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两河轮战(二)

ps:感谢我是大穷鬼和书友1022的月票鼓励。

一顿胡吃海塞,几个河东军官满意的拍了拍肚皮。李都头打了个饱嗝,然后歉意的看向李小喜,略微尴尬的道了声:“李将军,贵军饭菜十分可口,某等吃得很是舒爽,却让李将军见笑了。”

李小喜面上强颜欢笑,哈哈道:“说哪里话,客套了,客套了。”心中却如滴血一般疼痛,娘的,这一帮河东的军官是多少日子没吃过饭了,老子的三只鸡、两只羊腿啊,这一顿就没了?老子从河北运些活物过来容易么?

正在肉痛之际,李都头抹了抹嘴,又干咳了一声,向李小喜腆着脸道:“将军,不知贵军此行可有什么难处?且请尽管道来,某等能够相助的,一定竭尽全力!”

李小喜“啊”了一声,想了想,道:“一切都还安好,贵部已经给予了很大便利,暂时没有什么难处……”

李都头脸上变色,忙道:“将军无需客套,有甚难处一定要说出来,卢龙河东如今都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有用得着某等之处,切切不可客套!”

李小喜莫名其妙的看着李都头,又看了看几个吃饱喝足的河东军官,不明所以的说,这个真没有……李都头连忙充满渴望的继续坚持,说这个真的可以有……

河东军官中有人终于忍不住,向李小喜说。将军,反正某等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帮贵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也是两家亲密无间的友情之体现,李将军莫要再推脱了,再推脱就寒了弟兄们的心呐!

于是李小喜终于恍然,指着李都头等河东军官道:“哦……”

河东军官们则轻松的长处出了一口气。

李小喜默默盘算一番,他此行雇佣了五百民夫,每人月支一贯,这就是一千五百贯。再加上一日两餐口粮,按照河北的粮价,三个月大约要消耗一千贯,总计约需开支两千五百贯。这还是正常情况下的支出,如果民夫有伤亡,抚恤的支出也不小,他为此预留了一千贯。

这些支出都要李小喜的保安军自掏腰包。军事参谋总署划拨的一万八千贯作战费用里,实际上能落到保安军人头上的恐怕也就一万五千贯不到——当然,这里面没有包含立功后的奖赏。

如果现在将民夫遣散回去,每人支付一贯的遣散费,剩下的粮食和开支不知道能不能雇佣这些河东军呢?如果能雇佣河东军的话,恐怕效果比民夫还要好。不仅能起到民夫的作用,关键时刻还可成为战场上的臂助,要知道,河东军可是经常与宣武军硬撼,他们的战斗力绝对不可忽视。哪怕给他们保安军的待遇。一天吃三餐也是非常划算的。

李小喜试探道:“现在倒是有一件事,不知贵部可否帮衬?”

李都头等河东军官立刻把脖子凑了过来:“将军但讲无妨!”

“眼下即将进入战场。某欲将民夫发还河北,只是担忧无人运送辎重……”李小喜小心翼翼的解释,毕竟让人家河东军去干民夫的活计,说出来确实不太尊重。

就见河东军官们眼珠子一阵乱转,相互对视了片刻,也不知如何用眼神交流了一会儿,李都头咬着牙问:“却不知民夫们怎么吃食?”

李小喜一看有门儿,连忙道:“是这样,民夫一日两餐,管饱……”

李都头等河东军官齐声惊呼:“一日两餐!?将军是说,民夫……一日两餐?”

李小喜生怕对方不满,赶紧补充:“唔,这是民夫的饭食,其实某的部下是一日三餐……当然,如果贵部愿意的话,也可比照某部用饭……”

话音未落,又引起河东军官们的齐声惊呼:“一日三餐?”惊呼完毕,河东军官们头点得跟小鸡啄米一般,李都头带头应道:“将军,某等干了!”

李都头干脆利落且充满喜悦的回复,立刻将李小喜剩下的话给堵了回去,李小喜没说出来的话是——每月一贯钱饷,不知可否?

因此,李小喜有些不敢置信,狐疑道:“除了饭食,不知贵部还有其他要求没有?”

李都头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没有了,再没有了,只要一日能够三餐,某等已是知足。”他生怕李将军因为条件太高而放弃使用自己的打算,又加了一句:“从今天起,但凡有事,李将军尽管吩咐就是。某等一定尽好职责,必然将这份差事办得妥妥帖帖!”

李小喜心中大乐,拍着李都头的肩膀,连声夸赞河东军就是爽快。继而又问:“不知贵部可出多少兵力?”

李都头很干脆的道:“五百!将军缺多少人咱就补多少人!河东、河北都是一家子,这东阳关留个百来人看家足矣!”

李小喜又问,你们帮我运送辎重,到了战场上就得听我的吩咐了,却不知怎么向你们将军李嗣源交代?

李都头笑着说,这是小事,东阳关不失,咱就没有罪责,至于听从贵部的调遣——咱们都是打宣武军的不是?

李都头等河东军官嘻嘻哈哈一番解释,李小喜立刻就明白了。河东搞的还是分地盘的那一套,东阳关周边属于李都头的地盘,换句话说,李都头是李嗣源这个大军头手下的小军头,保有相当的独立性。

李都头的军务是镇守东阳关,只要东阳关还在李都头手上,李嗣源就不能拿李都头怎么样。除非李嗣源重新发布命令,要求李都头所部并入潞州大营,那李都头当然可以带领部下到潞州就食,至于所要耗费的军甲物资以及粮食,就要由李嗣源来负担了。

嬉笑之间,李小喜的大帐内一片兴高采烈,李小喜是因为节省了大笔开支而高兴,河东军官们则因为能够一日三餐而雀跃不已。

一名河东军官间见李将军心情不错,趁机追问,是否这一日三餐也能和幽州旅相同?他的问题主要还是惦记着吃肉。对此,李小喜很爽快的一挥手,说这是当然,幽州旅吃肉,自然不能让河东的弟兄们吃喝汤。

于是又是一阵欢呼,李都头得了刚才那名河东军官的启发,继续追问李小喜,说如果遇上宣武军,万一,只是万一,因为李都头相信李将军所部必然战力高强,万一李将军所部兵少,支应不过来,自己可以带弟兄们上前抵挡,到时候是否能有拔赏?斩下的宣武军首级是否可以换取更多的赏赐?

李小喜更是高兴,平白得了五百生力军,如果只拿来当民夫,岂不是浪费?于是他很敞亮的表示,斩首一级赏钱一贯!

李都头扭捏着说,能不能不换赏钱,咱换粮食成不?

李小喜又开动心中的小算盘计算了一番运粮到河东的价格,于是答应道:“可以,斩首两级赏粮一石。”这样一来,每级斩首的缴获,他大概都可以节省两百钱。

李都头等几个河东军官立刻被李小喜的大方砸晕了,李小喜以为他又赚了,实际上却亏大发了。按照河东军的惯例,斩首一级的赏赐不是铜钱,也不是布帛,而是加餐——斩首一级加餐一顿。这里面的差别,何止十倍!

在东阳关休整了一天,将民夫们遣返河北后,李小喜宣布拔营起寨,继续向西,这一次,推车的换成了镇守东阳关的河东军。

出了东阳关以后,山势渐渐平缓,涉过浊漳河便进入了上党盆地。河东地处群山之中,盆地即是平原,也是河东的粮食产地和人口密集地。河东有两处平原盆地与宣武控制区接壤,一处是沁水流域的上党盆地,另一处是汾水流域的晋州盆地。上党盆地在东,晋州盆地在西,中间隔着太岳山脉,都可向北延伸至晋中平原,是通往晋阳的必经之路,也是宣武军主攻的方向。

天复二年,宣武军云集二十万大军攻打河东,主攻方向就在西边的晋州盆地。

军事参谋总署规划的河东轮战主战场则在东部的上党盆地。

上党盆地南北横跨泽潞二州,北边的潞州仍在河东军掌控之下,李嗣源主力就坐镇于潞州城内(后世的长治)。南边的泽州已经于天复元年之前落入宣武之手,天子迁都洛阳时,为了拱卫洛阳北部安全,梁王从缁青战场上抽调了贺德伦、侯言所部,如今驻守在泽州之高平、泽州城(后世的晋城)之间。

上党扼守晋阳的右咽喉,形势十分险要,是从河东南下的重要道路,同样也是宣武北上的必经之所。两军隔着盆地中横亘的丹朱岭相互对峙,形成胶着之势。

李小喜所部幽州旅的进军方向就是潞州的上党地区,按照卢龙与河东之间的约定,卢龙军上党行营的驻地就在潞州之南的石后堡。

上党即潞州城和周边地区,当年秦赵长平之战就发生在这里,长平,就在上党西南。

李小喜在李嗣源派来的向导指引下,过潞州城,然后抵达石后堡。接手石后堡之后,便开始依照军事参谋总署的命令整修战备,等待后续大军的到来。(未完待续。。。)

第13章 辽西双城(十三)第77章 转折(九)第16章 幽州留后(十六)第27章 插曲(四)第12章 辽西双城(十二)第6章 魏州(一)第136章 中枢之要(六)第50章 君之野望(八)第1章 幽州留后(一)第135章 中枢之要(五)第69章 转折(一)第65章 两河轮战(十一)第56章 卢龙节度(二十五)第24章 大河之东(九)第25章 幽州留后(二十五)第60章 己未之冬(十一)第56章 燕郡问题(一)第19章 整军(二)第1章 群众演员李某第27章 榆关风云(六)第73章 转折(五)第23章 大河之东(八)第48章 白狼山水间(十五)第116章 南北战策(十)第64章 饶乐山巅(十八)第19章 西京变(十九)第119章 南北战策(十三)第28章 插曲(五)第13章 辽西双城(十三)第41章 白狼山水间(八)第5章 辽西双城(五)第67章 燕郡问题(十二)第74章 非常规战争(十一)第61章 两河轮战(七)第11章 西京变(十一)第64章 己未之冬(十五)第73章 仁恕之道(六)第4章 贝州(中)第62章 两河轮战(八)第69章 怀远新思维(一)第44章 白狼山水间(十一)第13章 辽西双城(十三)第13章 北回归线(三)第36章 双极(八)第4章 幽州留后(四)第35章 卢龙节度(四)第4章 幽州留后(四)第67章 己未之冬(十八)第48章 白狼山水间(十五)第78章 仁恕之道(十一)第104章 决战上党(十九)第50章 己未之冬(一)第43章 春夏(九)第52章 范阳之春(六)第61章 燕郡问题(六)第83章 钉子(十六)第51章 君之野望(九)第118章 南北战策(十二)第66章 非常规战争(三)第8章 西京变(八)第71章 仁恕之道(四)第11节 幽州留后(十一)第12章 西京变(十二)第83章 钉子(十六)第32章 诸侯之定(十一)第57章 两河轮战(三)第2章 西京变(二)第10章 魏州(五)第76章 仁恕之道(九)第9章 幽州留后(九)第35章 双极(七)第13章 蒋袁合流(三)第26章 榆关风云(五)第70章 钉子(三)第34章 诸侯之定(十三)第44章 春夏(十)第12章 蒋袁合流(二)第51章 卢龙节度(二十)第137章 中枢之要(七)第73章 仁恕之道(六)第10章 幽州留后(十)第25章 诸侯之定(四)第22章 辽西双城(二十二)第113章 南北战策(七)第3章 西京变(三)第71章 怀远新思维(三)第38章 春夏(四)第60章 燕郡问题(五)第40章 卢龙节度(九)第29章 榆关风云(八)第26章 诸侯之定(五)第20章 西京变(二十)第103章 决战上党(十八)第56章 己未之冬(七)第40章 卢龙节度(九)第95章 决战上党(十)第59章 燕郡问题(四)第69章 钉子(二)第114章 南北战策(八)第35章 营州经略(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