又是一箭放出,箭矢带着凄厉的呼啸声又一次正中靶心。

李道宗看着百步之外的靶子,感慨道:“太子殿下好箭术。”

“孤不过练了一年,当不起皇叔称赞。”

“臣的箭术向来不好,年轻的时候常常被陛下数落。”

李承干又拿起一支箭矢,问道:“皇叔今天来得真早,早上的饭食还要一会儿才能吃,不妨先坐会儿?”

李道宗作揖道:“臣是有要事禀报。”

“说。”

见殿下还在专心练着箭术,李道宗行礼道:“是许敬宗的事。”

李承干又放出一箭,箭矢又一次穿透靶子半寸。

“昨夜许敬宗泾阳的民壮冲入了蓝田县的县衙,将他们的县丞给打了一顿,事后还将人绑了,绑着人游走各县。”

“之后呢?”

“今天一早,许敬宗又带着蓝田县的县丞在京兆府门前领罪,说他冲撞了蓝田县的县衙,还打伤了他们的县丞与县尉,不过……”

话语一转,李道宗小声道:“蓝田县的县丞愿意与许敬宗和解。”

“和解了?”

“弹劾许敬宗的十个县,其中有六个县愿意与许敬宗和解,并且承诺以后与泾阳县共同进退。”

李承干放松着肩膀,蹙眉道:“如此说来,还有四个县想要继续弹劾他?”

李道宗接着道:“不止如此,另外四个县若要弹劾许敬宗,其余六县定会反咬一口,因许敬宗不用将弹劾他的十个县全部摆平,只需说服其中五县,此事就此可以揭过了,往后只有各县内斗,不会再有人弹劾许敬宗。”

李承干反倒是笑了,问道:“他用什么手段,让各县这般回心转意了?”

李道宗回道:“也不是多高明的办法,只是许敬宗承诺来年,给这几个县种葡萄。”

“郭寺卿也答应了?”

闻言,李道宗又递上一份奏章,道:“这是郭寺卿走动各县递交的,前两日就交到了京兆府,许敬宗说服的这几个县本就是可以种葡萄的,都记录在案了。”

李承干看了一眼奏章,又拉起长弓道:“皇叔觉得此事孤应该如何处置?”

李道宗回道:“虽说蓝田县愿意和解,可许敬宗毕竟打了一个县丞,此事还是该罚。”

“怎么罚?”

“罚俸一年,三年内不得升迁。”

李承干颔首道:“那就按皇叔的意思来办。”

李道宗正色行礼道:“喏。”

见皇叔要走,李承干又道:“不留下来用饭吗?”

李道宗脚步匆匆,又道:“许敬宗还跪在承天门外,老夫赶紧去把人拖走,以免丢了东宫的脸面。”

“呵呵,这个许敬宗。”李承干又放出一箭,这一次箭矢的力道小了很多。

承天门外,李道宗快步走上前,见到这人跪在地上,低着头,恭恭敬敬地模样,低声道:“不用跪了,太子殿下不计较了。”

许敬宗朗声道:“臣给殿下闯祸了,臣罪该万死。”

李道宗笑道:“殿下说了,罚一年俸禄,念你经营泾阳有功留任京兆府三年不得升迁。”

“谢太子殿下!”

许敬宗又朗声道。

李道宗将人扶了起来,心说就算这么说,太子也听不到。

吃力地站起身,许敬宗低声道:“让府尹为下官走动,下官惭愧。”

趁着满朝文武还没来上朝,李道宗一手提着许敬宗,低声道:“你也忙了一天一夜没合眼了,回去好好睡一觉,关中各县的要事,往后还要多指望你了。”

许敬宗连忙道:“府尹千万不要这么说。”

“老夫平日里不善处理各县事务,有你在京兆府至少能踏实一些。” “下官定当不负太子殿下与府尹的信任。”

李道宗满意地点头。

两人走出朱雀门的时候,正是满朝文武前来上朝的时辰。

李承干在东宫吃了一碗凉面,又吃了一张饼,便去太极殿上朝了。

东宫太子与往常一样,在群臣到齐的时候走入殿内。

从文武两派朝臣之间走入太极殿,站到众人身前,这位太子看着朝班道:“昨天孤想了很久。”

殿内,太子殿下的话语在回荡。

李承干揣着手道:“监察御史马周可在?”

闻言,马周站出朝班道:“臣在。”

“但凡互市文书皆要由御史台察看之后才能发放,并且御史台对互市依旧有监察之权。”

马周闻言,朗声道:“喏。”

李承干看向朝班又道:“刑部尚书张行成可在?”

张行成站出朝班,道:“臣在。”

李承干朗声道:“御史台只掌监察职权,不得行使缉拿职权,往后由御史台检查,如有贪赃之事,陈情属实由刑部缉拿。”

张行成朗声道:“喏。”

“兵部尚书侯君集。”

“臣在!”

李承干继续吩咐道:“文书护送皆由兵部安排兵马互市,御史台派出官吏实地相随。”

侯君集朗声道:“喏。”

“往后御史台,刑部,兵部皆有互相监督职权,也可以互相监查,皆交由中书省审阅。”

看向众人,李承干又道:“朝中各部可有异议!”

太极殿内很安静,太子的话语声在回荡,许多人的神情带有思索,但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监察,缉拿,护送,皆由各部负责。

还由中书省把关。

如此一来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局面便有了。

见没有人反对,李承乾道:“既然没人有异议,那么早朝按章程继续,老师可以主持了。”

房玄龄站出朝班开始主持朝政。

太子退到一旁,揣着手默不作声地站着。

长孙无忌闭着眼,站在朝班的前列,仔细想着太子的方略。

早朝还未结束,就有消息送了出去。

李世民坐在太液池边,看着太阳从东方升起来,倒映在太液池的湖面上。

李治喜欢躺在湖面上,一动不动,享受着这个时候的清凉时刻,一天之中李治要洗好几次。

这个孩子喜欢玩水,但这些孩子在水中都养成了良好水性,就连东阳与高阳都能下水抓鱼了。

也正是因为孩子们喜欢玩水,喜欢下水捉鱼。

导致现在的太液池中的鱼都精明了许多,李世民抬了抬鱼竿,现在钓鱼越来越难了。

老太监脚步匆匆而来,递上一卷文书,低声道:“陛下,太极殿送来的消息。”

李世民放下鱼竿,拿过文书看了起来。

文书上记录的便是许敬宗与刚在太极殿发生的事。

李世民吃着糕点,诧异道:“各县弹劾许敬宗,竟被这样解决了?”

老太监低声道:“太子殿下罚了许敬宗一年俸禄,并且要在京兆府留任三年。”

“呵呵,说什么留任三年,还不是这小子器重许敬宗。”

“虽说这件事磕磕绊绊,但还算顺利。”

李丽质提着一个木盆走到边上,正在洗着自己的衣服,因为东宫弟弟妹妹都要自己洗衣服,自己洗漱,所以都养成了这个习惯。

李丽质是故意坐在父皇边上的栈道上,听着陛下与这个太监的交谈上。

从交谈中可以得知皇兄近日的事。

父皇避暑的这些天,一直都很关注皇兄,事事都要过问,看看皇兄办得如何。

如果皇兄办差了事,父皇其实也是会忧心的,甚至一度让尉迟将军提前去准备。

只不过这些事,这些话父皇从来不会在皇兄面前说。

而是一直等着皇兄什么时候来找父皇求助。

皇兄最厉害的本领并不是能够在半月之间看完所有卷宗的耐心,而是皇兄善于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就像是做应用题,需要明白问题所在,列举条件。

将一个复杂的应用题归结成简单的运算。

这是因为这种锻炼,也造就皇兄遇到问题时,往往就能够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

这也是弟弟妹妹在东宫学习,一直都在追求的本领。

皇兄一直想要将这个本领也教给弟弟妹妹,因这个本领是需要长久锻炼的,只有经过几年累月的做题,才能养成思路清晰地解决问题的方式。

就比如说皇兄一直以来坚持互市问题,最根本的其实是信任问题。

行军打仗,胜负也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兵马多少的数量问题,而是如象棋一般,一盘残局也能在劣势中杀得对方满盘皆输。

这是李丽质在东宫,在皇兄身边学到的本领与见识。

李丽质一边洗着自己的衣裳,听着父皇与这位老太监的交谈。

李世民看着文书上记录的方略,疑惑道:“竟没有人站出来提出异议?”

老太监回道:“太子殿下能够为陛下分忧,老奴为陛下贺。”

“这个儿子总是这样,什么话都藏在心里不愿意与朕明说。”

“父皇是父皇,皇兄是皇兄。”李丽质在一旁终于开口道,她还显稚嫩的小手拧干衣裳,又道:“皇兄行事自有打算。”

李世民瞧着女儿道:“朕多事了?”

李丽质道:“不是父皇多事了,而是父皇多虑了。”

李世民抚须想着,朕还不是为他这个太子担忧得一晚上没睡好,沉声道:“竟让朝中各部相互监察,你皇兄用心险恶。”

抱歉来晚了……

临近月底,求个月票!!

恩恩。

第91章 及冠贺礼405.第405章 律法之森严第312章 令人烦恼的孩子第100章 终究成了父皇的功绩第19章 他们越反对,它就越光芒万丈238.第238章 潦草的旨意第14章 偏心的父皇第319章 处罚(感谢饭饭饭团er的盟主)第140章 和谐的宴席第58章 重情重义,英雄好汉404.第404章 唐蕃之军256.第256章 迂回绕后390.第390章 上官庭芝第38章 想要集权的父皇第7章 皇家仅有的温情第146章 早朝缺席382.第382章 长孙无忌那一生只用一次的勇气第108章 酷暑的关中202.第202章 扫兴的人第327章 第二次发展第144章 刘仁轨的新生300.第300章 明达与浑天仪263.第263章 他的事业189.第189章 聪明的人253.第253章 吐蕃使者又来了第317章 朝臣人心浮动第89章 哪来的怪脾气第105章 被监视的太子第116章 用心险恶第154章 陈年旧事403.第403章 活在心中的话语第158章 讲学第15章 你猜我猜?第73章 “肥羊”第122章 这关中远远不够220.第220章 唐军来了第312章 令人烦恼的孩子第62章 对错258.第258章 生不逢时的人198.第198章 一地鸡毛400.第400章 皇宫欢庆第327章 第二次发展第34章 储君心事134.第134章 各县县丞第38章 想要集权的父皇第88章 活得明白293.第293章 治的建议329.第329章 这是唐人的智慧第56章 告老辞官239.第239章 太子的噩梦第39章 他的成就是大唐的272.第272章 休沐?休沐?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将来257.第257章 活捉193.第193章 何等人物79.第79章 家宴第46章 秋猎前的一致意见第320章 归来的皇帝368.第368章 新设211.第211章 他辞官了399.第399章 谁更圣明第147章 千里之外的来信第170章 多钱善贾348.第348章 洛阳鱼不肥220.第220章 唐军来了274.第274章 新年261.第261章 看第一场秋雨234.第234章 有陛下当年之风220.第220章 唐军来了第141章 陈仓县尉第175章 莫要内耗第326章 苏亶家事194.第194章 第三代人第87章 通达?第146章 早朝缺席343.第343章 皇帝出征255.第255章 明智的对手387.第387章 新帝临朝283.第283章 吃什么长大的第110章 泾阳的葡萄第320章 归来的皇帝364.第364章 新的任命第36章 大唐的七月初七359.第359章 天可汗的最后一战第125章 太子的又一篇文章第132章 豪杰依旧第57章 善终的老臣第50章 天分258.第258章 生不逢时的人第163章 杖责359.第359章 天可汗的最后一战266.第266章 太子婚事第153章 崇文馆第35章 越活越平庸第101章 东宫争吵349.第349章 事关尊严204.第204章 太子的产业第6章 小女徐慧383.第383章 多年前的武德殿第88章 活得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