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第345章 梦中惊坐起

第345章 梦中惊坐起

父皇的大军终于在五月送来了消息,说是大军已到了当年曹操占据的邺城,也就是说大军到了河北地界,按照这样的脚程,现在皇帝的书信到了洛阳。

也就是东征大军应该是离开了河北地界,开始前往幽州。

李承干看着父皇让人送来的书信,在河北邺城,父皇评价了魏武帝曹操,说曹操临危制变,虽有料敌设奇,则一将之智有余,但万乘之才不足。

大致意思是说作为一个大将军有余,做皇帝有所不足。

舅父听到这个消息正哈哈大笑,指着太上皇数落,现在的这位天可汗与太上皇是一样的秉性。

李承干听到这个消息有点郁闷,当然了这都是父皇的个人行为与自己的太子没太大的关系,大抵上是没关系的。

父皇评价曹操的话语,很快就传遍了朝野。

李承干看着劝谏的奏章一份份送到自己的桌前,慢慢地堆积起来了。

坐在殿内的兄妹三人都有些烦闷。

“有时候吧,孤觉得纸张太廉价了也不好。”

知道皇兄的无奈,李丽质翻看着这些劝谏奏章,还有内侍太监出入殿内,不断地将奏报送来。

“其实父皇评价曹操也就罢了,还人尽皆知。”李丽质对此有些沮丧。

还能怎么办?话都说出来了,太宗皇帝对魏武帝曹操的评价终归是被写入了史书中。

同样一脸愁容的还有东阳。

因长安送来消息,孙神医又一次离开了长安,也不知道这一次他老人家会离开多久,要去什么地方,何时才会回来。

东阳低声道:“妹妹总觉得这一次孙神医不会回来了,他想在长安做的事也都做完了。”

李丽质道:“稚奴与慎弟四月才到博州,如今才送书信来,他们两人一定是在半路上贪玩。”

李承干还在为父皇对曹操的评价发愁。

因此,殿内的兄妹三人各自有着各自的苦恼。

李丽质道:“要向朝臣解释吗?”

李承干摇着头:“不解释,让人将这些奏章全部交给父皇,父皇他……算了,随便。”

“也好。”李丽质颔首点头,拿起一本厚厚的册子与东阳一起离开了。

在众多劝谏父皇的奏章中,还有一份是吏部送来的。

经过这一个多月的轮换与调整,吏部也终于将关中各县各乡的问题消化,重新编排与调整之后,加上房相在关中就地的安排,各县的问题也总算是平定了。

自此关中增加了三百三十一个乡,正式落户人口近二十万口人,而且还在继续增加。

如此一来关中总计人口已有两百七十一万。

如此强大的关中给了在洛阳的诸多官吏,庞大的底气,即便是现在中原再一次大乱,有着关中的厚实基础在,大不了再一次征讨。

关中基本盘稳定,以及在大后方还有河西走廊与松州,西域的建设,李唐王朝的根基所在便就此扎稳了。

而这个根基十分的富有。

李承干翻看着奏报,其实关中的人口还可以再往上走一步,哪怕是增加到五百万,七百万。

有了人才会有建设,若是人都走了,也就被抛弃了。

因此还要继续发展,还要继续建设。

有一个确切的好消息,河西走廊以西的戈壁种了十年的树,那些被发配西域的罪犯以及吐谷浑的牧民,种了一片十分广袤的胡杨林,再过几年,这片胡杨林可以一直种到沙州。

这是一个令人无比振奋的消息,这个成果并非一朝一夕完成的,而是在这十年间,持续不断地有人在戈壁种树。

以往让他们种树还需要花费肥皂,当高昌城被唐军攻破之后,便不再给肥皂,而是用马儿与骆驼与种树的牧民交换。

如今整个西域都是大唐的,骆驼马匹要多少有多少。

“太子殿下,御史马周来了。”

李承干搁下奏章道:“让他进来。”

马周走入殿内行礼,先是看了看太子的神色,道:“今日太子的心情看来很不错。”

“孤听闻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值得高兴。”

马周行礼道:“臣倒是听说了一件扫兴的事。”

李承乾道:“但说无妨,近来扫兴的事也够多的。”

马周禀报道:“听闻赵国公下令,调集山东博州各县的官吏前来洛阳述职,其中有三成的县官响应,其余各县则是称病推诿,可有此事?”

“有的。”

这也正是舅舅觉得博州之事棘手所在,但换作自己的立场来看,舅舅的处置还是太过稳重。

马周接着道:“臣便是山东博州人士。”

原来要整治的博州是马周的老家,李承干有些恍然。

“臣出身贫寒,家中那是博州的贫农,臣年轻时跟随常何行事,后经陛下重用,如今博州诸多乡里皆闻臣官拜刺史,又得知赵国公如此查问博州,便来书信询问臣。”

看太子喝着茶水神色平静,马周又道:“若殿下要查问各县,臣可以书信一封,助殿下查问博州各县,只是各县县官也有尽心尽力治理之辈,更有骄纵蛮横之人,但这些县官即便是来洛阳。”

“听他们述职,听治理情形如何,也不过是一面之词。”

李承乾道:“所以孤让上官仪,李义府,还有稚奴与慎弟去了一趟博州,你放心若是治理得当的县官,孤会将他们放回继续任职,若不然罢去官职,重则论罪。”

而以上官仪为首,李义府,以及李治与李慎查问博州各地,像是一支巡查的队伍,明面上有人护送,暗地里还有东宫右率保护,以免地方冲突。

见太子殿下朝着自己走来,马周将姿态放得更低了。

李承干走出殿外,看着已修缮好的干阳殿,低声道:“你是觉得,你出身博州,由你去查问会更好,对吧?”

马周依旧是作揖的姿态,“臣很了解博州。”

“单从立场来看,你出身博州,你应该避嫌的。”

“臣……”

李承乾道:“此番巡查博州的人都不是博州出身,且看这一次的成效,往后每年都会有各路巡查的官吏,形成常态,长久施行之,不管是山东,河北,或者江南两道皆会如此,人手轮换互相监督。”

马周道:“若朝中对地方官吏太过严苛,他们恐也会对地方乡民更严苛。”

“但不能没有监察,寻常人可以知难而退,但我们不行,就如父皇明知东征弊大于利,可为了人心与社稷,还是发动了东征,其实父皇大可以不东征的,安心留在宫里,哪怕是出去游猎也不至于如此。”

“可即便如此,还是迎难而上,将人们从前隋留下来的积怨一扫而空,让社稷安定,人心归附。”

“几百年了,中原历代王朝留下来的弊病太多了,就在上个月孤又收到了河北的奏章,有人上奏主持弹劾这次粮草运送的河北馈运使韦挺。”

“说他整日与地方大族游走,甚至一度劝谏前军缓慢行军,实则是为了拖延,可他却在后方整日置办酒席,既不为了职责奔走,也不去看看漕渠是否畅通,就造船运粮,导致漕渠拥堵无法通行,好在营州的张俭早有囤积粮草。”

“这才让父皇的大军到了营州,得到粮草补给。”

马周惊疑道:“竟有这等事?”

李承干从袖子里拿出一封书信递给他,道:“这是跟随在父皇左右的恪弟送来的,若不是他送信而来,孤还不知,信中恪弟对此尤为气愤,几度想要下河北,砍了韦挺,奈何他有军职在身,不得擅动。”

马周回道:“殿下,臣很早就向陛下劝谏,韦挺此人刚愎自用,命他为馈运使恐会误事。”

“所以,你且看监察一事是否重要,是否需要持之以恒,哪怕大唐的官吏头上都悬着一把刀,巡查也是值得的。”

这本是一件令人极其愤怒的事,马周很想亲手去将韦挺的人头砍下来。

可在太子说出来,却是这么的轻松,似乎有一种麻木与习以为常,马周痛心道:“臣请命,请殿下废去韦挺馈运使一职,以延误军机之罪抓拿入洛阳,臣愿亲赴河北,巡查地方。”

李承干揣着手道:“好,再过两日,等孤的政令与文书拟好,命你为河北巡查御史,巡视各地。”

“喏。”

所以呀,父皇用心良苦。

“殿下,为何站在这里?”

马周早就告退了,李承干站在大殿前,看向讲话的宁儿,笑道:“汉王李元昌让人送来奏章,他说孤的生活太过寡淡,也为了皇嗣能够更多,让孤多收容几个妃子,等来年父皇大胜而归,见到东宫又添子嗣,父皇定会更高兴。”

宁儿蹙眉不语。

李承干笑道:“你说这些叔叔怎么就那么爱管闲事呢?”

宁儿还是低着头不语。

“其实生活嘛,总是越平静越好。”李承干牵起她的手道:“不用放在心上。”

宁儿心里清楚,其实自己也好,太子妃也罢。

各自生养了一儿一女,去年才调理结束,这也是东阳嘱咐的。

因此在夫妻之礼上,避开了一些时日。

夫妻俩牵着手,一路走着,李承干继续道:“今年恐怕要杀一些人,要罢免一些人的官了,也不能将所有的事都交给舅舅,他毕竟是忠心父皇的……”

宁儿听着太子殿下对朝臣与国事的满腹抱怨,忽然笑了。

“你说这世上的人是怎么了?不是自汉以来最讲为人臣之道吗?怎么有人会不为了社稷着想呢?”

刚走到寝宫,殿下又抱怨了这么一句话。

苏婉监督着儿子用饭,小於菟拿着木勺子往口中送着饭,目光时不时看着四下,吃饭不专心。

听了殿下的话语,出身名声学识颇为渊博的苏婉,她解释道:“汉魏之后礼法一度丧乱,隋帝虽说一统中原也只有短短三十八年。”

李承乾道:“说不定到了明天,朝野上下都想将韦挺生吞活剥了。”

见儿子又要伸手去拿玩具,苏婉眼神一瞪,小於菟只好低着头继续用饭。

自三月太子的调令送去松州,五月中旬的这天,大将军牛进达终于抵达了洛阳。

这番轮换之后,朝野上下都能感觉到,现在驻防河西走廊以及松州的李震,还有新任的松州守备将军王玄策,安西都护府都护裴行俭,庭州大将军梁建方。

牛进达调任回来之后,余下的河西走廊四城,镇守大将军李震的河西折冲府六万兵马。

庭州都护府领兵五万的梁建方大将军。

裴行俭虽说只是一个都护,但其下仍有两万兵马。

松州守备兵马还有四万,青海屯兵三万。

两个都护府,一个河西走廊,青海是屯田要地,松州一地,这些将领若都是太子东宫门下……

以往朝中群臣都觉得太子没有兵马,可似乎只是在转眼间,不动声色之间。

群臣这才反应过来,如同幡然醒悟,夜里梦中惊坐起,这才意识到这位太子已拥有五位骁将,六路兵马,二十万大军。

他们皆守在关中的西路要道,其中以李震为中心,河西走廊为要地,西进可输送西域与松州两侧,若退则以松州与河西走廊为屯田屯粮之地。

关中各县皆在东宫太子治下,有着发展了十余年的根基,拥有两百多万人口。

还有房相主持关中政务,就连李卫公与河间郡王都居住在关中。

西面有大军驻扎,关中是一片富裕之地,太子身居洛阳处置国事,洛阳的后方,也就是这位太子的身后,竟储备了如此雄厚的实力。

兵马,钱粮,人口富足得令人发指。

朝臣恍惚,大唐何时有了一个如此强大的太子?

这个太子竟然还如此谦逊地在倚仗朝臣。

牛进达将军到了洛阳,今日早朝就来到了新修好的干阳殿大殿,准备面见太子。

群臣站在大殿内,马周拿着奏章正在大骂道:“韦挺此人,臣必手刃之。”

牛进达才站在大殿前站定。

身为老将,他神色平静,但听到马周的怒骂声,他神色惊疑,心中猜疑,是发生了何事?

注:资治通鉴,《祭魏太祖文》太宗皇帝评价曹操。

注:新唐书:韦怀质回朝后,弹劾道:“韦挺每天置办酒席,不考虑职责,不前去巡视漕渠是否畅通,军队所需粮草,恐怕不如陛下原先设想的。”太宗怒,派遣将作少监李道裕代替韦挺,让治书侍御史唐临将他押送洛阳,废为平民

第95章 合力捞鱼240.第240章 老师的一贯作风第118章 不缺添乱的人第41章 大胜而归第24章 还是舅爷疼太子78.第78章 解气?第179章 效益第112章 小气的父皇第322章 太子与老师第164章 这世上的事难不住太子第324章 劝谏与反问第140章 和谐的宴席第174章 分寸第20章 忠诚不极端第46章 秋猎前的一致意见212.第212章 坚韧的意志第85章 兵马未动304.第304章 寒冬335.第335章 新年的正月300.第300章 明达与浑天仪第138章 从不退让第141章 陈仓县尉第48章 恢复宁静的东宫(今晚凌晨零点上架)第9章 播种新的学说第313章 太子的新喜好第39章 他的成就是大唐的237.第237章 笄礼289.第289章 戍守北疆第101章 东宫争吵259.第259章 来长安的禄东赞267.第267章 苏亶第180章 喜欢与人交谈第148章 玄奘的来信300.第300章 明达与浑天仪第36章 大唐的七月初七205.第205章 河西重城第21章 岂不是一桩美事第27章 长安传闻286.第286章 转变第152章 东宫旧人235.第235章 清闲的人290.第290章 将来的一代人220.第220章 唐军来了第66章 大将军教导第4章 红楼与曹先生第41章 大胜而归195.第195章 不完美的工事340.第340章 为过去,也为将来第109章 指指点点第127章 游园第8章 东宫的新生活第48章 恢复宁静的东宫(今晚凌晨零点上架)306.第306章 皇帝出游274.第274章 新年261.第261章 看第一场秋雨第18章 彪悍的早朝300.第300章 明达与浑天仪263.第263章 他的事业第130章 请你道歉第34章 储君心事244.第244章 花丝镶嵌266.第266章 太子婚事第155章 狄家父子191.第191章 查到底341.第341章 不是当年221.第221章 太子想要的是将来第127章 游园第316章 人的孤独289.第289章 戍守北疆第82章 抢还是买216.第216章 期盼与未来182.第182章 胆识与气魄第160章 太子言出必行第69章 活该一辈子太子?292.第292章 贞观十四年265.第265章 母后与妹妹的安排第133章 多半被剁了205.第205章 河西重城第66章 大将军教导283.第283章 吃什么长大的第82章 抢还是买第321章 臂膀第5章 东宫前任尸骨未寒304.第304章 寒冬第23章 太子游长安341.第341章 不是当年第50章 天分第162章 小公主与李道长第172章 精气神第90章 天大的误会第36章 大唐的七月初七第4章 红楼与曹先生307.第307章 太子的实习期第48章 恢复宁静的东宫(今晚凌晨零点上架)第66章 大将军教导第3章 太子讲故事第52章 爷孙俩241.第241章 雪灾(感谢唐萌少主的盟主)第113章 班底构成189.第189章 聪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