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挽歌 第103章 历史未必真实

原来此人仍是唐末名将张议潮的侄儿张淮深之子张奉唐,张议潮乃是唐末沙洲归义军节度使,出生于沙洲敦煌的豪门望族,自唐玄宗安史之乱以后,吐蕃贵族乘大唐自顾不暇,收缩西域兵力之际,攻占河西陇右地区。

土蕃侵占唐朝西部领土以后,对当地尚未来得及逃走的大唐遗民进行了极为残暴的统治,苛捐杂税和繁重的劳役自不必说,烧杀抢掠已经是很平常的行为。土蕃人大到贵族,小到士兵随时对当地民众刀枪相向。

而且吐蕃是典型的奴隶制,抢掠人口为奴隶对土蕃人来说是家常便饭,于是整家甚至整村的河西地区大唐遗民经常被突蕃军队抓去变为奴隶,抢夺过程中反抗的青壮男子一律集体屠杀,女性年轻漂亮的多数被土蕃贵族霸占奸污,剩下的也成为军妓或和大部分的儿童一起被卖到土蕃国内各地,甚至卖到中亚和印度。

那些没有被抢掠的则有可能随时沦为农奴,虽然比奴隶的地位稍高也一样饱受蹂躏。当地土蕃军队对唐人和其他民族没有任何理由的屠杀。

因此,在土蕃残暴统治之下,自西汉以来,本来十分发达的河西地区经济文化遭受毁灭性摧残,迅速从封建经济论落到极其原始落后的奴隶制,当地百姓在土蕃统治者残酷压榨下民不聊生。但由于安史之乱的致命打击,大唐王朝已经没有能力驱逐入侵者,收复河西了。

张议潮虽然是当地的豪门望族,但显赫的家族地位并没有为他带来平安,土蕃人根本就没有考虑过维护联合笼络当地汉族豪强大户,更没有打算让他们参与政治,因此当地大地主同样要忍受土蕃贵族的欺诈和蹂躏。

张议潮自幼就对土蕃的残酷统治耳濡目染,对大唐心驰神往,立誓驱逐侵略者回归大唐,因此他自幼就刻苦学习兵法和武艺,并以自己的家产招募训练死士,同时不断收络反抗土蕃起义被镇压的流浪者,积蓄力量,伺机而动。

公元842年,土蕃王朝上层统治发生大规模内乱,曾经令河西各族闻之色变的土蕃赞普郎达磨在皇宫里被暗杀。趁着土蕃人一盘散沙的时候,张议萌发动了反击。

公元848年,张议潮联合当地其他豪强,共同反抗土蕃人的残暴统治,由于土蕃人此时大部分兵力都被调回逻些内战,让张议潮成功已收复瓜州。收复瓜州以后,张议潮迅速派遣使节前往长安,以明确自己起义是为了回归大唐。

公元850年,以敦煌高僧悟真为首的河西使团,历经磨难,终于到达长安,向大唐递交义军首领张议潮的表折以及河西百姓恳求母国出兵协助起义的意愿,唐朝政府立即派遣军队进入河西地区协助起义。

公元851年,张议潮在大唐官兵的配合之下,对土蕃河西地区驻军发起了大规模的反击,彻底摧毁了当地土蕃近百年的基础。至此,已经沦落土蕃统治近百年的大唐河西‘甘,凉’十一州全部回归。因此张议潮被封为归义节度使,兼河西十一州观察使,成为整个河西地区最高军事行政长官。

经过张议潮毕生的努力,西域诸地名义上都回到了大唐的统领之下。土蕃人也被彻底的赶出了西域十一州,但这也造成了整个张氏一门彻底的掌握了归义军,让这支强悍的部队成为张家的私军,也为后面的同门相残埋下了伏笔。

公元867年,为了表明自己绝无私心,坚决维护大唐统一的态度,已经六十九岁的张议潮亲自前往长安以为人质。公元872年,张议潮在长安病逝。

张议潮虽然牛人一个,但他也没办法预测后来之事。在其兄长张艺谭在长安去世后,他把所有的军政大权交给自己已经成年的侄子张淮深,然后前往长安充当人质。

张淮深虽然也很有能力,但和其叔相比,仍颇有不如。这样就被张议潮的女婿,两晋书画家索清的后裔索勋钻了空子。他联合几个有野心的将领发动兵变,杀死张淮深的妻子和几个儿子。然后拥立张议潮之子张淮鼎为归义军节度使。其实大权掌握在他的手上,张淮鼎不过傀儡而己。

此人乃是张淮深的次子张奉唐,他因为当时在野外狩猎,被冒死前来相告的仆人救了一命。张奉唐虽然是公子哥儿一个,但他也知道这个事情凭自己孤身一人是无力回天的。为了报杀父之仇,他带领仆人向长安逃去,希望大唐皇帝能为他主持公道。

走到兰州时,他看郡守乃是大唐任命的官员,于是就具实相告。没想到此人早已经被李克用收服,为了避免和归义军结怨,李克用命他绑了张奉唐送回瓜州,幸亏仆人舍命相救,才让他逃出生天。

逃出来之后他已经身无分文,没办法就一路以乞讨做工为生,还要躲避沿途的沙匪强盗以及流民。历经艰辛,花了几年时间才终于来到了长安。

令他绝望的是其叔祖父张义潮早已去世,而当今皇上李儇虽已成功收回长安,但也是内外交困,已经对西域之事有心无力。

就这样,在这次杨无病派使者前往长安讨封的时候,被李儇打发到西川来。田令孜不知因何据心,送别时悄悄告诉他说如想报此大仇,还非蜀王不可。

张奉唐己被别人骗怕,这也让他对杨无病不得不防。深怕他因为自己没有了利用价值,为了交好归义军,就象兰州刺史一样把他捆送回瓜州,所以根本不敢报出自己姓命。

而这几天所看到了一切,以及蜀王对西域的的态度,让他看到了希望。他除了为父报仇之外,再也没有别的野心,因为他知道以自己的能力,就是坐上那个位置也就像自己的父亲一样被别人干掉。所以在几天之后见了蜀王,他就把这一切一股脑讲了出来。

听了张奉唐所说的这一切,杨无病感到有点颠覆自己的认知,在他所了解的历史中,张议潮一个民族英雄,让新疆和蒙古四百多万平方的土地最终留在了中国,却没有想到他的后代居然会有这样狗血的剧情,看来自古以来那些形象高大的英雄也有见不得光的事情啊。

按他原本的想法是,一旦有机会就和归义军结成同盟,共同打通西域的道路,但是如今一看已经没有这种必要了。对于这种六亲不认眼中只有权力的地方军阀,如果真诚的和他们合作,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想到这里他就对他张奉唐说道:"张公子,令叔祖在本王眼里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凭一己之力抵抗土蕃人数十年,还成功地为朝廷收复了西河十一州。但如今自家人内杠,我出面干预有点不合适啊。"

张奉唐低下头了,沉思半响才决绝地说道:"蜀王殿下,索勋那厮自从杀害家父以后,知道自己得位不正,就勾结葛逻禄等其他异族共同镇压要军中不服他领导的将领,致使葛逻禄部在天山以北势力大为扩张,如此一来,必将成为下一个土蕃。想我祖父和叔祖父,一生心血就是为了在西域一带恢复我大唐的地位,如今却被这狗贼白白断送,让他们数十年的努力化为乌有。若王爷愿在西域重整我大唐雄风,小人愿为前驱。"

见杨无病半响没有回答。张奉唐又咬了咬牙说道:‘’索勋还没有造反的时候,我听一个回纥的朋友说过,他们曾经抓获一支前往巴格达的商队,并搜出一封书信,据说是葛逻绿首领写给大食呼罗珊地区总督艾布的书信,说如果大食军队再一次东征的话,他们愿意为前驱向导。"

杨无病听了很是震惊,因为据他所知的历史,自唐军在恒罗斯这个地方与阿拉伯军队决一死战之后,虽然几乎全军覆灭,但以四万之众对抗十五万阿拉伯联军,即使有葛逻禄人的背叛,还是让对方损失惨重,虽然大唐此战惨败,失去了对河西的控制,但也遏止了阿拉伯人东征的野心。

但此人如此说,难道历史真的发生了改变吗?想到这里,他就笑着对张奉唐说道:"张公子这几年为父报仇也听了很多苦头,对此本王也深感佩服。但劳师远征乃兵家大忌,待本王考虑好之后,再给你一个交代,怎么样?"

张奉唐见王爷态度有所动摇,就连忙回答道:"王爷若能西征,我会说动回纥人前来助战,毕竟他们对葛逻禄也很是不满。当年祖父和叔祖父,抗击土蕃人的时候,他们也是同盟之一。"

送走张奉唐之后,杨无病招来孟昭图,王友信,郭琪,王健等人共商此事。孟昭图听完杨无病的叙述长叹一声说道:"张大人以一已之力,没用朝廷一兵一卒,就收复河西十一州,让自恒逻斯之战之后,失联几十年的西域诸部重新归化大唐,也是异数呀,没想到子孙如此不堪。"

郭琪接口道:"末将当年也是读了高仙芝,封长清将军纵横天山南北的英雄事迹才慨然从军,此二人最后却被区区一宦官边令诚诬杀,也是令人扼手腕痛恨朝廷听信小人谗言,自毁长城。没想到这一幕悲剧却还是重演。"

众人发表完感叹,王建就问道:"殿下对此事如何处置呢?"杨无病想了想说道:"如果仅仅是张家内杠,我倒不很着急,晚几年收拾他们也没什么。但据张奉唐透露的消息,葛逻禄人真的打算联合大食军队再次东征的话,这就不得不让人重视了。"

王友信说道:"殿下,如果此话是张家这小子想哄骗殿下西征替其父报仇而编的瞎话呢?"杨无病严肃地回答道:"这件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孟大人,你马上传书给崔世安和苏青,让他们派人前去侦探是否有此事,如果真的有大食人在此搅和的话,西域的局势将会不堪想象。"

王健说道:"殿下,如今中原各大小藩镇,譬如朱温,刘守光,等人都在招兵买马,扩大势力。如果我等放任不管,一旦他们决出胜负。我担心今后入主中原,麻烦就大了。西域固然重要,但人口稀少,沙漠戈壁众多,我们若在此上花费过多精力,臣担心得不尝失啊。"

大唐挽歌 第137章 杀戮大唐挽歌 第15章 道士也好杯中物大唐挽歌 第54章 对小人以小人大唐挽歌 第68章 班底大唐挽歌 第95章 规划大唐挽歌 第23章 长安乱大唐挽歌 第5章 惊艳大唐挽歌 第139章 王冲的套路大唐挽歌 第20章 情愫大唐挽歌 第96章 各取所需大唐挽歌 第52章 阿细的心事大唐挽歌 第116章 覆灭大唐挽歌 第16章 金手指大唐挽歌 第102章 西域来客大唐挽歌 第142章 毒龙尊者大唐挽歌 第33章 坚守大唐挽歌 第19章 初遇大唐挽歌 第22章 党项人的野心大唐挽歌 第43章 接纳大唐挽歌 第50章 兵败如山倒大唐挽歌 第4章 民心大唐挽歌 第29章 献计大唐挽歌 第113章 诱敌深入大唐挽歌 第87章 鸠占鹊巢大唐挽歌 第10章 青羊诗会大唐挽歌 第90章 初战告捷大唐挽歌 第135章 逃出生天大唐挽歌 第103章 历史未必真实大唐挽歌 第1章 续命大唐挽歌 第42章 第一块地盘大唐挽歌 第36章 殿后大唐挽歌 第73章 渝州大唐挽歌 第145章 登基大唐挽歌 第133章 禅让大唐挽歌 第28章 联姻大唐挽歌 第56章 初具规模大唐挽歌 第144章 接收洛阳大唐挽歌 第50章 兵败如山倒大唐挽歌 第29章 献计大唐挽歌 第1章 续命大唐挽歌 第78章 困兽犹斗大唐挽歌 第38章 绝境逢生大唐挽歌 第64章 针锋相对大唐挽歌 第109章 发现密道大唐挽歌 第129章 黄雀在后大唐挽歌 第53章 新的南诏大唐挽歌 第16章 金手指大唐挽歌 第104章 护送大唐挽歌 第52章 阿细的心事大唐挽歌 第11章 第三次相遇大唐挽歌 第114章 上钩大唐挽歌 第61章 悍将大唐挽歌 第55章 联盟大唐挽歌 第66章 示好大唐挽歌 第66章 示好大唐挽歌 第38章 绝境逢生大唐挽歌 第128章 尔虞我诈大唐挽歌 第18章 刺杀大唐挽歌 第124章 鸠占鹊巢大唐挽歌 第119章 经营西域大唐挽歌 第38章 绝境逢生大唐挽歌 第102章 西域来客大唐挽歌 第144章 接收洛阳大唐挽歌 第46章 以毒攻毒大唐挽歌 第40章 劫后重逢大唐挽歌 第32章 血战大唐挽歌 第68章 班底大唐挽歌 第119章 经营西域大唐挽歌 第3章 窥机大唐挽歌 第55章 联盟大唐挽歌 第79章 天降奇兵大唐挽歌 第40章 劫后重逢大唐挽歌 第1章 续命大唐挽歌 第30章 前锋大唐挽歌 第104章 护送大唐挽歌 第78章 困兽犹斗大唐挽歌 第11章 第三次相遇大唐挽歌 第21章 各奔前程大唐挽歌 第117章 相互算计大唐挽歌 第2章 冲突大唐挽歌 第3章 窥机大唐挽歌 第43章 接纳大唐挽歌 第93章 党项人的代价大唐挽歌 第61章 悍将大唐挽歌 第65章 刺杀大唐挽歌 第118章 穿越的世界地图大唐挽歌 第38章 绝境逢生大唐挽歌 第9章 以酒交友大唐挽歌 第2章 冲突大唐挽歌 第106章 金钱换来的友谊大唐挽歌 第111章 小张的忽悠大唐挽歌 第86章 趁火打劫大唐挽歌 第1章 续命大唐挽歌 第17章 志同道合大唐挽歌 第66章 示好大唐挽歌 第112章 破城大唐挽歌 第23章 长安乱大唐挽歌 第123章 杀人越货大唐挽歌 第19章 初遇大唐挽歌 第110章 三面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