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张昌宗

张说身长七尺,身板挺拔,眼睛明亮,透着睿智,整个人很是精神,显得精明干练。

“名臣不愧是名臣!”李隆基微微点头,对张说大为赞赏。

张说是唐朝名臣,非常有名的宰相,是“开元盛世”的重要推手之一。开元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一千年过去了,仍是没有哪个王朝能够超越,即使享有“盖世之选”美誉的清朝康、雍、乾三朝也是比不了。

而张说就有大功,开元盛世他居功至伟。

张说不仅政才不凡,而且很有将略,他是文武全才,以军功起家,成为大唐名相。他曾在边关打突厥,斩首甚众,令突厥害怕。

正是因为他在边关统过军,打过仗,他对军队非常了解,他向李隆基建议,用蓦兵制取代已经败坏,不适应形势需要的“府兵制”,李隆基采纳了他这一建议,成功的解决了兵员问题。这是李隆基一朝军功鼎盛的重要原因。

“张说在这里,姚崇呢?”李隆基在心里暗道。

李隆基为什么会由张说而想到姚崇?那是因为一个典故“生张说不如死姚崇”。

张说和姚崇两人之间不对付,彼此看对方不顺眼,因为张说曾经参过姚崇,因此而结怨。

这事一直是两人的心病,李隆基也知道这事儿,曾经专门举办一次酒宴,把两人召到一起,为二人做和事佬,要他们把这破事儿扔掉。

然而,也不知道是命里相克,还是怎么的,没用,两人就是看对方不顺眼。

Wшw ★тt kan ★℃o 要说气度,两人的气量非常大,姚崇是与房杜齐名的宰相,不会连这点儿气度都没有,然而,就是对张说不爽。而张说同样的对姚崇也不爽,两人就这么扛上了。

两人就这样,你算计我,我算计你,一直到姚崇死也在算计张说。

姚崇死的时候,他很担心张说对付他的儿子孙子,就把他的儿子叫到榻前,说张说富有才华,只是张说反应稍慢,而且贪婪,可以利用利用。

事实上,张说为官清廉,并不贪婪,只是他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收藏古玩,这到了对头姚崇嘴里就成了“贪婪”。

姚崇说他发丧之时,张说必到,要他的儿子把古玩放到显眼的地方,要是张说不看的话,那他们家就危险了。要是张说很在意的话,就把这些古玩送给张说,博得张说欢心的时候,要张说写一篇祭文。

发丧的时候,张说果然来了,祭奠之后,张说看见了古玩,眼睛放光,久久不愿离开。姚崇的儿子就乘机把古玩送给张说,请求张说写一篇祭文。

张说得到古玩,很高兴,当场就准了,写了一篇祭文,对姚崇多加赞赏。

姚崇的儿子立即把这篇文章送进宫,给李隆基看了。

过了几天,张说有些后悔,心想我为什对死对头姚崇唱赞歌?他就以要修改为名,索要这篇文章,姚崇的儿子说已经送给李隆基看过了。

至此,张说这才反应过来,长叹一声我“生张说竟然不如死姚崇”,这事就成了典故,流传下来。

“张说,免礼。”李旦破天荒的抱拳回礼,对张说很是敬重。

李旦这个皇嗣虽是虚的,没有实权,没有什么地位,毕竟是皇嗣,要他抱拳回礼的人并不多,而张说就是一个。

张说此人清廉正直,风骨凛然,而且他才华横溢,科举考试是“策论天下第一”,也就是“状元郎”,对于这样的人,李旦不能没有敬意。

“谢皇嗣。”张说行完礼,侧身相请,道:“皇嗣,请。”

“好。”李旦点点头,在张说的陪同下,快步进了丽春殿。

丽春殿是上阳宫很重要的建筑,这里景致优美,各种各样的建筑不少,布局是匠心独运,很是清雅。

李隆基一边走,一边打量,大为赞叹:“真是气派!”

来到一座别殿中,张说请李旦坐下,命人送上茶水点心。

“张说你主持赐宴一事,可有困难?若是有的话,你尽管说,我尽力帮你。”李旦对张说很是敬重,放下身段儿,愿意为张说帮忙。

李隆基微微点头,对李旦此举大为赞赏。

李旦这是在结交张说。象张说这样富有才华,年富力强的人,那是前途无量,是未来大唐的支柱,值得拉拢。

“谢皇嗣美意。”张说波澜不惊,平静的道:“若是张说需要帮忙的话,会向皇嗣请求。”

若是换个人,肯定会很激动。不管怎么说,李旦也是皇嗣,他主动提出帮忙,那是天大的恩赐。张说却是平静,波澜不惊,这份胆识不凡,李隆基微微点头,大加赞赏。

“那好。”李旦点点头。

“皇嗣,等会要劳动你大驾,前去迎接春官侍郎。”张说向李旦道。

“嗯。”李旦很是意外,鼻孔里发出一声轻嗯声,很是不爽,脸色有些冷。

李旦这个皇嗣虽然没有实权,没有多大的名望,没有多崇高的地位,那也是皇嗣。张昌宗这个春官侍郎虽然很得武则天的宠信,也不能让他亲自前去迎接。

“哼!”李成器更是不爽了,冷哼一声。

小小的春官侍郎,竟然要皇嗣亲自前去迎接,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寿昌公主他们的脸色很冷,同样不爽。

“这是陛下的意思吧?”李隆基淡淡开口。

“楚王所言极是,这正是陛下的意思。”张说眼里掠过一抹讶异,瞄了瞄李隆基。

他万万没有想到,李隆基竟然能猜到这是武则天的意思。

“陛下的意思?”李旦既是意外,又是震惊。

他知道武则天很宠信张昌宗,却是没有想到,武则天竟然宠信到这种地步,竟然要他这个皇嗣亲自前去迎接。

李成器和寿昌公主他们也是一脸的惊讶。

“陛下这是在尊崇春官侍郎,那我们就遵旨办事吧。”李隆基知道,这就是一个过场,没什么实际意义,没必要在这事上拧着。

既然武则天要给张昌宗面子,那就把面子给足,不就是迎接嘛,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当然,李隆基点明“遵旨办事”,那是在说,他们如此做,只是遵照旨意办事,并不是要拍张昌宗的马屁。

李旦眉头拧着,久久不说话。

“皇嗣,退一步海阔天空。”张说赞赏的打量一眼李隆基,冲李旦道。

他这是在提醒李旦,忍一忍,没必要在这事上拧着,那不划算。

“那好吧。”李旦点点头,算是同意了。

张说安顿好李旦一家,又去忙活了。

李旦他们就在这里喝茶歇着。时间过得很快,差不多小半个时辰的样子,张说又进来,道:“有请皇嗣移驾。春官侍郎到了。”

“走。”李旦脸色不太好看,站起身,甩甩袖子走在头里。

李隆基他们跟着出去。

刚到殿门口,就见到一队人策马而来。

走在头里的是一匹全身雪白的骏马,毛发如同缎子似的光滑,浑身没有一根白毛。鞍辔饰以金银珠宝,富丽堂皇。

白马上坐着一个面若傅粉,体型匀称的年轻人,身着一身白衫,更增几分俊俏模样。

“真有点白马王子的味道。”李隆基看在眼里,嘀咕一句。

“这就是小白脸张昌宗。果然是俊俏。”李隆基把张昌宗一打量,只见其人玉树临风,俊俏不凡。

第2章 唐睿宗第76章 女皇之怒第64章 各有盘算第38章 御前对质第74章 楚王万岁第23章 在劫难逃第17章 武则天很烦第22章 此路不通第42章 斩尽杀绝第82章 惊天血战(下)第13章 薛仁贵兵败处第23章 势如破竹第47章 武则天的决断第40章 杀!第57章 离间计(下)第27章 千金买将第11章 不信?第55章 杨思勖第78章 统统有赏第76章 轻取黑沙城第8章 李隆基献计第19章 等你多时了第54章 类我!类我!第5章 各出机谋第41章 睿宗复位第22章 帝国精锐:千骑第15章 踏上征程第25章 暗流涌动第30章 默啜的愤怒第7章 大唐战车隆隆启动第10章 大军西征第5章 机会来了第79章 东宫风光第47章 第二轮交锋第61章 君臣失和第12章 怛罗斯之战(上)第31章 毁灭打击第8章 妙计破城第44章 鸡毛当令箭第81章 天赐良机第55章 李旦禅位第37章 分头出击第21章 立子第14章 百里飘臭第42章 治理天竺第35章 阴谋第26章 中央开花(下)第55章 我恨楚王第35章 阴谋第27章 大争论第30章 张昌宗第52章 稳定西域第35章 武则天好伤心第31章 太平公主第82章 惊天血战(上)第82章 美女第80章 夺马第14章 和谈?第31章 毁灭打击第21章 要干大的第26章 谁更狠?第21章 大破吐蕃(中)第17章 吐你一脸第57章 离间计(上)第20章 惨无人道第28章 传说中的小白脸第48章 金吾将军第24章 大战古尔(上)第30章 胁迫第67章 敌变我变第39章 宫变(中)第60章 开元基调第75章 坐山观虎斗第63章 一文一武第26章 不可能?第55章 我恨楚王第39章 张说作证第42章 智珠在握第60章 血染大漠(上)第66章 首战告捷(下)第27章 全军出击第65章 气象一新第5章 机会来了第25章 增援丰州第77章 默啜傻眼第33章 招兵买马第16章 告刁状第23章 武则天有点烦第2章 狼狈为奸第76章 女皇之怒第39章 西天竺灭亡第51章 名将之才第32章 识破第10章 扬眉吐气第22章 立谁?第63章 天下瞩目第26章 中央开花(上)第28章 妙计破城(中)第31章 同流合污第32章 战争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