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新年杂事

无意间被卷入到阿史那结社谋反的事件中,张允文心头也是颇为不爽,而后,在大殿之内,李泰又对自己加以攻讦,所以张允文随着李世民大殿的时候,心头还是带着几分不爽。

来到承天门外,只见几名宫中卫士正在打扫现场。他们将尸体拖到一起,那拖动的过程中,道道血红的痕迹在雪白的雪地上蜿蜒,显得分外醒目。

看到这些尸体,李承乾和李泰脸上不由露出不自然之色。

李世民的到来,让这些正在清理现场的士卒不由放下手中活计,齐齐向李世民行礼。李世民挥挥手,示意不必,走到那堆尸首旁,目光慢慢移动,终于落在了那阿史那结社的尸首上。

微微轻叹一声,李世民转过头来,轻声笑道:“好刀法啊,一刀破喉,一击毙命,不知是何人击杀此獠啊?”

张允文上前一步,抱拳道:“乃是微臣手下亲兵,现为昭武副尉的杨石与现为昭武校尉的宋瀑同击之,两招之内便击杀了此獠!”

“哦?”李世民慢慢的往成天门外走去,众人连忙跟上,“不知这二人现在何处?如此猛士,朕倒是想见上一见!”

张允文进入皇宫之后,杨石和宋瀑二人却是被守卫城门的士卒热情的请到了城门后面的一处房间里,正在和几名卫士喝着酒。听见李世民来到承天门外,这些人赶紧跑了出来,混在人群中,隔着近丈的距离,护着李世民等人。

听得李世民的言语,张允文四下一望,一下子便瞧见了人群中的二人,连忙招呼二人出来见礼。

李世民一见到二人,便不由啧啧赞叹起来。二人往那儿一站,一股彪悍的气息便散发出来,让常年混迹军营的李世民不由眼睛一亮:“果然是猛士啊!宋瀑杨石,你二人上前听赏!”

二人连忙上前,半跪在李世民面前。

“你们二人护**王,平定叛乱有功,升杨石为昭武校尉,升杨石为游击将军。各赏黄金百两!”

二人当即大喜,拜谢道:“多谢陛下赏赐!”

“嗯,你二人现居何职?”李世民又问道。

“我等如今在侦察营新兵训练营之中认训练教官!”

李世民点点头:“这也倒是人尽其用!好了,你们二人先且退下!”

二人退下之后,李世民反身往皇宫走去。回到那承天门下,张允文向李世民抱拳道:“陛下既然没有微臣的事了,微臣就先且告辞了!”

李世民却道:“慢着,允文啊,朕有两句话对你讲!呃,太子。魏王还有晋王,你们先且回宫!”

三人同时看了一眼张允文,目光中各自带着不同的意味。李泰和李承乾是惊讶,李治目光中带着的却是担心。

在三人离开之后,李世民便轻声的说道:“允文啊,你是不是哪儿得罪过魏王,魏王对你是深有成见啊!”

张允文苦笑一声:“微臣也不知是何处得罪过魏王,想来是文武不和吧!魏王殿下喜爱文学,而微臣乃是武将,只通晓军事!故而魏王对微臣恐怕有所成见吧!”

李世民轻叹一声:“好了,允文,魏王之事朕会与他分说。另外,允文还记得当初朕与你说的话么?”

张允文点点头:“嗯,湖面看似平静,实则下面暗流汹涌,还是站在岸上才好!”

“既然你记得,那可要在平时的时候也要做到啊!”李世民满是深意的说道。

“陛下放心,微臣定当持中守正,不偏不倚!”

“呵呵,这样就好!”

再和张允文说了几句话之后,李世民便施施然的走回皇宫。

张允文站在后面,向李世民的身影一揖:“恭送陛下!”

阿史那结社谋反一事,在朝堂中的还是引起了不小的振动。那些投附大唐的部族首领纷纷上书,表达了对阿史那结社的谴责和对大唐的忠心。李世民收到这些奏章之后,也派出人来,对这些首领赐下厚厚的礼物,表示慰问。

至于那贺逻鹘及其他突厥大汉,在四面城门封锁,金吾卫全体出动的情况之下,很快便被逮住了。最后在论及这些人的处罚的时候,李世民念及这贺逻鹘乃是突利唯一的儿子,并没有斩首示众,而是将起流放岭南。至于其余突厥大汉,则是一个没留,全部枭首。

随着新年的到来,那些在外呆着的王爷们也渐渐返回了长安。长安城内照样一片鸡飞狗跳,忙得金吾卫焦头烂额。

然而,在这些到来的王爷之中,却没有吴王李恪的身影。

张允文心中好奇,这李恪每年年末的时候,都要跑回长安,不在长安呆满三个月是不会走的。而今没来长安,倒是有些让人好奇。向李治一问,这才知道,这李恪犯事儿了。

腊月初的时候,这家伙竟然在祭拜祖先的那夜与乳母之子赌钱,被那位从长安过来负责监督李恪祭拜祖先的宗正寺官员,气的够呛。于是这位宗正寺的官员愤然上书,告了李恪一状。

为了平息宗正寺的怒火,而且李恪这小子也确实是欠教训,李世民便下令免去了李恪安州都督之职,并且令他今年不得入长安来。

所以,李恪的身影到现在都还没有出现在长安。

听了这个消息,张允文不由微微一笑,这李恪的胆子还真够大啊!

新年的时候,张允文带着妻儿,一家家的挨着拜年。可惜的是,远在西域的苏定方没在长安,张允文就是想去拜年,也是不成的。只好托人给在高昌吹风淋雪的苏定方送去了一份厚礼。

在回家的路上,经过东宫的时候,看见两辆满载货物的马车停在长林门外,东宫卫士忙着从马车上搬下东西来。一看这架势,张允文便知道了这是汉王李元昌给李承乾送的礼物。

众亲王之中,唯独李元昌最得李承乾欢心,两人的关系最为密切。但是,这李元昌送与李承乾之物,多为亵玩品赏之物,可供李承乾愉悦心志,却无半点实用之处。

正是因为李元昌的这种举动,使得李承乾更加沉溺于玩乐。可以说,李承乾由最开始的聪明好学,到后来沉溺玩乐,悠游废学,这李元昌要负起很大的责任来。

到了新年,李世民赐宴的时候,张允文看见了那位高昌国主麴智盛。李世民没有杀他,只是将他和高昌的一众大臣囚禁于长安,至于复国之类的事,压根就没有提过。

倒是那些文臣,如魏征、高士廉、萧瑀等人提出了许高昌复国的建议,不过这种建议没有得到李世民的同意。李世民反而在私下里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说高昌处要冲之地,据形胜之所,山河表里,其战略位置之重要,大唐不可轻弃之。

这等说法让麴智盛等高昌人很是失望。复国无望,便开始沉溺于长安飞繁华之中。

接着,李世民又提出将高昌分做西州、庭州、伊州三州,于交河设置安西都护府,派兵驻守此处。

群臣听罢,以李靖为首的意中武将全力支持,而以魏征为首的文官却是极力反对。

魏征上言道:“陛下初即位,文泰夫妇首来朝,其后稍骄倨,且灭我使团,故王诛加之。罪止文泰可矣,宜抚其百姓,存其社稷,复立其子,则威德被于遐荒,四夷皆悦服矣。今若利其土地以为州县,则常须千馀人镇守,数年一易,往来死者什有三四,供办衣资,违离亲戚,十年之后,陇右虚耗矣。陛下终不得高昌撮粟尺帛以佐中国,所谓散有用以事无用。臣未见其可!”

李世民这次却是没有听魏征的话,拜原凉州都督乔师望为安西都护、西州刺史,领两千士卒驻守交河,辖苏定方部下三千。苏定方被拜为安西都护府司马。

于是,安西都护府,这个大唐管理西域的政治军事机构便正视诞生了。它的诞生,却是李世民为了防止西突厥南下攻陷高昌而设立的,如今拥兵五千。倒不是李世民不想多在高昌留些兵马,实在是高昌贫瘠,仅仅在交河及其他几条河流两岸方能种植农作物,每季所产,除了供给三州百姓之外,剩余不多。所以,军中粮草还得陇右之地运送过去。

因为李世民的这个决定,麴智盛一直处在沮丧之中,就连赐宴时,也是神情恍惚,无心歌舞。

过了正月十五,长安城内热闹的气氛才渐渐的消散,朝会又开始了,南衙的各个衙门也逐渐的人多了起来。

张允文一手抱着张继,一手牵着张琰,一直走到家门口时,这才停下脚步,将张继放下,松开张琰,俯下身子,对着张琰说道:“琰儿,你在家里可要好好带着弟弟啊!”

张琰眨着一双漆黑的大眼睛,用力的点着脑袋,头上的三鬟髻随着脑袋的摆动而摇动,模样可爱极了。

张允文哈哈一笑,翻身上马,策马慢慢往皇城走去。

几乎每日,张允文都会在府门口举行这样一场告别仪式,跟自己的两个孩儿告别,然后到各个部门办公去了。

随着假期的结束,张允文又得开始工作了。

第244章 麹文泰第299章 魏王一党感想第430章 离城而去第4章 李世民与张允文第280章 伏俟城下第130章 归附第379章 东狩洛阳第242章 狩猎第410章 战前动员第6章 单挑第299章 魏王一党第392章 新年贺礼第215章 使团第454章 军营教子第479章 长安月第277章 赤水第344章 夜袭吐蕃营第385章 皇后病危第92章 登基第428章 天空海阔第200章 雏鹰展翅第425章 奔袭平壤第154章 好久不见第78章 开门揖刺第144章 岁末第494章 张家来人第268章 大军压境第307章 游戏第112章 新兵第442章 百万骸骨第480章 走亲访友第11章 路上练兵第63章 围猎第412章 应对之策第60章 李建成的决断第301章 断足第240章 林邑国王到了第141章 赴宴第67章 初战第273章 钓鱼第46章 出发第339章 冲天狼烟第438章 平定高丽第88章 威逼第107章 军事院校第308章 野炊第500章 滑雪板第19章 还关第432章 归来第477章 紧急召回第74章 李渊到来第217章 夜袭牙帐第219章 苏烈第290章 盗窃第276章 驰援第132章 较量第56章 带小孩真累第290章 盗窃第117章 南阳韩氏第417章 强渡辽水第172章 出发前的准备第444章 班师回国第464章 粮仓弊案第174章 突厥牙帐第103章 罗成第236章 秋收第315章 得子第65章 抓斥候第101章 尽灭第456章 大势第2章 苏联教官第93章 入见第344章 夜袭吐蕃营第294章 分裂第45章 开业第162章 入朝第77章 尉迟恭第209章 入城第7章 组建侦察部队第126章 狼王第130章 归附第3章 张文济第212章 遭遇战第104章 戡乱第377章 于志宁第423章 千里追杀第27章 林然第331章 千帆竞渡第115章 步兵操典第8章 死亡角逐第261章 吐蕃入朝第196章 僵持第245章 送礼第362章 名为称心第262章 点将第128章 突利使者第271章 军议第149章 校场拼杀第260章 吐谷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