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扬眉吐气

高力士,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很多后人赞扬他,有人更是赞他为“千古贤宦第一人”,这种评价不可谓不高了。

当然,也有人对他很不爽,骂他为奸臣,因为他中伤诗仙李白,使得李白没有被重用。起因在于,李白一次喝醉了酒,要高力士给他脱靴,这令高力士记恨在心,对李白大为不满。

脱靴这等事极为无礼,真要论个明白的话,应该是李白的不是。没招你,没惹你,好端端的,你却要人脱靴,谁会高兴?

太监也是人,也有人权,也需要尊重。

不管是赞扬,还是不爽,有一点是没法否认的,那就是高力士对李隆基的忠诚,这点勿庸置疑。高力士是李隆基身边最为忠诚的人,不论李隆基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还是逃难前往蜀中,惶惶然如同丧家之犬,高力士都忠心耿耿的侍候在侧,不离不弃。

更让人赞叹的是,高力士之死也是因为李隆基。在发配归来的途中,高力士得到李隆基的死讯,吐血而亡。

这种忠诚,还需要怀疑吗?

李隆基想过很多太监,就是没有想到武则天给他的竟然是高力士,由不得他不惊讶。

“不管怎么说,高力士对我的忠诚是不用怀疑的,自此以后,我就有了一个可以放心使用的人了。”紧接着,李隆基又是大为欢喜。

纵观高力士的所作所为,除了中伤李白外,没有什么缺失。他虽是很得李隆基信任,却是不干预政事,比起后世那些乱插手政事的太监来说,他好得太多了。

而且,他又忠诚,不离不弃,可以为了李隆基去死,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小高子,这是朕的孙儿,你可愿侍候他?”武则天指着李隆基问道。

“但凭陛下作主。”高力士回答很得体。

“嗯,你就好好侍候他吧。”武则天对高力士的回答很满意,微微颔首。

“遵旨。”高力士大声领旨。

“三郎,你可满意?”武则天脸上泛着慈祥的笑容,冲李隆基问道。

“我能不满意吗?这太满意了。要是你把另一个太监杨思勖再赐给我,那就完美了。”李隆基有些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想道。

“谢祖母!谢祖母!”李隆基不称“陛下”,而称“祖母”,这很亲近,武则天满意的眯了眯眼睛。

“你们下去吧。”武则天挥挥手。

“儿臣告退。”李旦冲武则天见礼,毕恭毕敬,小心翼翼,没有丝毫失礼处。

然而,武则天对他没有好脸色,不耐的挥挥手,好象在赶苍蝇似的。

对于李旦这个软蛋的儿子,武则天还真是不怎么待见。

李旦见礼完毕,转身离去,额头上都冒出冷汗了。

与李旦小心翼翼,胆颤心惊退场相比,李隆基就嚣张得多了。

李隆基冲武承嗣竖起大拇指。

“这……”群臣大为惊讶。谁都知道,武承嗣没安好心,一心要整李旦父子,李隆基竟竖起大拇指赞扬,这太出人意外了。

“哼!谅你也不敢不奉承我。可是,我不会领情,我会整死你!”武承嗣看在眼里,得意的一扬下巴,自鸣得意的想。

然而,他的念头刚刚升起,脸色就发僵了,一张脸变得绿油油的。

只见李隆基的大拇指朝下,还冲他咧嘴角,一副不屑之极的样儿。

“你……”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当着武则天的面,李隆基如此挑衅,无异于响亮的耳光重重扇在他脸上,武承嗣怒火万丈,恨不得把李隆基撕着吃了。

“噗哧。”武则天失笑出声,又无奈的摊了摊手,一副拿李隆基无可奈何的模样。

武则天是强力人物,在她面前要是象李旦那般软蛋,她肯定瞧不起。要是表现得很强势,她反而会很欣赏,李隆基这番做派正对她的脾性。

当然,这得把握好分寸,李隆基的分寸把握得很好。

出了甘露殿,高力士侍候李旦和李隆基上车,跳上车辕,赶着马车,直奔东宫而去。

高力士这手赶车的本领不俗,马车很是平稳,令李隆基一阵赞叹。

“父王,你这是……”李隆基正转念头之际,只见李旦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死死盯着李隆基,仿佛不认识李隆基似的。

“你真会惹麻烦。”李旦缓缓开口道。

“麻烦?”李隆基颇为不屑,在心里想:“武承嗣把刀都架到你脖子上了,你还怕麻烦,不敢反击,真是个软蛋。”

“这种麻烦,不妨多些。”李旦话锋一转,不乏赞赏。

“这……”李隆基一愣,随即有些想笑,李旦也是个蔫坏。

“你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姓武的,你就不怕他对付你?”李旦有些担忧。

李隆基今天对武承嗣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大加开罪,让武则天罚了他,令武承嗣颜面扫地,以武承嗣睚眦必报的性格,必然会对付李隆基。

“父王,我们没有惹武承嗣,他要对付我们。我们惹了他,他还是要对付我们。不管我们惹与不惹,他都要对付我们,还不如把他朝死里得罪。”李隆基一昂头,激昂昂而言。

“你这是甚混帐话?”李旦愣住了。

随即,李旦捋着胡须,眼睛忽闪忽闪的,若有所悟,道:“似乎,好象也有理。”

李隆基的话不是似乎好象有理,而是很有道理。

武承嗣盯上太子之位了,把李旦这个皇嗣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无时无刻不在想着除掉他。李隆基不惹他,他要整李旦;惹他,他还不过是整李旦,惹不得惹武承嗣,他都要整李旦,还不如把武承嗣朝死里得罪。

李旦似乎沉浸在李隆基的道理中,没有再说话,一脸的思索样儿。

很快的,就到了东宫。

李成器,寿昌公主他们得到消息,一窝蜂的涌出来,个个一脸的担忧,李隆基看在眼里,一阵温暖。

“父王……”李成器不等李旦下车,就急急忙忙的问道。

“要厨下备酒宴,我要痛饮!”李旦站在车辕上,昂头挺胸,大声下令。

“好。”李成器没有反应过来,痛快的答应。紧接着,他就反应过来了,一脸的迷茫:“甚?摆酒宴?为何?”

以他想来,李旦和李隆基这次被拘到上阳宫,肯定是凶多吉少。即使能平安归来,也要受很多委屈,这应该气愤才是,李旦却是要摆酒宴,要痛饮,还真是让他想不明白。

自从七年前退位以来,李旦无时无刻不处在武承嗣、武三思这些武氏子弟的打压中,他过了七年胆颤心惊的日子,令他气愤无比,却又不敢发作。

今天,李隆基一而再,再而三的让武承嗣难堪,丢脸,他只觉扬眉吐气,痛快无比,他要不痛饮一番,就不在情理中了。

当李旦择要把经过一说,李成器他们一片欢呼:“太好了!太好了!”

他们也觉得扬眉吐气,痛快无比。

第68章 绝户计第54章 精兵第81章 天赐良机第39章 宫变(上)第10章 默啜助兴第62章 武则天的提议第79章 东宫风光第61章 张说论兵第18章 断敌退路第71章 图穷匕现第36章 滥竽充数第49章 大败古太白第58章 分裂种子第85章 大决战(上)第53章 战后总结第18章 纷纷归降第63章 一文一武第28章 妙计破城(中)第46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第39章 宫变(中)第58章 分裂种子第39章 西天竺灭亡第45章 自食恶果第66章 首战告捷(下)第6章 一语解惑第27章 不信也得信第85章 大决战(下)第19章 赢得尊重第10章 默啜助兴第41章 铁证如山第22章 好大的鱼第43章 立太子第14章 和谈?第60章 开元基调第57章 离间计(上)第59章 冬季练兵第77章 踩的就是你第69章 大练兵第74章 奇袭黑沙城第53章 突厥的对策第62章 揭皇榜第30章 胁迫第65章 武三思兵败第68章 绝户计第20章 惨无人道第26章 好大一顶绿帽子第28章 妙计破城(下)第29章 突厥退兵第12章 怛罗斯之战(下)第26章 中央开花(上)第42章 斩尽杀绝第42章 智珠在握第14章 和谈?第51章 整的就是你第55章 我恨楚王第58章 大唐憾事第24章 大战古尔(上)第7章 我有妙计第26章 不可能?第6章 张说挂帅第13章 张说来投第10章 席卷大非川第36章 武则天的决断第6章 巧舌如簧(上)第45章 自食恶果第59章 姚崇十事第20章 惨无人道第27章 你比我狠!第63章 一文一武第68章 龙武军第60章 服软第26章 中央开花(中)第44章 王孝杰的选择第30章 胁迫第29章 名臣张说第71章 设伏第6章 张说挂帅第17章 武则天很烦第48章 奇葩圣旨第2章 狼狈为奸第79章 突厥耻辱地:碛口第21章 大破吐蕃(中)第82章 惊天血战(上)第28章 妙计破城(下)第57章 离间计(下)第67章 波斯王子第88章 名满天下第28章 又一顶绿帽子第16章 立太子之议第60章 血染大漠(中)第79章 突厥耻辱地:碛口第13章 弹劾李隆基第26章 好大一顶绿帽子第11章 兵临怛罗斯第34章 投楚王第33章 招兵买马第46章 争相结纳第61章 张说论兵第40章 杀!第60章 服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