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女人换和平,无耻!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 ()”!

此话一出,欧阳询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显得尴尬至极。

之所以如此,得要从欧阳询的生平说起。

年幼时寄人篱下、流离失所也就罢了,但欧阳询当官以后却也是一个软骨头。

在隋炀帝时期,欧阳询任隋朝太常博士,后来宇文化及在扬州称帝,欧阳询看形势不对,马上投降为宇文化及效忠;

当窦建德建立夏国,欧阳询又在夏国任太常卿一职;

李世民大破窦建德平定河北,欧阳询又一次投靠大唐。

因为与高祖皇帝李渊交情甚厚,所以被授予侍中一职。

一次次的背主、投靠,欧阳询最后在大唐贞观年间累迁银青光禄大夫、给事中、太子更率令。

说得好听一点那是福源深厚、逢凶化吉。

说的难听一点其实也就是墙头草两边倒,谁当家作主就投靠谁。

这样的人根本没有骨气,妥妥的投降派。

如此毫无气节的臣子,在杨帆看来,比三国时期那个三姓家奴还要远远不如。

即使是欧阳询有再高的文学成就,也不会让杨帆心生敬佩。

在杨帆眼里,这老头最多也只是一位写一手好字的文人而已。

如果作为一名书法家,杨帆倒也不会说什么,反而会竖一个大拇指。

如今又一次展出软骨头的一面,这才让杨帆气愤不已,也是刚刚借机讽刺的原因。

以女人去换取所谓的和平,还说的那么大义凌然,自然引起杨帆反感。

所以说话毫不留情,甚至有些阴阳怪气。

果不其然,欧阳询听懂了。

即使再好的素养,也不禁变了颜色。

那张干瘪的脸庞,

高高耸起的颧骨,如同只有一张老皮包着,脸颊不断抽搐,显得有些狰狞。

明显是在拿自己墙头草的人生说事儿,差点没把欧阳询气得鼻孔冒烟。

只能用颤抖的手指对着杨帆怒道:“莫要太过分了,老夫从未招惹于汝,如今却如此讥讽于某,是为何意?”

李世民肌肉也是一阵抽动,太阳穴突突乱跳。

正所谓打人不打脸,这混不吝的小子怎么专门朝别人脸上呼呢?

这话……,呃……任谁也顶不住。

不过李二陛下却并未插话,别人说看法嘛,总要让人畅所欲言。

他也想看看杨帆这家伙有什么高论?

但更主要的是杨帆并没有说错,李世民也不好呵斥。

只见杨帆脸色一肃,完全收起笑容,盯着欧阳询那张丑脸看了一会儿。

这才不急不缓的说道:“人的面孔俊美与丑陋,这是与生俱来的,我们谁也无法改变,但内在的骨头却是一样的,只要有骨气,任何事情都不能压垮,也是铮铮男儿的由来,所以只要有骨气与自信,那就是堂堂男儿。”

余光瞥见李二陛下频频点头满是赞同,杨帆瞬间来劲了:“长得丑不是汝的错,但是长得丑但骨头却这么软,甚至把送女人也说得那么高尚,那么清新脱俗,这就是汝的不对了,怎么不送汝自己的女儿去呢?”

本来还没觉得什么,杨帆后面的话风一转,欧阳询只觉得一股血气直冲天灵盖,差点脑充血晕了过去,腾的一声站起身来,满脸赤红大怒道:“竖子无礼,怎敢如此辱某?”

杨帆一本正经:“汝无耻就不能让别人说么?”

“某如何无耻了,如果今天不给个交代,某与汝势不两立。”整个人微微颤抖着,欧阳询快要气疯了。

杨帆浑然不惧,反而沉声喝道:“以汝所说,男儿怕死,便将女人推出去远嫁塞外,用一个女人去苟求国泰民安,用一个女人去换短暂的安逸,用一个女人去换取你们那可怜的虚荣心,这不是无耻是什么?”

“况且,长此以往,以后若有蛮夷犯境,便将一个公主丢出去挡灾消难,堂堂天朝男儿的血性何在?”

“身为军人,自当保家卫国,自当血洒沙场,即使马革裹尸,也要为威武大唐浇筑起铮铮骨墙,这才能展现出我汉家之大气魄。”

“人呀,若是骨头软了、跪久了,那就永远也站不起来了,何况,如果骨气都没了这与米虫何尔?”

越讲越激动,杨帆不由想起了宋朝的软骨头,想起了华夏跪着的几百年,心中激扬气愤。

每讲一句,欧阳询那稀疏的胡须就会抖动一下,气得差点一口老血狂喷出来。

话糙理不糙,字字珠玑,就像是锋利的刀子一下一下不断往他的心窝里扎。

那真叫一个疼呀!

李二陛下神色变幻莫测,一会儿欣喜一会自责,最后若有所思捻须不语。

询问杨帆关于和亲的事情,本来只是顺口之言,并不是有的放矢。

虽然吐蕃的求亲使者团已经进入了大唐,因为大雪封路还没有进入到长安城。

但是从他们进入大唐疆域的那一刻,快马就有消息就传递到李世民手中。

而李世民在得到消息之后,就在考虑要不要和吐蕃和亲。

甚至打算让太子李承干负责此事。

欧阳询作为率更令,属于太子麾下,今日也正是因为此事前来奏报。

这种事情当然不能听一面之词,甚至刚才已经让内侍前去通知几个朝中重臣前来商议。

刚刚李世民只是为了岔开杨帆他们的尴尬,所以把这问题给提前抛了出来。

其实在李世民心中,还是倾向于和亲的。

就目前而言,大唐的边境局势仍然不稳定。

虽然灭掉了东突厥,俘虏了颉利可汗,但是灭掉了东突厥,却还有一个西突厥。

这些蕃外异族就像是野草一般,割了一茬又一茬,根本灭不掉。

薛延陀、吐谷浑等也是时和时战,北边的高句丽也是蠢蠢欲动……

大唐的边境其实一直并不太平,所以李世民并不愿意和吐蕃闹疆。

虽然西突厥这些番国表面上客客气气,但只要大唐一旦有异,必定会遭受他们的疯狂反扑。

作为皇帝李世民当然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连年的灾难、多边的战争,对大唐的负担很重。

而此时大唐发展机遇良好,李世民也想休养生息。

以便寻机一战而定高句丽,成就心中的无上霸业。

如今听到杨帆这番分析,李世民犹豫了、动摇了

看到李世民有些意动,杨帆当然得趁热打铁。

他真不希望李世民如同原历史一样与吐蕃和亲。

文成公主进藏,美约其名促进了两国的文化交流,其实对大唐一点好处也没有。

简直是一笔血本无归的买卖。

因为大唐不仅送去佛经道卷、大量金很饰物以及卜筮经典,并带走治病救人的医方一百多种,医学论著若干。

特别是送去了大量的制造和工艺技术,为吐蕃的倔起奠定了基础。

这比后世援助亚非拉黑人兄弟还要给力。

后世的援助起码那些人还帮忙在需要的时候呐喊助威。

可在唐代呢?

强大起来的吐蕃不仅不感恩,反而同大唐王朝展开了几百年无休止的侵略。

此时正是大唐兵锋最强盛的时候。

真难以想象李世民这样雄才大略、英明神武的帝王会做出如此昏聩之招。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最新章节地址: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全文阅读地址: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167章 女人换和平,无耻!)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第三百七十四章 死心踏地第六十二章 想带节奏的长孙冲第七百七十章震撼第五百章太不要脸了第四百五十五章风起第七百七十六章未雨绸缪第二百六十一章弹劾第一百零一章 高阳的少女梦第五百一十六章交好第二百四十七章中看不中用第一百二十九章打一下试试第四百二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五十八章 军制改革第五百二十五章不长记性的长孙冲第一百零一章 高阳的少女梦第五十六章 事了回长安第三百六十六章 名声第六百九十六章计划第五百九十二章废立之争第四十六章 扰伤第五百零四章天赋第二百七十四章意外之喜第三百四十七章 骑虎难下第三百八十三章教诲、封赏第五百九十八章 猫哭耗子第六百六十六章大变革第一百五十八章 雪中送炭第四百二十一章床头风第四十三章 义气的长安二代第一十六章 金丹换美酒,大赚?第七百三十三章皇帝外经第六百五十八章活招牌第一百一十七章心真够大第四百三十五章 谋划第四百四十三章 各方云动第四百九十八章勾心斗角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议争锋(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朝会争锋(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梦想破灭第四百八十二章再次发难第一百九十三章 让你先打一拳第一百零五章 种下一个希望第四百九十一章忧心仲仲第五百零五章所见所闻第四百六十四章 逼供、招供第二百二十一章利益捆绑第二十四章 牛逼越吹越大第四百零三章 狡猾如猴第三十三章 救,还是不救?第一十五章 当棒槌又如何第七百一十五章探望第一百零一章 高阳的少女梦第五百五十五章歼敌一千自损八百第四十六章 蛋蛋的扰伤第七百二十八章密辛第六百七十五章合作笫六百一十七章谋算第三十九章一十六罗汉第五百九十三章地理和经济课第三百七十三章送给武媚娘的礼物第一百七十五章 煌煌天朝第二百章 寻求庇护第四百一十一章 乐在其中第五百七十六章风云涌动第七十四章 为添丁做准备第七百六十四章为难第三百一十七章救死扶伤(上)第五百六十二章突然的转变第四百六十一章循循善诱第一百九十五章被挖墙脚第四百五十五章风起第二百七十七章 吐蕃有动作?第二百九十三章公主情深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安分的主第一百五十六章 想发国难财第六百五十五章开府建衙第一百二十七章 争执初现第六百六十章女人的心思第一百零七章 想造反?第六十七章你侬我侬第五百五十六章告状第七百零六章推动法规改革第二百四十章给点颜色开染房第二百九十一章 梦想破灭第七百四十八章人才到来第五十三章 风雨欲来第一百零五章 种下一个希望第一百六十六章 女人换和平,无耻!第四百一十五章命运相遇第一百四十一章 长孙无垢的疑虑第五百七十六章风云涌动第一百八十五章 逢场作戏第三百五十五章 尘埃落定第一百一十二章官场才是无形杀场第一百二十二章 酒醉迷人眼第六百七十九章狡猾的魏王第六百六十二章当土匪第五百一十三章进宫第七百三十一章媳妇熬成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