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大唐战车隆隆启动

姚崇政才昭着,由他率人前去治理,不会有任何问题。只是,他作为丞相,必须要留在国内,要坐镇中枢,那么这治理一事就理所当然的落在宋璟身上了。

宋璟不仅刚直,而且还有不凡的才干,他还富有治理吐蕃和天竺这些异域的经验,由他牵头治理一事,没人会有异议。

“把治理一事交给宋璟,放心。”武则天非常赞赏的点头,道:“只是,这治理一事太过繁剧,得给宋璟调配几个能人,不然的话,宋璟会被累坏的。”

“圣后英明!”众人对武则天的说法大为赞同。

这次出兵进攻阿拉伯帝国,若是成功的话,唐朝就会拓地万里之广。而且,这万里不比吐蕃这种地广人稀之地,这里有着众多的口众,需要处理的政务之多可想而知。即使宋璟再厉害,他也不可能把这些事儿做完,这需要给他配几个能人相助。

“这样吧。”李隆基点头,道:“除了姚崇、张说、钟绍京,不能动以外,其余人等,宋璟你瞧中了谁,就挑走。”

李隆基这是给宋璟大开方便之门了,任由他挑人。

姚崇是丞相,要坐镇中枢,肯定不能被挑选。张说要统兵出战,同样不能挑选。至于钟绍京,他要暂代兵部尚书一职,也是不能挑选,因为大战一开,需要处理的军务很多,兵部必须要一个能人坐镇。

“陛下,能不能把韩休调来。”宋璟微一沉吟,道:“张九龄能来是最好。只是天竺也需一人坐镇。把韩休调来就成。再有李元绂、张嘉贞他们相助。应该是可以了。”

天竺是这次出兵西征的最重要粮草来源地,在唐朝拿下撒马尔罕以前,唐军的粮草都要从天竺调运,必须要一个能人坐镇,张九龄和韩休二人必须留下一人。两人中,张九龄留下似乎更合适。

“好!”李隆基欣赏的点头,赞赏道:“宋璟站得高,看得远。有大局观,能从全局看问题,这很好!”

治理的事儿很繁剧,需要很多人手,若是换个人很可能连张九龄也要了,宋璟没有这么做,他的确是当得这赞誉。

“张说离开后,兵部的事务就由钟绍京兼领。”李隆基冲钟绍京道。

“遵旨。”钟绍京暂摄兵部,这是众望所归之事,群臣不会有异议。钟绍京领旨。

“击破大食的大体事儿,我们已经商议得差不多了。还有具体事宜,你们有甚要说的,尽管道来。”李隆基扫视众人道。

接下来,众人商议具体的出兵事宜。数十万大军出动,需要做的事儿很多,这一商议就是好几天,这才商议妥当。

“陛下,这次西征,应该从军事学院里挑选一批人,组成一支军队,要他们参战,磨练他们。”王孝杰最后道。

“应该的。”众人齐声赞同。

李隆基创建大唐军事学校,就是为了培养军事人才,如此大战,若是不能让这些学员参战,那就是错失良机了。

良将,是在战场上打出来的,唯有实战才是最好的磨练,让这些学员参战是一个很英明的决定。

“王孝杰,你是否发现了将才?”李隆基盯着王孝杰问道。

“陛下英明。臣还没有说,你就发现了。”王孝杰未语先笑,道:“在军事学院里,臣还真发现了一员帅才。”

“帅才?”是帅才而不是将才,群臣的兴趣大增,个个眼睛瞪圆,死盯着王孝杰。

王孝杰是大唐名将,征战一生,眼光奇高无比,等闲人难入他的法眼,被他赞为帅才,必然是非凡了得之人。

“他就是张守珪。”王孝杰笑眯眯的道。

“大唐名将?”李隆基一惊,随即就是欢喜无已。

张守珪是唐朝的名将,战功昭着,为大唐立下赫赫军功,青史留名。如今的张守珪很年轻,不过二十多岁,有他出现,也就意味着大唐名将不会象武则天时期那样“断代”,而是代代相传。

“此人精明过人,才思敏捷,对兵道自有独到之处。”王孝杰笑呵呵的道:“臣特的指点过他,只要假以时日,让他磨练磨练,就能独挡一面。”

张守珪成了王孝杰的弟子,得到王孝杰的兵法,而张守珪天赋不凡,一定能大放异彩。

“如今只发现了一个张守珪,要不了多久,郭子仪、李光弼、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这些大唐名将就会一一现身。到那时,大唐将会达到鼎盛,将才不缺。”李隆基很是欢喜。

如今的郭子仪、李光弼、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他们有的还很年幼,有的还没有出生。只要过上十几二十年,等到这些名将现身,再有大唐军事学院进行培养,大唐就会有大批名将,要想不达到鼎盛都难。

等到诸事商议完后,李隆基道:“大军即将调动,张说应当率领诸将先一步进入西域,为大战做准备。”

“遵旨。”张说他们领旨。

数十万大军调动,需要处理的事儿很多,张说他们先一步进入西域,准备开战事宜,这是应该的。

张说他们把他们手上的事儿交接完成,众将就在张说的率领下,赶赴西域。

李隆基率领群臣相送,一直到灞上折柳而别。

“诸将已去西域,大军开始调动。”李隆基一声令下,大军开始奔赴西域。

在全国各处,涌现出了一幕幕热血壮歌。

“弟兄们:你们已经知道了,自从五年前,陛下登基伊始,大唐就在准备击破大食,完成太宗皇上未竞之愿。今日,陛下终于下旨了,要我们奔赴西域。击破大食。你们愿不愿参战?”一个校尉向集结在一起的唐军大声训话。

“愿意!”将士们爆发出惊天的吼声。

早在六十年前。波斯帝国覆灭之前,派人到长安请求唐朝出兵。唐太宗考虑到当时的条件不具备,西突厥未灭,唐军不可能通过西域进入波斯,只得以路途遥远为由拒绝出兵。这给了阿拉伯帝国机会,灭掉波斯后,阿拉伯帝国实力暴涨,大举东进。想要打到唐朝来,奴役中国。

唐太宗拒绝出兵一事,不仅仅是唐太宗的遗憾,也是唐人的遗憾。如今,他们终于可以弥补这一遗憾了,可以击破阿拉伯帝国了,他们能不欢喜么?

“我要告诉你们:此战要在异域万里之外开打,会很辛苦,有天大的危险,很可能埋骨他乡。他们怕不怕?”校尉接着训话。

“不怕!”

“怕,就不是大唐好男儿!”

“大唐好男儿就不怕!”

将士们爆发出惊天的吼声。如同雷鸣似的。

“很好!这才不愧是大唐好男儿!”这个校尉大为欣慰,道:“没给你们说,我曾追随陛下参与了灭吐蕃、平定天竺、征服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战,更是在喀布尔砍下大食狗头三级。”

这个校尉无比自豪,红光满面,越说越兴奋,声音越来越高。

李隆基灭吐蕃、平定天竺、征服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打败古太白,这是一连串的辉煌胜利,早就为唐人所熟知。能亲身参与这一战,这对谁来说都是无比自豪之事。

“大人,能给我们讲讲么?”

“是呀。大人,给我们说说你的英雄事迹。”

将士们一脸的艳慕,眼睛放光,恨不得立即听到他精彩的故事。

“可以。我们一边行军,一边说给你们知道。”把这等得意事儿说与别人知道,是一大快事。更别说,这还能激励军心士气,何乐而不为呢?

“好!好!好!”将士们大为欢喜。

校尉一声令下,这队唐军踏上征程,奔赴西域。

这样的场面,在大唐各处不断上演,一支支唐军按照既定的部署,奔赴西域。

一队队唐军朝西开去,在河西走廊上开始汇聚,引发了一场大风波。

“隆隆!”一阵惊天动地的声响传来,正在朝东进发的商队听到这如雷声响,个个耳朵竖起来了,眼睛瞪圆。

“这是甚声音?如此响亮。”

“好象是大军开进的声音。”

“大军开进?没错!就是大军开进。这是蹄声,声音错落有致,整齐利索,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如此大军出现在河西走廊,这是为何?”

“不会是大唐要对大食动手了吧?”

“没错!一定是这样!一定是这样!”

“太好了,大唐要击破大食了!走,我们犒军去!”

这支商队的商人一阵猜测,想到了唐朝进攻阿拉伯帝一事,大是欢喜。

“对!犒军!”

商人很快就取得一致意见,带着人手,赶着货物,去迎接唐军。

远远就看见一条长龙,滚滚而来,声威惊天。

“没错!就是大唐之军!是我们的军队!”

“哈哈!大唐要击破大食了!要击破大食了!”

先前还是猜想,如今得到证实,他们是喜笑颜开,一张嘴哪里合得拢。

“好威武雄壮的军队!”

“那还用说!谁叫这是我们大唐的王者之师呢!”

商人把唐军开进的整肃阵势看在眼里,喜不自禁,赞不绝口。

“隆隆!”唐军快速到来,蹄声如雷,从他们身边快速通过,朝西前进。

若是从空中望去的话,只见整个河西走廊上,到处都是在开进的唐军。一队队唐军,组成一条长龙,滚滚西去,前不见其头,后不见其尾。

打个比喻的话,唐朝若是一辆战车的话,大唐战车已经隆隆启动。

第72章 泥涅师的危机第33章 招兵买马第39章 宫变(中)第8章 西域盛况第52章 默啜的迷惑第11章 兵临怛罗斯第29章 突厥退兵第55章 我恨楚王第16章 中亚明珠第27章 不信也得信第53章 狠狠打脸第24章 狼狈勾结第68章 绝户计第7章 英雄归来第60章 血染大漠(中)第7章 我有妙计第84章 霓裳羽衣第9章 高力士第15章 尊重第79章 东宫风光第12章 吐蕃震恐第59章 冬季练兵第47章 教子有方第65章 气象一新第60章 血染大漠(上)第77章 踩的就是你第36章 诬陷第28章 传说中的小白脸第58章 破大食之策第60章 开元基调第12章 安插人手第2章 唐睿宗第6章 巧舌如簧(上)第10章 大军西征第7章 突厥复国?第44章 王孝杰的选择第87章 《水调歌头》第39章 张说作证第49章 最毒妇人心第7章 我有妙计第82章 惊天血战(下)第85章 上官婉儿第21章 名声渐起第46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第41章 睿宗复位第10章 大军西征第7章 英雄归来第7章 突厥复国?第56章 登基第78章 统统有赏第41章 铁证如山第60章 血染大漠(下)第30章 张昌宗第39章 西天竺灭亡第61章 世界名题第59章 巨患第22章 此路不通第20章 优素福很恐慌第22章 好大的鱼第47章 武则天的决断第55章 我恨楚王第76章 轻取黑沙城第27章 不信也得信第38章 欢迎下地狱第73章 默啜亲征第42章 复国号还都第70章 选妃第13章 毁灭日第56章 阿拉伯帝国使者第23章 在劫难逃第36章 武则天的决断第8章 李隆基献计第74章 楚王万岁第4章 调兵遣将第31章 毁灭打击第26章 不可能?第44章 遭遇大食第31章 出兵天竺第41章 睿宗复位第37章 分头出击第8章 妙计破城第73章 默啜亲征第84章 霓裳羽衣第30章 吐蕃大治第28章 妙计破城(上)第69章 火烧大漠第57章 国号开元第25章 增援丰州第4章 商议军机第3章 自救第6章 巧舌如簧(下)第68章 龙武军第18章 断敌退路第37章 阴谋进行时第14章 关你屁事第29章 血流成河第40章 太平公主的选择第33章 招兵买马第77章 踩的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