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太无耻了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 ()”!

此时李世民一脸潮红,恨不得大吼几声发泄心中的兴奋。

他当然清楚这种农作物意味着什么。

如此高产的农作物,意味着相同的耕地,粮食的产量至少达到十倍以上。

虽然不可能所有土地都种上此种农作物。

但只要种上十分之一,就能多出一倍的粮食产量。

这是什么概念?

现在大唐登记的人口有两千万左右,即使加上一些瞒报的家仆,最多也只有二千五百万人。

如果粮食能多出一倍的产量,相当于能够多养活几千万人。

古代什么最重要?

黄金?

白银?

亦或者是奇珍异宝?

这些都不是。

是人口!

人口才是王朝的基石。

人口的多寡是评定一个王朝兴盛的唯一标准,也是判断一个王朝是否强大的依据。

在生产力落后,武器设备极其低下的古代,人口的基数代表着一切。

只要有人,便可立于不败之地,这也是为什么异族占领不了中原的原因。

因为异族人口实在太少,即使全民皆兵也抵不上中原人口的零头。

所以这些异族根本不可能长期跟中原的王朝进行争斗。

每次只能打一枪换一地,没饭吃,又时不时跑来抢一些东西。

在古代,人口的多寡靠的是什么?

当然是粮食!

古人娱乐活动极少,

天黑都是在床上打扑克渡过,因此生育率极高。

生育率高,人口基数上不去的原因便是吃不饱。

虽然唐朝属于历史记载少有的盛世,但并没有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只是饿死的人相对较少。

一旦有天灾人祸的时候,饿死的人更是不计其数,这就决定了人口基数的上限。

如今发现高产的农作物,这不是天降瑞祥是什么?

如此简单的一笔账,太极殿中的各位大臣都会算。

一时间,诡异的气氛充斥其间。

一些与杨帆不对付的人觉得不可思议。

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杨帆这个棒槌的品性和能力。

冲动、好色,经常惹是生非,只会用拳头说话。

即使与国公、亲王发生冲突也只会一顿揍。

如今在李世民面前步步为营,毫无惧色,简直油滑到了极点,完全颠覆了他们以前的印象。

这还是那个混不吝的棒槌么?

心中暗暗计算着以后该如何相处。

而一些世家官员,担忧、兴奋……神色复杂!

这些人眼神死死的盯着剩余的水缸,恨不得把这东西占为己有。

心想,如果把这玩意控制在手中,能养多少家仆。

不过,此刻最激动的莫过于李世民了。

因为逼父杀兄,得位不正,所以更想证明自己比任何人都更适合当皇帝。

立志要成为让老百姓人人称颂的好皇帝,就得让百姓吃饱饭。

立志把大唐贞观打造成千古盛世,让煌煌天唐之威传遍四海,让域外夷族俯首称臣,就得有百战之师。

要做到这一切靠的是什么?

当然靠的是人口、是粮食,而这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

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只要有足够的粮食,人口就能不断繁衍,兵源就会源源不断。

小小的异族那还不是随手可灭。

李世民已经开始畅想带着百万大军横扫八荒、唯我独尊的场景。

千古一帝,这是何等的诱惑。

一旦实现,又是何等的霸业。

足以让李二陛下魂牵梦绕,他的名字也必将名留千古。

到那时候,又有谁还会记得他得位不正,又有谁敢不称他为千古名君。

极力压制着心头的火热,李世民面庞涨红,连呼吸都有些急促,心思又回到了农作物之上,说道:“此农作物可曾命名?”

众大臣在官场上沉浮多年,自然清楚李世民的意思,显然是想为此种作物命名。

眼神齐刷刷的看向杨帆,想看看这个年纪轻轻的礼部侍郎该如何应对。

程咬金的政治嗅觉当然无比敏锐,正想出言提醒,可惜还是慢了一步。

杨帆高昂着头颅,刚毅的面庞微微一笑:“启禀陛下,微臣已经命名。”

闻言,李世民有些尴尬,兴奋劲也下去了不少。

程咬金几人有些恨铁不成钢,平素这小子聪明灵利,关键时刻怎么能掉链子?

而李泰却长长舒了一口气,心情畅快得不行。

被杨帆几次三番气得快晕了过去。

如今见到杨帆如此不知趣,刚才受到的气顿时消失无影无踪。

内心暗骂杨帆真是个棒槌,果然是官场愣头青。

父皇为何要这么问,明显是为了给此种作物命名,从而名留青史。

这个棒槌以往马屁拍得好,今天却在如此重要的环节出错。

简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小失大。

看样子这家伙天大的功劳可能要减少一大半,真是太好了!

事到如今还傻乎乎看不出形势,没见到自己父皇的脸色有些变了么?

而很多的大臣则是惋惜不已,甚至有人暗暗嘲笑,年轻人就是缺少历练。

李世民虽然心里有些发堵,但毕竟还是心胸宽广之辈,按耐住内心的失望,随口问道:“此物叫什么名字?”

杨帆好像浑然不知众人的想法,微微一笑道:“当朝吏治廉明,百姓安居乐业,如今天降瑞祥,乃是上天体恤陛下勤政之功,所以微臣斗胆将此物命名为贞观薯。”

贞观薯?

这也太不要脸了吧?

此言一出,即使以心黑手辣著称的李二陛下也不由一阵脸红。

杨帆这种赤裸裸的吹棒,顿时让整个大殿掀起了一阵热议,所有人都鄙视的望着杨帆。

这小子真是马屁精,刚才还以为是楞头青,现在看来,简直太无耻。

李泰一脸肥肉挤在了一起,气愤不已。

这棒槌还能再无耻一些吗?

居然用贞观薯这么赤裸裸的名字来讨好自己的父皇,简直是太不要脸了。

程咬金张大着嘴巴,以为自己听错了,随后哈哈大笑起来,满意的点了点头。

贞观薯?

呵呵……

简直太符合他的胃口了,不愧是自己看好的人。

众生百态,最高兴的莫过于李二陛下,大起大落来的太快,让他有些猝不及防。

这小子终于顺了自己一次,还真是畅快。

可以想象得到,随着此种农作物推广天下,必将得到百姓的称赞,而贞观一词也必将流芳百世。

李二陛下咧着嘴巴沉庆在自己的美好幻想之中,不时发出猪叫的笑声。

对于眼前这个未来的女婿越看越喜欢,越看越顺眼。

幸好早下手了,不然……

而众大臣对杨帆的无耻有了新的认知。

这个年纪轻轻的礼部侍郎第一次进入到他们的眼中。

不过更多的是羡慕嫉妒恨,谁又不想弄出这样一个大大的功劳?

只是让这小子捡了便宜,实在是太可恨。

简直是大大的佞臣!

这些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感觉油然而生。

李世民龙颜大悦,转头对着郭嗣本道:“这几缸贞观薯你们司农寺定要好生照料,如有差错,定当严惩……”

“喏!”郭嗣本领着人小心翼翼把几个水缸抬了下去。

李世民转头看向杨帆,见这小子一脸淡然,丝毫没有居功自傲,心中愈加喜爱。

心中暗暗琢磨着要怎么赏赐才好, 先前可是答应如果属实需要重重有赏。

如今如此大功,若是不能重赏,岂不显得自己小气?

于是说道:“朕刚才曾有言,如属实,则重重有赏,不知爱卿需要什么赏赐?”

杨帆暗暗欣喜,谋划了这么久,刚刚更是腆着脸拍马屁,不就是为了这句话么?

却知道不能操之过急,于是不急不缓地道:“此等瑞祥本来就是上天赐给陛下的恩物,微臣不敢贪功,但陛下一言九鼎,说出的话岂有收回之理,因此,微臣斗胆请求陛下批准在江州建造一个造船厂,并使用码头。”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最新章节地址: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全文阅读地址: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182章 太无耻了)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第二百章 寻求庇护第三百六十一章 跳梁小丑第二百五十三章 提醒第二百六十九章敢不敢打赌第五百二十章收心第一百七十六章偏爱第七百四十八章人才到来第四百七十章 争论不休第四十六章 扰伤第一十八章 路见不平该不该吼第三百七十章 女人心思第五百七十七章天机现,李二惧!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损了第六百六十二章当土匪第四百四十章小胜第一百四十八章 敬服第六百二十七章不怎么样第二百零九章 朋友亦或君臣第三百八十八章交锋第五十章 西湖龙井第六百六十八章被宰还得叫好第二百七十三章 别有心思第二百九十四章 前朝公主第七百零三章坑钱第七百六十五章利诱第三百四十九章杀鸡儆猴第一百一十二章官场才是无形杀场第五百二十二章无助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收获第四十一章 有肉一起吃第三百三十四章威逼恐吓第六百一十三章纠葛第二百九十六章古来征战几人回第七百四十二章利诱第五十六章 事了回长安第六百四十四章老奸巨猾第六十章 被给红包的老手第一百六十八章 相见不相识第七百六十二章按揭雏形第三十八章 奇珍阁第二百九十八章 这个军队不一样第一百零五章 种下一个希望第一百八十七章 用等比数学坑人第五百四十三章羡慕嫉妒恨第二百三十六章 女中豪杰第五百八十四章九死一生第五百八十章自负第一百章 又一大唐名将第一十三章 强闯国公府第五百章太不要脸了第三百八十六章情报人才第一百四十六章大宝贝小宝贝第六百二十七章不怎么样第六百二十一章怼天怼地第三百二十八章逼供(下)第五百七十三章悠闲第三百五十四章人比人气死人第六百一十八章上贡第七百三十四章全都要学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句后果自负就搞定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都有私心第七百二十五章雷霆手段第七十一章 梅花内卫?第三百一十九章奸细是谁第七百四十五章阳谋第五十章 西湖龙井第二百六十九章敢不敢打赌第四百五十三章谈心第五百七十一章回门第七百零三章坑钱第三百一十二章 一下子成先锋将军了第六百五十章重骑显威第二百三十六章 女中豪杰第三百一十七章救死扶伤(上)第六百三十一章死战不退第五百六十六章迎亲第二百零八章 李景桓的纠结第七百六十六章离间第六百六十六章大变革第二百五十一章 原来如此第四百八十五章各方算计第一百章 又一大唐名将第二十三章 刻碑立德第三百九十五章认了个干娘第六百二十六章太虎了?第六百零二章打算第二百九十四章 前朝公主第六百三十九章深陷险地第一百一十章 咱也当官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送女儿第六百七十七章闲乐第一百五十七章 蜂窝煤现世第二十八章 寻找李二身后的高人第四百五十二章打赌第五百二十七章胜负已分第七百七十章震撼第一十一章 程咬金第七百六十六章离间第一百一十五章 挖坑自己埋第五百七十八章引蛇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