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想要“强权”的太子

第151章 想要“强权”的太子

李道宗微笑着道:“晋王殿下长高了许多。”

李治回道:“我还会接着长高的。”

李丽质又端来了一些剥好的蒜,放在一旁,而后在弟弟身边坐下,与皇兄,皇叔一起围着火堆而坐。

李慎问道:“为什么那些人总是想要议论皇兄。”

他说话时一脸的郁闷,替皇兄觉得委屈,又无可奈何。

李治挥了挥拳头,道:“真该他们都罢了官!让皇兄一个人说了算。”

他话音刚落,李丽质伸手一个暴栗打在他的后脑勺。

吃痛之下,李治捂着后脑委屈道:“姐!”

李丽质板着脸,“往后你要再说这种话,就不是只有这一下了。”

李慎拉了拉皇兄的衣袖。

李治不悦道:“作甚!”

李慎小声道:“就算是要将他们的官全部罢了,也与皇兄无关呀。”

李治捂着后脑勺还一脸郁闷。

这些孩子的表情尽收眼底,李道宗道:“太子殿下想要图谋的是更大的事。”

李承干颔首,“孤打个比方,假设关中有足够多的工作,人们还知道关中各县都有供孩子读书的学舍,并且这里是一片十分富裕的地界,那就会有源源不断地人走入关中。”

“哪怕是大西北的河西四郡,孤也希望可以在西域的荒地上植树造林。”

李承干又在地上画了一个圆,忽然傻傻一笑,道:“可能孤的理想有些不切实际吧,可关中就是一盘棋,需要朝堂中枢来调度,皇权要直接下达到县,而不是只在朝堂上说说话而已。”

“所以孤很讨厌士族把控地方,皇权施行不得?”

“有要求,有目标,有事做,就要直接下达,并且执行,且方略高效实用,孤不想与他们讲道理,与他们就事论事,这样失去了效率不说,也会失去一些绝好的机会。”

“孤才会这样罢了他们的官,如果他们觉得跟不上现在的脚步,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够,早点走人孤也会成全他们。”

听太子说完这些话,李绩目视西北方向,此刻他也不想去看太子的脸,因这个时候太子就差把“强权”二字写在脸上了。

李治与李慎虽说听不懂,可皇兄的话语很有感染力,莫名挺直了腰背,听得很认真。

“是呀,他们都说孤很偏执。”李承干释然笑道:“有些事上就是要偏执,要斤斤计较,朝堂中枢真正需要做的就是为万千黎民保驾护航,能不计较吗?”

李道宗停下了抚须的动作,这位太子的看待世事的角度竟是这样的?

太子说出这些话时,语气很平淡,似乎在说一件很平常或是理所当然的事。

这些话也只是说给眼前几个孩子听,如果这些话放在朝野上,这位太子多半又会被弹劾。

“殿下。”

听到身后的话语,李承干回身道:“叔叔觉得孤说得不对?”

李道宗摆手道:“老夫正想说泾阳的一批成猪今年就可以卖了,来年开春天气转暖之后,高陵县说,明年也可以卖酱油了,只不过高陵县的酱油作坊也是杜荷的。”

尴尬一笑,李道宗咳了咳嗓子,道:“杜荷总是能先人一步赚到钱也没什么,反正他是个大善人,也没人去议论他。”

一阵冷风吹过,李道宗缓缓道:“眼下就这些事。”

李承干揣着手,靠着身后已没了叶子的枣树,“养殖业规模要加以控制,最好各县分散开,东西横向保持距离,还要多样化,各家能够散养也挺好。”

“老夫明白了,若是杜荷的猪肉卖得好,那么就会有各县采买驯服后的小猪,并且酱油也能有了买卖的需求,而渭南县的大葱也能更好卖,这就是一盘棋。”

李承干递上一碗热水道:“以后的事还要有劳叔叔了。”

李道宗叹道:“唉,老夫没有殿下这般的天赋,能够管好许敬宗便觉得已足够了。”

李承干笑着看向正在玩雪的弟弟妹妹。

东宫太子带着孩子们出宫玩耍了,而皇帝也出来散心。

尉迟恭跟在一旁道:“陛下,末将让人去查探了,太子在长安的东面滑雪。”

“嗯,朕知道。”

本以为陛下是来看望太子的,而太子就在长安城的东面,可是陛下偏偏要往长安城的西面走。

走到咸阳县,李世民见到了一个身影,这个身影穿着寻常村民一样的粗布衣裳,只是他梳理起来的发冠让他在寻常村民中显得鹤立鸡群。

一眼就能看到扛着一个扁担的是李恪,他挑着两担黄土。

李世民低声道:“他好像很辛苦。”

尉迟恭沉默不语。

李世民又问道:“恪儿在笑什么?”

尉迟恭低声道:“末将这就让人去将他带来。”

“不要惊扰这里的人。”

“喏。”

尉迟恭从身后的护卫中挑选出一人,命他脱了甲胄,去见吴王。

不多时,吴王李恪便被带来了,穿过一片树林走到父皇面前,还笑呵呵地模样,嘴里呼着热气。

先是看了一眼这个儿子,衣衫上沾着的黄泥,李世民问道:“你还笑?”

李恪擦了擦被冻得从鼻子流出来的清鼻涕,笑着道:“这半月来儿臣过得很尽兴。”

“承干命你来这里做苦力,朕还以为伱会抱怨。”

尉迟恭也很奇怪,要是现在这个时候吴王对太子所有抱怨都是应该的,怎么会高兴?

李恪又道:“孩儿觉得这些天莫名地轻松,也不知道怎么了,就是很高兴。”

李世民思量片刻,再次打量着这个儿子,问道:“因何高兴?”

李恪挠了挠头,他也不知该如何高兴,想了想又想,忽然想到了什么,眼神一亮,解释道:“前两天,刘县丞的妻子生了一个儿子,孩子平安降生,咸阳县的县民很高兴,他们都在笑,儿臣也不知道怎么了就很高兴。”

李世民沉默不语。

李恪又道:“还有我们修好了官道,官道上更平坦了,他们都说以后会更好的,那些人高兴了,儿臣心里也着实高兴,那都是儿臣与他们用一斗斗的泥沙修好的道路。”

“走在自己修好的官道上也很舒服,儿臣这些天都很轻松。”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李恪是个不会说谎的孩子,他的笑容是真心实意的。

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李世民接着道:“承干说过让你回军中的事吗?”

李恪道:“说过。”

想到承干还记着他的弟弟,当父皇的心里也踏实了许多,李世民缓缓道:“你的母妃很担心你,去看看她。”

“喏。”

李恪正要离开又连忙走回来道:“父皇,那儿臣以后还需要在这里做苦力吗?”

李世民沉声道:“随你。”

至于回军中的事父皇又没有说之后的安排,李恪发现差点忘了这事,翻身上马,又有些犹豫,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咸阳县。

“既然这里的县民都原谅你了,往后你可以多出来走动。”

“喏!孩儿这就去看望母妃。”李恪好久没有骑马了,他提着缰绳,一夹马腹,马儿嘶鸣一声便朝着长安城而去。 这些孩子忽然间好似都长大了,今年的承干也十七岁了,李泰也十五岁了。

尉迟恭问道:“陛下,是否要去见见刘仁轨。”

“不了。”李世民迈步走向另一边。

尉迟恭带着护卫一路护卫着陛下,沿途又布置了斥候。

一直走到泾阳县边上,李世民望着远处这个村子。

寒风迎面吹着,陛下目光如炬,扫视着整片村子。

“杜荷的作坊在哪里?”

闻言,尉迟恭指向最大的一间屋子,道:“就是此处。”

站在远处去看,还能见到村子四周有看守的民壮,看起来护卫得还挺严实的。

尉迟恭又解释道:“听说外人不能进入泾阳县,进入县内还要说明意图,是否能够靠近作坊,还要得到应公的允许。”

“以前的泾阳县只是小小的一个村子,如今有这么多民户了?”

“回陛下,去年开始迁回泾阳县的人不少。”

“承干这孩子将这里看得很重。”李世民打量着这里的房子布局,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村子,没什么特别的,至于那些民壮也都是手执棍棒而已。

远看能够见到作坊中走动的身影,这里的人都很忙碌。

李世民沉声道:“这都是杜荷的家产,就算是他再富有,朕也不能做出夺人家业的事。”

尉迟恭听着话语,想着话语中的话外音。

这么富有的一个泾阳,换谁都是眼红的,从建设泾阳县开始杜荷从中赚得了数不清的银钱。

谁也不知道这个杜荷公子到底有多少钱。

而且围绕在杜荷身边的怪事很多,他总是能够先一步做好准备,卖出货物赚取第一笔银钱。

当初的椅子也是,互市也是杜荷先赚取了第一桶金。

尉迟恭道:“陛下,末将听说现在突厥人已不要肥皂了,回鹘人也不愿意将自己的战马换肥皂。”

“他已经得到了足够的好处,突厥人要不要肥皂与他没关系了。”

已有县民注意到了这里的兵马,李世民收回目光坐上了马车,吩咐道:“回去吧。”

“喏。”

翌日,李恪又一次来到了咸阳县。

刘仁轨吃着一张饼,手捧着一卷书坐在县衙门口,见到来人有些意外,道:“吴王殿下怎么回来了?是又闯祸了?”

“没闯祸。”李恪拿出两只肉包子,递给他一只。

“谢吴王。”刘仁轨接过包子啃了一口,嚼着油水充足的肉包子。

“这是长安的新吃食,好吃吧?”

“嗯,好吃。”刘仁轨又咬了一口包子,递给他一枚铜钱,道:“往后不用送来了,自家有做吃食。”

李恪接过铜钱,吃着大肉包子,道:“这个包子五钱一个。”

刘仁轨掏了掏袖子,又拿出三枚铜钱,真是不够。

李恪笑道:“以后再给吧。”

刘仁轨咬了两口包子,便有些不舍,匆匆跑入衙内,出来的时候包子就不见了。

也不用多问,多半是给她的夫人吃了。

李恪三两口将手中的包子吃了,道:“冬至那天与父皇在东宫用饭,皇兄说你肯定是大唐第一个被穷死的县令。”

刘仁轨继续吃着刚刚没有吃完的饼,重新坐下来。

嚼着饼,他嘴边的胡子也跟着动,回道:“有朝中俸禄就够了,能养得活家人。”

李恪凑近道:“关中每年都要评选模范县。”

“知道。”

“去年你才上任,京兆府已经开始评比去年的模范县,今年你若能做出成效,来年评上模范县就能够京兆府的扶持。”

刘仁轨用力咽下口中有些干的饼,低声道:“以往在陈仓任职县尉,还不知道关中有这么多的规矩。”

“现在你知道了?”

“知道了,关中的官不好当。”

李恪道:“那是自然,自从皇兄掌关中农事之后,朝野上下都知道,关中的官不好当。”

刘仁轨接着道:“这县官某家会好好当,不用吴王殿下担忧。”

这人执拗得不好劝,李恪觉得有些无可奈何,干脆也不管了,跟着一群县民去修沟渠。

长安城内,许敬宗要早早地去京兆府当值,路过几个正在喝着酒的文人。

有人低声道:“他是不是许敬宗?”

“就是他!将我等在酒肆打得好是狼狈。”

“他现在就一个人!”

“弟兄们,报仇!”

许敬宗还走在街道上,却见身后跟上来不少人。

下意识加快了脚步,见对方还跟着,许敬宗骂道:“娘的!最近真是事事不顺心。”

他回道:“尔等可知老夫是京兆府少尹。”

话音刚落,一个拳头便打了过来。

许敬宗吃痛捂着鼻子,咬牙道:“老夫与尔等拼了。”

警告没用,还是对方先动的手,许敬宗忍无可忍,迎面冲上了几人。

清晨安静的街道上,因为这一群人热闹了起来。

魏昶从巷子里冲出来,飞身一脚踢翻一人。

许敬宗朗声道:“多谢魏兄相助。”

魏昶身手了得,一出手便打倒了几人。

对方见许敬宗有人帮着,便逃命般离开。

几人仓皇逃到万年县的一处酒肆内,有一群权贵子弟刚从宿醉中醒来。

第20章 忠诚不极端292.第292章 贞观十四年206.第206章 真话第143章 忠直的臣子第118章 不缺添乱的人233.第233章 殿下很不满208.第208章 大唐飞虎队401.第401章 唐蕃之交279.第279章 清查第84章 战书259.第259章 来长安的禄东赞第39章 他的成就是大唐的264.第264章 孙神医回长安239.第239章 太子的噩梦263.第263章 他的事业210.第210章 长安大雨364.第364章 新的任命350.第350章 无地自容330.第330章 你们是臂膀398.第398章 君臣坦诚268.第268章 太子大婚(感谢季夏初一的盟主打赏)395.第395章 天可汗与赞普第154章 陈年旧事第60章 秋猎归来第327章 第二次发展第85章 兵马未动第125章 太子的又一篇文章384.第384章 贞观的从前257.第257章 活捉373.第373章 我要当太子340.第340章 为过去,也为将来第75章 底层工作的重要性290.第290章 将来的一代人第85章 兵马未动第128章 风波乍起344.第344章 并不顺利的治理第176章 唐人的城309.第309章 发兵第320章 归来的皇帝286.第286章 转变253.第253章 吐蕃使者又来了第24章 还是舅爷疼太子347.第347章 辽水战争290.第290章 将来的一代人第81章 喜欢建房子的皇帝第322章 太子与老师194.第194章 第三代人330.第330章 你们是臂膀219.第219章 调令第176章 唐人的城第27章 长安传闻358.第358章 军心274.第274章 新年第148章 玄奘的来信第18章 彪悍的早朝213.第213章 旱情第88章 活得明白261.第261章 看第一场秋雨第56章 告老辞官263.第263章 他的事业第89章 哪来的怪脾气114.第114章 “一见如故”第125章 太子的又一篇文章第324章 劝谏与反问第4章 红楼与曹先生389.第389章 玄奘归来第8章 东宫的新生活第85章 兵马未动第314章 腊月第10章 太子的身心问题222.第222章 给太子的封赐339.第339章 议东征第323章 新爷孙第326章 苏亶家事178.第178章 开设规划389.第389章 玄奘归来第156章 京兆府争论第97章 谣言第56章 告老辞官202.第202章 扫兴的人239.第239章 太子的噩梦第319章 处罚(感谢饭饭饭团er的盟主)第184章 历代皇帝的忧虑234.第234章 有陛下当年之风297.第297章 西征归来240.第240章 老师的一贯作风第53章 太子的正面影响第133章 多半被剁了377.第377章 旧人老臣第45章 冒失举荐第6章 小女徐慧259.第259章 来长安的禄东赞205.第205章 河西重城191.第191章 查到底第13章 耿耿于怀238.第238章 潦草的旨意333.第333章 郑公的交代256.第256章 迂回绕后370.第370章 启程封禅第24章 还是舅爷疼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