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意外

刚亮,张博济便上门来请李清,过来片刻,第五琦领贯而出,向张博济拱手笑道:“下官户部度支员外郎第五琦,是李侍郎之副,李侍郎鞍马劳顿,便命我随张长史前去清帐。”

张博济的上州长史是正五品,而第五琦只是从六品,但第五琦是京官,又在度支司这样的财政要害部门为官,故张博济不敢半点怠慢,连忙陪笑道:“是我不对,李侍郎是正使,怎能让他来做实务,下官也时常见到第五兄的批复,今日相见,份外亲热啊!”

第五琦也笑道:“我也早闻张长史做官素有清誉,报表又做得严谨规范,堪为各州楷模,替我省事很多,我就贴在墙上作为范本。”

两人对视一眼,皆哈哈大笑起来,这便是第五琦老于世故之处,从细节入手夸张博济能干,却丝毫不提他的背景,让张博济听得畅快之极。

张博济一手挽住第五琦,亲热笑道:“走!禹圭兄坐到我马车上去。”

马车,飞快向州衙驰去,车上,张博济沉默一会儿,试探地问道:“盐法涉及范围颇广,不知禹圭兄想从那一块入手?”

第五琦笑了笑道:“既然我是度支员外郎,自然从老本行帐簿入手,张长史就先带我去接管帐吧!”

张博济暗暗点头,李成式昨晚派人去司户曹忙碌一晚。估计早动了手脚,自己不要多言便是。

很快,马车在一座巨大地官衙前停下,这里便是州衙所在,听说接管盐帐之人来了,司户曹参军亲自将积了数十年的老帐成捆成捆搬出,很多都发黄发旧、纸质破碎,但有一点奇怪。那就是大多数都没有灰尘。

司户曹参军姓蔡,本乡人,约四十岁左右,长得肩宽体肥、猪头猪脑,他外表憨实,但眼光却不时流露出奸猾的神色。他见第五琦眼中有疑惑之色,显然是发现老帐上没有积灰便生了怀疑,他赶紧将准备好的说辞托出:“回禀大人,这些帐本从前是和茶、米放在一起的,前些天,新盐法推出,属下特地将它们一本本整理出来。”

“原来如此,我还想夸赞你们时时清扫帐本呢!”

第五琦说着,随手抄起一本最薄的红皮帐本翻看起来,只见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各盐田的名称。下面还有各盐田所属盐监、盐丞的名字。

“大人,这只是总帐。每年地收支结存都在明细帐中。”蔡参军指了指几大捆帐簿道。

第五琦帐本一合,问道:“这只是官盐田。朝廷也有记录,那私盐田呢?它的帐本在哪里?”

这便是问题的所在,大唐早期的盐政官民共利,二分民一分官,然后对民盐征税,但朝廷、地方分税不清,官民难辩,导致其中漏洞百出。庆王、永王等权贵乘机收购民盐冒充官盐逃税倒卖,以牟取暴利。李清的新盐法就是针对税制和流通中混乱,一刀切,从源头上堵住后面的漏洞。

蔡参军吱吱唔唔,半天方道:“原本朝廷也不作要求,私盐田也只是零零星星记了一些,可能不全。”他从帐本挑检一阵,才拣几本,递过去道:“也就这些了。”

第五琦随手翻了翻,只是几本记录买卖地流水帐,那本记录盐田位置的总帐却没有。

“算了,先交接官盐田再说。”他不再追究,只命人将帐本一一清点,和司户曹办理结交。

第五琦又回头对张博济笑道:“下午再和你去盐仓看看,清点存货,过几日,再去实地查看盐田,可能以后我便是江淮盐铁支使,会长驻扬州,还请张长史多多关照。”

张博济又惊又喜,呵呵笑道:“能与禹圭兄打交道,那是我的运气。”

且不提第五琦在州衙接帐盘货,单说李清,一觉睡醒后,只觉精神抖擞、神清气爽,便带了十几个亲兵随从,去扬州城里闲逛,刚出大门,迎面便看见昨夜送帖子的钱幕僚带着两人急匆匆赶来。

李清笑道:“李刺史可是有事来找我?”

钱幕僚见李清神采飞扬,不禁诧异道:“我家使君听说李侍郎病了,本想亲自来探望,但公务繁忙,脱不开身,便命我前来看看,还请了名医前来诊治。”

李清仰头呵呵一笑,“我会生什么病,懒病罢了!久闻扬州是风流繁盛之地,所以便想出来走走,公务之事,自有副手去操心,请转告使君,多谢他的关心。”

钱幕僚却立足不动,犹豫一下便笑道:“我就是江都人,这城中一草一木皆熟于胸,不如我来给侍郎作向导。”

“那是最好不过,我正不识路,就麻烦钱先生了。”

李清翻身上马,“我们一路慢行,不妨事吧!”

钱幕僚也骑上一匹马,笑道:“城内颇大,若步行真逛不过来。”

一行人过了小桥,喧闹之声立刻扑面而来,但见酒馆林立、旗幡招展,青楼前莺莺燕燕,娇笑顾盼。

李清见状,不觉回头低声笑道:“扬州娇娆比长安豪女更多了几分含蓄之美,不知最有名是何人?”

钱幕僚最喜此调调,听李清一问,他精神倍增,心痒痒道:“其实扬州现在最有名之妓却是从长安来,也是长安名妓,一夜便要嫖资百贯,还挑三拣四,让人可望而不可得。”

李清抚掌笑道:“长安三大名妓,歌艺无双的念奴;姿容不下贵妃的刘国容;一笑万人迷的李娃,是哪一个?”

“非也!非也!”

钱幕僚神秘笑道:“蜂蝶相随,国色无双是何人?”

李清讶道:“难道是莲香姑娘?”

“不错,正是楚莲香,她上元节后便来扬州,慕其名者络绎不绝,可入幕之宾者也不过十数人。”

说到此,钱幕僚恨得连连摇头,他只觉口唇发干,不觉咽了口唾沫,暧昧地笑道:“今天晚上,使君便是在群玉楼为侍郎大人接风,侍郎大人极有可能一亲芳泽哦!”

李清微微一笑,“我也是久闻其名,今晚倒要好好看一看。”

二人走马观花,钱幕僚对扬州各处掌故无不烂熟于胸,语言诙谐幽默,说得妙趣横生,不知不觉,便转到城外去了。

李清去游览扬州后不久,他的幕僚高适便在荔非兄弟的陪同下出了大门,直奔西市而去,和长安一样,扬州也分西市和东市,东市是珠

、上等绸缎笔墨所在,而西市则是纸烛布麻等寻常货。

进了西市大门,只见人潮拥挤,热闹更胜长安,西市占地也和长安西市相仿,主干道宽二十余丈,笔直方正,各种货物分区而置,规划整齐。

高适转了几个弯,问明卖糖之地所在,便带着荔非兄弟向市场的最南面走来,他来这里是要找一个李清的故交,只知道姓林,专门卖蔗糖的商人。

扬州是蔗糖的最大产地,西市里的店铺有七、八家,每天大量的蔗糖从这里批向全国,高适一家一家的问,很快便在最边上找到了林记糖店。

这林记糖店的东主便是当年在成都将铺子卖给李清的那个扬州商人林掌柜(参看卷二连环计),李清当初做雪泥便用他的糖,他后来回扬州后还是一直供应李清货源。

此刻他正在店中逗孙子玩耍,忽然门口有人找他,林东主便抱孙子出来,却不认识高适。

“你们找我可有事?”

高适迟疑一下,向他拱了拱手,苦着脸道:“我是成都望江酒楼李东主派来,林掌柜还有印象否?”

他身后荔非兄弟面面相望,皆不知这李东主是何人?

林东主一呆,忽然恍然大悟,慌不迭道:“认识!认识!小李子难道也在扬州?”

“是!正是他命我来寻你。”

高适又从身边取出一份契约。含笑道:“这是表记。”

林东主接过,认得正是当年他与李清所签地转让契约,不禁笑道:“小李子也太小题大做,找我还须什么表记么?”

这时,后面的荔非元礼实在忍不住,凑到高适的耳边低声道:“这小李子,难道就是.

忽然对面‘哇!’地一声,林东主手中的孙子被荔非元礼的外貌吓得大哭起来。林东主慌忙将孙子先抱回屋去。

“我也不知这小李子是谁,你休要多嘴!”高适恨恨瞪了他一眼,荔非元礼只得郁闷地退下。

‘小李子!’他念了两声,忽然忍不住捧腹大笑起来,被身边的荔非守瑜狠狠抽了个头皮,荔非元礼的笑声才渐止。

片刻。林东主出来,高适又笑道:“李东主约你明日午时到淮扬酒楼见面,有要事相商。”

林东主又看了看手上的契约,点点头道:“请转告你家东主,我一定前来。”

夜幕降临,扬州群玉楼中人声鼎沸,群玉楼是扬州最大地青楼,是庆王的资产,但它又不仅仅是青楼,又有点相当于后世的‘天上人间’之类。在此消费又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不少达官贵人宴请宾客也在此处。今天群玉楼最豪华的三楼被扬州刺史李成式包下,为专程到扬州督导盐政和漕运的户部侍郎李清接风。

三楼地楼面极大。足可坐数百人仍不嫌拥挤,李清的从官;扬州州、县两级的官员;扬州的社会名流、豪商大贾等等,足足坐了二百余人,一群群侍女、美姬如花蝴蝶般的在酒桌间穿梭,殷勤地劝酒布菜。

官员们轮番向李清劝酒,他一连喝了几十杯,酒意上脸、变成赤红色,他醉意熏熏地问李成式道:“我听说长安名妓楚莲香也在此处。可是真?”

李成式呵呵一笑,向门口的小厮做了个手势。随即琴声悠扬,两队手捧花蓝的娇艳舞伎翩翩飞出,素手轻扬,绢绸剪成的花瓣在空中飞舞,淡淡的清香随花瓣飘来,舞伎身影流动,化作千姿百态,霓裳如流云般轻浮,广袖当空,结成道道彩虹。

忽然彩虹破碎,从流云飞袖中出现一袭洁白的衣裙,洁白得不染一点人间地气息,在薄纱轻罗中,美妙的身姿若隐若现,她地脸庞晶莹透明,不着一丝粉黛,她秀眉笼烟、眼波流盼,头上长发如黑瀑般披下,宛若仙女出浴,眼波一转,似乎所有都觉得她在看自己。

大厅里一片寂静,甚至连呼吸的声音也听不见,饶是李清故作风流,依然被她地清丽所震惊,恍有出世之感,但又似曾相识。

只见她轻启朱唇,天籁之声在大厅中轻响,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吐出最后一个‘得’字,她人已走到李清面前,盈盈施一礼,枝花的浓香迎面扑来,李清慌忙站起,他忽然想起了李惊雁,是的!似曾相识是她有点象李惊雁,也如她一般清丽脱俗、美若天仙,但李惊雁是真仙子,冰清玉洁,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流于自然;而这个楚莲香不过自身专业,刻意扮演、以色悦人罢了,两人高下立判,李清的惊艳之心立去,甚至有一种骄傲的感觉。

他微微一笑,亦拱手向她回礼,佯作醉熏熏赞道:“楚姑娘长得好,唱得也好,李清已忘了身在何处?”

楚莲香阅人无数,她一眼便看透了李清,李清说得虽轻狂,但目光清湛,没有一丝魂不守慑之意,可见他根本不为自己所动。

楚莲香心中微微有些失望,这是她出道以来第一次看见男人这种眼色,哪个男人见了她不是早忘了东西南北,她眼角余光再扫一圈周围,个个色眼迷离,偏偏就面前这李清却不将她放在眼里。

她早闻李清之名,南诏三百勇士之首、千里杀敌酋、勇夺石堡城,现在又是大唐户部侍郎,美人爱英雄,她心中便一直向往,今天见他更是年轻潇洒,爱慕之心早盛满了十分。

楚莲香抿嘴一笑,伸出纤纤玉手给李清斟了一杯酒,用一双羊脂般的手将酒杯端到李清面前,

低声道:“妾身久慕将军之勇,今日幸得相见,一点心意,请将军务必饮了。”

旁边李成式也凑趣笑道:“但愿莲香姑娘这杯酒将我们李侍郎醉倒了,今晚再好好服侍他!”

李清哈哈一笑,将酒杯接了过来,“无福消受美人恩,这一杯酒岂不让我折寿。”

他正要喝下,楼梯口忽然传来一声轻笑:“李郎,这杯酒我来替你喝如何?”

酒杯‘砰!’地落地,李清目瞪口呆,指着楼梯口上来之人,结结巴巴道:“惊雁!你、你几时来的?”

第370章 郭子仪的感动第183章 李隆基的心机第37章 发薪第82章 意外失足(二)第320章 边令诚的暗示第369章 杀将立威第50章 暗流(二)第71章 上任首日(一)第155章 东宫案(九)第56章 暗访第8章 童生第151章 东宫案(五)第344章 江山如棋(九)第64章 杨家(三)第97章 四两拨千斤(中)第16章 义助第167章 借兵平匪第251章 科举案(十三)第321章 客栈疑云第225章 和李林甫的妥协第314章 导火索第16章 义助第298章 合作第149章 东宫案(三)第150章 东宫案(四)第194章 崔府请客第334章 谋河西(中)第84章 海家的把柄(一)第75章 绊脚石(三)第379章 两淮势力第108章 南诏主导权第186章 步步为营第29章 阆中(四)第370章 郭子仪的感动第154章 东宫案(八)第89章 困兽犹斗第344章 江山如棋(九)第164章 河西走廊的马匪第172章 至关重要的一战第161章 曲江流饮(下)第305章 小规模战役第172章 至关重要的一战第162章 密会太子第214章 扬州立威第314章 导火索第235章 出家便是还俗第276章 拉拢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231章 安禄山的企第137章 南诏内讧(下)第357章 战争与阴谋(七)第192章 不速之客第103章 初见李隆基(上)第201章 柳暗花明第87章 抓住把柄第154章 东宫案(八)第299章 帷幕拉开第284章 利益之盟第329章 杨国忠的把柄第302章 外交的背后第216章 意外第198章 第二步棋第126章 暗渡陈仓第276章 拉拢第36章 贵人(二)第三百零八章第355章 战争与阴谋(五)第25章 仪陇小摊(四)第344章 江山如棋(九)第295章 对手第363章 马嵬坡(六)第101章 相亲(下)第338章 江山如棋(三)第383章 家国天下(二)第128章 风云聚会第187章 初遇安禄山第18章 下 官司(二)第126章 暗渡陈仓第278章 虢国夫人的寿辰(中)第143章 高力士夜访李林甫(上)第109章 李琳升官第213章 前夜第373章 偷梁换柱第255章 南诏女王(下)第143章 高力士夜访李林甫(上)第329章 杨国忠的把柄第134章 图穷第275章 角力开始第125章 小人眼红第18章 下 官司(二)第90章 奉命入京第306章 试探性的战斗第168章 皇杠被劫第307章 秘密武器第4章 复杂的人际关系第386章 家国天下(六)第186章 步步为营第108章 南诏主导权第287章 重返沙州的深意第135章 匕现——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诏内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