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第236章 为太子效死

众人见到是大将军,纷纷停下动作行礼。

侯君集拍了拍一个当初裨将的肩膀道:“朝中给的钱饷诸位可都有?”

“回大将军,我们都有。”

“好,好啊。”侯君集神色宽慰地点头。

让他们继续在这里修缮沟渠,侯君集长长一声叹息。

李孝恭道:“太子行事向来是言出必行,东宫太子的承诺重于千金,从未食言。”

侯君集用厚重的嗓音道:“听闻禄东赞是个小人!还敢糊弄太子殿下!”

李孝恭打趣道:“怎么?你要去杀了他吗?”

“好啊,他敢来长安,某家就剁了他。”

在家中禁足反省了一个月之后,侯君集的气色好了很多,算是调养了一个月,整个人的精气神也恢复如当初。

听闻陛下要处置侯君集之时,朝中许多将领求情,包括李孝恭他自己也出言求情了。

陛下依旧是对他有责罚的,并且撤走了兵权。

好就好在有东宫太子帮衬。

本来是来开导他的,现在的李孝恭隐有担忧,如今侯君集的心思大有……谁跟太子有仇,侯君集就要去杀了谁的态势。

当然了,类似想要为太子效死的,还有一个人。

只不过阿史那杜尔是突厥人,他一直说他的命是太子救下的。

李孝恭与他说了三两句,便去李卫公的府邸。

现在的李靖又恢复了闭门的状态,倒是不谢客。

注意到来人,李靖看着眼前的棋盘道:“你怎么来了?”

“李卫公如今是不着心兵法,开始醉心棋盘了。”

李卫公道:“老夫近来一直在锻炼棋艺,改日一定要赢了太子。”

李孝恭在一旁坐下,拿起茶碗发现茶水凉了,又有些烦闷地只好放下碗,道:“侯君集的兵权被撤走了。”

李靖颔首道:“听说了,这么多人为他求情,想不知道都难。”

李孝恭迟疑道:“你说侯君集会不会对陛下有怨言?”

李靖思量半晌,笑道:“太子殿下办事很漂亮,挑不出毛病不说,还能令人服气。”

“嗯,伱说得在理。”

李靖收拾好棋盘道:“下棋!”

李孝恭嘴角一扯,缩了缩脖子道:“这风真是越来越冷了,家里炖了萝卜就先回去了。”

李靖冷哼道:“你怕输大可以直说。”

闻言,李孝恭正在走动的脚步停下,闭眼深吸一口气,道:“李卫公,欺人太甚。”

李靖对一旁的小儿子李德奖道:“送客。”

“慢着!”李孝恭快步走了回来,大跨步坐了下来,道:“下棋。”

棋逢对手是人生一大快事,一直被人蹂躏的感觉很不好受,李孝恭不是不会玩这种象棋。

可与李靖下棋实在是无趣,来来回回杀不掉几个棋子。

还不如与东宫太子下棋来个爽快,至少可以互相杀个痛快。

朝中的支教之策下达后,休沐之后的冬天,正如李道长所言,这一天真的下雪了。

李承干与父皇站在三清殿,望着道祖他老人家。

李世民道:“那三十六县,有多少人反对支教之策?”

李承干向着道祖他老人家行礼,而后揣着手背对着殿外的风雪,道:“他们不反对支教之策。”

“哦?”

李世民颇觉意外地一笑。

李承乾道:“可他们反对支教选人。”

在暖炉边坐下来,就有一旁的太监将核桃与枣放在炉子边,还将炉子边放上两张饼。

还有太监水壶提来,水壶中的开水冲泡好茶水。

又将一些肉脯与干果,糕点放在一旁的桌上。

道祖老人家面前的香火还在烧着,李承干也在炉子边坐下来。

“与朕说说。”

“父皇是不是早就料到了儿臣会有如今一难。”

李世民闻着茶香,徐徐热气从茶水飘来,道:“朕以为有人会反对这件事,看来你这个储君贤明,他们都不会明着反对太子政令。”

“历来州郡县,非德高望族者不得为师教书,而各州县也都是自行选择地方上的夫子教学。”

“这不好吗?你还省心。”

李承干摇头道:“这不好,夫子必须是由长安派发,京兆府安排人手,如果真按照他们的方式,让各县自主选择人手,这不是又回到以前的方式方法了?”

“儿臣的支教之策就会没了意义,他们又会回到看出身,看身世,看是谁的子子孙孙来论断所谓的德高望重。”

李世民嘴里吃着一颗枣,道:“看来你是要一意孤行了。”

“儿臣的一意孤行,离不开父皇支持。”

李世民忽然一笑。

李承干拿起茶碗,向父皇敬茶一饮而尽。

李世民摇头道:“支持你的不是朕,也不是朕支持你就够,你的老师是房玄龄,你的舅舅是辅机,郑公十分欣赏你的为人,他们才是最支持你的……”

话语停顿片刻,又道:“承干啊,朕平日里广纳劝谏,可即便是当年面对颉利,朕亦未有退缩,你是朕的嫡长子,你面对困苦也从未退缩,李家儿郎当如是。”

李承乾道:“正如父皇所言,儿臣退让一步,反对我们家的人便会得寸进尺。”

茶水入口还有些烫,李世民望着殿外的大雪,道:“这江山社稷岂是三言两句就能扛下的。”

李承干端坐在椅子上,抚着额头道:“儿臣考虑过了,支教的夫子哪怕与各县县官不和睦,他们就算是被刻薄对待,也要将办学做下去,倒要看看这些人想要与我们李家作对到何时。”

李世民笑道:“说来也是,现在这个时候竟然没有人辞官了。”

风雪中,李丽质牵着小兕子的手而来,两个妹妹走入殿内,哆嗦着身子来到炉子边。

小兕子戴着一顶帽子,她上前道:“父皇这个帽子可以护住头发与耳朵。”

李世民拿过这顶帽子,看着帽子的两侧还有放下来的两翼,点头道:“这手艺不错。”

小兕子又跑到姐姐身边,道:“是姐姐亲手缝制的。”

李丽质拿下挂在肩膀上的布袋子,也拿出一顶帽子道:“女儿也给父皇缝制了。”

任由小兕子将帽子给戴上,李世民朗声笑着。

不论外面纷纷扰扰有多少,这个家依旧是安宁的,李承干喝着茶水,听着父皇的笑声,看着雪景没有说话。

李丽质道:“母后让女儿请父皇与皇兄去东宫用饭。”

李世民抱着小兕子起身道:“该是用饭的时辰了。”

今年的这场大雪,风并不大,雪势倒是不小。

这些天崇文馆一直都在考试,寒冬时节,有不少人站在崇文馆外的雪中。

这里成为长安城内一处别样的景观。

一批考试结束的人走出崇文馆,随着狄知逊一个个高声念着名字,又有几个学子进入崇文馆内考试。

这个天气冻得有些握不住笔,他们刚刚坐下来使劲搓手,让手掌温暖一些,还来不及掸去落在身上的积雪,便开始动笔答题。

崇文馆的考卷很简单,大体上就是几道明经题,而后还有一些关于教学上的志向与教学的目的。

这是必须要写的,决定着这些人要被派去哪个县支教。

“加纸!”有些学子朗声道。

狄仁杰便将纸张递上,供学子们书写。

要说志向与教学的目的,难免会有长篇大论,因此有不少学子要加纸。

朝中积攒了不少银钱,也有足够的开办支教事宜,这事需要大量的本钱,而且短时间见不到成效。

教书可不是种粮食,三五月就能够有收获。

教书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寻常孩子从年幼少年,少说要学数十年才能够成才。

因此这种方略,对较为现实的人眼中,是好高骛远的。

说不定今年太子安排下去了,来年就会取消这个政令了。

张玄弼来长安有半年了,他在朝中并没有拜职,而是近来闲住长安。

今天他来见一位故人的孩子,温挺见到张玄弼有些意外,他只是听父亲说起过张玄弼是当世名儒的弟子。

从小到大两家的走动并不多。

温挺道:“见过先生。”

张玄弼望着他,喃喃道:“孩子,你的……”

“家父已下葬了。”

“唉……”张玄弼扼腕道:“惜哉,惜哉。”

温挺神色倒显得很平静,他道:“先生此来可是要在朝中入职?”

“陛下正有此意,可老夫云游惯了,不喜在朝中任职。”

温挺看着崇文馆外正在排队的学子,不再说话了。

张玄弼也望着这个景色道:“当今陛下雄才大略,当今太子贤明,这关中越来越好,老夫见过崔仁师了,有些事老夫与他的想法是相左的,崔仁师看人看事太固执己见了。”

温挺见又有一批学子离开了,便给狄知逊递上名册。

而后一个个名字又在崇文馆门前开始点名。

眼看温挺没有听自己的话,张玄弼走入雪中,嘴里喃喃道:“可怜的孩子,可怜呀。”

温挺闭着眼收拾一番自己的心情,继续收拾刚上交的考卷,将它们全部迭放好,这些都是要交给中书省的于侍郎批阅的。

等张玄弼走远了,许敬宗这才走来,道:“没想到温兄还与他相识。”

温挺摇头道:“他与家父相识,算是故交。”

本来温挺的心思就已收住了,醉心于京兆府的事务,让他不再这么难过。

温彦博过世对他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许敬宗注意到他的神色,道:“太子殿下不会忘了东征,现在我们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社稷,与其说天天想着念着,不如先将该做的事做好,太子殿下不喜自怨自艾的人,更欣赏脚踏实地的人,这也是殿下这些年对京兆府时常说的话。”

温挺放低眼神,忙碌地整好考卷,“让许少尹费心了,在下相信太子。”

许敬宗颔首。

直到入夜的时候,今天的考试才告一段落。

比预想的还要久,只完成了一半的人数。

入夜前的一批学子考试结束之后,见京兆府不再把报名喊人,众人纷纷议论。

狄知逊匆匆走出来道:“有劳诸位等这么久,还请明日一早再来。”

颜勤礼将今天的两百份考卷急匆匆送入皇城中,径直送去了中书省。

现在的中书省内,只有于志宁与褚遂良还在忙碌。

等颜勤礼到了,工部侍郎徐孝德也回来了,他向中书省递交了今天修缮长安坊市的账目。

众人坐在中书省内交谈着,没人的时候在空旷的中书省内,说话还会有回音。

有太监提着食盒而来,道:“太子殿下知晓几位还在忙碌,便将这些饭食赐给诸位。”

于志宁行礼道:“谢殿下。”

太监得了话,脚步匆匆离开。

到了夜里越发地天寒地冻,太监也不想在这里久留。

于志宁,褚遂良,徐孝德还有颜勤礼四人围着炉子而坐,打开食盒是几只烤包子。

正好可以一人三只。

于志宁将烤包子放在炉子边。

褚遂良正吃着道:“没凉,还是热的。”

于志宁道:“将外皮烤焦一些味道更好。”

褚遂良迟疑道:“太子来年就二十岁了。”

看他们都没有讲话,就连徐孝德也在闷声吃着包子。

褚遂良也干脆不说话了,自顾自吃着包子,眼神打量着眼前几人。

风雪中的长安城显得静谧,冬日里的晨光来得晚,大雪依旧在下,天色只有微微亮光的时候,东宫传来的箭矢的破空声,以及箭矢种种钉在靶子上的动静。

李丽质拉着弓弦,站在风雪中,在密布的风雪瞄准远处的靶子,视线对焦在箭头与靶子之间,前端锐利的箭矢隐隐有些左右摆动

因天太冷,戴着粗布手套的手还是能感受到彻骨的冰凉。

她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眼神锐利,放出一箭。

箭矢破开雪花,径直落在了靶子上。

李丽质问道:“几环?”

李治这才快步走向靶子查看,回道:“三环。”

东阳接过弓,熟练地搭箭拉弦,一箭而出,箭矢准确地钉在了靶子上。

李治回道:“也是三环。”

李慎睡眼惺忪,坐在冷风中打了一个哈欠,只等早饭做好,兄弟姐妹一大家子还要去滑雪玩,还能与父皇打猎。

265.第265章 母后与妹妹的安排272.第272章 休沐?休沐?第104章 夕死可矣第67章 热情的满朝文武(加更)273.第273章 天要晴了第38章 想要集权的父皇302.第302章 交河城旧事第147章 千里之外的来信330.第330章 你们是臂膀第31章 无建树的太子345.第345章 梦中惊坐起364.第364章 新的任命306.第306章 皇帝出游第41章 大胜而归第152章 东宫旧人第38章 想要集权的父皇第161章 监察233.第233章 殿下很不满401.第401章 唐蕃之交292.第292章 贞观十四年第82章 抢还是买368.第368章 新设336.第336章 老府兵第100章 终究成了父皇的功绩第146章 早朝缺席251.第251章 战争阴云第2章 “人肥”387.第387章 新帝临朝第147章 千里之外的来信235.第235章 清闲的人295.第295章 那一类人186.第186章 杜正伦182.第182章 胆识与气魄第163章 杖责188.第188章 河东好友264.第264章 孙神医回长安第92章 兄弟三人379.第379章 归长安183.第183章 识大局275.第275章 朝臣榜样褚侍郎212.第212章 坚韧的意志215.第215章 存粮270.第270章 新家286.第286章 转变232.第232章 平凡如他第63章 小事上犯糊涂第317章 朝臣人心浮动第172章 精气神第312章 令人烦恼的孩子388.第388章 大赦天下368.第368章 新设第23章 太子游长安第148章 玄奘的来信第91章 及冠贺礼第34章 储君心事第150章 仗义出手401.第401章 唐蕃之交203.第203章 河西之事210.第210章 长安大雨211.第211章 他辞官了第96章 以前的事198.第198章 一地鸡毛第26章 孤想在沙漠种水稻134.第134章 各县县丞189.第189章 聪明的人280.第280章 史书难写第49章 上架感言247.第247章 意在扫平天山188.第188章 河东好友第43章 一朝一夕间第163章 杖责289.第289章 戍守北疆195.第195章 不完美的工事245.第245章 皮纸老子祭典379.第379章 归长安第152章 东宫旧人第110章 泾阳的葡萄第77章 立冬宴席第181章 老师家事第317章 朝臣人心浮动第139章 解释不清的误会246.第246章 以为太子只在钓鱼300.第300章 明达与浑天仪355.第355章 冬至家宴第109章 指指点点296.第296章 不参与朝争第98章 奉命放假第313章 太子的新喜好208.第208章 大唐飞虎队202.第202章 扫兴的人第30章 天赋异禀的弟弟妹妹第33章 孙神医385.第385章 登基360.第360章 归心第51章 守备长安的太子212.第212章 坚韧的意志292.第292章 贞观十四年296.第296章 不参与朝争第145章 贞观八年的尾巴244.第244章 花丝镶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