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第335章 新年的正月

第335章 新年的正月

李渊多有妥协之色,道:“也好。”

李承干对一旁的内侍吩咐了两句,临川就端着木盘,将两碗面条放下,又道:“妹妹与小福再去做一些菜肴。”

“记得给父皇也送去。”

“妹妹知道。”

说罢,她又去帮着小福一起做饭。

李渊近来吃面,喜欢往面条中放很多醋,爷孙俩坐在一起,手中一人一碗面。

卧在边上的小鹿稍稍抬头,并不喜欢醋的味道,就昂着头离开了。

这几头鹿虽说养在太液池,只不过平日里不会看管,它们在这里出入自由。

等临川端着碗,将一些肉糜放入爷爷的碗中,她就坐在边上吃着,而后欣赏着刚完成的画。

清闲的时候,临川便在这里画画。

李承干问道:“稚奴与慎弟近来做什么呢?”

临川吃着黍米饭,道:“听说近来稚奴在忙一些木匠的事,也不知道做什么,问慎弟他也不说。”

等吃罢饭食,李承干用水囊装好热水,放在爷爷手中。

李渊坐在椅上,闭着眼询问道:“何时东征?”

李承干将大氅盖在爷爷的膝盖上,“还有事要准备,不会太久的。”

“嗯,你说服朝臣了?”

“房相与郑公都不反对东征,舅舅也不会计较,孙儿在私下都与他们谈过了。”

李渊缓缓点头,双手捂着温热的水囊,“你父皇想的事要有人帮,不是你去做,就是辅机去办,换作别人,也不会如此为你父皇着想了。”

“爷爷说笑了。”

“呵呵……”李渊轻笑道:“你忙前忙后,倒是辛劳了。”

“孙儿是储君,将来要当皇帝,总要为社稷考虑的,立场不同考虑的利益也就不同,总会有人阻挠的。”

李渊又是缓缓点头。

刚说两句,爷爷的呼吸渐渐放慢了,又过了片刻就睡着了。

李承干推着轮椅,将爷爷推入温暖的别院中。

长孙皇后上前接过轮椅,道:“你去忙,母后来看着。”

母后将爷爷推入屋内,又给爷爷披上一件棉衣保暖,又过了片刻就听到了爷爷的鼾声。

这些年来,爷爷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了。

母后就坐在一旁,看护着。

再看看屋内,儿子与女儿在这里玩着积木,李承干安静地看了她们片刻,又走入这冰天雪地中。

临川作画时带着手套,这个妹妹没有丽质那样的远大志向,也没有东阳那样数年如一日地行医问诊。

平日里,临川就很安静,照顾着更年幼的妹妹。

走入皇宫中,李承干跟随内侍来到了凌烟阁,在这里见到了父皇。

凌烟阁二楼的四面墙内,挂着一幅幅的画像,这都是大唐开国至今的功勋。

李世民指着其中一幅画像,道:“这是萧瑀。”

“儿臣听说过。”

“嗯,此人乃是当初梁明帝的后人,也算是隋炀帝萧皇后的同母弟,出身显赫呐。”

李世民赞叹了一句,却又道:“可其人志大才疏,为人狭隘,容不下房杜,李靖,他好几次闯下祸事,与朕也算是有点亲眷所系,朕以前想要重用他,奈何次次辜负朕,数次将他罢黜。”

在凌烟阁来回走了两步,李世民接着道:“如今有人劝谏朕,将萧瑀召回来,想听听你的看法。”

李承乾道:“父皇若召萧瑀回朝,乃是父皇宽容,可若召他回朝,父皇还想要任他为相吗?”

“你不想用这个人?”

“萧瑀是前隋的重臣,当初大唐初立,父皇需要启用众多前隋重臣来治理国家,但今时不同往日,再用过去的想法是不对的。”

“况且,儿臣以为,有人劝谏父皇重新起用萧瑀是冲着京兆府而来,反正京兆府做得再好,总会有人与之为敌。”

李世民道:“萧瑀若为相,你一定会杀了他的。”

李承干作揖道:“父皇说笑了。”

“哪怕朕有心重新用他,说不定不出几天,他就会暴死在家中,有些事不用你做,会有人替你做的,你的东宫就是一艘船。”

“以往你是孤身一人,现在这船上的人太多了,为了利益,排除异己的事也并非你一个东宫太子能控制的。”

“儿臣铭记父皇教导。”

“如此一来你更应该注意言行与承诺,朕知道你向来说到做到,可言出必行,言出必践何尝不是负担。”

李世民双手背负,感受着传来冷风吹入阁内的寒意,问道:“你若为皇帝,将来该如何做?”

“儿臣没想好。”

李世民拍了拍这个儿子的肩膀,道:“与朕走走。”

走下凌烟阁,李承干跟上脚步,看着宫里的风景,风雪刚过停歇了一段时日,殿宇的屋顶上还有些许积雪。

地面已被风吹干,天气似乎是更冷了。

听着父皇说起了当年,都是一些有趣的事,就如当年颉利的确在太极殿跳舞,但没有在众多臣子面前,而是在一场与将领们共饮的晚宴上。

还有其实执失思力早就投靠了大唐,颉利当时并不知情。

每每说起当年与突厥之间的纠葛,父皇总是十分自傲,在父皇眼中颉利不聪明,而是还有些愚笨,被忽悠了好几年。

再之后就是唐军攻打颉利,那一战打得并不轻松。

贞观十七年,临近除夕,一队官兵从洛阳而来,到了长安城前。

来人正是前来述职的洛阳崇文馆主事李义府,洛阳京兆府书令张大安。

张大安穿着一身深青色的官袍,翻身下马,向城门守卫递交了文书,便领着人走入了长安。

李义府跟在后头,关中正在下着冻雨。

前来迎接的温挺匆忙而来,道:“几位,京兆府请。”

张大安走在朱雀大街,道:“多年不来长安,朱雀大街以往没这么拥挤。”

温挺道:“是啊,人多了,好在各县都建设了不少房子,不然这么多人都在长安城住不下。”

张大安道:“现在的洛阳也是一样,人越来越多,不停地建房子。”

温挺领着人一路走,道:“许少尹一直想着两位可以前来,关中与洛阳确实该好好谈谈了。”

李义府追问道:“倒是有件事想问问。”

温挺道:“李主事但说无妨。”

“那裴行俭如今还在西域?”

“他任职安西都护府的都护,与梁建方大将军镇守西州。”

说着话,几人就来到了京兆府。

许敬宗笑着前来相迎,“等两位许久了。”

张大安与李义府行礼道:“许少尹。”

颜勤礼就站在正堂内,安排着众人悉数坐下。

张大安递上一卷书,道:“这是洛阳的治理纲要,看看关中与洛阳能否配合。”

许敬宗面带笑容,“太子殿下常说有些事不能光靠文书往来联络,最好是洛阳的官吏与关中多走动,来往更密切一些。”

颜勤礼让人准备好了笔墨,要将这场谈话记录下来。

这是一场无比重要的谈话,双方从建设用地,再到支教与作坊兴建,一桩桩事都要配合好,尤其来年准备对山东的种种安排,关中与洛阳要通力合作。

除夕这天的夜里,京兆府官邸内还是灯火通明,也不知道此番要谈几天,或许要半月之久。

当正在欢度除夕的长安城坊民路过京兆府,人们站在大门外就见到了京兆府内,灯火下一个个忙碌的身影。

深夜时,京兆府内还有争论声传出来。

对京兆府众人来说,今年的除夕都是不休沐的,一直到了天亮,也就是贞观十七年的结束。

直到早晨,也就到了贞观十八年。

这天,长安城内正在欢度正月,天气依旧寒冷,但人们的兴致高涨。

李义府这些天要住在京兆府,原来京兆府内给官吏们准备了住处,他与张大安就住在了以前狄知逊父子所住的地方。

其实今天早晨,李义府是被一个小子给吵醒的,走出屋门,瞪着眼前这个小胖子。

而这个小胖子也瞪着。

“你是谁家孩子?”

“小子狄仁杰。”

听到这个名字,李义府便明白了,这就是在崇文馆颇有名声的小主事。

还未开口,就见他已溜进了屋内,拿出一个包裹,又快步离开。

李义府询问道:“小狄主事,就这么走了?”

狄仁杰回道:“本来这里是小子与家父住的房间,不过家母来了之后,我们一家就搬走了,现在就住在东市,东西落下了便来取,打扰了。”

别看这个狄仁杰年少,但李义府丝毫不敢小觑,这小子在长安崇文馆颇有名气。

李义府面带笑容道:“可惜了。”

狄仁杰回头道:“什么可惜?”

李义府道:“可惜,你拜了颜勤礼为师。”

狄仁杰的胖脸冻得有些红,他狐疑道:“为何?”

“你若能拜老夫为师,定能教会你更多。”

“仁杰家中还有事,再不回去家母又要发怒了。”

“你回去吧。”

“小子告退。”

李义府失落地低下头,但自己也并不打算一直在崇文馆,将来建功之后,说不定也能入朝班,站在太极殿早朝的。

张大安买了两只烤包子而来,道:“长安的早食比洛阳更贵。”

李义府迟疑道:“听说了,崇文馆有早食,不用钱的。”

还是将早食递给了李义府,张大安道:“刚去见了两位兄长,我多年不回来,他们责备了一番。”

“身为人子,多听些责备也无妨的。”

“是啊。”张大安点着头,忽又抬头道:“来年你与上官仪一起去山东,我就不去了。”

李义府道:“好,某家在前面平事,铲除恶人,你在后方治理。”

张大安重重点头。

温挺道:“听说萧皇后入宫了。”

李义府迟疑道:“那位萧皇后?”

张大安解释道:“隋炀帝的萧皇后听说久居兴道里,还以为已过世了。”

萧皇后是长孙皇后召见的,今年正月长孙皇后召了不少勋贵人家的女眷。

当年江都兵变之后,前隋轰然倒塌,这位前隋的萧皇后就此颠沛漂泊半生。

平日里,李唐家与这位年迈的萧皇后来往并不多,毕竟前隋都已亡了。

母后平时是不参与朝政的,但母后可以从一些别的方面来影响一些朝政。

比如说有人劝谏父皇重新起用萧瑀,而萧瑀正是这位萧皇后的弟弟。

李承干并不参与母后主持这一次宴会,而是安静地在东宫度过正月初一。

直到小兕子领着小於菟与小灵鹊回来之后,李承干才问道:“母后与萧皇后都说了什么?”

小兕子给小灵鹊擦了擦鼻涕,“妹妹也不清楚,萧皇后将萧瑀呵斥了一顿,萧瑀离开长安了。”

李承乾道:“有劳母后了。”

“皇兄是不要用萧瑀吗?”

“你怎么知道的?”

“妹妹听爷爷说的。”

李承干抱起脚边的儿子,揉着儿子那被冻得通红的脸颊,道:“母后是在为孤登基做准备,要扫清障碍。”

将儿子放在怀中,再看苏婉与宁儿还在棉线给孩子织着衣裳,她们低声交谈着。

有时候真觉得自己提前人到中年,李承干饮下一口茶水,越是岁月静好就越觉得时光过得越快。

可能是太过宁静了,就容易将心神沉淀下来。

一边书写,李承干还要一手抱着儿子,不然他总是想要爬到桌上去。

等小兕子整理好书卷,重新走回来,李承干才将儿子交给她照顾。

写完了一封书信,李承干交给崇文殿的太监,道:“交给褚遂良。”

“喏。”

新年正月刚刚过去,当太子的书信送去之后,褚遂良就向陛下进谏,“高句丽渊盖苏文杀害高句丽大臣,篡位称王攻打新罗,实为狼子野心,不敬大唐,不称臣属,当诛之。”

很快,陛下就下令让鸿胪寺询问新罗使者金春秋。

刚下了一夜雪的长安城,天刚亮的时,今天是大唐贞观十八年的正月初三。

金春秋跟着褚遂良,“褚侍郎,外臣该如何说?”

褚遂良领着路道:“该怎么说就怎么说。”

“外臣实在是……”

金春秋很迷茫,他根本就没收到高句丽攻打新罗的消息,还是说这个消息,是假的?

第11章 图表第56章 告老辞官346.第346章 眼光要长远353.第353章 漫长的辩证第146章 早朝缺席134.第134章 各县县丞384.第384章 贞观的从前258.第258章 生不逢时的人270.第270章 新家第17章 他要卷死孤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将来203.第203章 河西之事第77章 立冬宴席268.第268章 太子大婚(感谢季夏初一的盟主打赏)第157章 从来就不为自己第12章 等暖风来260.第260章 谈人生367.第367章 看洛阳第156章 京兆府争论347.第347章 辽水战争第42章 正义的一战222.第222章 给太子的封赐第3章 太子讲故事245.第245章 皮纸老子祭典第320章 归来的皇帝第177章 远大的理想第109章 指指点点第30章 天赋异禀的弟弟妹妹第156章 京兆府争论298.第298章 中秋396.第396章 朕的老叔叔们第35章 越活越平庸198.第198章 一地鸡毛第172章 精气神355.第355章 冬至家宴377.第377章 旧人老臣281.第281章 恪明白了第49章 上架感言220.第220章 唐军来了第66章 大将军教导第7章 皇家仅有的温情第136章 各有苦恼的兄弟姐妹第175章 莫要内耗219.第219章 调令第116章 用心险恶第63章 小事上犯糊涂第88章 活得明白191.第191章 查到底第12章 等暖风来第90章 天大的误会182.第182章 胆识与气魄第49章 上架感言第48章 恢复宁静的东宫(今晚凌晨零点上架)245.第245章 皮纸老子祭典370.第370章 启程封禅199.第199章 临近新年第66章 大将军教导267.第267章 苏亶第161章 监察第66章 大将军教导第69章 活该一辈子太子?228.第228章 明达的修行183.第183章 识大局第141章 陈仓县尉第103章 不一样的孝心第168章 一夜200.第200章 皇兄很忙199.第199章 临近新年第106章 互相“信任”的父子第53章 太子的正面影响244.第244章 花丝镶嵌第66章 大将军教导第325章 佳节310.第310章 高效的朝政行为192.第192章 星图与名册第70章 家事299.第299章 为何哭,为何笑243.第243章 雪后214.第214章 大旱大涝238.第238章 潦草的旨意300.第300章 明达与浑天仪第144章 刘仁轨的新生198.第198章 一地鸡毛第164章 这世上的事难不住太子第160章 太子言出必行268.第268章 太子大婚(感谢季夏初一的盟主打赏)第184章 历代皇帝的忧虑356.第356章 皇后的家书第122章 这关中远远不够第47章 伏允的下场189.第189章 聪明的人第74章 太子拜师第72章 能从天黑讲到亮第31章 无建树的太子第120章 孤的大事业第181章 老师家事398.第398章 君臣坦诚343.第343章 皇帝出征第18章 彪悍的早朝286.第286章 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