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小时候

魏国夫人若不肯收敛且继续张扬的话, 迟早会出事, 关于这点,贺兰敏之早有预感。

只是他没想到, 这预感这样快成真,迅若闪电让他猝不及防。

——武媚从先帝后宫一名半被废的妃嫔, 几度起落,成了如今几乎压倒了高宗的圣后, 靠的可不是天赐的运气,而是过人的手腕。

不必说在后宫一家独大,就算是那些老谋深算的朝臣,被她一双纤纤玉手轻易拉下马的,又有多少。

她之所以容高宗宠爱贺兰氏,就如敏之心中忖度的, 一来因为她几乎独揽朝中大权,对于高宗自然也要用点笼络的手段, 若是后宫里太“清苦”了, 反而不美,所以索性让高宗任意胡闹去。

另一方面,贺兰氏之所以得宠,却也正是因为她是皇后的亲戚, 对武后而言,既然要遂高宗的心意,选一个不知来历的妃嫔,还不如贺兰氏这样一个“自家人”。

当然, 除了这些外,其实还有个原因,是敏之忽视的。

可正因为这种种,魏国夫人才恩宠一时。

但是贺兰氏毕竟年少,她哪里会想到这些,就算敏之明告诉她,以她心高气傲的性子,又怎会承认她所得种种全来源于武后的“恩赐”?

贺兰氏不屑于此,她更想听见且相信的话,恰恰是武三思说给她的那些。

谁又能知道,那些甜的像糖一样的言语,其实尽是夺人性命的剧毒。

那天抱着贺兰氏出宫,还未到丹凤门,敏之便晕厥过去。

等他醒来,已是次日。

先前因他昏死过去,武后命人将他送回了周国公府。

御医又开了凝神安气有助于睡眠的药,命喂他喝了。

这半日,武惟良武怀运早被囚在禁军地牢,以丘神勣的办事之能,早就审问出了“真相”。

敏之心神恍惚,不顾杨尚劝说,仍是挣扎着来到大明宫。

殿内,武后将丘神勣所得真相同敏之说明。

武后道:“这两个畜生原本是想毒害我,却不料竟让阿月替我去了,我早跟陛下说过,阿月还那样年轻,宁肯是我才好。”

“敏之,”她望着敏之叹道:“我的心,其实是同你一样的。”

敏之望着高高在上的武后,忽然道:“我想见见武惟良跟武怀运。”

武后道:“我知道你的意思,只不过毕竟人死不能复生,如今总算给阿月讨回公道,也能让她在天之灵瞑目了。你不必去见那两个畜生,我自会发落他们。”

敏之仍道:“我想亲自见一见他们。”

ωwш● ttka n● c○

武后微微皱眉:“真相已得,何必再多此一举。你只需要好生保重自己,然后再料理阿月身后之事罢了。”

敏之听到“身后事”,诛心刺骨:“阿月,阿月在哪里?”

武后叹道:“毕竟陛下深宠阿月一场,如今她又替我而死,我已求请陛下,就以后妃之礼将她厚葬。如今停在永德殿里,你若想见我叫人带你去就是了。”

“后妃”二字入耳,敏之的脸上浮现一丝嘲讽的微笑,他张了张口,却又并未说什么。

敏之终究先跟随宦官去永德殿“见”了贺兰氏。

相比昨日的惨烈诀别,此时的魏国夫人因被人妙手整理过,面上血污消失无踪,妆容精致更胜从前,一身她素日最爱的刺绣牡丹锦衣,静静地躺在金丝楠棺木之中。

她脸上的神情这样娇美可爱,就好像睡着了,正在做一个甜美的梦。

敏之心里竟生出一种不切实际的想象,兴许妹子并没有死,只是在跟他玩笑,他试着连唤数声,等她睁开眼睛向着自己顽皮一笑。

但最终他等来的只有身后宦官担心地一声:“殿下您可好么?”

这一句打碎了他的幻想。

敏之暴怒回身:“给我滚出去,滚出去!”

众人连滚带爬地逃了出去,殿内只剩下了敏之一人,白幡白蜡,敏之看着看着,扶着棺木哭倒。

等敏之回神,再度再求要见武惟良武怀运之时,武后道:“从此你不必再提。这两人实在是我们家门之耻,先前我向陛下禀明实情后,陛下甚怒,便下令将那两人处死,以安抚阿月在天之灵了。”

敏之并不怎么诧异,只重复问道:“他们已经死了?”

武后道:“死了。死得其所。”

敏之垂眸:“姑母……真是好手段。”

武后瞥向他,不动声色道:“你说什么?”

敏之道:“这么快就问出真相,处死真凶,我只是钦佩,姑母这样做,阿月若是在天有灵,也当欣慰。”

武后才道:“这不过是身为家人应该做的。你总该知道,没有什么比阿月仍活着更好。”

敏之强笑,挤出的笑却仿佛拧出的黄连汁子:“您说的是。”

敏之拜别武后,摇摇摆摆往外。

正走间,身后有人叫道:“表哥!”

原来是太平公主追了出来,敏之却浑然不觉,仍是往前而行。

太平撵了过来:“表哥!”蓦地见他神不守舍,太平心中难受:“表哥,你不要太难过啦,这也是没法子的事,谁能想到……”

敏之垂眸看着那稚嫩的脸,忽然打断她:“阿月……”

太平一怔,却又明白过来:“表哥,我、我是太平。”

敏之醒神,深看太平,目光闪烁。

忽然旁边有人道:“殿下,外面太热,您还是先回殿去吧。”

敏之这才留意原来在场还有一人,抬头看时,正是梁侯武三思,此时缓步走了过来,立在太平身旁。

太平道:“有什么妨碍的?”

武三思道:“先前皇后不是叮嘱过,叫你不要四处乱跑么?何况如今正是非常时候,且回去吧。”

太平听说“非常时候”,又看敏之:“表哥,你、你要节哀。”

敏之还未应声,太平低低一叹,转身而去。

剩下武三思跟敏之两人站在原地,敏之仍是一言未发,武三思看他一眼,便道:“周国公方才,可去看过魏国夫人了?”

敏之抬眸看向武三思,仍不答话。

武三思嗟叹道:“实在是太可惜了,豆蔻之年,却惨遭如此荼毒。”

敏之道:“是不是你。”

武三思道:“什么是不是我?”

敏之道:“武惟良武怀运所作所为,跟你有没有关系。”

武三思失笑:“周国公,不要忘乎所以胡乱咬人,这个跟我又有什么关系了。”

他满面匪夷所思,又扫敏之道:“不过是天有不测风云罢了,只能说阿月的命不大好。”

武三思说罢,叹息着摇头,往前迈步出了宫门。

敏之在后看着他身形渐渐远去。

当初知道贺兰氏相助武三思脱罪后,敏之便觉此举不妥,简直像是东郭旧事。

但他自诩武三思不会有这样大胆,因此大意。

武惟良跟武怀运曾去登门拜访过武三思,这件事贺兰敏之是知道的。但武家这两人一心要留在京都,故而四处钻营,拉拢亲眷也是有的。

武家这两个兄弟粗莽无知,非止武后不待见,就连一些略有见识的武家族人也是宁肯疏远些,因此对敏之而言,这不过是两个一无是处不值一提的蠢货罢了。

敏之聪明一世,却万万想不到,他担心的贺兰氏的命运竟偏偏拿捏在这两个看似不相干的蠢材身上。

现在回头想想,二武去梁侯府之举,当然不再像是他先前想的那样单纯了。

他立在偌大大明宫中,举头四顾,再无可眷恋之人,一身皮囊亦如行尸走肉,恨不得就此随风灰飞湮灭。

且说武三思上了马车,回头看敏之仍在原处未动,武三思不由冷笑:“终于……你也有不能的时候了。”

声音里有一丝得意跟嘲笑。

对武三思而言,这一场局,机关算尽,终究不负这场心血。

至少……在皇后那边儿,他的地位俨然又牢固如常。

这一切当然不是无缘无故而来的。

这要从袁恕己在梁侯府内查出种种证据,要进宫揭发的时候起。

武三思嗅觉何其领命,早就察觉不对,早飞跑进宫向武后求救。

然而长案背后的武后并不理会,对他声泪俱下的绝望表演视而不见。

就在武三思以为死定了的时候,武后道:“你知道袁恕己为什么明知你是我的侄子,却仍要迎难而上的原因吗?”

武三思心乱如麻,哪里还能想得明白。武后道:“因为他知道,我不会在这种事情上明目张胆地替你掩护。正相反,如果给我决定,我会……杀了你。”

武三思几乎瘫跌在地:“姑母、姑母救我!”

武后冷道:“所以你根本是求错了人了。在这宫里的确有个人能救你一命,但却不是我。”

武三思既惊又喜,忙询问是何人,武后却不紧不慢地拿了一份折子,随口道:“你可知道,想要脚踩两只船的人……最终下场会是如何?”

武三思一愣,幸而他还有一丝理智聪明:“姑母!我对您的心意天地可表,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呀。”

武后哼道:“我最烦听人指天誓日,蜜语甜言,那些太过动听的话里头往往藏着刀子跟毒。而我,只想看人之所为。”

武三思忙匍匐道:“姑母想要侄儿做什么?只管吩咐,我立刻……”

武后却敛了笑,淡淡道:“我索性给你写道诏书,贴到城门上去如何?”

武三思噤声,知道自己又问错了。

之前是因为被袁恕己逼急了,让武三思脑中一片混乱无法认真忖度,退出含元殿后他将武后方才的话仔仔细细统统想了一遍。

“宫里有个人”,“脚踩两只船”……

武三思的确知道这宫里有个人能救自己,事实上,在他进宫求武后之前他已经有个一个隐隐约约地念头,倘若武后这边儿碰壁,那就索性——

去找魏国夫人。

魏国夫人最得高宗宠爱,她撒个娇,高宗十有八/九会应允。且武三思自诩跟魏国夫人之间关系不差,只要放得下身段儿,多说几句动听的话,那个小丫头未必不会听自己的。

但是同时武三思又怕,去求魏国夫人救命自然使得,让他忌惮的是,如果他贸然去求魏国夫人,从此会引发何等后果。这个“后果”的意思是……武后对这件事会是什么反应。

但现在武三思知道了。

——“脚踩两只船”,就是武后给他的反应,脚踩两只船的人往往会掉下河淹死,武三思当然不想淹死。

所以他迅速给自己想好了往下要走的路:第一,求魏国夫人救命;第二,不能脚踩两只船,仍要坚定地站在武后这边儿。

因为没有人愿意有皇后这样一个可怕的对手。

魏国夫人在她面前,稚嫩的简直像是个七八岁的小孩儿,虽然经常撒泼,看似占了上风,但那是武后不愿跟一个不懂事的“熊孩子”计较,可如果真的惹怒了她,终于让她忍无可忍了后……

毕竟魏国夫人不是小孩子。

其实就算是小孩儿又如何,武三思觉着没什么能够挡在这位姑母皇后的跟前路上。

因此,魏国夫人就在一种懵懂无知的情形下,走进了一个早就注定好的圈套。

所有的挑拨只是让她更加娇纵轻敌,魏国夫人满怀欣喜地奔向武三思给她编造的美好的凤位,谁知一脚踩落,已是万丈悬崖。

车厢内,梁侯抱臂沉思。

当他猜到了武后已经彻底厌烦了贺兰氏之后,便在找寻机会,但是毕竟贺兰氏身后还有个高宗,更加还有个不好惹的贺兰敏之,故而武三思投鼠忌器。

谁知老天如此善解人意,就在他畏首畏尾之时,武惟良武怀运回到了京都。

这真是再好不过的借刀杀人的机会了。

武三思想到这里,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笑容,但是忽然他模模糊糊想到一个问题:武惟良跟武怀运在这个时候回到长安,是不是太过机缘巧合了?皇后召他们回来,当真是所谓“亲情”相关?

耳畔忽然听到急促的马蹄声。

武三思正胡思乱想,起初还以为是自己所乘马车,但很快便知道不是。

他正要掀起车帘看看是什么人敢在朱雀大街上如此急速狂奔——

“彭!”一声巨响。

车厢猛烈地颠簸起来,单侧的轱辘飞起,车厢几乎侧翻出去。

武三思大叫一声,身不由己从车厢的这边儿滚跌到对面。

他本能地抱住头,叫道:“发生何事!”

车夫的声音惊恐地传来:“是周国公……”还未说完,就惨叫一声,杳无声息。

此时马儿仿佛受惊,越跑越快,武三思在车厢里颠来滚去,听车夫声气不对,心头一凉。

咬牙从车窗外看出去,却见果然在临近旁边儿,敏之赶着自家车驾,凌厉充满杀气的双眼却看向这边儿。

武三思不由叫道:“贺兰敏之,你疯了么?”

回答他的,是敏之将缰绳一拨,马鞭当空划过。

几匹马受惊,被迫往旁边凑来,几乎跟武三思拉扯的那两匹马擦肩并行了,两辆马车也挤在一起,车轮相接处发出劈里啪啦的声响,又有木柱断裂发出瘆人响动。

被贺兰敏之故意挤压撞击下,车逐渐向着旁侧的水渠逼近,有几次车轮擦着水渠边沿而过。

武三思起初不知他的用意,发现之后,忍不住尖叫起来!

“贺兰敏之,住手!”武三思惊恐大叫,“你不要命了么?”

前头两匹马长嘶一声,原来前方有一棵榆树略微横斜出来,马儿扭身避开,但是马车却避无可避,直装而上!

武三思顿时从车后被撞得直飞往前!马车再也支撑不住,往旁边的水渠沟里翻跌下去。

早在两辆马车并行的时候,路上行人便已经纷纷避让围看,街头巡逻的衙门禁卫更是闻讯而来,见状大惊,纷纷聚拢。

贺兰敏之勒住马儿,往下俯看。

武三思随着残破的马车一并坠落沟渠,一时无声无息,半晌不见出现,不知死活。

敏之盯着看了许久,嘿嘿一笑,这才重新赶车去了。

那些禁军认得是大名鼎鼎的周国公,哪里敢招惹,直到贺兰敏之去了,才纷纷地张罗抢救。

这一场惊魂,武三思伤了腿脚,脸上挂彩。

先前坠水,又惊又怕,又被水一冲,便闭过气去。

此事很快武后也知道了。

但在武三思诉说委屈之后,武后却似有息事宁人之意:“他原本就是那个无常性情,如今更加失了亲人,如此反应也在情理之中,幸而你命大无事,就不必再跟他计较了。”

武三思道:“但是、但是姑母,我觉着这次不止是无常任性这么简单,他好像是知道了什么……他会不会疑心……”

武后抬眼。

虽未说话,武三思已噤若寒蝉。

武后却又垂眸:“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么简单的道理你怎么不懂?”

武三思起初还有些失望,武后竟纵容贺兰敏之到如此地步!甚至连他几乎要了自己性命,都如此轻描淡写地开脱放过。

直到武三思告退出殿,重又回味武后那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之时,方品出几分真正意思。

武三思挑眉:“难道说……”

他想笑又不敢,生怕自己笑的太早,但是不可否认,这种突如其来的想法,让他心里舒泰。

偌大的长安城,每日都演绎着不同的喜怒哀乐,生离死别。

正如敏之对阿弦说的: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这正是陶渊明的《拟挽歌辞》里两句,说的是亲戚伙伴们正在因为亲人的离开而仍觉悲伤,但其他不相干的众人却已经在开怀歌舞。

这数日,敏之犹如行尸走肉一般,沉浸在痛苦跟愤怒之中无法自/拔。

他后悔自己的粗心大意,更加愤怒就算贺兰氏身死,他仍无法毁天灭地,为她陪葬。

这种愤怒又促使悔恨加倍,扭曲咆哮,像是无形的毒蛇将他的身心几乎啃噬干净。

但是痛怒交加反复之后,所有的症结最后只剩下了一个:就算他当真毁天灭地,贺兰氏也不可复生了。

直到他忽然间想到了一个可能,这才似乎举世苍白里看见了一丝光亮。

平康坊。

敏之擒住阿弦,恶狠狠地威胁,在他眼里心中看来,面前的人俨然已经是他最后的希望。

这样狰狞狠恶的周国公,自是万人畏惧,但阿弦并不怕。

她只是倍觉伤郁而已。

阿弦道:“殿下,就算你杀了我又怎么样,仍然不能成事。”

敏之竟从她太过平静的反应里看出一丝悲伤,这一点悲伤就似千里之堤上一点溃口,几乎让他在瞬间全盘涣散。

敏之却仍咬牙道:“好,如果杀了你不能成事,那我就杀了她!”

他挥手指向虞娘子,然后又指着玄影,破罐子破摔不顾一切:“它!还有……陈基,袁恕己……所有你牵挂着的人,是不是还不能成事?”

阿弦想不到敏之竟会说出这种话:“殿下!己所不欲,何施于人!”

敏之道:“说的对,我所不欲却偏偏给我遇上,那我就让世上所有人都跟我陪葬!”

阿弦当然知道这并非是周国公说说而已。

阿弦看他一眼,终于抬手按住他揪着自己衣领的手,慢慢地将他推开。

敏之起初还不肯放。

阿弦道:“殿下,你这样我是没有办法找人的。”

敏之松手:“你、你答应了?”他惊而又笑,“快找,快找,阿月在哪里,在哪里?”转头四看,迫不及待。

虞娘子眼中担忧之色更浓,看向阿弦,阿弦向她一摇头,转身扫了一眼屋内屋外。

并无。

“我先前之所以不敢答应殿下,就是因为……一般而言,并不是我去找‘它们’,”阿弦深吸一口气,有些为难地解释,“多半是‘它们’来找我。”

敏之怔怔地看着她。阿弦道:“所以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找到,到底能不能找到。”

“当然能!”敏之叫起来,“阿月,阿月!你在哪里,你出来!”

他仰头大叫,似乎这样就能把贺兰氏召唤出来。

这一幕场景,当真又是可笑,又是可怕,又是可怜。

阿弦被迫随着贺兰敏之回到周国公府,不管是在路上还是回了府,敏之寸步不离,时而东张西望打量,时而指点阿弦看某处询问有无,时而焦躁催促,时而又喃喃自语。

幸而阿弦是个心胸不比寻常的,且又素知敏之性情,又理解他当此之时……见怪不怪。

想当初朱伯出事,那会儿她的精神情形,又哪里比现在的敏之好上多少?

只是不管是从平康坊到周国公府,甚至将国公府转了个遍,阿弦都未曾看见有什么贺兰氏的踪影。

敏之已有些不耐烦起来,他怀疑道:“你到底能不能?”

阿弦不应声。敏之却又自打脸道:“你当然是能的!当然!”

周国公府的家奴下人们,见了敏之之时,都是一副噤若寒蝉之态,但阿弦不觉可怕,只觉可怜极了。

阿弦见敏之双眼之中全是血丝,好言相劝他去歇息。

正云绫也来劝慰,敏之对阿弦道:“不许你去,给我找到了再去。”

许是因阿弦在侧,敏之心神安稳几分,入内服药后沉沉睡去,但手兀自握着她的手腕。

云绫本想喊她悄悄出去,谁知敏之握的甚紧,丝毫不肯放松。

怕惊醒了他,只得放弃。

云绫小声问道:“之前殿下是在叫你找什么?”

阿弦道:“殿下是有些伤心过度,姐姐不必理会,只好生伺候就是了。”

云绫忧心不已,低低道:“我想不通,魏国夫人那样年轻,为什么会遇上这样的无妄之灾。”云绫强打精神,“你且好生坐会儿,陪着走这半日必然累了,我去给你倒一盏茶。”

阿弦见敏之浑然无知地沉睡,便忙叫住云绫:“姐姐,有一件事想请教你。”

云绫道:“何事?”

阿弦却有些难以启齿:“周国公、他小的时候……”阿弦屏住呼吸,正在思忖如何开口,外头有人道:“夫人来了。”

两人停口,云绫往外迎了几步,果然见杨尚带了两个侍女而来,因贺兰氏之事,杨尚亦通身素服,越发显得超逸出尘。

杨尚道:“殿下怎么样了?”

云绫陪着入内道:“才服了药歇下。”

杨尚走到榻前看了半晌,目光落在阿弦身上:“你……是先前跟着殿下的人?后来听说你去了户部当差了,对么?”

阿弦拱手称是。

杨尚道:“殿下因魏国夫人之死,心神不宁,是否为难你了?”

阿弦摇头:“不曾。”

杨尚声音温和:“殿下的性情我是知道的,不管他做了什么,请你不必放在心上。”

阿弦道:“并不敢,殿下也并未做什么。”

杨尚扫过敏之紧握着阿弦腕子的手,看了一会儿,便靠坐过来,温柔握住敏之的手:“殿下,我在这里。”

连唤数声,敏之仿佛察觉,被杨尚握着手一抬,阿弦趁机脱身了。

杨尚并不忙离开,转头看着阿弦道:“有劳你了,等殿下调养一阵儿后,亲自谢你。”杨尚又对云绫道:“去送送十八子罢。”

云绫道:“可是殿下……”

杨尚不等她说完,柔柔地道:“这里有我呢,若殿下要怪也有我呢。”

云绫从命,陪着阿弦退了出来。

两人沿着廊下往外,云绫道:“我们这位夫人,看着甚好脾气,其实是个极有心计决断的。不过她这样自作主张也好,现在殿下神智不稳,若是对你有个三长两短岂非糟糕了。”

阿弦道:“周国公不会真的伤我,姐姐放心。”

云绫举手在她的头上抚过:“你呀,总是把人都想的那样好。对了,你方才想问我什么?”

阿弦期期艾艾:“也、也没什么,只是想问,殿下小时候……怎么样?跟魏国夫人小时候就很好么?”

云绫道:“原来你想问的是这个,说起殿下小时候,那可真也是人见人爱的,因为生得太好,许多人一见他,还以为是个女娃儿呢,都要抱抱、亲亲他……”

阿弦“咕咚”咽了口唾沫,眼前忽然出现一个花朵般的孩子,拼命挣扎着叫道:“放开我,放开我!”

却毕竟逃脱不了。

偌大的一双手将他擒住,用力撕扯,露出底下柔嫩幼稚的小小身躯。

肮脏的嘴咧开,似乎是笑,又像是迫不及待地落下。

“放开我!”阿弦厉声大叫,举手在面前乱挥乱舞。

“怎么了?”惊慌失措,云绫眼睁睁地看着阿弦满面愤怒,对着面前虚空乱踢乱打。

她着急想上前拦住,却被阿弦打中,顿时捂着脸后退几步,矮身蹲了下去。

阿弦这才醒过来,低头看看自己的手,忙上前扶着云绫:“姐姐怎么样?我、我不是有心的!”

云绫捂着脸,疼得眼里冒泪,听阿弦慌张,才勉强站起身来:“不碍事,没怎么样……”

阿弦见她脸颊上赫然肿了一块儿,越发慌了,连声道:“对不住!”

云绫一笑:“说了没事,倒是你,方才是怎么了?与其被你那样惊吓,不如多打我几下呢。”

阿弦皱眉想着方才所见,眼前似乎都是那孩子无助惊恐而满是绝望的眼神。

她的右眼也跟着灼热起来,心头鼓噪。

阿弦举手抓了抓眼睛:“我、我……”

她知道那个自己亲眼看见的无助的孩子,正是年幼的贺兰敏之。

她也清楚的知道那一幕意味着什么。

当初才上京都,被贺兰敏之为难的那一次,她隐约就曾看见过这样的场景。

现在这一次却更加清晰。

震惊,愤怒,甚至也有一丝那孩子当时清晰而浓烈的绝望。

但是……如何启齿。

崔府,内宅上房。

慈眉善目的崔老夫人斜倚在胡榻上,望着面前之人道:“我看你的确比先前瘦了好些,也有丫头说你饮食上很不留意,都是懒懒地,你婆婆还暗中高兴,以为你终于有了身孕了呢。”

烟年垂着头,竟无言以答。

崔老夫人笑了笑,道:“我这样的年纪,想吃的东西虽多,却克化不了了。你们这样年轻,可不要平白亏了自己,又不是荒年,家里的东西也都不缺,想吃什么就让厨下去做,务必要把身子养好,倘若再出上次宫里那样的事,可就无法可说了。”

烟年道:“是我一时失了检点,以后再不会了,请老太太勿要担忧。”

老夫人听她声音轻而无力,略觉心疼:“你是懂事的孩子,我向来放心。所以看你这个样儿,自也多怜惜你些。你就算是别叫我这个老家伙操心,也要自个儿多体恤自个儿才好,赶紧把身子保养起来,我可不喜欢这样病歪歪的模样。”

“是。”烟年回答。

老夫人肃然又问:“对了,近来听说晔儿又忙的不着家?我睡得早,他又每每回来的晚,所以竟不知道究竟。”

烟年道:“您放心。他们部里虽然诸事繁忙,但一得闲夫君就会回来,他还常说因这缘故不能常给老夫人请安,心里愧疚的很,总嘱咐我多替他尽心呢。”

崔老夫人面露笑容:“我可不爱听这话,他若有这心意,也不必陪着我老婆子,只多陪着你才好。”

烟年忙道:“他也这样说过,只是毕竟为人臣,首要尽忠,这也是我的想法。”

老夫人叹了声:“你倒是总维护着他,不管我说什么,你都要给他描补……”虽然烟年身子骨有些单薄不尽如人意,但胜在性情通透聪慧,样貌又极出色,很得老夫人喜欢。

老夫人停了停,试探问道:“烟年,晔儿的确也不是个爱风流的人,只怕性子太庄淡了些,你……偏也是一样的,当初你们成亲的时候,我跟你婆婆还喜欢呢,说正好儿两个投了契了,正好‘相敬如宾,夫唱妇随’……”

烟年不知她为何说起这些。

老夫人眉心一皱:“今儿这里没人,索性我跟你说句实话,晔儿是不是哪里……愧对了你?你只管告诉我,我教训他。”

烟年急起身道:“老夫人,当真没有。”

崔老夫人凝视着她:“我自己的孙儿,自己知道,我自认晔儿是个举世难得的,但是日子过的好不好,其实是会透出来的,从你脸上身上,我觉着你一定有什么事瞒着。”

烟年因近来少有进食,身子果然虚弱了,虽站在原地,却不禁微微摇晃。

崔老夫人唉声道:“你若不说,少不得我再详细盘问他去。”

烟年双膝一屈跪在地上:“老夫人,夫君委实是世间最好的,只是我、是我自己命贱福薄……”眼中的泪不由落了下来。

崔晔不管是人品,相貌,性情,家世,就算在达官显贵才子诗人层出不穷的长安,也算是首屈一指,正是金龟婿的最佳之选。

上品自是上品,一流也是一流。

但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上品一流”就适合自己。

崔老夫人听了这句,起初还不当什么,转念一想,突然心惊。

第85章 陈大哥第356章 谁更狠第348章 孩子第341章 大婚第197章 知心第220章 登堂入室第323章 知己第347章 除周第149章 守夜人第248章 冷暖而自知第194章 眷恋第117章 你第28章 锦衣玉食第22章 宿军屯第221章 有女同车第267章 紫薇垣第37章 一夜无眠第56章 跟我回第42章 欲壑如渊第49章 百味之冠第175章 等你开窍第63章 杀之第130章 抱住第281章 无愁之庄第89章 绿孔雀第279章 一声母亲第74章 幻亦真第246章 下次我陪你第37章 一夜无眠第325章 记住第190章 金贵第212章 冲个喜第274章 两重冰火第369章 完结篇第177章 爱与不爱第367章 完结篇第89章 绿孔雀第352章 造化第193章 地府(慎入)第82章 教坏我第105章 他是君子第52章 刑场之上第80章 鬼嫁女第293章 不要逃第199章 好东西第119章 悦第117章 你第340章 最动听的第181章 若即若离第91章 卢先生第356章 谁更狠第238章 阿叔别走第109章 那个孽障第107章 头等大事第264章 宫中对第228章 面君面圣第145章 被鬼追第100章 生死关第185章 韦之女第272章 帝与后第160章 绵绵情意第241章 除晦与诛邪第155章 做的很好第169章 歪打正着第171章 勾魂夺魄第302章 昨日重现第273章 如父如兄第86章 我要他第287章 恩爱第184章 两门亲事第231章 两位国公第235章 冬日牡丹第91章 卢先生第74章 幻亦真第325章 记住第201章 凤凰鸣第43章 铁石心肠第175章 等你开窍第255章 产房驱鬼记第349章 幸运第224章 切肤之痛第177章 爱与不爱第361章 将完结第237章 为你盛开第298章 这一夜第49章 百味之冠第167章 驳斥天后第227章 大宝之箴第32章 心服口服第143章 配不上第47章 血都热了!第225章 相亲相近第246章 下次我陪你第223章 我的阿弦第234章 遣唐之使第264章 宫中对第343章 日常第207章 有情人第143章 配不上第278章 独一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