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弄巧成拙

作为大唐名将,其实段志玄的心思还是很活络的,也抓住了李世民的命脉。

如果是以前,段志玄这位心腹爱将如此求情,李世民一定会给他一个交代。

可是今天段志玄却犯了一个大忌,居然敢窜掇世家官员群起逼宫。

要不是被杨帆这小子胡绞蛮缠给破坏了,那他皇帝的威严可真要丢到姥姥家去了。

李二陛下看着这位曾经的爱将,心头早已怒火中烧,握着龙椅的手因为用力而青筋暴露,指节发白。

要不是段志玄这家伙联合世家闹出这么一出戏,他这个皇帝哪有这么丢脸。

古往今来,有几个皇帝被臣子逼迫得如此狼狈不堪?

即使有,也是屈指可数,并且那些都是傀儡皇帝、昏庸帝王,甚至是亡国之君。

可他李世民是谁?

那可是堪比秦皇汉武的一代帝王,怎能和那些昏庸的帝王相提并论?

难道真当朕是软蛋么,忍了你们这种放肆的行径这么久,就是想看看你们还有什么把戏。

耍无赖不成,居然又唱起了苦情戏,真是太无耻了。

真当朕是没了牙的老虎么?

在外,各藩国阳奉阴违,煽风点火。

在内,这帮世家官员敢在朝堂之上步步相逼。

不就是因为朕这些年对他们太好了么?

如今因为很少杀人,都以为朕的刀斧已经弃之不用了!

那朕就让你们看看,朕的刀虽然不经常出窍,但激怒朕的后果,你们谁也承担不起!

群起逼宫?

呵呵!朕也要任性一次。

冷冷的注视着大殿上跪地伏请的崔永平、杜峰以及段志玄三人,李二陛下的嘴角挑起一丝狞笑。

最后将目光停留在段志玄的身上,微微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语气阴恻恻说道:“爱卿一定要朕追究礼部侍郎杨帆的责任?”

段志玄心头微微一震,

硬着头皮说道:“回禀陛下,此事不是微臣要追究,而是大唐律法如此,如若置大唐律法于不顾,怎能让天下的百姓信服?”

“哈哈……,好好好,好得很呢,那朕要让你们知道怎么才能让百姓信服。”李二陛下怒极反笑,满腔怒火如岩浆喷发。

居然想拿大唐的律法说事,想拿大唐的百姓来当挡箭牌……

既然如此,那朕就让你们好好看看,什么叫律法森严。

李二陛下怒喝一声:“大理寺卿何在?”

“臣在……”萧瑀施施然出列。

这位老宰相可是一位传奇人物。 Wшw ¸тt kán ¸¢Ο

萧瑀出生于后梁帝王之家,高祖父,是南朝梁武帝萧衍,曾祖父是昭明太子萧统,祖父萧詧,是后梁宣帝,父亲名岿,是后梁明帝。

后来,萧瑀以皇后之弟的缘故,被隋炀帝委以机要事务,官至内史侍郎,即中书侍郎。

归唐后,萧瑀处事严厉刻板,刚直不阿,上朝言事言词简括直率,屡次逆忤圣意。

在贞观年间,经历六起六落,即六次拜相,六次被罢相,甚至削去爵位,被贬出京。

这一次,也是第三次被李世民征召回京,此时担任大理寺卿。

萧瑀六起六落,并不是因为其能力有问题,而是此人严厉清正,不肯容人之短,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导致。

可以算是一什嫉恶如仇之人,担任大理寺卿也算是人尽其用。

虽然有些大材小用之嫌,但此时的他倒也乐在其中。

只见李世民怔怔的盯着这位前宰相,问道:“敢问萧寺卿,按大唐律,调戏、侮辱良家妇女者该当何罪?对于阻止之人如何惩处?”

大理寺卿萧瑀本来就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如今见到恶人先告状,自然要力挺杨帆。

更主要的是,杨帆这小子居然将萧诗韵从教寺坊赎走,显然诗韵那丫头此生是想跟定这小子了。

作为她的长辈,萧瑀当然不能坐视她的郎君被人群起而攻。

如今李世民把大唐律法搬出来,显然也是想治一治这些嚣张的世家,打击这些世家官员的气焰。

于是看了段志玄几人一眼,缓缓开口道:“启禀陛下,按大唐律法,调戏良家妇女者,轻则杖刑三十,服徭役三年,重则流放三千里……”

“正义执言者,非但不能予人处罚,朝廷还要给予相应的褒奖。”

段志玄一听,顿时像被踩住尾巴直接跳了起来,指着萧瑀破口大骂道:“老匹夫,简直欺人太甚!汝这是公报私仇,胡言乱语;再说,长安城这么多的勋贵调戏良家妇女,怎能只抓住某的儿子说事?”

这么说其实是很有依据的。

长安城的二代勋贵哪一个没有调戏良家妇女的前科?

只是官府拿这些二代没有办法罢了。

因此,在段志玄的眼中,众勋贵早已默认为这条规矩只是针对平民百姓,哪曾想会有如此的惩罚。

如果自己的儿子被杖刑三十,服徭役三年,以段瓘娇生惯养的个性,与判死刑何异?

不过段志玄冲动的话语顿时引来了众官员的不满。

有些事看破不说破,怎能摆上明面上来说呢?

萧瑀神色不变,不急不缓的说道:“大唐律法,针对的是天下百姓,不管是勋贵亦或者草民,只要犯罪,在律法面前一律平等,尔今日说某胡言乱语,若拿不出真凭实据来反驳,某一定参汝藐视朝廷律法、诬告朝廷命官之罪。”

段志玄气得浑身发抖,无言以对,曾经何时,一个文人敢如此挤兑他这个赫赫有名的战将了?

只能气急败坏的说道:“玩嘴皮子,某辩不过尔等,但公道自在人心……”

李二陛下深吸一口气,盯着段志玄那张嘴脸,只觉得无比恶心、讨厌。

这些勋贵、世家把自己的宽容当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馈赠,当成了无视律法的依法的依杖,真是该死。

即使被人揭开了丑陋的嘴脸,这还死鸭子嘴硬,简直不要脸至极。

李二陛下越想越气,怒喝一声:“廷卫何在?”

殿旁几名顶盔披甲的廷卫大步来到御前,等待御令。

李二陛下虎目寒光闪过,咬着牙喝道:“给朕将这几人拉出去,打断他们的手脚,他们不是喜欢伏请吗?那朕就成全他们, 让他们一辈子都匍匐在地,以后请谏就方便多了。”

“诺!”几名廷卫大声应诺,起身准备上前拿人。

李二陛下此言一出,群臣哗然!

崔永平与杜峰两人顿时脸色煞白,哪曾想居然李世民动真格的?

谁也不想下半辈子在床上度过,整个身子如筛康一般抖个不停,眼中充满了恐惧,冷汗不停往下掉。

崔志玄更是满脸意外,没想到李世民不念旧情直接动手,眼中充满了恨意。

显然今天是弄巧成拙了,只能求助似用余光望向其他世家的官员。

可这些官员本来都是见风使舵的好手,见李世民真的动了肝火,无利不起早的世家官员哪肯再强出头。

刚才之所以敢沆瀣一气,是因为有利益在驱使。

如今见事不可为,谁也不想再去触了李二陛下的楣头。

第一百九十二章让姐夫打坏蛋第五百一十二章落幕第六百三十三章强悍第四百八十九章 装神弄鬼第一百八十七章 用等比数学坑人第五百八十六章逼迫第六百三十五章投降第六百二十九章要人要地第七百零三章坑钱第三百三十三章吐蕃战神第四百三十六章各方反应第七十五章 不要乱来第五百六十九章美人如玉第一百五十一章 教唆第四百五十一章 针对第三百四十五章 趁火打劫第六百七十四章钱荒第二百三十一章借刀杀人第五百五十五章歼敌一千自损八百第七百五十四章竞标会第七百零六章推动法规改革第三十四章 孙思邈拜师第四百一十七章 辩机的纠缠第三百七十八章 会哭的孩子第三十章 遇到棒槌亲王也怂第五百四十八章送人头第七百二十一章针锋相对第七百八十二章航海新时代篇章第一十一章 程咬金第一十九章 原来当棒锤更让人害怕第七十一章 梅花内卫?第二百六十九章敢不敢打赌第一百一十一章 倚老卖老的礼部侍郎第四百七十七章 资本力量第五百七十九章谋划第一百六十章尴尬了第二百二十九章手起刀落第三百七十四章 死心踏地第五百八十一章 提醒第五百八十二章作乱第七百一十七章荣辱不惊第一十九章 原来当棒锤更让人害怕第六百五十三章分化江南士族第七百零二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五百二十七章胜负已分第二百八十九章 提议第一百四十六章大宝贝小宝贝第一十六章 金丹换美酒,大赚?第四百三十七章算计第六百八十七章立威第六百三十九章深陷险地第三十五章 划时代意义的手术第二百三十七章 可人儿第一百五十七章 蜂窝煤现世第五百一十一章坏人死于多话第五百五十三章进宫第四十三章 义气的长安二代第三十五章 划时代意义的手术第五百六十二章突然的转变第五百四十五章算计第三百九十五章认了个干娘第五百七十一章回门第四十章 拍卖会第五百四十一章落幕第五十三章 风雨欲来第五百零七章夜宿深山第一百二十章 开辟航道第二百五十二章出气第五百四十二章颓败第二百二十章大唐商行第六百零七章喝酒第三百三十章质疑第五百五十七章惊慌失措第一百四十九章 算计第七百六十二章按揭雏形第二百六十六章纠缠不休第六百零一章入城第三百零三章 故意习难第三百六十八章武媚娘的野望第一百三十四章 哭诉第一百一十章 咱也当官了第六百九十章夜话第七百七十二章坑与被坑第二百五十二章出气第七百六十七章忐忑第四十六章 便宜你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劝诫第四十八章 简在帝心第四百三十二章 脑筋急转弯整治无赖第一百九十二章让姐夫打坏蛋第六百三十八章有恃无恐第一百八十八章惩治第五百八十一章 提醒第七百三十九章渔民的困境第二百七十九章 名声所累第六百八十二章忽悠第七百八十一章血脉相承第五百三十四章落慌而逃第四百四十三章 各方云动第一百章 又一大唐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