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前程

河南的旱情依旧在持续着。不过从东都牧府已经下发了一道告示,令干旱严重地区,自行掘井取水,同时,还早那告示之下附上了掘井的诀窍,一条条列出,让人一边看便知。

此份告示一经发出,整个河南很快便进入了全民大挖井的时代。虽然有人说这肆意挖井,,会破坏风水,但是,在这旱灾面前,人畜饮水尚得不到保证,就算是风水再好,又有何用?

接下来的日子里,张允文挨着跑了几个旱情最严重的地方,视察各地掘井情况,并吩咐各地地方官,严格控制流民,尽量将灾民安置在原有土地之上。若是流民成灾,那后果十分严重。

经过各地官府的不懈努力,很好的控制了局面。当然,其中,那些因执行不力而被张允文罢免的官员亦不在少数。靠着广大农户齐心协力,打出一口口水井来,总算是来得及浇灌那些枯黄的庄稼。在干旱地区,随处可见一条条提着水桶的长龙。通过那深达五六丈甚至十丈的水井,提上来一桶桶清凉的地下水,倒在自家水桶之中,再小心的提着,浇灌田地里的庄稼。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这天色丝毫没有要下雨的迹象。依旧是晴空万里。然而,由于水井的不断挖掘,旱情反而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即使天气依旧晴朗,但是,那庄稼已经开始转青了。

终于,在连续晴了四十六天之后,天空终于开始阴沉下来,四方云气汇涌于河南上空,黑压压一片。看到这种情形,张允文不由长长松了一口气,然后加入到了欢呼的行列之中。

风云骤起,大雨将至。

当大雨落下之时,整个河南大地陷入了一片欢呼之中。饱受干旱折磨的百姓冲出家门,在大雨之中尽情的奔跑欢呼,即使是浑身上下湿成一片,也没人在意。而田地之中的庄稼慢慢的吸收着这从天而降的雨水,渐渐的伸展开缩在一起的枝叶。

雨水落下,意味着张允文的抗旱工作已经完成,若是不出意外,今年冬季之前,张允文便可以返回长安。

继续在洛阳呆着,洛阳府尹遇上自己不能处理的事情,先过来问问张允文,若是张允文也不能处理,在送到长安。除此之外,还有洛阳行会的事,世家豪族的事,在张允文离开之前,所有的事情都要处理好,不能在自己离开洛阳之后,便出现什么问题。

大雨下了整整两日之后,便陡然减小,却又缠绵了四五天。这样一来,彻底的解除了整个河南的旱情。

在降雨停了之后,黄河、洛河,皆是浊水滔滔,不可乘船。一时间,无论是黄河还是运河,上面的船只都少了不少。

从长安来的使者,踏着满路的泥泞来到洛阳,向张允文宣读了李世民的诏书。在这诏书之中,李世民不吝溢美之词,将张允文狠狠的夸奖了一下,说什么国之肱骨,君之辅弼。最后却是将张允文从左龙武军大将军换成了右羽林军大将军,其余赏赐也是非常丰厚的。

当内侍宣读完诏令之后,这内侍笑道:“老奴在这里恭喜大将军了!老奴临行之前,陛下曾言,希望大将军能早日返回长安!唔,不知大将军是否随老奴一道回去呢?”

张允文却是摇摇头:“公公的好意,本官心领了!不过洛阳这边,尚且还有事情未曾办完,所以,就不同公公一道了!公公且先行一步,本官过上几日便会返回长安的!”

听得张允文这般说,那位内侍也没再说什么了。

等到王方翼他们将自己接任东都牧以来的公务移交给洛阳府尹之后,张允文便准备返回长安了。这东都牧本是虚职,出了自己任期之内掌握实权之外,恐怕后任者都只是挂个名而已。

在洛阳买了不少洛阳的特产,准备带回长安送礼。

终于要离开这洛阳了。

在回长安的路上,张允文向王方翼三人问道:“你们三人返回长安之后,有何打算?”

那魏真宰推推张柬之,而张柬之则是看着王方翼。

王方翼苦笑一声,轻声道:“还能有什么打算,在下在跟随大人之前,是宫中金吾卫,回到宫中,当然是继续当金吾卫去!你们呢,仍旧回国子监?”

张柬之和魏真宰二人一人在国子监教书,另一人还是个太学生。

魏真宰摇摇头:“跟大人一行,在下可算是长了见识,其间学会了许多东西!在国子监,根本就学不到!”说着,这魏真宰斜斜的瞥了一眼张允文,“哪怕是去州县当个小吏,只要能学到一身本事,我也愿意!”

张柬之却是笑道:“在下的打算与真宰倒是不谋而合。既然已经在洛阳呆了大半年,也不想再回国子监了!”

听了三人的话,张允文哈哈一笑:“看样子你们已经筹划好自己的将来了!那我也就不操这份心了!回长安之后,我等将会去面见圣上,到时候你们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以陛下之圣明,定能量才适用!”

返回长安的时候,天色尚早。张允文便笑嘻嘻的对身边的三人说道:“呵呵,我等即刻入宫,说不定还可以在陛下那里吃上一餐饭!”

身边三人闻言,不由翻了个白眼。

然而在去皇城的路上,张允文却是倏地一拍脑袋,遗憾的对三人道:“哎呀,我想起来了,陛下此刻恐怕不在皇宫之中,应该是在九成宫!”

三人一怔,相视苦笑。

“呃,没关系,今日天色尚早,向道我家中去饮上两杯,咱们明日再去面见陛下,你等以为如何?”张允文回到长安,心头颇是兴奋。

王方翼却是摇摇头:“不用了,大人!在下返回长安的消息,恐怕母亲尚未知晓,如今我也该回去给他报声平安!”

张柬之和魏真宰也纷纷附和道:“对对,还是先回去保平安,有空在去大人家叨扰!”

张允文见三人态度坚决,也只好由他们去。

当天下午,张允文正在家里庭院歇凉之时,一名内侍前来,说是李世民让张允文现在就去九成宫。

听了这话,张允文不敢怠慢,顾不得这仍旧炎热的天气,纵马出了长安,往九成宫而去。

“允文啊,来来,先歇歇,看你跑得满头大汗的!”李世民看见张允文满头大汗的样子,笑道。一旁的宫女赶紧端上一碗酸梅汤,供张允文解暑。

这九成宫中,气候凉爽,歇了片刻,张允文便已经休息好了,满头大汗消去不少。

“允文,这次河南旱情,你做得很是不错!掘井取水,缓解旱情,保障粮食。当赏!”说道这里,张允文轻轻一笑,“不过嘛,朕可是听说那张家人前来找过你!不知你是怎样答复的?”

张允文当下便将那日与张昭阳的谈话说了一遍。末了,张允文却是说道:“张家弃微臣三十年不顾,微臣又何必认这张氏!所以微臣准备自立门户,不会回到张家的!”

李世民点点头:“不回也好!如今你贵为国公,张家池子太小,已经容不下你了!对了,当初去洛阳时,你挑选的几名官员你准备如何安排他们?”

张允文笑道:“这三人年纪尚轻,但见识不浅,若是大加培养,以后定成大器。回长安的时候,我便询问了他们。三人皆愿意脚踏实地,从基层干起!或为文吏,或为武职!所以,还请陛下成全他们!”

李世民沉吟了一下:“王方翼此人朕倒是知道!做了两年金吾卫,从未出过半分差错,且在军中威望挺高,朕便给他一个武职,让他去西边呆着,看他能不能历练出来!至于剩余两人,朕倒是不太了解,允文你说说该如何安排!”

“张柬之擅长处理政务,微臣在洛阳政事,全都是他来完成的。而魏真宰此人允文允武,文职武职皆可胜任!至于陛下如何安排,微臣不敢揣测!”

李世民沉默一下,说道:“既然如此,那这张柬之和魏真宰也去西边吧!在吐谷浑那边好好历练一下。到时候我大军西征吐蕃,也好用得上!”

张允文“嘿嘿”一笑:“既然如此,那微臣便替他们三人先谢谢陛下了!”

昨天运气太差了,晚上用着用着,整个屏幕便忽然不动,接着一下子花屏了。重启一下,竟然黑屏,进不到系统,所以昨天断更了。这还是小半第一次断更啊!杯具!今天上午拿去修,显卡需要重新焊了一下,下午才拿回来!

第125章 狼群第311章 庭争第328章 高昌生变第205章 姑嫂第433章 张网第55章 败露第471章 营业许可第449章 相貌之辨第321章 满月之庆第416章 破坏水坝第385章 皇后病危第435章 渊氏灭亡第162章 入朝第33章 赏赐第143章 赵德言第43章 一年第243章 威慑第424章 大战将起第410章 战前动员第18章 生擒张青特第62章 平息第308章 野炊第392章 新年贺礼第207章 投诚第269章 引蛇出洞第150章 天威将军与征远将军第381章 火速驰援第75章 留在长安第469章 三堂会审第361章 新年杂事第62章 平息第58章 东宫动作第40章 三棱军刺与六五式军刀第249章 招新第91章 临国第284章 伏诛第200章 雏鹰展翅第3章 三尺青锋搏功名第284章 伏诛第420章 围点打援第274章 收杆第14章 新兵到来第377章 于志宁第168章 张允文的工作第95章 论功第157章 当骑兵遇上火药第302章 愤怒第489章 丹药比试第46章 出发第328章 高昌生变第57章 刘家兄弟恋爱了第52章 上门说亲第292章 会面第330章 天子之怒第274章 收杆第73章 药方第265章 洮州乱局第393章 魏征之死第193章 铁勒使团第48章 刺杀第18章 生擒张青特第407章 新罗使臣第495章 前程第313章 定局第258章 赐名第154章 好久不见第87章 复仇第425章 奔袭平壤第301章 断足第356章 太子之邀第224章 归程第117章 南阳韩氏第79章 收买第212章 遭遇战第481章 亲人第155章 突利第390章 东西疆域第267章 铁血平乱第261章 吐蕃入朝第338章 誓师出征第200章 雏鹰展翅第506章 李世民的事情第87章 复仇第341章 两线作战第372章 百骑破万第317章 宪兵第92章 登基第239章 槊战第425章 奔袭平壤第207章 投诚第169章 再次成亲第374章 称心撞人第426章 白袍小将第466章 吴家娘子第119章 上门提亲第182章 拦路抢劫第183章 朝堂第279章 军旅轶事第465章 虚以委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