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太特么阴了

ps:持续更新中,请各位大大有票投票票支持一下,没票的点点收藏!!!

韦巨源心中念头百转,但还是对着韦安嗣孜孜不倦的教导,耐心讲解。

“陛下此举,看似无奈之下的鼓励政策,实则暗藏玄机,却是让世家不得不心甘情愿的入其毂中。”

见到韦安嗣仍是一脸茫然,浑然不知其中深意,只好继续说道:

“我且问你,此次朝廷募捐,世家一共募捐了多少?韦府捐了几何?”

韦安嗣沉思了一会儿,挠挠头,有些不确定的说道:“世家一共具体捐了多少不清楚……”

听说朝廷募捐以后,总共也只是募捐到钱粮计3万贯左右。

依我估计,世家捐了差不多一万贯左右,这个数据应该相差不大。

至于我们府上捐了多少,这个倒清楚,府上捐了300贯,还是世家当中捐得最大的一笔。

说完,韦安嗣看向中年男子。

韦府,平日里都是中年男子收集信息,自是很清楚,于是说道:“大少爷说的不错,正是如此!”

“呃,世家一共才捐了一万贯?那也太少了!”

听到这数据,韦巨源都不由一楞。

虽然当初长安世家暗通曲款,大家都一致抵抗朝廷的募捐,但也是朝廷推行的义举。

毕竟是陛下带的头,士绅才捐赠这么点钱,确实有些不地道!

自己府上捐了300贯,就已经是世家的榜首。

所以世家的捐赠,对于陛下,对于朝廷来说,还不如不捐呢,这是赤裸裸的打脸!

对于眼前的长子,韦巨源感到深深的担忧,整日里只知道与一群狐朋狗友鬼混,要么寻花问柳,要么吟诗作赋。

对于时局的发展以及形势的判断根本没有敏锐的观察力。

这怎么放心把家业交到他手上,顿时气由心生,语气严厉的训斥道:

“以后不准再出去与朋友鬼混,整日不务正业,不思进取,等我死了,你凭什么撑起府门?”

韦安嗣好似根本不惧怕韦巨源,反而一脸笑嘻嘻的回道:

“您老身体好着呢!再说了,妹妹在宫中可是仅次于皇后的韦贵妃,即使以后等您百年,不还是有妹妹护着,如果妹妹以后更进一步,子子孙孙荣华富贵,享受不尽,有什么好担心的?”

韦巨源顿时大怒:

“混账的东西,你以为我们韦氏一族能繁衍至今,长盛不衰,哪怕是改朝换代仍能屹立不倒,是靠着所谓的皇家宠信?靠着女人的袒护?”

韦安嗣不由一楞,又反问道:“难道我的说法有错么?”

韦巨源冷哼了一声,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瞪了韦安嗣一眼。

“咱们韦家凭持的,是诗书,是名声,是韦家子弟在边关的热血……”

读书才能明理,名声可以传家!

历代君王从不敢大动世家,你知道是为何?

是因为只要动了世家,便会引起动荡,无数百姓生出异心!

为何关中百姓会心向我韦家?

是因为我们韦氏一门名声好,丰年不增赋,灾年施粥铺!

所以只要在关中,只要我们韦氏一族一声令下,跟随的百姓何止上万。

这也是我们立足之本,也是皇家不敢动我们的原因!

这番话说得又急又快,喘了口大气,猛的喝了一口茶水,又继续道:

“陛下有句话说得好,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君王,更适用于一个千年传承的家族。

我们韦家历朝历代从未对身边的百姓做丧尽天良的事!

所以,即使无数昌盛一时的世家倒了,可我们韦家依然昌盛不衰!

现在,你可明白了陛下立功德碑的用意?

韦安嗣沉思了一会儿,从头到尾捋了捋自己老爹说的话,很快便想明白了。

他不是笨蛋,相反还极为聪明,只是有父亲韦巨源撑着,所以从没下功夫去想这些事。

毕竟,有这闲工夫,还不如与朋友去青楼喝喝小酒,听听曲。

前前后后这么一想,顿时惊诧道:

“陛下这也太阴了!”

见到儿子想明白,韦巨源也很是欣然。

这个长子虽然性子漂浮了一些,好歹脑子不笨,还有雕琢的余地。

“这要是把我们韦家捐赠三百贯往石碑上那么一写,满城百姓该如何看待我们?关中百姓如何看待我们……”

此次天花瘟疫,死者不计其数,甚至很多百姓失去了家中主要劳动力。

现在春耕刚刚结束不久,如若需要撑到秋收粮,这可是还有几个月时间,需要大量的钱粮!

当初朝廷号召世家富户捐献钱粮用于赈灾。

因众多世家暗中作祟,我们韦家就捐了三百贯,虽然是众多世家中捐最多的,但这也是为富不仁!

如果传扬出去,韦家的名声可就彻底败坏了!

这石碑乃是朝廷所立,只要大唐不灭,石碑就得一直立在那儿,谁敢动?

到时候我韦家岂不是要遗臭万年。

这也太狠毒了!

到底是谁想出来这么阴损缺德的招数?

韦安嗣越说越是激动,越说越是气愤。

如此一来,韦家岂不是要彻底背上‘为富不仁,性情冷漠’的罪名?

如果一旦韦氏出事,百姓谁还肯依附在韦家之下。

数代人辛辛苦苦堆积起来的名声,岂不是要毁于一旦。

听到韦安嗣的分析,韦巨源欣慰的点了点头。

此时,中年男子也顿时傻眼了,这立了一块破石碑,背后居然那么多的道道!

于是赶紧说道:“这不是还有一天时间么, 咱们要不要再捐点,只是如果我们带头捐了,那其他士绅会不会有意见?”

韦安嗣顿时恍然醒悟:

“对呀,还有一天呢!捐,赶紧捐!那个……”

说道此处,他不由望向父亲韦巨源,毕竟,当家做主的可是自家老头。

况且一旦韦氏出头,可能会引起其他世家的针对。

怎样权衡利弊得自家老头拿主意才行。

这真是捐也不是,不捐也不是,有些难办。

韦巨源看了儿子一眼,淡然说地道:

“当初大多世家不想给朝廷募捐,并不是不想管受难的百姓,大家只是不想自己出钱,却让朝廷得了名声。”

如今事情放在了明面上,我想大家都会认真考量。

韦仁,你即刻去安排,探一探城中世家的动向,查清楚哪几家也是要捐的,捐多少。

既然如今非捐不可,那就别小家子气。

我们既要快又要多,给我捐个头名出来,咱们韦氏的名字就该刻在石碑的最顶端。

中年男子赶紧领命而去。

看着如此决断的父亲,韦安嗣眼中不时闪出崇拜的光芒。

心中也暗暗佩服陛下这一招的狠辣。

难怪父亲一开始就说此策能叫士绅心甘情愿的入其毂中。

非但得捐,还得抢着捐,谁不想让自家的名字刻在石碑的最顶端,供后人敬仰。

这可是多少钱也买不到的荣誉!

这招数——高,真特么高。

不过,这堂堂正正的阳谋也太特么阴了!

第四百一十一章 乐在其中第六百三十二章多方阻击第四十一章 有肉一起吃第五百零九章包围第三百六十五章受伤第四百六十章 科举考试中的好文章第二百六十二章 朝会争锋(上)第四百五十章作死第四百零七章 童话故事的魅力第六百八十七章立威第六百二十章作诗打脸第三百六十三章恨铁不成钢第五百八十三章惊惧第一百八十七章 用等比数学坑人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袭第四百九十八章勾心斗角第一百一十四章人生羸家第七百五十四章竞标会第六百二十八章寻求合作第三百五十二章 争执不休第一百零九章 君王不早朝第四百九十章 崔家来人第六百一十八章上贡第三百八十七章 证据指向第八十八章 不要脸的许敬宗第四百零一章 帝王手腕第三百四十九章杀鸡儆猴第七百四十八章人才到来第六百七十二章实力碾压第七百六十四章为难第三百三十六章交易第三百八十一章 重用第七百六十五章利诱第六百五十七章规划第五十四章未雨绸缪第四百一十八章 你谁啊?第一百零六章 大唐特种兵第一百七十六章偏爱第四百章 断尔狗腿,说到做到!第五百零一章封赏风波第七百八十三章密谋第五百四十三章羡慕嫉妒恨第五百五十四章偷袭第一百五十二章 送女儿第三百九十一章 招供第二百一十五章 心终于落了下来第三百六十三章恨铁不成钢第三百三十章质疑第三百八十一章 重用第五百九十章解开心结第一百六十八章 相见不相识第三百八十五章揣摩试探第七百二十一章针锋相对第四十五章 武士道精神呢?第六百八十六章末路第三百章 臣服第六百二十一章怼天怼地第一百零四章 打造姓的梦想国度第六百一十五章拜年第六十二章 想带节奏的长孙冲第九十二章 被算计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太无耻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太无耻第一百六十二章血本无归第三百四十四章 杀意第六百六十章女人的心思第二百六十四章胡搅蛮缠破局第五百八十二章作乱第六百二十二章憋屈第七百八十九章撕破脸第六百六十二章当土匪第六百八十章出海剿匪第二百四十五章 袒护第一百七十三章 路在何方?第五百六十六章迎亲第五百二十九章姐妹谈心第七百一十六章上官仪第二百六十五章够无耻的第五百六十二章突然的转变第六百六十四章世家暴乱,飞骑显威第二百五十三章 提醒第七十八章 命格改变第五百二十二章无助第二百四十四章调戏第三百四十四章 杀意第六百二十四章偶遇名将第二百四十二章 设局第八十三章 又来找茬的第四百八十一章打赌第四百三十八章世家出招第四百八十五章各方算计第一百八十八章惩治第五十三章 阴谋初见第四百五十三章谈心第四百七十九章讨价还价第六百七十七章闲乐第七百四十三章李泰的幽怨第三百四十九章杀鸡儆猴第四百八十九章 装神弄鬼第五百九十章解开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