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辽西双城(九)

一个上午连续奔波了周知裕府和赵大将军府,说实话李诚中有些疲倦,尤其是在赵大将军府上受到的憋屈,让他心情不爽,他其实很想好好睡个午觉的。

但这次李府的邀请礼数却十分周备,不仅递上太子少师李君操的名刺,人家年轻一辈的顶梁柱——盐城守捉使、定远将军李承约还亲自来家中迎候着,比起赵大将军来,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两相对比之下,诚意立显,是以李诚中还是决定走一遭。

“李将军可曾吃饭?不如在这里吃完再一起去贵府拜访?”

“不了,某出来已有多时,家中大人一直在府上等候宣节,原本就预备了酒宴的。某这次来,除了请宣节以外,大人的意思,还想请边关回来的几个弟兄一块儿过去,大伙儿好生聊聊。”

瞧瞧,李家多会做人,连张兴重、王大郎和几个亲卫都顾及到了。既然如此,没什么可说的,李诚中让王大郎取过一箱金锞子,两人便跟着李承约往城北李府赶去。

李承约其实很想邀请张兴重一起过去,但张兴重始终臊着脸对他不理不睬,李承约无奈,知道这事急不来,只好叹了口气由张兴重自便。

虽说是以李君操的名义请客吃饭,但主陪的仍然是李承约。太子少师李君操毕竟是卢龙军中名声响彻一方的大军头,作为老资格的前辈,是不可能真正放下身段陪同年轻子弟的。话又说回来,卢龙军中也没几个年轻人当得李君操全程陪同,李诚中虽然崛起之势甚猛,却毕竟没什么根基。况且如果李君操真的一直坐在那里陪着,恐怕这一桌酒宴是无论如何吃不欢畅的。

李君操在正厅接见了李诚中,作为原平州系的老当家,他对新平州系这个年轻军将着实有几分说不出的亲切之意。见面的时辰不多,统共一盏茶时分,说的话也不多,无非追忆往昔、慨叹将来。主要的意思其实在于两点,一是鼓励李诚中和李承约多多交往,在抵御契丹人的战线上经常合作、相互关照;二是隐晦的透露了想要和周知裕见上一见的想法,这自然是需要李诚中回去告知周知裕,由周知裕发出邀请。

一盏茶其实喝不了几口,李诚中在整个过程中只端起茶盏沾了沾口,然后就是思索着怎么回答李君操的问话,以及领会这个老资格军头话里的意思。简短的见面过程让李诚中感到很费劲,在这个老前辈面前,他还是感受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这可能来源于久居上位者长时间养成的一种气势。

然后李君操就笑着说,还是你们年轻人聚吧,有我这个老家伙在,你们也放不开。

李诚中虽然对此十分认同,却诚惶诚恐的说,你老人家吃过的盐比我们吃过的米还多,趟过的桥比我们走过的路还多,我们还是非常想听你老人家提点的……语气之真诚,连他自己都几乎信了。

李君操离开之后,李诚中才弄明白人家话里的意思,知道为什么李君操说有他在,大伙儿放不开,敢情人家在接下来的酒宴中,专门邀请了官伎。就算在这个时代,招官伎相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父子同嫖的现象,仍然是不太好意思的。

官伎分两种,一种是乐舞伎,一种是女妓。乐舞伎就是唱歌跳舞奏乐的,女妓就是陪酒陪吃陪睡的。在李府的酒宴中,两者全部请到了,这是一种风尚,表明李家对李诚中的十分重视和高看一眼。

这是李诚中这辈子——包括穿越前穿越后的头一回,穿越前是因为没钱,穿越后是因为没时间。但李诚中是个适应性很强的人,现在又有钱又有时间,几杯酒下肚之后,紧张感顿时消失,起初略微僵硬的身子也逐渐放松了。

酒宴上早已有三个年轻人在等候,李承约为双方作了介绍,李诚中听了之后也有些吃惊,连忙十分热忱的上前见礼。

当先一个被李承约唤作三弟,却是姓高,名行周,字尚质,看上去略为年轻,估计比李诚中要小上几岁,白面白衣,气度举止十分潇洒。论起俊秀的模样,李诚中在记忆中似乎只有当年在河间城外见过一面的衙内刘守光才比得上高行周,但高行周是阳刚之美,刘守光则略带阴柔。

高行周的大名李诚中是知道的,这位简直就是这个时代高富帅的典型代表。论身材模样,怎一个“帅”字了得;论家财,万贯是绝对不止的;论身份,人家还是高干子弟,已故名将高思继的次子!高思继是谁你不知道?“白马银枪”!“幽燕第一名将”!高家枪法在整个河北大地都赫赫有名。还不知道?那你别在卢龙军中混了,纯属丢人现眼。

这位却没有一点高富帅的自矜之心,不仅谈吐温和沉稳,而且说话得体、礼数周到,让李诚中顿起好感,除此之外,李诚中还知道对方不是徒有外表之辈。去年妫州广边军一战中,高家兄弟领军和契丹迭剌部打了一场野战,兵力弱势的山后子弟在迭剌部精锐面前没有半分怯场,双方战平不分高下,也体现了高家兄弟领兵的才能。

李承约在介绍高行周的同时,还把他另外两个结义兄弟也一并告诉了李诚中。老大高行珪,老二李承约,老三高行周,老四王思同,其中,高行珪和高行周还是本家兄弟。高行珪和王思同要留镇边州,这次没法回来,便只有高行周和李承约赶回来听命。这番介绍完之后,李诚中顿时无语——这四兄弟都什么人啊!高家兄弟是高思继的儿子、李承约是李君操的儿子、王思同则是王敬柔的儿子,这活脱脱就是卢龙**嘛!

介绍完高行周,李承约将另一个年轻子弟拉了过来,这位名叫王思齐,是王敬柔的庶子,王思同同父异母的弟弟,看上去有些懦弱,说话之时也小声小气,便如蚊子哼哼一般,而且边说边脸红。按理说庶子是得不到重视的,但王思齐却和王思同关系极好,平时颇得王思同的看顾,李承约是王思同的结义二哥,自然也就拉着王思齐一起作陪。

最后一个介绍的叫李承晚,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李诚中目光有些呆滞,他仔细打量着这个叫李承晚的年轻人,边看脸上边带着一丝诡异的笑容,只看得李承晚浑身不自在。李承约在一旁也有些奇怪,便问:“宣节以前见过某家七郎?”

“啊?没有没有。”

“哦……这是某家七弟……来,七弟,快见过宣节……李宣节,某家七郎和王家五郎对你可是崇拜仰慕得紧啊,这次听说宣节过府,都嚷嚷着要一睹宣节风采,呵呵……”

李诚中在两个年轻人崇拜的目光下分别与对方见了礼,然后在李承约的邀请下坐上了主宾之位,王大郎则在下首相陪。

一人一张小桌子,大家席地盘膝而坐,菜肴流水阶上传。三杯饮胜之后,李承约将王思齐和李承晚都叫到李诚中桌前,让二人致酒。李诚中忙起身饮了,李承约才道:“李宣节……李兄,某观宣节年岁,当是比我等都要年长一二,若不嫌弃,今后便以表字相称可好?某字德俭,不知李兄……”

李诚中忙道:“不瞒老弟,某尚无表字,但明晚周兵马使将于府上设宴,为我取字,到时还望诸位兄弟前去捧场,一同观礼。”

李承约笑道:“那是非得叨扰了!对了李兄,某这两个弟弟自幼便习武射箭,熟读兵书战策,今日某觍颜相求,不知李兄军中可愿接纳他二人,也好多些历练?放心,不求任何官职,可从兵卒做起,就是一点,李兄千万莫将他们当做大户子弟娇养着,还是要放到阵上真刀真枪的历练才好。”

有了赵大将军府上的一出,李诚中这时已有所准备,听罢之后一笑:“这有何不可?”人家李承约礼数做足,往自己手下塞两个人也算不得什么,李诚中自然要给这个面子。更何况李承约说得明白,不求官职,可上阵厮杀,就冲这句话,就显出人家的真正气量。在李诚中想来,恐怕除了历练之外,李家和王家往自己手下送人,也有着一份交好之意,和赵大将军那边有着本质的区别。

这两人都才十六,并无官阶,他们不是李承约、王思同那样的嫡系子弟,可以生下来便荫袭官爵,到目前还是白身。只是李诚中看着这两个身形单薄的少年,怎么也看不出练过武的样子,尤其是王思齐,甚至颇有几分女娘之风。至于李承晚这个让人极为纠结的名字,李诚中则在谈笑间以言语试探了几次,问了几个莫名其妙的问题,让李承晚着实有些摸不着头脑。

正事谈妥,酒宴即将进入高潮。这么光明正大的招妓宴饮,实属平生头一遭,李诚中不由有些期待和忐忑。

第97章 决战上党(十二)第58章 饶乐山巅(十二)第12章 辽西双城(十二)第62章 燕郡问题(七)第29章 双极(一)第4章 贝州(中)第12章 北回归线(二)第31章 诸侯之定(十)第11节 幽州留后(十一)第39章 卢龙节度(八)第6章 辽西双城(六)第78章 仁恕之道(十一)第78章 怀远新思维(十)第29章 双极(一)第95章 决战上党(十)第110章 南北战策(四)第60章 燕郡问题(五)第34章 白狼山水间(一)第5章 幽州留侯(五)第92章 决战上党(七)第27章 幽州留后(二十七)第35章 白狼山水间(二)第8章 魏州(三)第4章 幽州留后(四)第73章 转折(五)第10章 幽州留后(十)第47章 范阳之春(一)第53章 君之野望(十一)第60章 饶乐山巅(十四)第47章 白狼山水间(十四)第64章 燕郡问题(九)第3章 魏博血夜(三)第58章 两河轮战(四)第6章 西京变(六)第23章 大河之东(八)第44章 君之野望(二)第123章 河南(一)第91章 决战上党(六)第56章 燕郡问题(一)第38章 卢龙节度(七)第63章 己未之冬(十四)第79章 钉子(十二)第118章 南北战策(十二)第119章 南北战策(十三)第37章 营州经略(九)第6章 辽西双城(六)第31章 幽州留后(三十一)第59章 燕郡问题(四)第75章 仁恕之道(八)第66章 两河轮战(十二)第49章 君之野望(七)第109章 南北战策(三)第65章 两河轮战(十一)第36章 双极(八)第53章 饶乐山巅(七)第11节 幽州留后(十一)第26章 榆关风云(五)第52章 卢龙节度(二十一)第23章 诸侯之定(二)第23章 诸侯之定(二)第100章 决战上党(十五)第73章 钉子(六)第54章 己未之冬(五)第63章 燕郡问题(八)第142章 国器(四)第26章 榆关风云(五)第11章 辽西双城(十一)第60章 河北新军阀(三)第58章 饶乐山巅(十二)第50章 君之野望(八)第72章 非常规战争(九)第25章 幽州留后(二十五)第7章 魏州(二)第51章 饶乐山巅(五)第1章 幽州留后(一)第2章 辽西双城(二)第31章 双极(三)第71章 非常规战争(八)第134章 中枢之要(四)第16章 辽西双城(十六)第66章 己未之冬(十七)第7章 辽西双城(七)第49章 范阳之春(三)第25章 幽州留后(二十五)第42章 白狼山水间(九)第85章 东都会盟(五)第124章 河南(二)第55章 己未之冬(六)第6章 幽州留后(六)第119章 南北战策(十三)第68章 非常规战争(五)第1章 辽西双城(一)第67章 己未之冬(十八)第3章 西京变(三)第35章 卢龙节度(四)第136章 中枢之要(六)第45章 白狼山水间(十二)第15章 北回归线(五)第30章 幽州留后(三十)第26章 大河之东(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