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考场

天还未亮,月亮依旧高悬空中,黑漆漆的夜里,只有一盏盏灯笼,在街道两旁指引着,县衙和府衙不敢懈怠,派出了大量的差役进行安排,拥挤不堪,人声沸腾。

临街的民户,也打开窗子,不时地张望着,反正被吵的睡不着,还不如看戏呢!

彭献从街口出来,向左一转就是贡院。站在路口望过去,但见人头攒动,人声如沸。五开间的大门,竖着三方直匾,中间是‘天开文运’四个泥金大字;东西两方题的是‘明经取士’和‘为国求贤’。

进了大门是二门;二门之内,便是龙门,送考的人到此止步了。

他不是考生,自然不需要排队等候,昨天,消息出来了,由于字体端正,也无差漏,作为誊抄的刀笔吏,他无疑是合适的。

誊抄需要三天的时间,虽然不需要自备干粮,贡院可以提供,但硬邦邦的干粮,哪有酥软的肉饼好吃,带着杂菜,混着吃。

这种誊抄的刀笔吏,基本上是从清水衙门筛选的,民间也有一些,由于只是誊抄,若是有错还影响前途,官吏们倒是躲避不及,哪怕三天三贯钱。

只有像彭献这般的民间读书人,屋舍简陋,衣食缺漏,对于科举无甚信心,亦或者想多磨练一些,多看一些文章,才会来录用。

这种新职业,因为科举而兴起,作为一种外快倒是合适的,彭献一边走着,一边心神不定。

五十贯钱,就只是做个印迹,这对于他而言,是极为便利的,他心里都打算好了,留下指甲印,若是被发觉,就说是不小心弄到了的。

风险极低,而收获却是极高,他是极为心动的,况且,科场舞弊,自唐以来,已然成了积弊,惯例,再说,若是整治也管不了他的头上,他只是被雇佣而来,撤职了也不怕。

如此多的钱财,虽然夜间风吹,有些寒意,但他心头着实暖和,看着这帮读书人,心中的也是亲切。

随后慢慢进去了贡院,与所有的誊抄人员一起,拜了孔子,然后听得主考官赵诚老生常谈了几句,所有人这才散开。

科举一场,开始了。

贴经,两个时辰为限。

这个誊抄起来是极为容易的,寥寥百字,花费了一天一夜的功夫,才誊抄完毕。

与之前不同的时,由于考生太多,压力太大,为了减轻压力,第一场在第二天清晨就放出,进行两天的筛选。

三天后,继续参与科举考场的,只有三千余人,仅仅是最简单的贴经,就筛去了大半,由此可见,考生水平的差异。

毕竟战乱多年,读书人不多,认真读书的人,就更少了。

第二场,即是策论。科举重头,天子重文章,誊抄时,也须仔细,不能有一丝错漏。

由于策论字数差异太大,少者数百,多者上千,数千人考卷,字量是极为恐怖的。

如此,誊抄就耗费了四天,身体精神都极大的消耗。

第三场与第二场连在一起,考时是两天时间。

题目则是诗词文章,题材不限。比策论而言,相较容易誊抄,但也耗费了一天两夜的功夫。

自从进了贡院,彭献就没怎么歇息过,不断地挥墨而抄,每天歇息不到三个时辰,赚取这三贯钱,着实也不容易。

皇帝的灯油倒是舍得,贡院灯火通明,拿起文章,他先是看了一遍,再慢慢誊抄,这时,他发觉了这篇文章的字迹,是极为熟悉的,前几天他已经看了数十遍,心中瞬间了然,目标出现了。

检查了一番,他发觉此文章竟然有数个错别字,按照惯例,除非是同考贯觉得文章过于优秀,酌情会进行通过,但这文章,却是平庸之作,有此错字,筛漏是在所难免的。

既然受人恩惠,彭献自然需要还回来,反正一般文章,除非是进士及第,亦或者进士前十,才会发下墨卷,一般是不会发下的。

更改了几字后,花费近三刻钟,才堪堪誊抄完毕,按照之前的通法,他将誊抄卷的边角,按下了手指印,很轻微。

这才缓了口气,对比了一下,他再次挥墨,开始誊抄起来,誊抄的那份,就送往了考官处,进行批阅审核。

考官第一遍,就看你是否有错别字,若是文章极好,还可以酌情考虑,但要是避讳没做好,哪怕再妙,也会被罢黜。

第二遍,就是看立意和文章笔力了,若是古板乏味,怨天忧地,或者激愤,浩浩汤汤数万字,也会被罢免。

因为科举是录官的,不是听你抱怨,也不是让你发挥文采的,历史上这类人不计其数,如明朝徐渭,考取数次不过,难中进士,就是没有控制好自己的笔力。

第三遍,就会仔细琢磨,若是精彩绝伦,就会推荐给主考官,以期中魁。

策论的审核很关键,因为天子重文章,最后一场的诗赋反而作为饭后甜点,锦上添花罢了。

王廉是吏部的侍郎,也是进士出身,如今四十有六,脾气很好,所以官场人缘不错,之前刘鋹要求进士做官须进蚕室,而普通官吏若身居要职,也须阉割,他就直接边缘化,当做养老了。

大唐重建后,由于情操高洁,加上人缘好,就被请回来做吏部侍郎,如今又是同考官,官运亨通啊!

“狗屁不通!”

“甚文章——”

也罢,他大笔一挥,就进了赐进士出身的最后一名,呈上主考官时,赵相公眉头一皱,待见是王侍郎举荐时,勉为其难的画上了红圈。

终于成功了,王廉呼了口气,还人情太难了……

第两百八十四章倭国变化第三百一十九章扬州危矣第四十三章登闻鼓上第三百三十八章期待第两百四十一章欣喜万分第三章雄心壮志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计(上)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九十章水力锻锤第五十章难以形容第两百五十四章意有所指第一百八十九章马政第一百三十八章剑拔弩张第三百六十九章呵斥第两百八十四章倭国变化第三百一十三章分发赏赐第三百七十三章思念第一百六十七章天命在我第九十九章卑沙城内第三百六十三章长沙第十五章春风爽人第两百三十七章大兴科举(续)第二十四章山水田园第四百一十三章灵渠第两百五十五章另有用处第四百零九章风波第一百二十九章宫中逸事第两百一十章淮南节度第一百八十九章马政第三百三十四章军心第三十四章钦州事务第一百六十章衣带诏(上)第两百零五章阴谋进行(下)第三百五十一章轰炸第三十六章钦州张府第五十一章收获安排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一百七十章无题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第三百三十三章军队第两百二十六章战争随起第一百四十一章政治布局(上)(修)第九十一章思维飞跃第一百四十二章政治布局(下)第一百三十五章番禺战栗(2)第八十四章大事不好第三百六十二章归程第十四章未雨绸缪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一百一十三章风波不平(上)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计(上)第三百二十一章紧急救援第两百一十九章从容自若第五百六十章划分第一百六十三章蛊惑人心第一百四十七章马上行动第三百四十三章灯灭第四十一章大食商人第三百六十三章长沙第两百七十四章硝烟弥漫第九十八章干柴烈火(修)第三百三十七章板荡第两百八十九章前途似锦第一百三十章令人着迷第四百章捉拿第三百六十六章白役第三百六十八章巡捕司第两百八十八章人心晃动第一百五十二章扬眉吐气第三百五十一章轰炸第三百二十七章整编、整训第四百零一章凝重第三百三十五章民心第十九章另寻他处第一百六十二章钱赋多少第一百一十章岭南不安(中)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一百四十八章话里有话第两百六十一章湘江汹涌(下)(修)第一百四十八章话里有话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计(上)第两百四十五章以粮为本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两百零七章编练水师第三百九十五章感悟第三百六十三章长沙第两百一十九章从容自若第三百四十六章道观第两百八十七章镇压豪强第三十六章钦州张府第三百二十一章紧急救援第三百七十三章思念第两百五十三章佛儒远扬第一百九十二章菱刈金矿第两百二十五章战争动员第七十九章活计第一百六十八章转运使司重发的那章,晚上我会重新填充的第两百七十章杀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