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人情翻覆似波澜

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眉头拧成一团,来南诏已近虽然对方礼遇隆重,但他却一天比一天焦虑,如果仅仅是来还礼,那他们的使命已经完成,但南诏内部的汹涌急流,就算几岁小孩也看得出来,临行前,太子嘱咐自己要取得南诏的主导权,他的意思恐怕就是要自己出面理顺大唐与南诏的关系,话说得简单,做到却很难,且不说自己对如何理顺大唐与南诏的关系毫无头绪,就算自己有办法,可陈希烈那头成了精的老狐狸又怎么可能将机会让给他,自己处处被陈希烈制肘,没有一点说话的余地。

韦坚有些沮丧,陈希烈也发现了南诏的内斗,并采取的对策,前几日,朝廷送来大量钱物就是此人的意思,他是想讨好南诏的中下层,可历来的政治斗争几时又轮到中下层说话,陈希烈未免有点一厢情愿,而且用的办法也是牛头不对马嘴,根本就影响不到南诏的高层决策,此人察眼观色、溜须拍马在行,内耗倾轧也拿手,可是让他解决问题,却既迂腐又愚蠢。

韦坚一直在揣摸皇上的意思,以皇上的眼光,不可能看不到南诏的内斗,更不可能仅仅是让他们来回礼,如果能摸透皇上的想法,自己走对了棋,就有可能得到皇上的授权,也就能拿到南诏事务的主导权,完成太子的嘱托,可皇上究竟是怎么想地呢?

直到昨天韦坚才有点回过味来。昨天他收到太子的一封加急密函,密函中提到一个人,就是在义宾县受封后神秘失踪的李清,直到看了太子的信,韦坚才知道李清原来去了东,在那里做得有声有色,最后竟成功解决了东问题,而且据宫里得到的可靠消息。皇上又下密旨命他火速返回使团,也就是这两天的事了。

看来,解决南诏问题的钥匙极可能就在此人身上,虽然太子没有明说,但韦坚也知道太子心中是后悔了,不该将李清踢出太子党。很明显,李清并没有投靠李林甫,否则,陈希烈就不会这样出牌了,太子在密函中用很长的篇幅来述说此人,言外之意便是要自己重新拉拢他。

“人情翻覆似波澜”早知今天,又何必当初呢?

门口传来脚步声,韦坚从抽屉里取出二封信,笑呵呵迎了出去,高声恭贺道:“李将军瞒着我们立下地大功啊!”

来人正是杜有邻和李清。在来的路上,杜有邻给李清絮絮叨叨讲了很多长安的变化。其中和他有关的便是太子将位于兴仁坊的一幢豪宅赐给了他,作为对他成婚的贺礼。这让李清着实有些意外,可又在情理之中,当初自己就曾对李亨明言,究竟有没有投靠李林甫,时间会证明一切,看来他现在终于相信了自己,但在结婚地三天前将自己赶出房子,切肤之痛。他李清可没有忘记,再者皇上免掉了他太子舍人一职。就是希望自己不要和太子再有什么瓜葛。

不等跨进大门,李清便猜到了韦坚要进自己的目的,无非是太子见自己解决了东问题,忽然发现自己还有大用,便想通过韦坚将自己重新拉进太子党,只是事易时移,此时的他再不是初见太子时紧张得连手都没地方放的李参军了。

见韦坚热乎乎的双手向自己迎来,李清一躬到地,“羽林军果毅都尉李清见过尚书韦大人!”

“不必多礼!不必多礼!”

韦坚亲热地挽起他的胳膊,拍了拍他肩膀笑道:“当日朝堂之上,李相国推荐你为益州司马,我便觉得奇怪,李清是何人,竟能得相国如此重视,这次与你同时出使南诏,我在义宾见你截杀刺客,总想不过是有些运道,几个小蟊贼而已,换别人也能灭掉,直到东变故,我才知道李将军果然是大材,难道太子对你那么看重,难怪李相国青睐于你,我竟看走眼了啊!”

李清微微一笑,道:“韦尚书过奖了,解决东问题乃是我天朝威德泽被四方的缘故,我不过去宣扬了一下皇上的恩德,有的只是一点苦劳,何谈‘大功’二字,倒是李清为官不久,资历尚浅,还需韦尚书多多提携才是。”

韦坚暗赞他会说话,又叹太子走眼,这李清只要再磨砺几年,绝对是太子党地中流砥柱,真不知太子是怎么想的,手下见风使舵、溜须拍马之人一大堆,真正能做实事地人却少之又少,如此有用之才竟不知好好笼络,只为一些捕风捉影的谣言便将他赶出东宫,如此胸怀,怎么敌得过李林甫,不用太子暗示,韦坚自己便下了决心,一定要将此人重新招回太子帐下。

想到此,韦坚拉着他地手笑道:“李将军一路辛苦了,进屋里坐。”

二人进屋坐下,下人上了茶,韦坚从桌上取出两封信递给他道:“李将军不在,这里有两封你的信,都是前两天来的,一封是你的家信,一封是章仇大人写给你的,我都替你收着了。”

李清随手接过,章仇兼琼的信不看他也知道内容,无非是劝他忠于太子,不要忘本,这个他自有主张,而家信却是他所期盼,里面有帘儿对阿婉的态度,但李清此时无暇考虑儿女私情,太子让他重新归队,若这一步走错了,那他以后就休想在大唐混了。

但若真回了太子党,不说李林甫,就连李隆基也饶不了他,为此事,他深思熟虑,已经有了对应之策。

他先将两封信一并收了,沉思了片刻缓缓说道:“韦尚书可知,皇上已经免去了我太子舍人一职,让我专职武事。”

“呵呵!李将军东立功,自然要高升,皇上免去你太子舍人,就是为了提升你而预先做准备,好事啊!”

韦坚嘴上这么说,心中却暗暗心惊,李清的言外之意他懂,是含蓄告诉自己皇上不让他再与东宫有关联,但韦坚老于官场,他知道

想法会因形势的改变而改变,关键是李清的态度,他回太子党的打算,还有他与李林甫走得到底有多近?听说李清成婚时,李林甫和他手下的几个心腹干将都去了,有传闻说连皇上也去了,这中间又有什么关系?

他看了一眼李清,又语重心长道:“做官其实和做人是一样的,也要讲人情、讲忠诚,太子居上位,有些事情不能以常人之心来度,有些事也是迫不得已,希望你不要介意,他其实很是关心你,你不在长安,你的家人他也常派人去照看,只希望你能理解他的难处。”

李清淡淡一笑道:“李清一介小官,让太子如此挂心,实在是惶恐之极,何敢谈‘介意’二字,韦尚书太抬举我了。”

韦坚听他说得圆滑,心中微微冷笑,他身子前倾,紧紧盯住他的眼睛,一字一句道:“我这人不喜欢绕,不妨明言,我想知道,在李将军心中到底是太子重,还是相国重?”

李清腰挺得笔直,亦回视韦坚,目光坚毅,肃然答道:“我本无功名,先是章仇大人举荐,又得太子赏识,才有机会发挥自己的能力,这些恩德,李清从不敢忘,但太子只听片面之言便认定我背叛了他,搜走我进东宫的腰牌,将我从居处赶出来,这同样让人心寒,如果韦尚书一定要我回答,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在李清心中,国家为重!”

韦坚一呆,他没料李清竟说出这样一番掷地有声地话来,心中有些惭愧,同时又有点感动,歉然道:“是我唐突了,李将军说得对,应该是以国家为重。”

李清见韦坚并没有勃然大怒。而是眼露惭愧之色,以堂堂的尚书身份对自己道歉,心中对他好感大增,便微微一笑道:“李清久闻韦尚书以实干著称于我大唐,南诏事关国家安危,需要全力以赴。不如我们一起将此事办好,其他之事将来再说!尚书大人看这样可好。”

韦坚大喜,他要的就是这句话,而且现在他已经能够肯定,李清一定是得到了皇上的密旨,只要抓紧此人,将来南诏的主动权还是在太子的手中,韦坚的脸色变得和外面阳光一样明媚,心情格外舒畅,他已经摸到了眉目。

亲手给李清将茶满上,满眼诚恳说道:“实在不相瞒。我也想将南诏之事处理好,却不知从何处着手。不知李将军的思路是怎样地?”

“尚书大人无论年纪和品阶都要远远大于我,叫我李清便是,一个小小的果毅都尉实在当不起‘将军’二字,我心中有些拙见,说出来请大人参考参考。”

李清喝了口茶,清了清嗓子,嘴角露出他习惯性的冷笑,道:“自古以来。攘外必先安内,要想将南诏之事办好。首先咱们大唐内部得齐心,然后要旗帜鲜明的摆明大唐的立场,南诏毕竟是大唐的属国,只要我们对症下准了药,何愁南诏之事解决不好。”

“攘外必先安内,”韦坚喃喃念了几遍,此话是说到点子上了,自己现在最大地问题可不就是作不了主吗?可陈希烈象一只成了精的狐狸,抓不到他什么把柄啊!

沉吟片刻却不见李清的动静,他心中若有所悟,眼一挑,只见李清正端着茶细细品茗,眼中露出淡淡的笑意,

“陈相国年老体弱,韦尚书平日里要多关心他一些,莫要病倒在异乡,误了出使的大事。”

韦坚忽然明白过来,两人目光相碰,不由会心一笑。

陈希烈六十出头,精通玄学,看重养生之道,他是个素食者,从年轻起就不沾荤腥,老了更是偏执,连那肉汤也不沾一星,平日只吃些蔬菜水果,南诏物产丰富,有很多叫不上名的奇珍异果,这倒对了他的味,还有南诏女子性子爽直,和中原女人大不相同,让他在床上变得年轻,一来二去,原本枯燥无味的出使生涯竟被他品出滋味来,整日里为口腹之欲和声色之娱而忙碌,以至于出使正事反倒成了副业,不过他虽然主次颠倒,但有一点却毫不含糊,那就是他才是大唐正使,任何人不得凌驾于他去和南诏接触,这是李林甫再三交代过的。

他要防备的人有两个,一是韦坚,党阀分明,道不同不与之谋;第二个便是异军突起地李清,正如韦坚从太子那里得到密函,陈希烈也同样接到了李林甫的密函,让他注意李清,此人身份恐怕不是一个小小地护军副将那么简单,对付此人能拉拢则拉拢,若拉不拢则要防止他越俎代庖,夺走南诏的主导权。

但陈希烈尚不及考虑该如何对付李清,他却突然病倒了,病很重,仿佛中风一般,躺在床上浑身不能动弹,连话也说不出来,整个人仿佛在一夜间衰老了十岁,据多名南诏名医会诊,陈相国是因房事过度,导致体内阴阳失调,从而被外邪入侵所致,须卧床静心调养一月,不可劳累,否则性命堪忧。

偏这时,南诏国为欢迎吐蕃使者举行盛大欢迎宴会,亦邀请大唐使臣出席,陈希烈染病在身,不能前行,为了不堕大唐声威,让偏邦蛮族轻视,大唐副使韦坚义不容辞地接过重担,代表大唐出席了宴会,随后一系列地国事活动频繁,皆由韦坚代表大唐出席,渐渐地韦坚便成了大唐的唯一合法代表,至于陈希烈,他的病刚刚要好,却又莫名其妙恶化,用南诏名医的话来说,“色是刮骨刀,六十几岁的人了,却不注重保养身子,那自然要刮上个一年半载,才会慢慢康复。”

有时在夜深时,偶然会从陈希烈的房里发出一句虚弱而短促的咒骂声,“韦坚,你做得太过分了,天不能容你!”

第297章 石国使者第66章 归程第246章 科举案(八)第145章 王昌龄求助第8章 童生第210章 寻第42章 风骤起(一)第344章 江山如棋(九)第51章 暗流(三)第197章 谋画第210章 寻第114章 成亲第316章 敌踪乍现第188章 李林甫的拉拢第225章 和李林甫的妥协第137章 南诏内讧(下)第318章 怛罗斯之战(上)第184章 布局第175章 比箭第210章 寻第275章 角力开始第297章 石国使者第281章 客栈布局第313章 掌权第262章 固执第139章 长安少年狂第42章 风骤起(一)第322章 回家的路第59章 挖墙角第217章 和亲事件第77章 捐钱募款(二)第26章 阆中(一)第176章 异乡第187章 初遇安禄山第三百零八章第270章 终下决心第47章 冷刀子(四)第183章 李隆基的心机第190章 扑朔迷离第51章 暗流(三)第232章 并不难断的家务事第295章 对手第154章 东宫案(八)第43章 风骤起(二)第15章 辞职第35章 贵人(一)第229章 崔翘的抉择第231章 安禄山的企第92章 北番有人来第7章 县令第126章 暗渡陈仓第149章 东宫案(三)第212章 求婚第97章 四两拨千斤(中)第150章 东宫案(四)第179章 高原奇兵(一)第11章 新政县的鲜于府(一)第281章 客栈布局第82章 意外失足(二)第16章 义助第65章 杨家(四)第73章 除恶(一)第271章 下手第123章 追杀南诏使团第131章 破局第18章 下 官司(二)第113章 林欲静而风不止第237章 赏牡丹贵妃思曲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158章 崔夫人的眼光(下)第144章 高力士夜访李林甫(下)第18章 下 官司(二)第166章 谁是卧底?第293章 艰难的行军第177章 高仙芝的忠告第163章 再别帝京第163章 再别帝京第222章 将计就计第217章 和亲事件第298章 合作第83章 孔方老道第151章 东宫案(五)第112章 硝烟弥漫的朝堂第334章 谋河西(中)第52章 暗流(四)第46章 冷刀子(三)第285章 高力士的最后忠告第220章 庆王之痛第373章 偷梁换柱第327章 安禄山的时机第91章 曲江邂逅第55章 绑架第282章 阴招出手第270章 终下决心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85章 海家的把柄(二)第207章 触犯权贵的利益第101章 相亲(下)第360章 马嵬坡(三)第30章 开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