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打造姓的梦想国度

当杨帆说完,差不多用了一个时辰。

这些规矩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有些严苛,但在这个只要吃饱饭就算是小康社会的时代,没有人能拒绝这样的诱惑。

此时大家眼中精光四射,一时间气氛有些热烈。

居然能有机会授官身,这可是千年难逢光耀门楣的好机会。

而得以授八品官职的王玄策与薛仁贵更是激动万分。

要知道,大多数州县官员干一辈子也只是八品官呢。

以前,他们一人落魄连饭都吃不下,一人快要病死,如今直接授予八品高官,怎能不让他们激动。

扫了一眼激情四射的众人,杨帆暗暗点了点头。

正所谓有追求才有动力,他想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不然都是一条咸鱼那还怎么行。

思考了一会儿,王玄策一脸敬服地道:“保甲之法弭盗贼、缉逃人、均力役、睦乡里、课耕桑、寓旌别,公子奇思妙想也,此法太玄妙了!”

奇思妙想?

玄妙?

杨帆不由一阵脸红,嘴角抽了抽,毕竟是窃取了他人成果,况且只是个保甲制度而已,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其实这种制度在秦汉之时就已经有了源头,只是不完善而已。

秦汉时期的‘闾制’其实就有保甲法的影子。

秦汉时期县下五家为保,五保为闾,四闾为族,分置保长、闾正、族正。

所以说,保甲法与闾制有相通之处。

据杨帆推测,王安石的保甲法可能就是根据秦汉时期的闾制改进来的。

保甲法由王安石始创后,传至清朝发展到极致,保甲制度甚至在民国都还在使用,然而效果却不是很好。

可对于初建的骏扬坊,小范围使用,保甲法却是好法,它可以在解决乡里纠纷、劝导、教化乡邻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但保甲制度其弊端却也很明显,不能大力推广,因为它限制了人员与资源的正常流动。

如果国家大力推广、长期使用,会成为国家征收税收以及征兵的阻碍,甚至会滋生腐败之风,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一大毒瘤。

保甲法在前世的争论很多,梁启超与胡适之两人把王安石的变法称为社会主义学说的先行者。

认为其变法实现富国强兵,加强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同时,还推动了宋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历史的前进。

而另一种观点认为王安石变法是地主阶级的一个改革运动,代表着地主阶级的利益。

反正是各有利弊!

那杨帆为什么拿出来用呢?

其实他也是迫于无奈,上万人汇聚在一地,必然良莠不齐,不乏作恶之辈。

比如王孝杰的养父。

这些人混在其中,有的知情人怕事,有的知情人懒得管,更多的是怕惹祸上身,所以很难将这些人辨别出来。

长此以往,必然乱成一团,无法管理,甚至这些人心生间隙。

如此一来,杨帆构建的这一试验基地就将会从内部崩塌,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人的天性都是自私的,如果没有涉及到自己的利益,大多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旦涉及到自身的利益,必将挺身而出。

保甲制度就有这样的好处,若是一甲之中有人为恶,则其余九户连坐,试问这九户如何敢不揪出作恶者,或者一起抵抗作恶者?

至少可以上报以消除隐患。

虽然保甲制度在这时候是很先进的,但它却没有生存的土壤。

自古以来,华夏讲究宗亲传承、讲孝义、讲人情的国度,容易因宗亲等原因形成包庇,所以很难长期生存下来。

在杨帆看来,其实保甲法更适合在西方的一些国家实施。

因为西方人宗族观念较差,人与人之间的情义相对淡薄,这就能给保甲法生根发芽提供很好的土壤。

当然,在这时代,保甲制度绝非一无是处,它还是很先进的变革,更重要的一点,它能动摇宗族的传承模式。

保甲法与宗族之法可谓是天然对立,幸好这些人大多都是四面八方招来的,相互之间大都不认识,所以杨帆这才敢大胆使用。

因为他明白有条不紊的管理对于效率的重要性,他也需要骏扬坊快速稳定下来,更明白千里之提溃于蚁穴的道理。

只有使用保甲制度,才能很快的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而且以后无论管理乡邻还是从事生产,都会极为便利。

虽然王玄策也觉得保甲制度好,但还是隐隐有些担忧,皱了皱眉头说道:

“公子,如此作为,可能会引起忧乱,得小心提防小人;再者如此大的工作量,玄策可能一人有些力有不逮。”

杨帆当然考虑到这些,保甲制度还是有很多漏洞的,如果有一些偷奸耍滑的人,还真可能钻空子。

不过杨帆早有准备,呵呵一笑挥了挥手道:“玄策不必担心,某自有主张,不过汝可能要辛苦一段时间了,明日自会派一些识文断字的人过来帮你。”

说到这儿,杨帆转头一脸决绝地对着众人道:“明天通知所有人在训练场集合,某有话要说。”

一场跨时代的改革提议就在这酒桌上拍定了下来,也为杨帆以后能如挥指臂一般控制骏扬坊提供了条件。

不过最感谢的却还是李世民,为了他那三成利润,李世民直接给出了各种便利,更可以看出他对琉璃作坊的重视以及霸业的渴望。

******

第二天一早,护卫训练场上头涌动,大家都以户为单位有秩序地站着。

有些知道消息的,顿时议论纷纷,一时间炸开了锅。

“什么?杨家坪改名了?”

“是呀,改成了骏扬坊,听说还是陛下亲自改的呢。”

“那还有假,告示都贴在那边,你没看见?”

“呃,不认字,快说说,上头都写些啥?”

“好像是有当官的来管理这里。”

“那这里是属于忠义伯还是属于朝廷?”

“当然是属于忠义伯了,朝廷怎么可能给我们这么好的福利,那些大臣都没有我家小子的晌银高呢,只有忠义伯才有这样的善举,反正是他让咱有饭吃,不管叫什么名,我就认忠义伯。”

随即旁边的一群人马上随声附和。

这些人还是知道谁是这里的主人,是谁给了他们好生活,所以,他们的感激是发自肺腑的。

老百姓其实很实在,甭讲那些大道理,谁给咱饭吃,咱就认谁,民以食为天嘛。

众人一见到杨帆出现在高台上,呼拉拉一下子全跪了下来,口中齐声高呼忠义伯仁义,忠义伯公候万代等等。

往下看着下面密密麻麻的人头,杨帆心里顿时热血沸腾。

从此往后,这些人将是自己最忠实的拥护者。

里边有抅搂的白发老人,更有偷偷抬起头打量自己的孩童,这些就是骏扬坊以后的希望。

深吸了一口气,杨帆沉声说道:“某乃万年县忠义伯杨帆,从今往后,尔等都是骏扬坊的长工或仆人,也都是某的家人,吾等命运相连、休戚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不过无规矩不成方圆,今日开始将重新进行登记,请大家配合,如有瞒报,直接驱逐出骏扬坊,当然,如果有人想自己离去的,某也不强求,但留在这里的,就得遵守这里的规矩。”

“只要留在这里的每个人都会有事做、有房住、有饭吃,某还会开设学堂,免费教孩子们识文认字、术数等等;也会建一所医院,请最好的郎中专门免费为这里生病的人免费治病。”

废话不多说, 某只想说:

“跟着某,有饭吃”

“跟着某只要想读书的,将会永远免费教习认字。”

“跟着某,可以让大家老有所依,少有所养。”

……

“轰”一声瞬间炸开了锅,下面的人群里像是引爆了炸弹,群情激愤。

“忠义伯,此言当真?”

“莫不是欺骗我等?”

“咱们一定守规矩,求忠义伯不要赶我们走。”

是啊,有什么比‘跟着我,有饭吃’这句话让人心动的?

对于这时代的百姓来说,这是他们最简单的奢求。

他们并不喜欢听那些镜花水月的激昂话语,他们只需要最实在的东西——解决肚皮问题。

第二百一十五章 心终于落了下来第四百九十六章有福气第二百二十六章付出代价第一百五十七章 蜂窝煤现世第六百四十二章江南士族的末日?第一百五十章老狐狸教子第四百一十二章 有没有本事?第一百二十九章打一下试试第五百二十七章胜负已分第六百章 提点第四百四十七章目的第五百八十一章 提醒第五十章 西湖龙井第五章 武照=武则天第三十九章一十六罗汉第二百六十六章纠缠不休第六百三十四章破釜沉舟第六百零八章围攻第七十九章 帝王命格第二百零九章 朋友亦或君臣第四百八十六章 设套第二百二十五章 触景第七百六十二章按揭雏形第一百五十二章 送女儿第七百三十八章循循善诱第八十二章 宿命相遇第六百五十三章分化江南士族第二百七十八章吃醋第一百七十三章 路在何方?第三百四十一章狭路相逢勇者胜!第六百零八章围攻第六百八十七章立威第八十一章 老公的由来第四百四十七章目的第四十六章 扰伤第六百零四章救人第七百一十章狡诈的萧瑀第三百零二章 擂鼓聚将第六百四十二章江南士族的末日?第四百二十三章 算计和夜话第六百零九章无地自容第三百六十九章所见所闻第二百一十六章 小迷妹第六百九十五章情谊第二百三十一章借刀杀人第一十八章 路见不平该不该吼第七百零二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四百三十四章 事成第七百四十三章李泰的幽怨第二百七十九章 名声所累第三十五章 划时代意义的手术第一百七十二章财帛动人心第六百七十四章钱荒第七百四十一章准备再次下套第一百七十九章 吹嘘第一百九十四章 挨打第六百三十一章死战不退第二百六十八章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第七百三十六章任人宰割第一百零一章 高阳的少女梦第四百一十二章 有没有本事?第一百五十五章朝议争锋(下)第七百二十八章密辛第七百一十八章风云涌动第七百三十五章患得患失第七百零九章威逼第三百三十三章吐蕃战神第二百三十八章 算计第三百四十二章一战而定第三百二十九章 战报第二百二十一章利益捆绑第二百四十三章飞花令第二百零四章 财大气粗第四百零三章 狡猾如猴第一百九十九章改主意第六百一十八章上贡第二百九十七章 战火将起依依别第四百四十章小胜第六百四十八章第二封血书的目的第二百五十五章 讨要公主?第七百二十六章别有用心第六百一十八章上贡第三百二十七章逼供(上)第五百零三章尘埃落定第七百四十三章李泰的幽怨第七百九十一章左右为难第一百八十九章 降维打击第三百五十一章拒绝第七百一十八章风云涌动第二百二十八章救兵第七百五十四章竞标会第五百五十九章催婚和求娶第一百一十章 咱也当官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梦想破灭第二百九十三章公主情深第二百九十七章 战火将起依依别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袭第六十章 被给人红包第六百九十章夜话第三百二十七章逼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