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高原奇兵(一)

嘎嘎!’巨大的霹雳车绞盘发出刺耳的地声响,车下唐军奋力拉扯着数十根粗索,突然爆发一声大喊,士兵们一齐松手,一颗硕大的巨石腾空而起,直向高耸在悬崖上的城堡砸去,却宛如一颗水滴掉进池塘里,只在悬崖溅起一丝尘埃,城堡却巍然不动。

紧接着,十颗、百颗,接二连三的巨石飞向空中,击向城堡,大多数却射程不够,碰不到城堡的边,砸在悬壁上滚落下来,剥下大片灰白色的岩片,偶尔几颗击中城堡,却劲力已消,没有丝毫效果,就仿佛收了贿赂的衙役,板子高高抡起,以挟风带雨之势劈下,到了肉上却没有一丝力道。

攻城车、巢车、箭楼在这里统统没有作用,百丈高的山崖仿佛浮在云端,只有靠士兵的血肉沿着长蛇盘绕的狭径冲上悬崖、在悬崖上用云梯架上城堡,才可能杀入墙头,但这三个环节,一个比一个难,一个比一个凶险,势如登天。

但战争没有选择,明知是死也必须上,明知是绞肉机也要毫不犹豫将脑袋伸进去,惨烈攻城占已经进行了两日,唐军的鲜血将狭窄的小径染成刺眼的褚红,连雨水也洗刷不去,仿佛这是用血岩铺成的死亡之路。

路已经看不见,已经被一层又一层的尸首覆盖,夹杂着殷红的滚木和乱石,大火在石径上熊熊燃烧。十几架云梯已经被烧得扭曲变形,木头和下面地尸体被烧成一样的焦炭,分不清哪个是木?哪个是人?

石堡城仿佛是恶魔的老巢,它需要用人肉和鲜血来奉养,轰隆隆的进攻鼓声再一次响起,数千唐军举着巨盾向山崖冲来,挥舞着战刀,抗着云梯。踏着同伴尸体向上疯狂地飞奔,仿佛在和时间赛跑,两尺长的飞弩箭密如雨点,击在城跺上发出劈劈啪啪的响声,这是对石堡城唯一有效的武器,用巨大的车弩射出。一连发十箭,但它也无法洞穿厚厚地城墙,只能将吐蕃军压制住,无法用滚木或擂石封锁道路,这时唐军唯一可利用的间隙,精心挑选出的数百名善跑健儿在小径上拼命地奔跑,飞弩箭射完之时,便是他们丧命之际,一根飞弩箭需要五百文的成本,密集如暴雨般的箭矢打得就是大唐的国力。

看过无数地评论说李隆基好大喜功。耗光的大唐的国库,此言大谬。石堡城、积石、播仙镇、南诏、罗斯,哪一战不是为了捍卫国家的领土和利益。哪一战不是为了大唐的荣誉,除非将陇右、河西拱手送给吐蕃人,除非将百万大唐子女送给吐蕃为奴,除非将西域万里河山送给大食、吐蕃;这决非好大喜功,这才盛唐的风采,给后世的子孙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反观今天,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先回来。数百名健卒终于冲上的悬崖,但他们离胜利依然遥远。遥不可及,城上的吐蕃军已经探出身来,数十斤地石块和圆木如雹子一般密集落下,向刚刚触摸到城墙的唐军砸去,将他们地希望和生念、将他们的惨叫和绝望都统统淹没在冰冷地石头乱木阵中.

一场暴风骤雨般的木石雨后,悬崖上再无一个站立的唐军。

进攻的号角哑了,士兵的脚步停滞了,当一轮血红的残阳映照在恶魔城堡之上,照在焦黑冒烟的残木断架之上,照在无数失去了生命的冰冷尸体之上,收兵地钟声终于响起,面对着攻城的失败和无能为力,主将褚直廉颓然地低下了巨大地头颅。

一支百余人的骑兵在高原上的密林中飞驰穿行,越过一条条小溪,将一群群羚羊惊得四散奔逃,为首将领年纪约二十六、七岁,他的嘴唇微微上翘,鼻似刀削,目光锐利,显得自信而坚强,黝黑粗糙的脸庞在一个多月的静养中变得细腻而有光泽。

他便是在沙州遭遇战中受伤的段秀实,此刻他已经完全恢复了健康,因刺敌情有功而被兵部破格升为果毅都尉,李清欲留他在身边,但他却坚持要做一名斥候将。

在一个月前段秀实便已经出来,他的任务是绘制一幅从沙洲到九曲地区的行军路线图,他知道都督的意思,大战面前,都督决不想做一条守户之犬。

地图已经绘出,哪边是高山、哪边有峡谷、哪边有河流、哪边是森林,都一目了然,但在九曲地区的一片密林旁,段秀实却用红色标上了一条重重的直线,五天前,他在那条直线的始端处发现一支奇怪的吐蕃军,约二千人,他们盔甲战袍明显要比一般吐蕃军做工考究,他们并不象来作战的,而是象护卫什么大人物,在他们中间簇拥着一辆用十八匹战马拉的马车,马车上是一顶椭圆形的帐篷,宛如一只巨大的白色鸟蛋。

凭着敏锐的直觉,段秀实立刻猜到那顶帐篷里决非普通的吐蕃将领,就算不是吐蕃赞普也会是吐蕃大论一类的高官。

都督所给的时间已经不多,他无法再继续追踪下去,便当即返回沙州,不觉到了落日时分,段秀实一行来到一座低缓的高地上,高地上空乌云低垂,雾霭掩住太阳,远处便是甘泉水,在那片黑松林的背后,便是都督伏击吐蕃先锋的之处,沿着甘泉水再走一百多里便是沙州。

“头儿,树林背后好象有动静。”

一名感觉敏锐的唐军伍长发现了异状,树林上空似乎冒起一片青烟,轻轻袅袅,在夕阳下显得十分模糊。

“那是炊烟!”段秀实立刻判断出来,对那伍长道:“你带几个弟兄去看看,小心点,别惊动他们。”

他一挥手,招呼其他人,“其余的都跟我来。”段秀实掉转马头,带领众斥候藏进了一片树林。

很快,那名伍长飞速赶来,背后跟着五名唐军,可他去时只带了三人,段秀实的心放了下来,树林那边必然是都督的军队。

他猜得不错,树林背后正是李清的五千军队,已经扎营,在等候段秀实的归来,营房紧靠甘泉水,巨大的木栅栏围成一个半月形,段秀实进了大营,只见一排排整齐的帐蓬和棚子,一行行栓在桩上的马,还有巨大的武器存放处,一簇簇相架而立的陌刀和长槊宛如新栽的灌木丛,却没有篝火,夜风吹来寒飕飕的,在大营的两边两角各设有一座木制高台,哨兵裹着厚厚的外套,在来回巡逻。

段秀实快步来到李清的帐外,帐帘一挑,迎面走出一人,却是另一名斥候将项轩,他也刚刚回来,他的任务却是想南探视,寻找吐蕃上次北上偷袭的道路,也随便监视吐蕃是否会再次偷袭沙州。

“段将军面带喜色,一定是完成了都督的任务,可喜可贺!”

段秀实拱拱手笑道

幸完成任务,那项将军呢?是否得手?”

项轩摇了摇头,笑容有些苦涩,“路是找到了,却遇到风暴雪,无法前进,只得返回,比不了段将军啊!”

听到此话,段秀实的眼中却闪过一丝异彩,“那都督听到这消息一定大喜过望了吧!”

项轩的苦涩却变成了得意,他缓缓地点了点头,“如此一来,都督的后顾之忧便没有了。”

“门口可是段秀实?”帐内传来李清的声音。

项轩拍了拍李清的肩膀,笑道:“去吧!都督叫你呢!他今天心情不错。”

帐内,李清正在仔细地修补他的沙盘,他的沙盘起初粗糙,很多山和路都错了,这几个月他已经派人详细勘察了地形地貌,基本上将沙州三百里方圆都塑了出来,他这才知道,原来的管辖区竟是这样大,连罗布泊都是属于沙州。

从安西回来后,他立刻投入到备战中,虽然兵部没有指派他任务,但李陇基却下密旨给他,准许他便宜行动,但前提是沙州不丢,不过,就算李隆基没有给他命令,他也会自作主张行动,为此,他早在一个多月前便将段秀实和项轩派出探路,项轩带来的是个好消息,暴雪封路,吐蕃军无法走西北到沙州及安西,这便让李清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而现在他的目光便投向了陇右。从沙州到陇右约两千余里,主要沿着今天柴达木盆地地北部,经过大小柴旦最后抵达青海,也就是今天青海湖,穿越青海的南面大非川地区,便抵达石堡城,却是石堡城的背面,从理论上说方向是对。但事实上一路雪山皑皑,山势连绵,要寻找一条行军道路谈何容易,如果要临时找路,恐怕到了陇右,也已经是春暖花开。所以段秀实的任务就显得异常重要和迫切。

按他所限定的时间计算,这两天段秀实便该回来复命,可今天,他刚刚扎下营,段秀实便回来了。

帐帘一掀,段秀实矫健的身影大步而入,半跪行了个军礼,“末将参见都督!”

李清招了招手,命亲兵将沙盘抬到一旁,又温和地对段秀实摆摆手笑道:“不必多礼。来!坐下说话。”

见段秀实坐下,亲兵又上了热茶。李清细细看了看他的眉眼,等他喝了两口热茶。这才笑道:“看你的脸色应该是不负我地重望,快把地图拿出来吧!”

段秀实赶紧从皮袋里小心翼翼地取出厚厚一叠图纸,将它们依次铺在桌上,指着一条粗重的黄线道:“从这里到日月山约十天路程,一路荒无人烟,但到大非川时会遇到零散的羌人,这些羌人倒无妨,他们还替我带了路。要紧是须避开吐蕃军的游哨.

李清一边听,一边顺着这条黄线向前指看。要渡过六条河,还有一座大山的山凹,一路上森林茂密,湖泊众多,最后他的手指停在了一条红线上,这条红线很奇怪,从黄线中间向北延伸,画地却是虚线。

李清眉头微微一皱,眼睛里露出迷惑不解之意,“这条红线代表什么意思?”

“哦!这条红线属下马上就要讲。”

段秀实走过来,指着红线起端的圆点道:“属下在返回时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约三千吐蕃骑兵护卫着椭圆形的白色帐篷车,属下跟了它整整一天一夜,但是离得太远,看不见帐篷里的人,但属下凭经验判断,这帐篷里不是吐蕃赞普便是吐蕃大论。”

“那你告诉我,你是怎么判断的?你又发现了什么?”

段秀实想了想道:“属下从三点可以判断,第一、一般吐蕃士兵吃的都是炒麦和干肉,但这支吐蕃军队吃的却是大米,和普通士兵完全不同;第二、他们的盔甲做工考究、质地也优良,所骑马匹都十分神骏,而且仪仗极多,这也是一般吐蕃军不能比;第三、他们对那顶白色帐篷护卫极严,白天不用说,连晚上也有五百人不眠护卫,可以想象他的重要。从以上三点,属下便可以下判断。”

李清在帐内来回踱步,段秀实说地三点已经完全可以推断出那就是吐蕃赞普,他现在考虑的不是这个问题,而是这赤德祖赞地出现对他的意义。

自己应该是一支突然插到吐蕃背后地奇兵,他们绝对不会料到自己会长途奔袭,自己手上已经有近七千人,除留下一千多豆卢军守沙州,还有五千人,三千安西军精锐,还有两千由马匪整编而得的骑兵队,应该是一支悍军了。

李清脑海里的念头越来越浓重,此刻天大的机会就在眼前,正是他建功立业之时,他若不抓住这个机会,才叫傻了呢!

想到此,他的手指在那个圆点上重重地敲了敲,自言自语道:“就是它了!”

次日,天刚亮,甘泉水开始喧腾,岸边广阔的平地上,集结着一队队盔甲鲜亮的唐军,一共五千五百人,步兵们也骑着马,需要战斗时他们再下马作战,陌刀横在马鞍上,两刃闪着寒光,步兵大将李嗣业昂首而立,威风凛凛,旁边是他的副将荔非元礼,却使一把宣花大斧,一张血盆大口显得更加狰狞,仿佛恶鬼出巡一般。

一千五百名弓弩手们也骑在马上,他们腰胯横刀,鞍桥上挂着圆盾,背上是精铁打造地弩弓,伏远弩、张弩、角弓弩、单弓弩,射程不同,作战效果也不同,但并非弓兵才带弓,和横刀一样,弓是每个大唐士兵必备的武器,新任弩兵统军是南霁云,这位在安西路上夺下豆卢军第一箭地高傲将军将把大唐最犀利的弓兵发挥得淋漓尽致。

骑兵则大多由马匪整编而成,经过短暂训练,配以唐军的先进武器和盔甲,原来那支强悍的马匪已经脱胎换骨,成为一支精锐的大唐骑兵,骑兵主将依然是白孝德,而副将便是荔非守瑜。

当然这支军队的主帅便是沙州豆卢军都督李清,此刻,他的白马在黎明的晨曦中闪烁着亮光,他那高高的银盔下飘动着乌黑的长发,他看上去是那样身材魁梧,威风凛凛,他要要率军千里奔袭的壮举,让所有士兵都为他的无所畏惧而深受鼓舞,尚武的鲜血在每一个大唐将士的身体里沸腾,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不惜一死的坚毅。

亮的号角吹响,沙州的大军默默开始移动,浩浩荡荡开向遥远的东方,没有也歌声也没有琴声,他们是一支高原上的奇兵,前进!让大唐战马铁蹄在吐蕃的国土上翻飞;前进!让人头做成酒杯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渡阴山!

第279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下)第337章 江山如棋(二)第34章 美人计第159章 初见诗圣第224章 李隆基的办法第201章 柳暗花明第80章 黑帮老大(二)第384章 家国天下(四)第129章 人情翻覆似波澜第243章 科举案(五)第134章 图穷第318章 怛罗斯之战(上)第343章 江山如棋(八)第241章 科举案(三)第325章 给李林甫拜年第150章 东宫案(四)第83章 孔方老道第296章 行猎第365章 微妙的朝议第89章 困兽犹斗第366章 劝说李豫第138章 返京第329章 宫里的消息第254章 南诏女王(上)第186章 步步为营第286章 外放第319章 怛罗斯之战(下)第337章 江山如棋(二)第117章 纯属误杀第341章 江山如棋(六)第123章 追杀南诏使团第182章 远谋第73章 除恶(一)第121章 美女与阴谋第29章 阆中(四)第281章 客栈布局第250章 科举案(十二)第285章 高力士的最后忠告第105章 各怀心事第375章 京兆尹与左相第4章 复杂的人际关系第234章 朝会上的争夺(下)第66章 归程第148章 东宫案(二)第319章 怛罗斯之战(下)第292章 大国的决策第154章 东宫案(八)第270章 终下决心第180章 高原奇兵(二)第261章 策划第201章 柳暗花明第175章 比箭第149章 东宫案(三)第261章 策划第329章 宫里的消息第96章 四两拨千斤(上)第201章 柳暗花明第380章 父子恩怨第23章 仪陇小摊(二)第85章 海家的把柄(二)第88章 刀刀见血第159章 初见诗圣第283章 破绽第12章 新政县鲜于府(二)第334章 谋河西(中)第126章 暗渡陈仓第384章 家国天下(四)第139章 长安少年狂第50章 暗流(二)第157章 崔夫人的眼光(上)第18章 下 官司(二)第12章 新政县鲜于府(二)第1章 骗吃骗喝的道士(一)第232章 并不难断的家务事第222章 将计就计第190章 扑朔迷离第344章 江山如棋(九)第204章 路遇杨花花第162章 密会太子第294章 夺取小勃津第82章 意外失足(二)第213章 前夜第288章 救了吐火罗的使臣第90章 奉命入京第138章 返京第147章 东宫案(一)第87章 抓住把柄第265章 利用第175章 比箭第125章 小人眼红第332章 安禄山跑了第233章 朝会上的争夺(上)第127章 滇东收官第43章 风骤起(二)第58章 门生第146章 东宫案起第122章 唐朝特使第76章 捐钱募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