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没什么卵用的活字印刷

说是新想法,其实也新不到哪里去!

毕竟在大多数的穿越小说里面,一旦主角开始改进造纸术,那么印刷术的出现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往往木活字或者泥活字一出,那基本上都是亲朋好友们先震惊一遍,然后是大儒们震惊一遍,到了最后不可避免的是皇帝陛下也要跟着震惊一遍。至于说因此侵犯了世家们的利益,被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什么的,也是常见的套路……

理所当然的,李元嘉也不可能放过这项推动文明发展进程的大杀器。

对于那些所谓的威胁,李元嘉根本也不在意。

相对于那些穿越前辈们,他天潢贵胄的身份就是最好的保护伞,所谓的世家威胁不需多虑。

而且……

事实上,就算是自己“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并且堂而皇之的摆在那些世家大族的族长们面前,李元嘉也不认为他们会气急败坏,甚至还会耻笑俆王吃饱了撑的,真是闲着没谁人干了;至于说怕惹来皇帝的忌惮什么的,李元嘉同样认为,就算把活字印刷术摆在自家老哥李世民的面前,唐太宗恐怕最多也就是瞧他一眼,点点头来上一句:“看起来挺有意思的,费了不少功夫吧?”

宋朝人发明的活字印刷,在唐朝真心没什么卵用。

事实上不光是在唐朝没什么卵用,哪怕到了一千年后,一直到明清的时候,雕版印刷也依然是主流——活字印刷不是没有,而是非常的少!和几百年后西方古登堡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一比,简直就是不忍提及。

究其原因,除了因为西方文字是二十多个字母组成,而汉字则有成千上万个之外,还和中国古代的印刷需求有关,文人们的审美情趣有关。

中国的古代,识字读书的人太少了。

读书的门槛实在是太高,导致只有少部分的文人才有兴趣购买价格昂贵的图书。而且本来就没有太多书的情况下,简练至极的文字风格也导致了那些经典典籍字数不多,雕版印刷也花费不了太多,有时候特别短的甚至几张雕版就足够用了。也只有《礼记》这样的“大部头”,十万字需要的雕版上千块,耗费颇大。不过如果保存得当,雕版可以使用很长时间,不像活字印刷那样用过一次就拆散掉,下次要加印就必须重新排列。

而且雕版印刷的版面,看起来可比活字印刷的漂亮多了。

一张雕版一般都是由一个人完成,风格一致,排列整齐,而活字则是由多个匠人完成,字体大小、风格不统一不说,文字排列的时候还非常容易出现横字、倒字等情况。以至于后世专家们判断一本古籍的印刷方式时,出现类似错误往往都会成为判断为活字印刷的理由……

这种情况下,文人们自然更喜欢雕版印刷的版本。

当然了,上述这些其实都是细枝末节,并不是阻碍活字印刷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上辈子孙鹏对这个问题好奇的时候曾经专门去研究了一下,看过一些小牛们的解释,然后才发现真正的原因——太贵了!

没错,活字印刷的成本太昂贵了!

木活字和泥活字等等成本略低,但是非常容易损坏,不停更新替换的成本太高,大规模印刷的意义其实并不大。而纯手工制作金属活字的成本极为高昂,清代有个福建人曾经花费二十年时间,用二十多万两白银的代价制造了四十多万个铜活字,投入之大可想而知。而且和只要认识字母就能挑选活字的西方不同,古代汉字上万个,即使常用的也有两三千,普通匠人哪里都能认识全了?就算让识字的人去排版,光是有条理的管理、挑选那些金属活字,就需要一整套的检字方法来配合。

除了成本问题之外,技术的限制也让活字印刷看起来不那么美好。

活字印刷看起来非常简单,后世网络上的那些小清新视频也让这项技术看起来是那么简单,似乎只要刻一些字排在一起,用纸用墨那么一刷……

可那终究是小心翼翼的只印了一张,你印个上百张试试?你印一本书试试?

“唉,糟蹋啊!”

一想到自己明知道发明出来其实用处也不算太大,至少短时间内肯定别想大规模的使用,李元嘉就心疼的要命。

花的可都是他的钱啊!

不过就像他当初纠结时想的那样,就算是成本再高,花费的时间再久,这活字印刷还是要搞的。不仅是要搞,李元嘉还打算直接跳过木活字和泥活字,直接上金属活字,并且决定有生之年一定要把活字印刷的技术给尽可能的完善起来!

说到底,这种技术对于时代推动的作用太大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低成本的印刷术甚至比造纸术要更加重要一些,对于知识的推广、增长意义更加重大。所以在不影响自己的前提下,哪怕花再多的钱,再长的时间,李元嘉也想把它给搞出来。

不说后世人家西方认为古登堡才是活字印刷术的鼻祖,毕竟和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相比,技术上确实有着很大的不同。单就是为了以后韩国人不会拿自己的金属活字印刷说事儿,李元嘉觉得这钱这时间花的都值!

再说了,没做之前确实一堆困难,但是要真的去做了,谁敢说就一定没戏?

真当穿越者就什么都不懂么?

活字印刷的原理很简单,基本上一看就能懂,就算放到唐朝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但是曾经研究过的李元嘉还知道的更多啊!

比如说他知道中国用的水性墨其实不适合金属活字,最好是用油性墨;比如说他知道制作活字很麻烦,但是用阴阳倒模的方式会方便许多;比如说他知道铜活字成本太高,甚至还会出现融字铸钱的情况,但是铅、锡、锑合金活字更加适合;再比如说李元嘉还知道活字印刷的关键不是在活字,而在于制版……

甚至于那种在明朝印刷大发展时期才出现的字体,李元嘉也可以提前拿出来。

不管怎么说,他也是个书画家嘛!

所以在韩山带来了府上的一个铁匠和一个制墨匠人,然后一脸蛋疼的旁观下,俆王李元嘉给他们分别下达了两个命令:铁匠去找一种可以很容易融化的金属,而制墨匠人则要发明一种比较粘稠,可以附在金属上面的墨水……

第三十九章 不要名字第十二章 韩王府第五章 衣食住行第八十章 聊聊玻璃吧第五十四章 徐王的礼物第三十三章 算学第十六章 新想法第二十章 贵重多了第七十章 入宫第二章 必须要做第八十八章 机会第二十三章第五十一章 开心的刘志成第十八章 宇文士及第九章 缩水版字典第一百零六章 二十钱第一百零一章第七十一章 一样一千贯第三十章 送礼第二十七章 李元嘉需要层次理论第一章 俆王李元嘉第五十七章 治病?第五十三章 考考你们第二十一章 羡慕嫉妒恨第三十一章 张柬之第八十六章 运气特别的好第三十八章 进步第五十八章 结果第二十七章 李元嘉需要层次理论第二十三章 开业第十二章 消息第十五章 位置第六十一章 惊喜第五十二章 古怪?第一百零三章 真的?假的?第七十一章 一样一千贯第八十二章 叛乱第一百零八章 烈酒第十三章 再见太子第二十七章 再等等第十六章 昆布和紫菜第八十八章 数据第三十八章 不试试看怎么知道?第六十三章不够第十二章 美食第八十二章 一百万贯第三十四章第二十二章 教授第十八章 刻一套第六十六章 无题第三十章 斗鸡第九十六章 那就试试吧第八十八章 数据第二十七章 豚肉第五十四章 一入宫门深似海第三十五章 很简单第六十章 大唐第一条水泥路第二十九章 达成一致第三十六章 夜盲症?第十四章 抵达第二十一章 兴趣第四章 无论怎么有待都不过分第八章 天竺游记第二十二章 崩第二十三章 房遗爱第八十八章 牙刷和毛巾第四十五章 赊给你第三十二章 老臣能学吗?第九十一章 被遗忘的火炕第二十七章第四十二章 赏!第三章 计划书第八十四章 愣住的皇帝第十六章第七十六章 砸店第十章 彩头第八十二章 一百万贯第八十二章 送给你了第四十六章 变化第七十六章 麻将的功劳第三十章 送礼第四十二章 天大的好事情第五十四章 这字好丑第一百一十一章 能用吗?第四十八章 三百贯第二十章 侄孙第三十九章 一切的前提第三十六章 难题第一章 俆王李元嘉第四十二章 天大的好事情第二十二章 各怀心思第八十三章 大唐芙蓉园第十章 礼物第三十六章 不好的预感第四十五章 教训第九十七章第二十二章 宅子第九章 美食与游戏第十章 让他多活几年?第三十一章 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