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再次发难

既然长乐公主都这么说了,李治便不再言语。

在他看来,他的姐姐虽然是女儿身,但眼光和能力绝对不比男儿差。

狠狠瞪了得意洋洋的杨帆一眼,李治冷声说道:“忠义侯,本王饿了,赶紧给本王安排吃食,难道刚刚没听到本王说还没有吃午膳?”

跟自己摆架子,杨帆哪会吃他这一套,想要摆谱,门儿都没有。

“啊,这个……真对不住!”

杨帆打着哈哈,搪塞道:“今天府上的厨娘全都下地进行春耕了,后厨无人可用。”

永嘉公主眼睛都瞪圆了,她总算见识的杨帆的胆大妄为。

拒绝也就算了,居然还敢用如此蹩足的理由。

不过,很快又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这个忠义侯可真太有意思嘞!

李治直接傻眼了,呆呆的看着杨帆,有些难以置信。

要知道,他并不是私人拜访,而是皇帝派他过来的。

虽然名义上是跟着杨帆学习,但毕竟身份摆在那。

更何况,李二陛下特意让王焕贵过来交代一声,就是怕杨帆故意找理由推脱。

没想到杨帆真的如此憨憨。

可杨帆找这样的理由却无可挑剔,今天确实是春耕祭祀的日子。

倒是长乐公主很了解杨帆的性情似的,知道李治刚刚的话惹得这位侯爷不痛快了。

如今杨帆耍点小脾气也太正常不过,看来只能自己做和事老。

想到这儿,长乐公主柳腰轻摆,盈盈笑道:“本宫也有些饿了,素闻忠义侯做菜是一把好手,不知本宫可否有幸尝一尝?”

“公主殿下有令,微臣怎敢不从?”有台阶下,杨帆当然不会如此不知好歹。

更何况,如果玩的太过火,李二陛下说不准会派大军过来把这里给端了。

说着,

搭理都不搭理李治,抱着晋阳公主向侧院走去,同时开口介绍道:“微臣给公主殿下安排了府中最漂亮的房子,里面有很多花花草草,里面还有一个大的温棚,温棚里还有一些这个季节吃不到的蔬菜水果……”

“真的么?姐夫真好!嗯啊!”小兕子显得很很高兴。

小孩子虽然心思单纯,但她能清晰的感受到杨帆对自己的宠爱,便毫不吝啬的在杨帆的脸颊上使劲盖了一个章。

一旁的李治看着对自己视如空气的杨帆,又看了看被宠得如同宝贝的妹妹,顿时气得火冒三丈!

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不过,杨帆也太不知好歹了,本王去哪个臣子府上,谁不是恭恭敬敬举家欢迎,甚至当成祖宗一般供着?

杨帆这混蛋,居然当本王不存在,实在太气人了。

娘西匹的,若不是父皇严令让他好好跟在杨帆身边学习,你当本王愿意来看你的脸色?

就杨帆这态度,显然是故意气自己。

想到父皇来之前对他的谆谆教诲教诲,让他好好和杨帆亲近,李治努力压制住心头的怒气。

本想着父皇对他如此看重,让他过来协助杨帆管理火器监,李治的一颗心又躁动起来,对那无上宝座的位置也垂涎三尺。

心中还想,假如杨帆好好的配合他,让父皇对他另眼相待,他将视杨帆为肱股之臣。

可杨帆不知为何,总是挤兑他,这让李治气愤不已。

暗忖,若有朝一日能够登基为帝,不把你小子宰了,那都是本王心慈手软。

不过,生气归生气,李治却不能扭头回家。

若是被李二陛下知道前脚刚来,却未等进门便打道回府。

不管到底是谁对谁错,被父皇一顿训斥肯定是免不了的。

杨帆皮糙肉厚,对李二陛下的呵斥早已免疫,可他却完全不同。

此时正是向父皇表现自己能力的时候,可不能因为自己鲁莽而惹得皇帝不高兴。

再者,杨帆如此受宠,假如提出换其他皇子进入火器监,皇帝真有可能会采纳。

没办法,李治只得捏着鼻子忍住火气,紧跟着杨帆的步伐。

可惜,李治不知道的是……

正因为他当初索要武媚娘的举动,才受到了杨帆故意针对,更让他与那皇帝的宝座渐行渐远。

如果李治知道一时冲动之举而树立着这样一个强大的拦路虎,一定会恨不得扇自己几个嘴巴子!

嘴贱干嘛啊!

不仅什么都没捞着,反而惹的一身骚。

……

随着杨帆来到侧院,众人才发现这里别有洞天。

中西合璧的房子显得漂亮的大气,虽然没有皇宫殿宇那般规模宏大。

但宽敞明亮、干净利落的房子让人一看上去就很喜欢。

为了不过多暴露骏扬坊秘密,杨帆直接命人把宫女和内侍全部赶了回去,甚至连禁卫都不给留。

虽然李治又想反抗,可见到杨帆坚定的眼神,只能暗暗屈服。

李治此时才知道,什么叫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而永嘉公主见到这些房子,也不由惊叹道:“忠义侯,这房子是用什么材料建造而成,怎么这么漂亮?”

杨帆笑着解释:“这里我借鉴了海外极西之地的一些建筑手法,利用烧制的红砖,配合着古典的木制工艺,再用水泥作为主框架,支撑点少了,自然看起来很敞亮。”

永嘉公主不可置否着点了点头,眼中满是羡慕,看向杨帆的眼神想要活吞了一般。

与杨帆这个侄女婿相比,窦奉节根本就是一个不懂得生活的憨憨。

如此火热的眼神,杨帆当然能够感觉到,两人眼神不时发生碰撞,让杨帆有些后背发毛。

如果说高阳公主是开启了千年自由女性的先驱,那么,这位永嘉公主则更强大,骨子里的风流劲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杨帆看着永嘉公主那隐藏在衣物下玲珑有致的娇躯,不由觉得嘴唇角有些发干。

这妖精的眼神也太勾人了,难道真要学法海镇妖除魔?

高阳公主见到自己的姑姑眉来眼去,心头自然很是不爽。

这位姑姑的作风可是很大胆,若是向自己的郎君下手,那该怎么办?

于是赶紧对着杨帆说道:“郎君,既然姑姑和长乐姐姐他们还没有吃午膳,府中又没有厨师,你赶紧去给他们备些吃食吧!”

闻言,杨帆直接傻眼了!

此时才知道什么作茧自缚,刚才的一阵贫嘴,看来只能自己动手了,想要找借口都不行。

把晋阳公主放下来,而后对着长乐公主几人说道:“几位公主殿下请稍等,某去去就来!”

杨帆心情不好,当然不会做多少饭菜。

更何况,距晚膳也没个时辰了,让大家垫垫肚子就行。

因此,做菜就随意了很多,并没有精凋细琢菜品,随意炒了几个菜也就是玩事儿。

即便这样,很少吃到炒菜的长乐公主几人也吃得很合胃口。

长乐公主几人是女生,炒菜即使再好吃也是细嚼慢咽。

反倒是晋王李治简直就是饿死鬼投胎,嘴唇吃的油光锃亮,根本没把自己当外人。

特别对西红柿炒鸡蛋更是情有独钟,只是夹了几快便发现被众人抢光,于是对着杨帆说道:“忠义侯,这是什么东西,我要吃这个,你再去炒一盘。”

杨帆连眼皮都不抬一下,随口敷衍道:“晋王殿下,这是西红柿,别名圣女果,很抱歉,可惜没有食材了!”

李治不满的哼哼两声,只能愤愤不平的用快子夹着其他菜,使劲的咀嚼着,好像口中嚼的是杨帆。

虽然只是无声的反抗,但也只能这样了。

因为李治知道,自己的身份对杨帆根本没用。

看到李治委屈的模样儿,晋阳公主有些哀求道:“姐夫,这个圣女果炒鸡蛋很好吃呢!真的没有了吗?温棚里没种有么?”

晋阳公主萌萌的大眼睛满是乞求,直接让杨帆破防了。

只见杨帆恍然大悟般拍了脑袋一下:“哎呀,还是公主殿下聪明伶俐,你看我这记性,年纪大了就反应迟钝了,只记住了圣女果的原产地,倒没记住温棚里还有一些,我这就去再炒一盘。”

看着装腔作势的人,除了公主几人终于忍不住,噗嗤一时笑出声来。

几女笑靥如花,差点让杨帆连哈喇子都流了出来。

而李治则更加郁闷了!

杨帆这是明显的针对,可李治只能把情绪发泄到了桌子上面的饭菜。

当杨帆再次炒出一盘西红柿炒蛋,李治却已经吃撑了,只能含泪看着。

那幽怨的眼神差点让杨帆以为自己是万恶不赦的大魔王。

不过,杨帆不知道的是,在李治的心中,杨帆比大魔王还要可恶。

酒足饭饱后,正在闲聊的长乐公主问道:“忠义侯,刚刚你说能够解决干旱的问题是否属实?”

“公主殿下定希望微臣有办法解决,还是没办法解决?”杨帆似笑非笑的看着长乐公主问道。

见杨帆捉狭的眼神,长乐公主有些躲闪。

想到刚才的赌约,洁白的俏脸上泛起了红云。

若杨帆真的能够解决干旱的问题,自己岂不是要伺候其左右?

这岂不是太羞人?

眼前的这位可是自己的妹夫,越想,长乐公主心里有点发慌。

但想到多灾的百姓,若是错过了春耕时节,即使有朝廷的赈济,也不知道有多少百姓会饿死。

想到这儿,长乐公主咬咬牙,犹如赴死的义士,坚定的说道:“本宫当然希望忠义侯能够有办法解决,只要能够让百姓安居乐业,即使侯爷要丽质的生命也无不可……”

此话一出,杨帆动容了!

他真没想到一向柔弱的长乐公主会有如此大义无私的一面。

不愧是一位历史留名的贤德公主!

见对方如此认真,杨帆哭笑不得,看来有些玩笑还真是不能随便开。

于是杨帆脸色一肃,朗声说道:“相较于公主殿下之大义,本侯惭愧至极,刚刚的赌约只是玩笑之言,公主殿下不用放在心上。”

“至于解决春耕干旱的问题,本侯虽然有些想法,但还需要看旱情如何!”

“依本侯猜想,朝廷奇人异士众多,应该能够想到解决的办法!”

长乐公主长长舒了一口气,轻轻一叹:“真希望如忠义侯所说,朝廷能够尽早解决春耕干旱的问题。”

只是长乐公主没发现,听到杨帆说赌约不作数,虽然有些解脱,但不知为何,心底却夹杂着一丝丝的失落。

虽然人有所愿,可惜,很多事情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接下来的几天,艳阳高照,关中一带越来越干旱,很多田地因为没有水只得暂时翻耕。

而此时的李二陛下也被搞得焦头烂额。

自古以来,有大旱必有大灾,有大灾必有大疫,李二陛下当然不想贞观盛世的景象戛然而止。

若久旱无雨,春耕自然无从播种,若是旱情持续下去,怕是今年将会颗粒无收。

到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不得不变卖家中田产成为流民,又有多少人因饥饿而死!

历朝历代,百姓是最没有抗风险能力的,年景好的时候,除去税赋田租,还能剩下一口粮。

可一旦遭遇天灾**,那将是饿殍遍地……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这绝对不是书中的场景。

得到了高产作物,也有了足够的耕牛,李二陛下还想大展拳脚,可惜天不如人愿。

没有水,即使在高产的作物也没有用呀!

而且这些作物还要留种育苗,并不能分发给大唐所有的百姓。

看着耀眼的阳光,李二陛下有些责怪老天的不公。

自登基以来,无时无刻不兢兢业业,可惜老天好像总跟他作对一般,各种灾情连年不断,朝廷有些应接不暇。

这也是为什么大唐兵锋正盛,李二陛下也不敢轻易东征高句丽的原因。

因为李二害怕穷兵黩武,隋炀帝杨广就是前车之鉴。

有时候李二陛下不禁在想,难道如别人所说,是因为自己杀兄困父、弑弟霸媳的行为惹怒了老天,这才降下惩罚?

李二陛下真希望,此时的天空能够飘过一片乌云,甚至能够听得隆隆的雷鸣声。

即使不下雨,起码也能够给百姓一丝希望……

可惜,即使李二眼睛都忘穿了,天空却还是晴空万里!

与这晴天相比,李二陛下的心头却是阴霾无比,只是差点把担忧两个字写在脸上了!

当然,世间是有正反面的,有人忧愁,便会有人会欢喜,这是千古不易的至理。

当百姓纷纷跪地求雨的时候,很多世家门阀却打算利用旱灾来谋划一些东西。

科举改革、科举考试……,李二陛下釜底抽薪想要断了世家的根本,他们当然不能坐以待毙。

而这场干旱则为他们对付李二陛下提供了契机。

只要把李二陛下的名声搞臭,只要李二陛下进行妥协,他们也就有了与李二谈条件的资本。

若成,则门阀高墙巍然不倒,世代传承,若败,顶多继续面对皇帝的打压!

对世家门阀而言,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损失。

为了世家的荣耀,为了世家的传承,他们才不会去在乎那些低等的贱民。

若是这些人的饿死能让皇帝的地位不再那么稳固,他想们这些世家不介意去再添一把柴火。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

朝堂,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就是这里的主旋律。

大家所谋求的,无非利益尔。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皇权与世家天生就是对立面,是不可调和的。

朝堂之上,由旱灾引发的一些问题,成为了皇权与世家争斗的导火线。

李二陛下脸色肃然坐在御座之上,冷眼旁观众官百态。

今天只是一场寻常的朝会而已,却因为一份联合请奏震动朝野。

这些世家准备又要发难了么。

李二陛下暗自忧心,心头更是愤愤不平。

这帮只知道享乐,不知道民生为何物的驻虫……

不去想着怎么救灾安民,却堂而皇之的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词,实在该死!

想到这些人居然联合起来让他这个皇帝下罪己诏,简直是不可理喻。

罪己诏那是昏君才干的事儿,让他这个盛世之君下罪己诏,不就是**裸的说他是一个昏君吗?

把名声看得比性命还重要的李二陛下怎么可能答应?

于是,李二对这些世家恨得直咬牙,但又有些无可奈何。

有时候,李二陛下真羡慕以前冲锋杀敌的时候。

那时候可以什么都不用想,直接动刀就行。

如今当了皇帝,李二陛下却不敢轻易动刀。

此时,众多世家官员与尚书仆射房玄龄吵得面红耳。

却见房玄龄正指着一位花白胡子的老者怒斥道:“尔等口口声声说应该顺应天道,难道不知君臣之道乎?”

“洪水干旱,此乃自然现象,尔等却把干旱归结于陛下失德,岂是人臣所为?”

花白胡子的老者名叫崔范博,担任御史中丞,因出生清河崔氏,在世家之中属于德高望重的一名人物。

虽然崔范博官位没房玄龄大,可谁让别人年龄大呀!

在这个越老越吃香的年代,活得长就是优势。

面对房玄龄的质问,崔范博反唇相讥:“房相此言差矣,作为御史中丞,若天子失德,为臣者自当不惜己身勇于诤谏。”

“房相明知春耕大旱乃是天兆,为何却一味袒护于陛下,不让陛下下罪已召,难道房相不知忠言逆耳?”

“如果不是陛下失德所致,何故会灾祸连连?”

御史台的最高行政长官叫御史大夫,二把手叫御史中丞。

以唐朝的规制,御史中丞除了辅助监察朝中官员,还是丞相的左膀右臂,在实际工作中相当于副丞相。

如今被属下质问,本就不算言辞的房玄龄差点气个半死。

崔范博见房玄龄被自己驳倒,颇有些洋洋得意,下巴高高的仰起来。

此时,李二陛下脸色阴沉,心中怒火中烧,居然敢说朕失德?

不过,他没有开口。

而是看向下首的长孙无忌,还给他使了一个眼色。

谁知长孙无忌却根本无动于衷,彷佛没看见一样,犹如老僧入定,毫无做作。

李二陛下心中顿时一惊,难不成长孙家也与那些世家勾连在一起了?

长孙无忌不仅仅是国舅爷,更是长孙家的家主,当牵扯到家族的利益,很多时候将身不由己。

很快李二陛下只觉得怒火中烧!

难不成与那些世家联合起来,所得利益还能超过朕给予你的不成?

想当初,朕将长乐公主许配给你儿子长孙冲,算是天大的恩赐,更是把铁矿的经营权交给长孙家。

靠着铁矿生意,长孙家每年所得钱财超过二十万贯,居然还不知足。

想到此处,李二陛下勐然惊醒。

难道长孙无忌与这些世家达成了某种共识?

第五百五十章吓尿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要挟第三百九十六章 尘埃落定第一百三十七章 恶心人第四百五十章作死第五百八十五章临阵反水第三百三十九章各方算计第四百一十四章 拜佛第一百七十八章 没眼力劲第一百四十八章 敬服第七百零五章冲突第一百七十二章财帛动人心第七百六十三章乱象、内斗第四百六十三章 顺藤摸瓜第六百零八章围攻第一百五十二章 送女儿第五百二十八章 索要矿山第一百零七章 想造反?第五百四十六章有名堂第五十九章 柴令武想要拜师第三十五章 划时代意义的手术第八章 君子远庖厨第四百七十一章 不依不挠第四百二十章 黯然离去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句后果自负就搞定第四百四十八章亲近第六百一十八章上贡第四百一十三章 此地无银三百零二第二百三十九章不嫌事大第二百二十一章利益捆绑第四百四十六章镇压第四百四十三章 各方云动第九十六章 沉重的责任第七百一十二章长江后浪推前浪第一百九十五章被挖墙脚第四十四章 扶桑遣唐使第五百四十五章算计第五百八十四章九死一生第四百一十四章 拜佛第八十二章 宿命相遇第五百九十二章废立之争第二百八十五章会不会练兵第一百三十章 倾城佳人第七百五十二章绝对有问题第四十九章 海内冤之第二百六十八章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第三百三十八章 到达逻些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怎么成佞臣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理却有错第五百五十二章打草惊蛇第五百三十七章准备反击第二百一十七章上门讨教第四十三章 义气的长安二代第三百五十二章 争执不休第九十四章 尚公主?娶公主?第三百零五章 军人职业化的畅想第四十五章 武士道精神呢?第一百四十一章 长孙无垢的疑虑第二百六十四章胡搅蛮缠破局第四百三十六章各方反应第一百六十六章 女人换和平,无耻!第二百一十三章唐人气节第五百一十三章进宫第四百七十九章讨价还价第六百七十章石见银旷第二百一十九章带你飞第二百四十三章飞花令第七百六十七章忐忑上架感言第一百四十三章 受伤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狐狸pK小滑头第七百七十七章灰头土脸第四百九十五章杀一儆第二十九章 游玩被调戏第六百三十五章投降第一百一十六章恩威并施第七百二十一章针锋相对第七百七十七章灰头土脸第六十章 老手or稚儿第五百八十六章逼迫第五百九十三章地理和经济课第三百零六章大军开拔第六百七十九章狡猾的魏王第四百九十三章各方反应第四十七章 魏王施压第一百五十七章 蜂窝煤现世第七百四十章市场经济的雏形第一十一章 程咬金第六百六十四章世家暴乱,飞骑显威第七百八十一章血脉相承第七百二十七章女侠来访第八十八章 不要脸的许敬宗第五百零八章 天涯共此时第七百三十章达成合作第六百一十五章拜年第七百零五章冲突第七百一十七章荣辱不惊第一百八十六章 求娶高阳第一百九十一章 争相露脸第四百四十三章 各方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