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世家出招

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第四百三十八章世家出招

一本书成本十贯钱左右,一整套十几本。

若是按照大唐读书人30万人算,每人一套,总共需要书册300多万本。

而朝廷每卖一本,就必须亏损五贯钱左右,这可是五贯钱啊,一年还不得亏损一千多万贯。

爱阅书香

按照原来朝廷的税赋两千万贯左右,即使骏扬坊上缴的税费又有将近上千万贯,这也是入不敷出。

李二和杨帆是怎么敢卖这么低的价格,这还不把家底给赔光,把国库给掏空?

难怪崔永辉说武媚娘偷偷把一些钱财藏在娘家,杨帆这小子简直太败家了。

大唐天下又不是杨帆的,这小子这么拼命干嘛?

接着,众人又听崔永辉继续分析:“卢兄说的只是书本的投入,大家都知道,咱们读书人,纸笔墨砚才是一个持续的消耗品。”

“朝廷售卖的毛笔、纸墨等读书用品,每一支笔、每一张纸、每一滴墨水的销售都比我崔家的制造成本还要低上一半。”

“这也就说明,朝廷每卖一样,至少都要亏上几个铜板,这才是一个天文数字。”

嘶!

崔永辉以及卢善琛的分析,让在座的世家子弟不由齐齐倒吸了一口凉气。

十贯钱成本的书籍,新闻司的售价就只有五贯线,纸笔墨砚更是一天文数字。

虽然书籍第二年还可以利用,但纸笔墨砚这些东西可是一次消耗品。

也就是说,今年朝廷除了要拔出一千多万贯的钱来印刷书籍,还要另外拨钱补贴纸笔墨砚的清耗。

说明,一年朝廷至少会赔近两千万贯钱,这怎么可能?

难道李二其他方面都不顾了,一心扑在科举改革上?

众人的第一反应,全都是难以置信,无不张大着嘴巴惊讶不已。

半晌后,郑恺忍不住确认道:“崔兄、卢兄,你们确定刚刚的分析没有问题?”

“若朝廷出版每本书的成本在十贯钱的话,那么他们每一本书至少亏五贯钱。”

“我可是听说,杨氏启蒙学和杨氏算学以及部分纸笔墨,都是由哪位侯爷生产。”

“若说皇帝是为了让寒门崛起,以达到制衡我们世家的目的,那忠义侯做这样的赔本买卖,到底在图什么?”

崔永辉冷笑着说道:“杨帆那小子小小年纪就成为礼部尚书,还不是拍皇帝的马屁来的。”

“虽然这次赔钱,但杨帆能够获取好名声,这简直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何况,杨帆有骏扬坊这个下金蛋的母鸡在,赔些钱又算什么,不仅能得到李二的赞赏,还能获取好名声,简直是一举两得!”

“而李二之所以这么做,肯定是因为我们提高了科举用书以及纸笔墨砚的价格,让哪些泥腿子买不起。”

“为了能让科举改革的顺利进行,才不惜赔钱也要降低书籍以及纸笔墨砚的价格。”

听完崔永辉的分析,众人恍然大悟般点了点头。

其实倒也不是崔永辉比其他人聪明,主要是崔永辉本身都是经营这些学习用品的,他最清楚书籍和纸笔墨砚的成本。

另外,众人也知道崔家与杨帆的纠葛,可以说,崔家是最了解杨帆的。

毕竟,杨帆作为崔家的敌人,崔永辉当然会下大力气去揣摩和分析。

说起来,能成为崔家的年轻一代代表,崔永辉绝对不是一个傻子。

可他确实被杨帆放出的烟雾弹给迷惑了。

郑恺沉吟了好一会儿,不由迟疑地问道:“若书籍的成本这么高,朝廷为何不把书籍印制得差一些,

这样不仅能降低成本,也能少赔一点钱进去,当然,纸笔墨砚也是同样的道理。”

此时,王伦笑着解释:“其实,这一点倒是好理解,朝廷刊印的科举用书,若是比咱们印制的差上很多的话,怕是天下所有的读书人都要笑话李二。”

“为了朝廷的颜面,为了获取读书人的支持,李二也唯有打碎牙齿往下咽,谁让他擅自修改科举用书?”

“大家想一想,整个大唐的读书人真正算起来也没有多少,而且又不是每人买一套,只是一些需要参加考试的寒门子弟才买”

“再说,有些没钱的百姓,必然会三五一群合着买一套,这在以前也是经常发生的。”

“因此,真正算起来,朝廷赔进去的钱怕是并没有咱们想象中的那么多。”

“这一年多来,骏扬坊为朝廷上缴了大量的税赋,李二又得到九成以上的分成,若只是一千来万贯,他们大抵还是能够赔的起的。”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分析,结合自己了解的情况,纷纷发表了看法。

能成为各大世家在长安城的负责人,众人都不是愚笨之辈,不由自主的思量起来。

他们在各自的家族中,都是出类拔萃的存在,通过层层剖析,认为他们刚刚的分析必然是正确的。

现在,他们就得通过刚才的分析,找出和制定相应的对策。

整合意见以后,王伦开口说道:“虽然这一年多朝廷的收入不少,但各方面的用度也大,更何况出征吐蕃也是劳民伤财。”

“大家都说这两年国库充盈不少,但毕竟时日尚短,又能有多少积蓄。”

“大家想想,一本书李二和杨帆就赔五贯,他们真能亏得起么?”

郑恺微微一笑,笃定地说道:“若买的人少,他们自然是亏起的,若是买的人多,他们可没有咱们传承千年的底蕴,即使卖身也亏不起!”

这话不由让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崔永辉也是笑着说道:“杨帆这家伙倒也不是一无是处,虽然鲁莽,但也不是没有脑子。”

“他们规定,凡是购买书籍的人都需要登记在册,并且三个月内每人限购一套,这就保证了不需要赔多少。”

“可惜他们算漏了一点,因为这套书人人都可以购买,并不局限于读书人。”

“李二陛下推出的科举改革虽然为寒门学子提供了一个好的机遇和通道,但也留下了致命的漏洞。”

“既然泥腿子都可以读书,那朝廷当然不能限制别人购买书籍和纸笔墨砚……”

听到这话,众人无不点头称赞,露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卢善琛眯着睛,笑道:“崔兄的意思是,只要咱们多找一些人去购买书籍和纸笔墨砚就行。”

“就凭朝廷入不敷出的国库,根本不能支撑多久,而一旦朝廷没有钱,印刷书籍和制造纸笔墨砚只能是天荒夜谭。”

“到时候,百姓买不到书,针对咱们世家的科举改革只能成为彻头彻尾的笑话。”

崔永辉笑意盎然,胸有成竹说道:“那些泥腿子买不到学习用品,定然会找朝廷的麻烦,李二到时候不是一样要让我们世家来解决?”

话音刚落,书房内升起了众人得意的笑声。

他们已经预见到李二与杨帆栽跟斗的时候……世家与杨帆的斗法此时才算正式开始。

随后的几天,虽然从骏扬坊内划拔的书籍和纸笔墨砚不变。

但是市场上的书籍和纸笔墨砚却更显紧张,好像一副供不应求的样子。

原先需要一整天才卖完的学习用品,如今却只用一两个时辰就全部销售一空。

甚至,很多因为购买不到书籍和纸笔墨砚的平民百姓怨声载道,与销售人员发生冲突的事情时有发生。

虽然现在骏坊内的库存很充足,但是杨帆并没有加大发售数量。

即使百姓闹事,杨帆每天还是一如既往的按照原先规定的数量售卖,好像这已经是他们最大的生产能力。

随着时间推移,销量不减反倒增加的奇怪现象当然也引起了李二陛下的注意。

甘露殿内,李二陛下看着手中的情报,不由眉头紧皱,脸上布满了杀气。

下首处,房玄龄低头垂首显得有些惊惊战战。

等李二陛下放下手中的奏折后,房玄龄才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如今流言四起,说朝廷根本没有发放那么多低价书,因为很多寒门学子根本买不到!现在该如何处置?”

李二陛下铁青着脸,咬着牙后座说道:“果然如忠义侯所料,这些世家不会袖手旁观,一定会出花招阻拦,没想到他们也太无耻了!”

“没想到这些世家竟然联合起来,发动哪些无知的百姓去帮他们购买,那些真正想学习的寒门子弟根本没买到。”

“大唐各州县,分配的书籍足够所有的读书人,现在书籍和纸笔墨砚已经销售了半个月,根本就是世家在作祟,让想读书的人买不到书。”

“就拿长安城附近的新丰县来说,县里的读书人最多只有一千来人,可如今不给新丰县的科举用书已经超过2000套,而且还供不应求。”

“更扯澹的是,据百骑调查,很多购买书籍的百姓根本就不识字,而且朝廷供应的书籍和纸笔墨砚一到就被抢购一空。”

“最让朕生气的是,这些买书籍的百姓,家里并没有读书人,他们购买书籍之后,便被人暗中取走,不用猜,必然是世家在暗中作祟。”

“这些世家实在是太可恶了,难道他们真的以为,这样就能阻止科举改革,真以为朕的刀斧不利否?”

“若不是忠义侯曾有交待不宜轻举妄动,朕定然会让他们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沉默片刻,房玄龄安慰着说道:“陛下,幸好忠义侯早就预料到了这么一天,若不然咱们还真有些措手不及。”

“不过,现在距春闱科举考试只有三个月了,若不能把科举考试用书推广出去,可能会让寒门学子对朝廷心存怨念,咱们做的这一切可就白费了!”

李二陛下冷哼一声,不悦道:“都怪那些世家,若不是他们,哪会生出如此事端,真想把他们全砍了!”

房玄龄抬眼问道:“陛下可有确凿的证据指向世家?”

李二陛下愤然喝道:“世家做得很隐秘,并没有收集到确凿的证据,可这件事情除了世家,谁有这么庞大的资金,更可况,其他人也没有动机去做这种事情!”

房玄龄好言相劝:“陛下,朝廷出售书籍,并没有规定不识字的不可以买,所以根本不可能抓住世家的把柄。”

“现在他们完全是在规则之中行事,即使有些过分,咱们也无可奈何,又如何能治得了他们的罪?”

“若没有足够证据而动世家,怕是会引起天下所有世家的不安,一些正在观望的世家也会倒向他们。”

李二又何尝不知道这些道理?

这也是李二忌惮世家的原因。

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越是处于高位,就越不能意气用事,更不能随心所欲。

正所谓狗有狗道,在官场上也是如此,必须要遵守游戏规则,作为皇帝更是如此!

若皇帝都不讲游戏规则,没有证据便大开杀戒,可能会导致天下大乱,距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虽然心头很气,李二又亳无办法,只能无能狂嚎,这种憋屈才是李二最难受的。

于是只能过过嘴瘾,愤愤不平地道:“难道没有证据便不能动他们,若惹急了朕,到时候朕管不了那么多?”

房玄龄当然知道李二陛下只是过过嘴瘾,于是轻声劝道:“陛下作为一国之君,当然想做什么就做可以做什么,但是非陛下所愿尔!”

“不如这样,咱们还是找忠义侯商量商量,看他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若是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 让寒门学子顺利进行科举考试,这才是咱们的首要任务。”

李二当然也知道不能意气用事,长叹一声:“那小子又能有什么好的办法?也罢,咱们一起去走走,看那小子怎么说,是否要加大生产和销售量。”

虽然嘴巴各种嫌弃,但是李二行动上还是很诚实的。

不多时,李二陛下和房玄龄就出现在了忠义侯府。

走进院子,李二陛下好不容易压下的火气腾的一声涌上了头顶。

原来,杨帆这小子美女环绕,悠闲的很。

左边武媚娘,右边高阳公主,甚至连长乐公主和小兕子也凑在杨帆跟前听故事。

那副小表情简直就是乖乖小娘子。

不知为何,在某一瞬间,居然让李二陛下升起了这家人好和谐的念头。

甩了甩脑袋,李二陛下皱起眉头,大声咳嗽了两声。

几女见李二陛下突然驾到,行礼后悄然奔走……

对于没眼力劲的李二,杨帆抬眼说道:“老李啊!咳嗽这么大声干嘛!天气冷,有病就不要乱跑!”

这话差点把李二气了个倒昂。

你小子整天无所事事,不是惹事就是勾搭美女,何况,还有几个是他的闺女。

作为护女狂魔,李二能高兴才怪呢!

不过,即使很生气,李二也无可奈何,毕竟杨帆这小子犟脾气一上来,真会给他甩脸!

更何况,还有事求到这小子的头上,声线都低了一等。

+牸尤胧榍+

第五百章太不要脸了第九十三章 谋划第一百八十一章 太无耻了第四百九十章 崔家来人第七章 心态的转变第一百一十一章 倚老卖老的礼部侍郎第五百零六章偏航第一百八十四章 小小蛮夷想呲牙第一百九十五章被挖墙脚第一百一十一章 倚老卖老的礼部侍郎第三百四十八章羞愤欲死第二百章 寻求庇护第一百七十章 选夫标准第七百五十五章滚蛋第六百七十八章抱怨第二百五十五章 讨要公主?第三百零六章大军开拔第五百一十一章坏人死于多话第二百八十九章 提议第三百零九章 挑衅第三十三章 救,还是不救?第一百一十七章心真够大第五百一十五章 邀约第七十一章 梅花内卫?第六百五十五章开府建衙第二百零六章得意第四百一十八章 你谁啊?第四百七十八章 授官第四百九十章 崔家来人第七百四十一章准备再次下套第五百五十章吓尿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有时候示弱并不丢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翻身把歌唱第五百二十五章不长记性的长孙冲第五百四十五章算计第二百八十二章 冲突第四百九十二章有人欢喜有人忧第二百六十五章够无耻的第三百零一章 算计第一百八十一章 太无耻了第一百五十章老狐狸教子第五百六十二章突然的转变第六百二十九章要人要地第四百六十三章 顺藤摸瓜第六十三章 拍拍打脸第六百六十章女人的心思第四百一十三章 此地无银三百零二第三百零一章 算计第一章 天花瘟疫第一百三十一章 太损了第三百零八章 军营乱像第四百一十五章命运相遇第二百二十四章 赏雪第四百八十八章 偶遇才女第六百二十二章憋屈第六百八十九章部署第四百六十一章循循善诱第四百九十章 崔家来人第六百零八章围攻第七百零二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四百八十八章 偶遇才女第五百零三章尘埃落定第六百六十五章世家覆灭第六百八十三章慌乱第五百七十一章回门第五百二十三章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第五百七十一章回门第七百七十四章服软第四百六十四章 逼供、招供第三百四十四章 杀意第一十八章 路见不平该不该吼第五百五十章吓尿了第四百四十章小胜第五百八十六章逼迫第七十四章 为添丁做准备第三百五十一章拒绝第五百四十八章送人头第六百八十九章部署第一百六十七章 得理不饶人第六百七十六章众女南下第四百七十三章一撸到底第一百五十章老狐狸教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受伤第六十一章 同款帽子戴年第六百七十四章钱荒第二百六十三章朝会争锋(下)第五百七十二章封赏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收获第五百零八章 天涯共此时第二百五十二章出气第七百五十二章绝对有问题第八十八章 不要脸的许敬宗第七百八十二章航海新时代篇章第三百一十八章救死扶伤(下)第四百四十九章谁都有自卑的时候第一百七十章 选夫标准第六十章 被给红包的老手第一十六章 金丹换美酒,大赚?第七百七十八章 剿第五百零九章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