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第255章 明智的对手

言罢,李百药见这个使者看起来没有大碍,便领着人又走了。

春日里的长安依旧是宁静的,整个朝堂分成了两拨人,其中兵部,民部为战争做好充足的准备。

而吏部与刑部,工部依旧按照原本的章程布置今年或来年的事。

都由中书省调遣。

忙里偷闲,东宫太子还能出去钓鱼,

李承干坐在渭水河边,今天没有去渭南也没有去咸阳桥,而是寻了一处僻静的河畔。

其实咸阳桥的鱼更多也更肥,因为咸阳桥的两头都是集市。

春风拂面,感受这个时节关中最好的风光。

听到身后传来了车驾的动静,李绩禀报道:“陛下来了。”

李承干依旧坐在胡凳上,手拿着鱼竿。

阳光下,见到一个人影走到了身侧,也拿着鱼竿。

李承干转头看去,见父皇装模作样又生疏地拎着一条蚯蚓,很是费劲地将细长的蚯蚓挂在鱼钩上。

接着又用河水洗了洗手,将鱼线抛入河中。

“父皇现在不喜玩拼图了?也喜钓鱼了?”

李世民接过尉迟恭递来的椅子,在河边颇有大马金刀的架势大跨步坐下来。

如此,李承干总是要抬头看父皇,很不舒服,便道:“其实钓鱼的时候不要坐这么高,小凳子是最舒服的。”

皇帝出行钓鱼甚至还带了茶水与糕点,甚至身边还有岑文本为伴。

李承干收回目光,不去看父皇端茶碗的模样。

安静了一会儿,李世民将碗中的茶水喝完。

李承干则是拿起了自己的小陶杯子,揭开木塞喝了一口水。

“这个陶杯倒是有意思,朕怎么没有?”

“东宫自己做的。”

李世民微微颔首,等着儿子的下一句话,却怎么都等不到。

半晌,李承干钓了三两条鱼。

李世民看着自己的鱼线,明明比儿子的鱼线更远,可迟迟不见动静。

“此处下游就是新修的淤地坝,现在水位如何?”

“还没到汛期,要论修建得如何,等汛期才能知道结果。”

“朕看今日的天气亦不错,不出朕的所料,你果然来钓鱼了。”

“父皇怎么有这闲情?”

李世民叹道:“朝中那些人为了这一战该怎么打争吵不休,说是先解了松州之围,谈论如何阻击松赞干布,他们吵闹不休,朕出来散散心。”

父子间有一句话没一句话地聊着话。

“父皇,将鱼线离岸边近一些,多半会有鱼咬钩。”

闻言,这个皇帝听了儿子的建议,学着儿子将鱼线挪到与儿子齐平的位置。

岑文本站在一侧,左看右看,一时间不知看什么好。

忽然有鱼上钩,李世民提起鱼竿钓起一条硕大的鱼,笑道:“钓鱼之法,如此精妙,朕受益矣。”

父皇又有些笨拙地想将鱼从钩子上取下来。

李承干看得着急抓过父皇的鱼线,轻巧地就将鱼从钩子上取下来,而后放入一旁的竹篓中。

重新将鱼线抛入河中,李世民咳了咳嗓子道:“京兆府的那篇文章是你做的?”

李承干摇头道:“儿臣写的提纲,让颜勤礼写的。”

还想与父皇解释,又不想继续说了,这种文章要是自己来写,说不定又会写成另外一幅模样。

“现在长安坊民对吐蕃人同仇敌忾,都是因这篇文章。”

“父皇此言差矣,是父皇励精图治,才有如今臣民归心的盛况,与儿臣的文章无关。”

李世民轻声一笑。

“儿臣还看了河西走廊的奏报,现在吐谷浑地界内的牧民活得很好,比当年伏允在位时更好,因唐人不会抢他们的女人与孩子,也不会拿走他们的羊群,恭贺父皇,如今吐谷浑人与唐人是一条心的了。”

岑文本暗自思忖,且不说吐谷浑的事,河西走廊建成之后,皇帝对西面的局势稳定自是有信心的。

李世民问道:“关中各县真能拿出三万石粮草?”

“送出去了,而且兵部也核对过了。”

“朕还以为你快要将各县的官仓粮食抽调一空。”

李承干望着远处的麦田,叹息一声,“这些都是各县组织乡民捐来的,各家出一斗,或出一石,量力而行,都是自愿的,京兆府从未有这种吩咐,各县的县令悉数将粮食送到了。”

言至此处,岑文本行礼道:“陛下,人心如此,臣为大唐贺。”

父子说笑间,皇帝稍稍抖擞,神色上有着无与伦比的自信,这个自信是儿子给的也好,是关中各县给的也罢。

松州一战验证了一件事,如今的关中已达成了臣民一心。

如此人心,就算是朝臣也能够感受到心中有一股力量,当众人团结一心,没有什么困难可以打倒这个帝国。

如果此战大胜,民心更会凝聚。

由此,岑文本一直坚持,京兆府治民方略向来是正确。

李世民反问道:“如果这一战朕不打,伱又当如何?”

李承干皱眉看着河边,道:“没想过,儿臣对兵事懂得不多,可儿臣以为这一战与高昌不同,高昌一战是在出征,松州一战是为保卫,意义不同。”

“也正如朝中诸将所言,此战大唐必要立威,要给宵小之辈看看。”

京兆府的文章不仅仅在关中各县传播,也被人送去洛阳,或者是现在就要打仗的松州与河西走廊。

有多数淳朴的乡民都是不识字的,就有支教的夫子站在众人面前,高声念着这种文章。

这篇战前的文章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传播着。

纸张便宜了之后,这篇文章也被抄录了无数份。

临近七月,六月的下旬,刘兰带着大军终于到了驰援。

此刻的松城刚刚经受了吐蕃人的进攻。

牛进达蓬头垢面领着人在城墙上与众将士守卫城墙,他拿着一个水瓢往嘴里灌着凉水,咕咚咕咚往口中灌着。

“大将军,刘兰将军到了,带来了六万石粮草!”

牛进达将水瓢放入水桶之中,快步走下城楼,在松州城的东面迎接驰援而来的大军,随行而来的还有执失思力所部。

当看到刘兰身后一眼看不到头的大军,牛进达放声大吼道:“这松州丢不了啦!”

刘兰先让众将士入城,问道:“吐蕃人究竟有多少兵马?”

牛进达伸出三根手指,道:“现在攻城的吐蕃兵马该有三万。”

重重拍了拍牛进达的肩膀,刘兰道:“我唐人将领如虎如狼,岂会怕他们吐蕃人,怕你们城中粮草不够,我等星夜兼程而来。”

牛进达道:“够了!你看看,松州十一县县民都在助老夫,岂会不够。”

刘兰看着这座处于战争中的城池,见到许多没有穿着甲胄的人正在穿行,他们有提着水桶的,有扛着麻袋的。

“此战一定要赢。”刘兰叮嘱道:“若是败了,这十多年的建设恐都会付诸东流。”

牛进达那茂密的虬髯已遮住嘴,他重重点头。

“报!吐蕃人又来了。”城墙士卒快步跑下来,“大将军,吐蕃人又要攻城了。”

两位将领慌忙走上城墙,他们见到了茫茫一支大军。

“娘的,比之前还要多。”

黄昏下,抬眼看去一队队吐蕃兵马正在集结。

当夜,河西走廊西面的吐谷浑地界,李震领着一队兵马来到伏俟城。

梁建方手执八尺长槊就坐在城外,他手中的布巾一次次擦拭着长槊,听到马蹄声而来,他没有抬头看,而是继续擦拭着。

多数时候,梁建方一直都保持着姿态,长槊被擦得锃光瓦亮。

李震骑在马上,到了近前拉住缰绳。

梁建方看着自己的长槊,问道:“你来做什么?”

李震道:“奉太子调令,保护河西走廊,以免吐蕃进取吐谷浑。”

闻言,梁建方眼睛一亮,他将手中的长槊往地上重重一杵,道:“来的好!”

李震抱拳道:“还望大将军与末将同行。”

话音刚落,不用他说,梁建方已翻身上马,他朗声道:“松州失守,吐蕃定会来犯伏俟城,危及河西走廊,某家虽是一介匹夫,岂能坐视之。”

说明了来意,李震与梁建方兵分两路,准备越过哈布河阻击吐蕃人。

梁建方领着自己的八千人马,在伏俟城又留下了六千人驻防,再算上李震给的两个裨将,道:“敢问当面是?”

“左武卫中郎将麾下,裴行俭。”

“左武卫中郎将麾下,王玄策。”

梁建方轻哼一声,道:“呵,苏烈的人。”

“驾!”一声大喝,两队人马一路朝着哈布河方向而去。

王玄策给裴行俭抛去一个眼神,两人眼神交汇明白了彼此的意思。

他是显摆,从长安城的猜测开始,至今两人的目的达成了。

本想着去松州,不得不先来河西走廊,因驰援松州的兵册上没有两人的名字。

军中也不好再做安排,向苏定方将军要了一个运粮的差事,趁着关中调粮去河西走廊,两人也可以护送着去。

想起了半月之前,王玄策的谋划,那些话犹在耳边,“松赞干布即便是拿下了松州,他必须要剪除河西走廊与吐谷浑的威胁,他们不可能将兵力全部送到松州。”

此战的主战场不仅仅在松州,青海边的布哈河是另外一处主战场,在那里势必有禄东赞与松赞干布的大军驻扎。

这一年以来,裴行俭觉得自己这个将门独子一路上遇到的贵人太多了。

先有京兆府,后又有张士贵将军照拂,现在拜在了苏定方将军门下,如今结识了这位颇有远见的王玄策。

裴行俭忽然笑了,他觉得王玄策这人一贫如洗,可就算是这样,他还是能够在长安混得如鱼得水,不是他的运气。

而是他有独到的眼光,这样的人还在军中寂寂无名,真是岂有此理。

有斥候策马回报,道:“将军,前方五里外发现吐蕃兵马。”

梁建方忽然住马,拉着缰绳。

马儿不安地来回踱步。

“吐蕃人有防备?”

“看起来不像,只有五人,像是在查探。”

王玄策低声道:“梁将军,恐怕禄东赞意图夺取伏俟城,派来查探的。”

裴行俭道:“大将军交给我们,尽管继续行军。”

“好!”梁建方大声回应。

天刚刚有了微光,五个吐蕃人慢悠悠骑着马,走在布哈河边。

忽然听到后方传来了马蹄声,几人的前方是吐谷浑地界,后方是大军所在,他们笑呵呵朝着后方的一队兵马招手。

裴行俭在马背上张弓搭箭,弓弦传来了紧绷的动静,他瞄准了最近的一个吐蕃人。

见到来人是唐军,那五个吐蕃人慌乱要逃,裴行俭一箭放出,箭矢破空而出,刺入一个吐蕃人的后腰。

对方当即倒在地上。

王玄策领着人冲上前,已将余下的吐蕃人围了起来,大喝道:“说!禄东赞的大军何在!”

那几个吐蕃人用吐蕃语说着话,也不知说了什么。

王玄策手起刀落就砍了他们。

裴行俭正要问什么,这王玄策杀人实在是太快了,只好骑在马背上长出一口气,目光打量着空旷的四周。

布哈河边惊起一片水鸟,稀疏的草地一直到视野尽头,看不到任何兵马的踪迹。

裴行俭问道:“回去向梁将军禀报吗?”

王玄策身下的马儿正围着尸体打转,他思量片刻,道:“不着急,都已出来了,我们再往前探探,禄东赞如果够聪明,也该能想到我们所想的。”

“在你看来禄东赞是个很厉害的对手。”

“嗯,他不是自大的高昌王,也不是自负无道的欲谷设。”王玄策拍了拍战马的脖子,示意它接着往前走。

裴行俭领着人继续往布哈河的深处而去。

吐蕃人一次次就要爬上松州的城墙,这座城墙原本并不高,战前又被垒高了许多。

一盆火油倒下去,底下就要攻城的人就被烧成一片。

他们也不全是吐蕃人,还有以前的吐谷浑人,更有一些不明来路的人,说着奇怪的语言。

眼看天就要亮了,朦胧间注意到远处的吐蕃人有异动。

“大将军,吐蕃的后军动了。”

“什么!?”牛进达惊疑,眯着眼朝着远处看去,天还没完全亮堂,城头与城下的浓烟熏得人不好睁开眼。

222.第222章 给太子的封赐254.第254章 京兆府文章第173章 妹妹的不满第162章 小公主与李道长78.第78章 解气?第46章 秋猎前的一致意见329.第329章 这是唐人的智慧第100章 终究成了父皇的功绩199.第199章 临近新年391.第391章 最近不爱吃鱼344.第344章 并不顺利的治理279.第279章 清查369.第369章 舍我其谁371.第371章 虎牢关第321章 臂膀211.第211章 他辞官了236.第236章 为太子效死第173章 妹妹的不满第327章 第二次发展第49章 上架感言213.第213章 旱情第87章 通达?356.第356章 皇后的家书381.第381章 看望老将军们254.第254章 京兆府文章第48章 恢复宁静的东宫(今晚凌晨零点上架)376.第376章 封禅373.第373章 我要当太子第4章 红楼与曹先生第66章 大将军教导第153章 崇文馆256.第256章 迂回绕后346.第346章 眼光要长远第159章 父子春游331.第331章 赵国公的忧愁388.第388章 大赦天下298.第298章 中秋366.第366章 请英公相助204.第204章 太子的产业356.第356章 皇后的家书330.第330章 你们是臂膀347.第347章 辽水战争263.第263章 他的事业第169章 愿为前锋195.第195章 不完美的工事358.第358章 军心第90章 天大的误会354.第354章 大唐的“天人三问”254.第254章 京兆府文章第75章 底层工作的重要性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将来第93章 苦恼的舅舅258.第258章 生不逢时的人第164章 这世上的事难不住太子第137章 波斯奇物268.第268章 太子大婚(感谢季夏初一的盟主打赏)第75章 底层工作的重要性第117章 善意的话389.第389章 玄奘归来第5章 东宫前任尸骨未寒第2章 “人肥”第65章 傻呵呵的世道249.第249章 他比皇帝更集权363.第363章 文翰四贤269.第269章 苏勖223.第223章 军中密奏第317章 朝臣人心浮动第181章 老师家事第10章 太子的身心问题250.第250章 夜钓第130章 请你道歉373.第373章 我要当太子383.第383章 多年前的武德殿333.第333章 郑公的交代第95章 合力捞鱼234.第234章 有陛下当年之风381.第381章 看望老将军们第316章 人的孤独208.第208章 大唐飞虎队第37章 舅爷与舅舅第72章 能从天黑讲到亮274.第274章 新年269.第269章 苏勖第56章 告老辞官236.第236章 为太子效死358.第358章 军心337.第337章 “奇观”第64章 父皇的权力巅峰伊始203.第203章 河西之事第25章 西北战事将起第326章 苏亶家事第184章 历代皇帝的忧虑194.第194章 第三代人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将来399.第399章 谁更圣明374.第374章 泰山脚下273.第273章 天要晴了第73章 “肥羊”394.第394章 大唐的贵客第30章 天赋异禀的弟弟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