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三章《大唐讨伪宋北伐檄文》

封建时代自有他本来的特征,生产力的局限性,让其与后世极为不同。

比如,消息都传播速度,哪怕是日行百里,从南到北,从长沙到东京,也得三四日的功夫。

李嘉让翰林院的一群翰林们,利用其文采,草拟了一遍北伐檄文,着重凸出赵匡胤的篡逆之举,又居中国而坐失燕云,随即,按照惯例,把他的祖宗骂了一遍,再从道德高处出发,进行批判,声明己方的正当性,顺便号召北宋境内的藩镇一起努力,推倒这个不当的政权。

其檄文按照此时的惯例,使用的是四六骈文,参考《滕文阁序》的格式,对仗工整,有理有据,端是一篇美文。

檄文名为——《大唐讨伪宋北伐檄文》。

那为何要发表檄文,而不是直接偷袭,出战呢?这不是暴露了吗?

有一句话这样说的,师出有名。

在中国的历史上,无论是对战的哪一方,都要把自己的放到道德的制高点,批判他人。

比如,《甘誓》(朝代:夏作者:启出处:《尚书夏书》),以及明初的《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朝代:明作者:宋濂出处:《明实录太祖实录》)。

换句话来说,檄文这种有水平的东西,没有一定的文化必然是看不懂的,能看懂的,都是官僚,地主阶级。

也就是说,发布檄文,其实就是光明正大的拉拢对方ꓹ 瓦解对方的军心,告诉他ꓹ 我是正义,你投靠我,好好大大的。

《大唐讨伪宋北伐檄文》檄文到了东京ꓹ 赵匡胤正不断地调整军队,聚敛物资ꓹ 闻听这事,不由得大怒ꓹ 仔细研读之下ꓹ 整个黑脸都通红了:“真是气煞我也!!”

“南国何其无耻也!”赵光义看了一眼,也脸色涨红,唾弃道。

这是在批判大宋得天下正当性,法理性,对于一个政权来说,法理不全,就会给地方动荡的理由ꓹ 就算是坐天下,也不安生。

而ꓹ 令人尴尬的在于ꓹ 若是柴宗训在ꓹ 大宋可谓是理直气壮ꓹ 禅让其实就是法理转移,但ꓹ 如今几千年来的戏码ꓹ 大宋的遮羞布ꓹ 竟然被唐国抓在手里。

如此把柄坐失,反驳都没了借口ꓹ 几乎让赵匡胤气得肝疼。

“这燕云乃是石晋所失,关乎我们大宋何事?”

“我大宋不光彩,他唐国,不也是如此?甚至其几代为南汉之臣,也不顾羞耻的篡逆……”

赵光义破口大骂道,竟然一一驳斥那檄文的条款,赵匡胤不由得露出一丝笑意,果然读书多还是有好处的。

其他的朝臣们则都炸开了锅,瞬间都反应过来,逐条的进行驳斥,渐渐的,大宋仿佛在法理上占据了上风。

赵普学问倒是不高,就坐看着大臣们言语,沉吟了片刻后,其这才说道:“南国何其无耻,竟然恶人先告状,诽谤我朝,恶毒至极,我朝也不能坐视不管,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原一向群贤毕集,文采出众者不知凡几,陛下可遣人拟上一篇《大宋伐南国檄文》,声明我国正统——”

“好——”赵匡胤闻言轰然叫好,其声如雷:“南国无耻,颠倒黑白,咱们自然要清本正源,荡清污浊,就拟一篇檄文,狠狠地驳斥与它——”

其他的百官们也纷纷点头赞同,争相拍着胸脯向皇帝保证,一定会写出一封名列清史,文采飞扬的檄文,狠狠地扫南国的面子。

直到这时,宋国朝廷上下,仍旧不称呼其为唐,而是蔑称为南国,这也是贬低其国运不久,迟早要被统一。

热闹了一阵子后,百官也消停了许多,赵匡胤这才挥手散朝,与赵普、赵光义,以及参知政事薛居正、吕余庆等人,一同来到了皇帝的书房。

赵匡胤一脸阴沉地坐在床榻上,赵普坐其右边,赵光义坐左边,其他的两位副相薛居正、吕余庆,则分坐两旁,位居其下。

这是大宋朝廷权力的排行榜,赵光义在赵匡胤有意地培养下,尤其是如今局势紧张,其地位直线上升,仅仅位于宰相赵普之下。

“显然,南国已然做好了准备,说不定,已经派遣大军进发了,过不了几日就会传来消息。”

赵匡胤坐在榻上,目光阴沉,脸色极其不好,他望着这几日,不由得感叹道。

“若是再与我几年时间,岂能让南国抢先,咱早就跨马扬鞭南下了,夺了那富庶的江南之地。”

“天意如此!”赵普叹了口气,随即说道:“这六七年来,虽然朝廷战事颇多,但好歹也积蓄了些许钱粮,能支撑时日,若提前个两三年,怕是朝廷连开拔前的赏钱都拿不出来。”

“时局艰难!”赵光义轻声道:“臣弟特地打探了一番南国皇帝的消息,发觉其年纪虽轻,但志气不移,按理来说男方一向是奢靡之地,其年如此之少,就统合了南方,应该是志得意满才是。”

“而,我发觉,其虽然沉迷女色,但却只是少年慕艾罢了,对于朝政一刻也不层放下,甚至,我还听闻其将出家之人,招募来度田,惹得偌大的笑话。”

“可见,其志向高远,毫不掩饰,此次北侵,刀兵直指东京。”

“晋王所言不错!”赵普难得附和道:“如今南方虽然整合时间短,但国民富庶,兵马不愁,所以支撑其北上的志气,咱们此番一定要给他一个教训,必定能狠狠打击他,从而打破其妄想。”

“兵马已经派出去了,如今淮南之地,李处耘、王审琦领兵镇守,一个在扬州,一个在合肥,守望相助,又有数万禁军,加上团练兵在,应该无所错漏。”

赵匡胤微微颔首,随即说道:“山南东路那里,潘美我不放心,已经让天平军节度使石守信去了,外加两万步骑,合计超过六万人,虽然野战吃力,但守卫好襄州城,定然是没有问题的。”

“那,关中秦凤地区?”赵光义轻声道。

“早有两万禁军入了长安,新任的凤州团练,应该快到了……”

第一百三十四章番禺战栗(1)第1103章捷报第1361章东去第1218章凉州词第一千零一章宿命番外3——震雷第五十五章阵法与邕布第七百五十四章复杂第四百二十九章马第一千零八章第七百三十三章第1271章巡视王庭第九百四十章孟昶死了第七百章第六百九十三章第八百六十七章鸿之舞金矿第七百五十二章第1270章草原第三百七十三章思念第三百一十四章野有遗贤第1219章异议第四百六十二章舆论导向第1186章第八百七十一章村上天皇第两百三十四章尔等配吗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五百九十三章落荒而逃第一百六十四章牵扯不清第两百六十四章楚国不靖第六百八十九章镇压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九百章第1219章异议第六百五十一章丈人第六百四十二章新户(上)第三百六十四章新奇第九百五十章牙兵第五百五十九章反杀第九百一十六章第六百九十三章第八百八十八章待会填充第九百零一章拿下凤州第九百一十三章抛石车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军府第七百一十六章第1170章对战第三百八十七章经济第一千零六章第三百一十二章八旗显威第七十四章霍然而起第四百六十八章书信第四百九十五章骄兵第八百二十一章应对第六百六十一章惊诧第1263章第四十八章整装出海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乱第八百九十九章人心第四百六十一章嫦娥与后羿第六百二十四章烦劳第两百三十八章天子重文章第1405章神武四十年第三百六十二章归程第1358章第一千零五十八章开府第七百六十八章东湖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计(下)重发的那章,晚上我会重新填充的第六百四十四章保甲制第四百二十六章使团第六百九十六章为难第八百三十五章第四十八章市舶司竞价第一千零八十一章应对第三百九十八章潜移默化第四百三十八章试射第九百八十一章会面第二十六章墟市之行第1401章入祀第1110章信念第六百二十章蜀国除、一分二第五百九十一章诗词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清扫第两百七十二章为之奈何第八百二十九章第1406章岁月第八百二十四章骑兵第一千零七十一章恶日第1310章甘州回鹘第1175章谈判第1106章修法第两百七十三章诸国震动第三百二十五章粮草危机第五百七十九章莲峰居士第五百七十二章败家二代李景第四百九十章第三十六章钦州张府第三百九十章怀孕第两百七十六章心有不忍第八百六十五章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