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 灭国大捷

大唐年节刚过,北地大捷就传到了长安城中,皇帝下令欢庆三日,娱乐城十日灯火不熄。

高句丽半岛前后耗时四个月就被平灭,这是举世的功绩,前隋杨广三次攻伐未有正果,大唐四月功成,不得不说这是得天之眷,明显大唐气运非凡。

高句丽国主高建文被押送到长安城中,一样被封为了富贵王爷,连他自己都觉得日后就是混吃等死没啥意义了,可是当杜构夫妇登门的时候,高建文才发现,自己已经是快要当外公的人了。

虽然自己都快忘记这个女儿叫啥名字了,不过能在长安城富贵圈中立足,显然这就是自己日后养老的指望,从此这位悲催的高句丽王又一次找到了余生的意义。

至于杜如晦结下一门高句丽亲事有没有人说闲话,连皇帝李二都赐下礼物祝贺,谁还敢再嚼舌根子?

皇帝李二这时候仿若在梦中一样,回顾之前短短一年时间,大唐就已经立下不世之功,北扫草原,东灭半岛,大军过处所向披靡无人可挡,可以说如果再将西突厥灭了的话,大唐就能达到汉武帝的功业了。

派出半岛治理属官安民理政之后,皇帝李二就召回了在外的三十万大军,李靖和侯君集等将全都回长安论功行赏。

同时新年的第一次大朝会上,李二颁布了最新的人事任免,提拔了一大批年轻文武,那些有意功成身退的老臣,都被安置在闲散职位之上,比如李靖、秦叔宝等,都是在朝中挂了闲职。

不过大朝会封赏刚刚结束,找麻烦的就接踵而至,不是别人,正上博陵崔氏老族长以家族名义上告御状,状告大唐右武卫大将军程知节。

这样的举动显然是当场给了皇帝李二一个嘴巴子,刚刚封赏完,你们就要我处罚?这是要我自己打脸吗?

“博陵崔氏,尔等状告程将军所为何事?”李二阴沉着脸问的,崔氏是敲响皇宫鸣冤鼓告御状,显然是想要将事情闹大。

“陛下,我博陵崔氏有一血脉分支流落高句丽,此次大战之前,对方主动提出认祖归宗,并且要给我方大军做破城内应。

谁想到那程知节一路屠杀,竟然不分敌我尽数屠光我高句丽崔氏子弟,请陛下给我们做主。”

话音刚落,不等军方之人分辨,博陵崔氏的兵部侍郎崔敦礼站出来说道:“陛下,大战之时杜相前往辽东大营宣旨,程知节将军当众将圣旨撕了个粉碎,此等目无君上大逆不道之举,请陛下明察。”

你……程知节气得七窍生烟,好你个崔敦礼,身为兵部侍郎,那就是军方之人,大家从战场回来都绝口不提,你今日竟然主动高密,这是要结仇啊。

其实这根本不用想的,身为大家族子弟,在家族树敌的时候肯定是要站在家族一边的,帮助家族一举打倒敌人,这就是家族培养子弟的目的,而不是培养你们做和事佬的。

原本崔氏族长所言将军屠杀一事,众人还觉得事情不大,程知节付出点代价就能过去,但是撕毁圣旨可就不同了,这是杀头之罪呀。

李二脸色瞬间拉了下来,对着李靖喝问道:“可有此事?”

李靖是大军主帅,这等大事竟然没有写在军报上?这就有欺君之嫌了。

其实也不能怪李靖,本来大军计划好的,大军得胜班师回朝之后,立马跟皇帝求情的,大胜之下再大的罪则都能给免了。

只是没想到时机不对,皇帝李二好大喜功,大军班师回朝正好是年节之后,赶上了大朝会时间,刚刚扎下部队就直接朝会封赏,这才有了李二大震怒,本来就被打脸心情不好,现在好了,程知节完的太过分了。

不等李靖出言解释,杜如晦就第一个站了出来,作为宣旨之人,这时候似乎比李靖更有发言权,不过撕毁圣旨是众目睽睽之下,想要圆过去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吧。

“启禀陛下,当日之事实在是另有隐情。

臣带去了陛下的圣旨密信,宣旨完毕诸位将军纷纷不解,误会说陛下的君令是消耗战而不是兵战。

众所周知,程知节将军当年在辽东等五城与高句丽鏖战数年,高句丽十数万大军偷袭我辽东五城,大唐将士死伤无数,这是程将军心头的一根刺,为了给死去的袍泽报仇,程将军已经好几年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了。

一口气攒着要杀敌报仇,就等着这一天呢,听到陛下圣旨所言此次不用兵战,一时间心神失守,怒火攻心之下不慎将气撒在了圣旨上面。

但是当陛下密信拿出之后,程将军就已经知错,原本要回朝跟陛下当面请罪的。

可是大战在即,正是用人之际,大帅惜才,念及程将军无心之失已经悔过,因此定下戴罪立功之罚,高句丽一战,程将军一分战功都不要,只愿随军出征为袍泽报仇。

以上就是程将军误会损毁圣旨的全部经过,当时在场的所有将军都是明证。”

杜如晦一席话,说的全场哑口无言,无论文武都为之心服口服,听在大家耳边,这丝毫不见为程知节辩护之言,这明明就是一个为了给袍泽报仇不顾一切的良将之为了。

鸿胪寺副卿杜构不禁暗暗给父亲杜如晦伸一个大拇指,姜还是老的辣。

而演技爆棚的程咬金已经泪流满面哽咽着拜倒,趴着地上泣不成声了,此时自己作为当事人不用出言,只用感情就能证明一切。

李二听的感动,主动走下王座,亲手搀扶起程咬金,为之抹去眼泪,温声劝道:“知节,苦了你了。”

“程将军撕毁圣旨之事就此而止,为袍泽报仇雪恨有错吗?朕的命都是袍泽给的,大丈夫立世若忘恩负义不知道报仇,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莫说是撕毁了一张圣旨,就算是当面指责与朕也不为过。

知节无过有功,药师,军部记功薄何在?此等良将为何不赏?”

李二的一番话直接让崔氏一家懵了,我们来时告状的,不是来看你夸赞心腹的。

第八百三十四章 首战轻胜第五百二十四章 阴鸷的邪神 救急的水匪(爆更之五)第五百七十三章 是非分明的耆老 幕后黑手终现第八百四十一章 煌煌正道第三百二十三章 岭南事了 长安急招第五百九十三章 劫粮凶手的消息 海上起事端第六百零一章 大唐第一钢厂 众人偷师第十七章 朝堂震动,龙颜大悦第八十六章 能不能扩招 三国起风波第七百七十五章 智将巧来援第一百一十一章 时装模特 危机隐现第二百九十八章 如何活下去?第六百六十一章 重新出山 倭国招工第四百二十七章 我们只要白凡 葫芦七兄弟第一百六十八章 两帅齐谋 计定北方第七百七十八章 势如破竹(加更)第六十五章 北战突厥 被迫从军第三百三十三章 怎样抓够数?第八十四章 热火朝天的工地第三百五十九章 激烈对决 发人深省第一百六十九章 洛阳生乱 再分一路第九百六十四章 神探夫妇察端倪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听我解释 我嫁给你第二百九十六章 金蝉脱壳 元霸求援第六百六十七章 元霸出征第一百五十四章 以工代赈 学子扬名第二百零八章 信报长安,李二用兵第七百五十六章 思想的难题第八百九十章 临阵反水的崔敦义?第八百三十二章 再会李明心第七百七十三章 李靖的怒火第二百五十五章 妇女之友情圣白凡第七百九十五章 千里忠仆救主第九百六十八章 阴谋显现危急关头第一百三十二章 失心神佳人受磨难 救爱情日夜行千里第七百九十七章 西南危险第五百六十二章 腥风血雨的计划第六百五十五章 选择 白凡发飙第五百三十二章 环环相扣 外交胜利第八十三章 教导主任谁来当?蛮子不能放第七百一十一章 紫阳真人无敌了第九十章 三级权限,无敌大礼包 白凡出事?第六百九十四章 无孔不入第八百四十八章 同归于尽的毒计第八百四十五章 同门再战第三十八章 白凡跪了?赶快跑路!第四百九十七章 北方不稳 天牢诸使第六百二十一章 恩威并施为分田(四)第一百六十三章 乱象渐起 蝗虫竟是救命粮?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大波关系户 比比看吧第六十八章 牛进达演技骗突厥 程怀默依样学放火第九百六十二章 相约桃花岛第六百零七章 大唐土地改革第一枪第二百四十五章 以一敌众豪气冲天第五百零二章 裸衣上朝 当场开赌第六百二十五章 达成一致 白凡放狠话第三百七十五章 情圣白凡很忙第六百二十八章 佛教和中原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杀的偷酒贼 承道遭劫第一百八十六章 墨子剑法 墨家现世第七百四十七章 杜构遇险第三百一十二章 英雄救美 岳阳城下第六百四十九章 打假拳?激斗第一百八十一章 凶狠颉利 残酷手段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唐第一毒师 洞庭岳阳第九十一章 大唐武道自今日而始 神器威武第六百五十一章 胜负 小和尚爆料第六百六十六章 都别拦着我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意的杜如晦第三百五十四章 订婚礼物 李二现身第七百七十八章 势如破竹(加更)第七百二十五章 突厥访吐蕃第七百三十五章 是时候拼命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唐娱乐行业祖师爷 招生简章第二百七十七章 劫镖山贼有心计,各怀鬼胎黑吃黑第二百三十三章 和亲风波 惊动白凡第八百九十四章 狄仁杰书院破案第二百九十九章 受刑保命 囚天之劫第三十四章 计出连环之‘请君入瓮’第九百七十章 困兽之斗阴谋揭开第二百五十二章 礼法什么的,明天再说吧第五百三十二章 环环相扣 外交胜利第二百九十四章 元霸中招,白凡赶到第八百七十七章 心善的李承训第一章 饿死书生骗老道第四章 到底是谁忽悠了谁?第九百三十九章 狄仁杰大婚第一百八十五章 文传法 武传功第四百一十章 看看我们的后台硬不硬第五百九十八章 钢铁量产第四百二十三章 崔君绰殒命 这只是个开始(二合一)第四百六十三章 学术交流 不服者杀第三百二十章 岭南三宝 巾帼英雄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唐第一场舞台剧第五百三十二章 环环相扣 外交胜利二百一十四章 玄甲之殇 千钧一发第九百章 蜀道终于贯通第六百二十三章 李氏妥协的原因第四百五十七章 渊盖苏文哭了 阴招报复第九百五十五章 赌场起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