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解释不清的误会

第139章 解释不清的误会

甘露殿,君臣之间还在谈着话,关中的秋雨总算是暂时停下了,难得地阳光照在了关中大地。

东宫,宁儿带着东阳与李丽质,正在将东宫的书卷拿出来晾晒。

李丽质还要将皇兄的寝殿收拾一番,还要开窗通风。

整个东宫都在大扫除,小福一个人收拾着厨房,李治抱怨道:“小福,你总是这样,明明可以先将梅干菜泡着,今天吃饭又要晚了。”

小福抱着高高一摞碗,道:“凡事都要细心这是殿下叮嘱过的。”

李慎笑呵呵地帮着收拾厨房道:“小福说得不错。”

“嗯。”小福吃力地放下一摞碗重重点头道:“若不细心做出来的饭菜就不好吃。”

李治不悦地看着李慎,这个弟弟太现实了。

李丽质将皇兄的书卷与纸张都拿出来晾晒,其实皇兄这里的陈设很简单,平时任何物件都摆放得很整齐,就比如说笔架在桌上的一个位置,那就会一直在那个位置,从来不会改动。

确认了寝殿收拾干净了,李丽质与东阳便坐在寝殿前,嗮着太阳。

宁儿走来道:“公主殿下,立政殿的人来了。”

李丽质稍稍睁开眼,依旧嗮着太阳,低声道:“母后是有事要交代吗?”

宫女低声道:“是陛下因太子殿下的事很生气。”

李丽质狐疑道:“皇兄犯错了?”

“倒也不是。”

“那应该没什么大事。”

李丽质躺在躺椅上,慵懒地伸着懒腰。

宫女又道:“皇后让奴婢传话来,说是陛下今天因为赵国公与房相的安排而恼怒,此事要代为转告太子殿下。”

听到舅舅与房相还有联系,李丽质确信皇兄在其中肯定没事,回道:“嗯,你去回禀母后吧。”

“奴婢告退。”

宁儿又送这个立政殿的宫女离开。

今天的天气很不错,李承干刚从中书省忙完走出来,就见到了有个人影朝着这里走来。

但凡有官吏见到他,都要作揖行礼。

李承干望着来人,看清楚了一些便快步上前,道:“大将军今日怎么有空来这里了。”

李靖手持手杖,道:“陛下有旨命臣平章政事,自然要来看看。”

站在李靖身边的是李德謇,他行礼道:“见过太子殿下。”

李靖又道:“这孩子不放心臣,便跟着来了。”

“让太子见笑。”

李承干揣着手道:“大将军这边请。”

李靖的两鬓斑白,拄着手杖一路走着,一直到了中书省的台阶前,看了眼其内忙碌的官吏,便在台阶处坐下。

李承干也坐在一旁,拿出一颗茶叶蛋递上。

李靖接过茶叶蛋,颔首道:“谢殿下。”

又递给李德謇一颗,李承干好奇问道:“将军不去里面坐吗?”

李靖剥着茶叶蛋的蛋壳,笑着道:“不去了,陛下识人善用,有房玄龄,岑文本,赵国公他们这些人在,这朝堂用不着臣去指点,况且打了这么多年仗,对政事不如他们这些人拿手。”

李承干揣着手抬头看向李德謇,对方憨厚地笑了笑。

凡是从这里路过的官吏,都要向李靖大将军作揖行礼。

而大将军就像是坐镇在这里一般。

“德謇兄,平日里都做什么?”

“回殿下,在下喜欢看书。”李德謇站在一旁想了片刻,补充道:“近来喜看红楼。”

“原来德謇兄也喜欢红楼。”

李德謇看了看吃着茶叶蛋的父亲,又面向太子回道:“说来惭愧,在下看不懂兵书,尤其喜欢红楼这样的故事。”

“之后还会参加科举吗?”

李德謇回道:“不想科举了。”

闻言,李承干有些诧异,“为何?”

“在下的志向并不在科举入仕,往后想要走遍中原各地,看看山川大河,此生足矣。”

李靖叹道:“这孩子当初跟着老夫南征北战久了,行军打仗的本领没学到什么,一路上痴迷山水,让殿下见笑了”

李承干回道:“人各有志,孤很羡慕德謇兄的心境。”

大将军看起来不是一个强求孩子继承衣钵的人,说来大唐的绝大多数将领的孩子都是如此,如皇叔李孝恭的孩子,李崇义,还有程咬金大将军的儿子,或者杜荷。

李靖吃着茶叶蛋面带着笑容。

李承干思量着,就如李德謇这样的人,或许让他进入这个复杂的朝堂的人,并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德謇因进入朝堂,而失去了这般明亮而又纯良的内心,这反倒是一种遗憾。

“这天下是壮丽美好的,德謇兄将来要是找到什么美丽的地方一定要来信告知孤。”

李德謇作揖道:“那在下就与殿下约定好了。”

李承干颔首,答应了这个约定。

在中书省外安静地坐了许久,就如李靖大将军说的那样,他既能够平章政事,也能够在这个皇城中随意走动。

这都是皇帝给他这位大将军莫大的权力。

只不过李靖大将军来皇城中好像是来散心的,要不就是看看以往的旧友如何了。

“听说关中各县对太子殿下颇有议论?”

wWW ¤тt kдn ¤C O

李承干叹道:“是呀。”

“如今还是这样吗?”

“现在不这样了,老师与舅舅做了一些事,如今各县的县丞很听话,京兆府让他们往东,他们不敢往西,让他们种树他们绝对不敢偷懒。”

李承干接着道:“其实吧,孤不喜欢与人讲道理,这是一件很累的事。”

李靖道:“当年陛下在渭水与颉利可汗斩白马立下盟约,其实陛下也不是一个喜欢与人讲道理的。”

皇城内,许多官吏对李靖大将军都是有敬意的,但因身份特殊没人敢与这位大将军多说话。

倒是令人惊异的是,太子殿下坐在李靖大将军已聊了许多了,而且大将军笑容很欣慰。

岑文本与于志宁走出中书省,见到与大将军坐在一起的太子殿下,不免好奇,一步三回头,回头再回头。

“岑侍郎,太子殿下与卫公走得很近吗?”

岑文本手拿着要交给门下省的文书,蹙眉道:“你是东宫詹事,伱难道不知道?”

于志宁回道:“下官虽是东宫属官,可平日里与太子殿下走得并不近,也就在这里能够与殿下说上一两句话。”

岑文本思量着,心中困惑。

于志宁接着又道:“朝野皆知,卫公自阴山一战大胜之后便深居简出,很少与外人走动。”

听着大将军说着当年的事情,李承干坐在一旁仔细听着,李德謇就站在殿下的身后,面带笑容。 李靖道:“其实太子殿下的老师是个很厉害的人,当年高士廉对其评价颇高。”

李承乾道:“孤跟着舅爷,还有老师也学会了不少道理。”

李靖低声道:“太上皇的身体如何了?”

“爷爷近来戒酒,不过能够喝一些葡萄酿,也算是给他老人家的晚年多一些慰藉了,有东宫的孩子们陪着他老人家,多少也能让爷爷的心境年轻一些。”

“其实陛下最牵挂的便是这位老人家。”

李唐这个大家庭,走到了现在,要说复杂也不复杂,可要算上宗室与外戚,其实也挺复杂的。

可现在的李唐,总是擅长将一些复杂的事,做得简单一些。

大概有一个时辰,房玄龄也从中书省走出来了,笑着道:“卫公,许久不见了。”

李靖被李德謇扶着站起身,作揖道:“玄龄近来可好。”

房玄龄看了看一旁的太子,笑道:“挺好,不如与老夫走走?”

李靖颔首道:“也好。”

李承干揣着手站在原地,看老师与大将军走出皇城。

不多时,见舅舅也走了出来,李承乾道:“老师与大将军刚走。”

长孙无忌抚须走到一旁停下脚步,道:“太子殿下与大将军走得很近吗?”

“那日游园之后与大将军见过两次。”

“嗯。”长孙无忌的神色放松一些,接着道:“若是李靖能够传授殿下一些兵法韬略,也是很好的。”

“那也要李靖大将军肯教才好。”

“可有些本领不是谁想学就能学会的,这天下何时才能再出现一个李靖这样的人物。”

李承干又拿出一颗茶叶蛋递上。

长孙无忌接过茶叶蛋心里有些好奇,这大外甥的袖子里到底放着多少东西?

“关中的五年规划已交给陛下看过了。”

“父皇是如何评价的?”

“是房相交给陛下的,说是陛下什么都没说,既没有说好,也没有说坏。”

“多谢舅舅提点。”

日近黄昏,长孙无忌吃着茶叶蛋,也迈着脚步离开。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这大唐终于清闲许多,贞观一朝也到了上升期。

所谓的上升期,在满足温饱还有些困难的前提下,李承干希望让这个上升期再高一些。

比如说稍稍将步子迈得大一些。

回头看向中书省内乱糟糟的情形,这位太子面色多了几分纠结,看向零星留下来的几人,问道:“还有什么事情吗?”

听到太子的问话,几人慌乱低下头,垂手而立。

李承干迈步走入,神色多有不悦与不满,道:“要没事了,就都出去吧。”

“喏。”几人脚步慌忙地离开。

等到这里就剩下了自己一个人,这才开始收拾,先是将点着的蜡烛与油灯全部吹灭,放到角落整齐摆放成一排。

而后将卷宗文书,全部分类放入书架中。

近来朝中清闲了许多,除了京兆府还有许多问题,听说忙得焦头烂额,那也都是许敬宗的事。

朝中总体上来说,今年的收尾工作也都做完了。

今年是朝中效率奇高的一年,对此李承干心里是欣慰的,这是一个好变化。

朝堂就不该是建制冗余的,行事要讲究高效。

凡事都高效一些,对朝堂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整理好卷宗之后,再将椅子与凳子全部翻倒,往地面上扑了水之后开始扫地。

秋日里的秋风吹入中书省,太子的衣衫也被吹动。

忙碌了半刻,确认了这个中书省清扫干净了,李承干这才关上这里厚重的大门。

这位太子满意地看着皇城内洁净的路面,夕阳下,整个皇城都被染成了一片红色,天边的火烧云极其艳丽。

这说明秋雨过去的天空中,还有不少的水分,才会有这般壮丽的景象。

只不过在这个深秋时节,也只有秋雨过后的关中才能见到这个时节见到如此云彩,也是少见的景色。

独自一人走在皇城内,李承干想着秋日里关中的情形。

就快要走到承天门,便遇到了也正巧来这里当值的李道彦。

李承干笑着道:“道彦兄。”

“见过太子殿下。”

“孤记得道彦兄现在是都尉了。”

“回太子殿下,是副都尉,只是一个当初的别将。”

李承干笑道:“那也挺好,军中职位又高了一些,道彦兄似乎有心事。”

李道彦回道:“身为军中武将,自当是要出征塞外,立军功,保边疆安泰。”

“听闻李神通大将军过世之后,道彦兄一直照顾着家中的几个兄弟。”

“殿下不用担忧,弟弟们都长大了。”

李道彦是当年宗室将领李神通将军的长子,也是军中少有的少年时就已是将领了。

当年也是南征北战,几次平定大唐西北边陲的动乱。

直到最近一次,扫平了吐谷浑。

“道彦兄很想出征吗?”

李道彦正色道:“听闻今日卫公来了?”

连他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大将军来朝中一次,一定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众人纷纷议论。

就连平素里恪尽职守的李道彦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李承干一边走着,回道:“其实大将军来朝中只是散心。”

“散心?”

“对呀,不然呢?”李承干拿出少年人最阳光最诚挚的笑容。

李道彦连忙道:“那么卫公与太子殿下商议了许多,一定已有了横扫西域的方略了。”

太子的笑容瞬间消失,多了几分凝重之色。

李道彦又道:“末将不该问这些,还请太子殿下见谅。”

李承干走入承天门,道:“孤从来没有说过要横扫西域。”

“嗯,末将明白,定不会泄露其中方略。”

第165章 难免的1.第1章 太子殿下404.第404章 唐蕃之军第318章 稚奴的事业第322章 太子与老师386.第386章 新年第176章 唐人的城263.第263章 他的事业383.第383章 多年前的武德殿370.第370章 启程封禅第76章 就孤最平庸226.第226章 令人费解的变化第48章 恢复宁静的东宫(今晚凌晨零点上架)第76章 就孤最平庸249.第249章 他比皇帝更集权231.第231章 修缮长安202.第202章 扫兴的人第177章 远大的理想347.第347章 辽水战争第143章 忠直的臣子第328章 除了人只有人第322章 太子与老师第149章 皇子的名声252.第252章 范阳案第122章 这关中远远不够258.第258章 生不逢时的人第19章 他们越反对,它就越光芒万丈第143章 忠直的臣子198.第198章 一地鸡毛381.第381章 看望老将军们377.第377章 旧人老臣第118章 不缺添乱的人273.第273章 天要晴了第122章 这关中远远不够223.第223章 军中密奏219.第219章 调令第314章 腊月第136章 各有苦恼的兄弟姐妹第50章 天分第180章 喜欢与人交谈第70章 家事379.第379章 归长安335.第335章 新年的正月279.第279章 清查272.第272章 休沐?休沐?330.第330章 你们是臂膀279.第279章 清查第316章 人的孤独第144章 刘仁轨的新生第70章 家事第179章 效益266.第266章 太子婚事第42章 正义的一战第34章 储君心事210.第210章 长安大雨第55章 认真的一箭364.第364章 新的任命247.第247章 意在扫平天山237.第237章 笄礼第137章 波斯奇物第96章 以前的事391.第391章 最近不爱吃鱼368.第368章 新设335.第335章 新年的正月第18章 彪悍的早朝366.第366章 请英公相助292.第292章 贞观十四年305.第305章 学不了的个人魅力第177章 远大的理想第61章 迎接陛下第16章 德智体美377.第377章 旧人老臣355.第355章 冬至家宴第321章 臂膀405.第405章 律法之森严第97章 谣言397.第397章 玄奘的故事第133章 多半被剁了第150章 仗义出手226.第226章 令人费解的变化第16章 德智体美254.第254章 京兆府文章404.第404章 唐蕃之军第321章 臂膀352.第352章 洛阳大雨第328章 除了人只有人第5章 东宫前任尸骨未寒191.第191章 查到底358.第358章 军心199.第199章 临近新年第81章 喜欢建房子的皇帝第27章 长安传闻第39章 他的成就是大唐的356.第356章 皇后的家书第169章 愿为前锋234.第234章 有陛下当年之风397.第397章 玄奘的故事188.第188章 河东好友第102章 科举揭榜270.第270章 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