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别人的苦难

第142章 别人的苦难

刘仁轨在史书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但这个出身贫寒,文能直谏,武能领兵的人,确实令人过目难忘。

李承干并不清楚刘仁轨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正如李泰所言,来这里是为了看看刘仁轨这个人。

心中还是很好奇的。

李承干也站起身,将鱼篓交给李绩大将军,大将军会把鱼送到东宫,又将手中的鱼竿交给薛万备。

在河边将手洗了洗,李承干转头看去李泰将鱼都给放了。

看着从秋雨过后终于安静下来的渭河,李承干向着河对岸望去,就能见到不少乡民正在田地里忙碌,他们需要将桔梗收拾好,用来点火取暖,或者当作草料卖给别人。

李恪将鱼篓挂在了自己的腰间,也将鱼竿交给了一旁的薛万备。

长年戍守在外的薛万备还是第一次来长安城任职,也是第一次跟着皇子来钓鱼。

多半是太子信重的缘故,薛万备手里拿着三根鱼竿,帮着保管。

李承干与李泰各自坐上了马车,只有李恪翻身上了马背,护卫在太子的马车边。

李绩让队伍整理了一番,这才朝着长安城走去。

与往常一样,李绩大将军坐在车辕上,亲自给太子殿下赶马。

马车内,传来太子的话语。

“薛将军?”

薛万备行礼道:“太子殿下有何吩咐?”

“你是河东人?”

策马在马车边上,薛万备此刻看不到太子的神情,只能从语气上判断殿下现在的心情。

“回殿下,末将确实是河东人氏。”

薛万钧,薛万述,薛万备三兄弟都在军中任职,其中年长的也就是薛万备与薛万述的大哥薛万钧,此人是军中大将。

一家三兄弟都在给李唐效命。

李承干接着道:“河东真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不论是河东的裴氏与薛氏能臣名将辈出。”

薛万备道:“末将惭愧,不如两位兄长骁勇。”

“你认识裴行俭吗?”

“回殿下,不认识。”薛万备又解释道:“这么多年过了,其实薛氏一家早已没落,已不及当年了,几经战乱之后河东裴氏的人丁也不兴旺。”

“你认识薛仁贵吗?”

薛万备回道:“不认识,若他是河东人氏末将可以写一书信回去,让他们将人带来。”

“不用了。”

听到马车内的太子殿下回话,薛万备重重点头道:“喏。”

李承干又叮嘱道:“大将军不用着急,孤此来是散心的。”

李绩拉了拉马儿的缰绳,让马车走得慢一些,也让太子殿下有闲心能够看看这渭水河边的秋日风光。

从长安城出来游猎的权贵挺多的,就快要到长安城时候,靠近长安的官道上,沿途上有不少买卖皮毛的商贩,搭建了不少的酒肆。

有军中兵马护送,还有两驾华贵的马车,官道上的人迅速避让,商贩停止了叫卖,路人放低了声音交谈,看着这支兵马走过官道。

直到马车进入了长安城,这条官道才重新恢复了热闹的景象。

进入长安城中,马车一直到了大理寺门前。

李泰走下马车道:“刘仁轨已被押进去了,皇兄不进去看看吗?”

李承干望了一眼大理寺,接着道:“不用了,就在这里等着吧,反正消息早晚会送出来。”

李绩带着护送的兵马先离开了,留下薛万备与几个军卒守在皇子身边。

在大理寺对面的街道上坐下来,李承乾道:“伱的鱼呢?”

李恪稍稍回神解开腰间的鱼篓,三条鱼此刻不停张着嘴,也不再扑腾了,正是奄奄一息的状态。

“薛将军,把鱼杀了。”

“喏。”

让薛万备杀鱼,再让李恪烤鱼,几人等待着结果。

不多时见到大理寺少卿,孙伏伽快步跑出了大理寺,一路朝着皇城方向飞奔而去。

跟着的还有一个押着刘仁轨而来的陈仓府兵。

李泰多看了一眼孙伏伽的背影,而后拿起一卷书坐在一旁看了起来。

李恪用几根木条将整条鱼撑开,就在街边生火开始烤鱼。

看书之余,李泰看了看一旁,见到皇兄揣着手靠着墙而坐,闭着眼像是在闭目养神。

心中烦闷的李泰想不明白,皇兄为什么对别人的苦难这么在意。

还有许敬宗送来的渭南县的消息,让裴行俭暂代渭南县县丞一职,说来说去,京兆府就是太子门下的,这渭南县也早晚会成为太子说了算的地方。

再看一旁的皇兄李恪,他还一脸笑盈盈的烤鱼,满脸的都是没有烦恼的样子。

明明盯着手中的这卷书看着,李泰发现根本看不进去。

一个穿着青衫,一副文人打扮的中年读书人路过大理寺,他见到了三个衣着华贵的少年人,身边还有甲士护卫,多半是这长安城的权贵子弟。

本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可是再看眼前几个少年纨绔,越想越不好受,近来这长安城的少年纨绔越来越多了。

他指着几人道:“尔等可知这是什么地方?大理寺门前,竟生火烤鱼吃?”

李恪回头看了一眼这个责骂的人,也没有搭理。

薛万备将手放在腰间的横刀上,上前瞪着这个喊话的读书人。

对方退后,指着这几个纨绔又嘟囔了几句,便快离开了。

准确来说这大理寺就是这三个少年人家里的父皇开的。

大理寺的俸禄都是太子在发放的。

懂事的大理寺官吏都不敢来打扰。

刘仁轨被押进了大理寺之后,至今没有动静。

不多时又有官吏快步跑回了大理寺。

李泰道:“薛将军,去问问怎么样了,孙少卿应该是将此事禀报了,他怎么没有回来。”

“喏。”

薛万备匆匆跑去问了几句,而后回来道:“禀殿下,孙少卿去面见了陛下,将陈仓的事说了之后,陛下惊怒交加。” 李承干稍稍点头,问道:“鱼烤熟了吗?”

李恪依旧烤着鱼,又道:“还没熟。”

“那就再等等。”

又过了小半刻,就见到孙伏伽一手扶着官帽,脚步匆忙跑来,李承干朗声道:“孙少卿。”

闻言,孙伏伽匆匆走来,作揖道:“太子殿下,魏王殿下,吴王殿下,你们不该在这里烤鱼的。”

李承干低声道:“青雀带钱了吗?”

李泰道:“啊?”

“大理寺门前生火属于不敬官衙,罚钱五百,苦役半年。”

孙伏伽道:“苦役可免,但太子殿下明知故犯,不该是五百钱,该是一贯钱。”

见李泰神色尴尬多半拿不出钱,李承乾道:“找杜荷要。”

孙伏伽又道:“太子殿下在此处是等消息?”

“嗯,父皇打算怎么处置刘仁轨?”

“还未有决断,不过陛下多半没有多余的心思处置刘仁轨了。”

“何出此言?”李泰有些诧异。

“唉!”孙伏伽重重一声叹息,道:“押送刘仁轨而来的官兵递交了一卷罪状,是虞宁被册封折冲府都尉之后祸害一方乡民,陛下惊怒交加,如今下官心里还是很敬佩刘仁轨。”

李承干从火边拿起一张烤热的饼,而后将李恪烤好一条小鱼夹在饼中,撒上一些椒盐之后,便快步走向大理寺,回头又对几人道:“你们先回去吧。”

李泰与李恪相顾无言,灭了眼前的火堆,让薛万备收拾好,便各自离开了。

大理寺内,这里显得有些阴冷,衙内很安静,三两个小吏站在一旁,没有讲话。

唐朝的民风是彪悍的,大唐的官吏更是彪悍,尤其是这个王朝建设的初期阶段。

一个都尉被一个县丞活活打死,这件事说出去都不会有人信,可事实就是发生了。

现在这个杀了都尉的凶手就这么坐在大理寺内,盘腿而坐。

听到身后的脚步声,刘仁轨道:“陛下要将下官杀了吗?下官什么时候可以见到陛下。”

“你只是一个县丞,皇帝还没必要见一个县丞。”

听到身后传来的话语声,刘仁轨失落一笑,道:“陛下应该见下官的,我杀了陛下的亲封刚提拔不久的都尉。”

李承干站在他身后问道:“你后悔吗?”

刘仁轨道:“后悔。”

“为什么后悔?”

刘仁轨的眼睛红着,他低头道:“起初虞宁欺凌乡里,下官只是劝说他可他一次又一次越发张狂,下官身为县丞维持一县安定,不杀了他,陈仓县数千乡民的人心难以安定,如果陈仓的乡民成了乱民作乱,下官万死难辞其咎。”

“因此下官杀了他,杀了他之后,下官见到了陈仓乡民的目光,那一刻便觉得杀了他是值得的。”

“下官会后悔是因为应该在虞宁被册封折冲都尉之前就该杀了他,如此也不会让军中蒙羞。”

李承干手中拿着一张还热乎的饼,道:“那你还是不后悔。”

刘仁轨缓缓道:“我现在要死了吗?”

李承干颔首道:“多半是要死了。”

“呵呵呵……”刘仁轨忽然笑了笑,缓缓道:“死就死了,我问心无愧,死了也不丢脸面!”

安静的大理寺内,身后又传来了话语声。

“有些人死了只是死了,可有些人死了之后会名留青史,你可以就当自己已经死了,死了之后就要迎接一次新生。”

言罢,刘仁轨缓缓扭头看向身后的人,他还有些微红的双眼看向这个年轻人。

他穿着圆领长袍,衣着名贵,站得笔直,看着年纪不大,还没到蓄养胡子的年纪。

“送你的饼还在吗?”

见刘仁轨愣在当场,孙伏伽道:“太子殿下问你送你的饼还不在不在。”

闻言,知晓了身后之人的身份,刘仁轨慌忙站起身行礼道:“罪臣见过太子殿下。”

李承干又重复问道:“孤送你的饼呢?”

刘仁轨将怀中的饼拿出来,可能是因他的衣服是脏的,此刻拿出来饼也有些脏脏的。

“罪臣猜忌太子殿下好意,罪臣羞愧难当。”

李承干将手中夹着鱼的烤饼放入他的手中,吩咐道:“吃吧。”

“谢殿下。”刘仁轨现在有些迷茫,拿过饼就吃了起来,一路从陈仓被押送到长安,他早就饿坏了,已经两天一夜没有进食。

孙伏伽命人给他端来一碗凉水,而后与太子坐在一旁,低声道:“从陈仓来的消息,听说这个刘县尉被押送来长安,陈仓的许多乡民都在相送。”

李承乾道:“如果真被父皇赐死了,朝中也无话可说,因他打死的是个都尉,可惜了……”

孙伏伽道:“殿下,下官敬佩刘县尉的为人,如果就这么死了确实太可惜。”

看刘仁轨还在吃着饼,吃得太快咽不下口中的食物,他就喝下一碗水。

李承干打量着这个人,还挂着短短的胡子,发髻很凌乱,只是这人的眼神很坚定。

孙伏伽低声道:“太子殿下,这个刘仁轨自小就贫孤,而且年少好学,传闻他是汉室宗亲之后,当年太上皇还在位,十分看重他,也给了优渥的待遇,可都被他拒绝了,任职陈仓县尉以来一直恪尽职守,不曾有懈怠。”

所以呀,老天是眷顾大唐的,即便是大唐有很多坏人,可这个大唐也有很多好人。

刘仁轨是好人,可能是他自小的遭遇,因此他对寻常的黔首乡民有着别样的感情。

哪怕他觉得,这一次他一定会死,杀了都尉之后只恨杀得晚了,身为都尉不够心狠。

为民除害这种事,说来身为一县县官,有什么好犹豫的?

刘仁轨吃完了两张饼与一条烤鱼,起身行礼道:“谢太子殿下!”

李承干看着他笑道:“孤在这里等着父皇的安排。”

言罢,刘仁轨继续盘腿而坐,双手放在膝盖上,闭上双眼一次次用力地呼吸着。

不多时,殿中侍御史张行成走入大理寺内。

孙伏伽忙起身相迎道:“张御史。”

张行成看向盘腿坐在地上的刘仁轨道:“这就是刘县尉?”

孙伏伽点头道:“正是。”

刘仁轨依旧端坐着没有回话。

“倒是佩服你。”张行成朗声道:“陛下说了,往后若有折冲府都尉如虞宁这般作恶,地方县官可以将其拿下,并且不追究,但要据实禀报!”

第36章 大唐的七月初七383.第383章 多年前的武德殿第71章 最划算的买卖188.第188章 河东好友第117章 善意的话376.第376章 封禅289.第289章 戍守北疆第63章 小事上犯糊涂201.第201章 西域传说第315章 玄奘的一波三折第60章 秋猎归来第322章 太子与老师第174章 分寸299.第299章 为何哭,为何笑399.第399章 谁更圣明395.第395章 天可汗与赞普283.第283章 吃什么长大的277.第277章 京兆府无所畏惧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将来284.第284章 关中雷雨第69章 活该一辈子太子?第39章 他的成就是大唐的第45章 冒失举荐234.第234章 有陛下当年之风190.第190章 下蛋了344.第344章 并不顺利的治理225.第225章 天赋异禀260.第260章 谈人生第34章 储君心事第173章 妹妹的不满310.第310章 高效的朝政行为370.第370章 启程封禅210.第210章 长安大雨78.第78章 解气?278.第278章 太子很高兴第180章 喜欢与人交谈第39章 他的成就是大唐的第70章 家事第313章 太子的新喜好第64章 父皇的权力巅峰伊始405.第405章 律法之森严271.第271章 放不下的大相388.第388章 大赦天下第16章 德智体美第181章 老师家事279.第279章 清查第18章 彪悍的早朝第123章 害了自己的禄东赞335.第335章 新年的正月28.第28章 孤将来一定会羡慕你的成就第69章 活该一辈子太子?第128章 风波乍起第138章 从不退让254.第254章 京兆府文章364.第364章 新的任命第82章 抢还是买第328章 除了人只有人359.第359章 天可汗的最后一战第120章 孤的大事业第34章 储君心事357.第357章 安市城下第169章 愿为前锋192.第192章 星图与名册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将来第21章 岂不是一桩美事第167章 夏收291.第291章 休沐不休息292.第292章 贞观十四年354.第354章 大唐的“天人三问”330.第330章 你们是臂膀第100章 终究成了父皇的功绩231.第231章 修缮长安第103章 不一样的孝心254.第254章 京兆府文章270.第270章 新家231.第231章 修缮长安377.第377章 旧人老臣403.第403章 活在心中的话语第51章 守备长安的太子251.第251章 战争阴云第129章 李靖大将军第26章 孤想在沙漠种水稻第136章 各有苦恼的兄弟姐妹第184章 历代皇帝的忧虑283.第283章 吃什么长大的383.第383章 多年前的武德殿231.第231章 修缮长安198.第198章 一地鸡毛395.第395章 天可汗与赞普359.第359章 天可汗的最后一战247.第247章 意在扫平天山272.第272章 休沐?休沐?209.第209章 严酷的规矩204.第204章 太子的产业第76章 就孤最平庸360.第360章 归心363.第363章 文翰四贤347.第347章 辽水战争210.第210章 长安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