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解惑

见事情已经谈得差不多,杨帆起身说道:“陛下,若没其他事情,微臣先退下了!”

李二陛下挑了挑眉,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抬抬手,示意还有事。

最后,李二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句:“你如此在意江南的海运和港口,是否有什么其他打算?”

从杨帆安排薛仁贵前去负责水师和造船,又让房遗爱和杜荷负责训练商队护卫。

如今杨帆又在江南一带讨要封地,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杨帆有大动作。

可惜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李二陛下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

到底是什么促使杨帆如此干劲十足,真的只是为了开辟海外航道这么简单?

虽然江南一带十分富饶,但那里山高皇帝远,江南士族纵横,朝廷对那里的管控力是很低的。

在李二陛下看来,根本没必要花大精力去弄那些虚无缥缈的事。

毕竟,即使开辟了新航道,最大的受益者并不是朝廷,而是那些江南士族。

杨帆并没有急着回答,反而笑着问道:“陛下认为扶桑国是怎样的一个国家?”

既然李二陛下问了,杨帆也不打算再隐瞒。

开诚公布可能还能够得到李二陛下的支持。

李二陛下想了想,皱着眉头说道:“据朕所知,那扶桑国不过是一处弹丸之地,贫穷落后,是一个未开化的偏远岛国。”

很快,李二陛下反应过来,难道杨帆建海船的目是为了对付扶桑国。

但李二还是不解的问道:“扶桑国国小民寡,根本不足为惧,你何以如此大费周章,图谋于扶桑国?”

弹丸之地,不足为惧?

杨帆呵呵一笑,对于李二陛下这种国大民骄的思想有些嗤之以鼻。

在后世,正是这个弹丸之地的扶桑国,狠狠的在华夏这头大象身上啃噬了多少血肉。

甚至这弹丸之地还连同欧美大陆的一些野蛮人,

差一点把这头大象给分食掉,谁又能想得到?

不说遥远的后世,即使是不久的将来,这个小小的扶桑国就开始窥视华夏这头大象的血肉。

既然敢派水军与大唐开战,这就是狼子野心。

虽然现在大唐兵强马壮、国力雄厚,不会将扶桑国放在眼里?

可蚂蚁多了也会咬死人,特别是人衰弱的时候。

正因为华厦从未将弹丸之地的扶桑国放在眼里,最终酿成大患,险些亡国灭种。

由于历史改变,或许这种惨剧可能不会再发生,但杨帆绝不容忍有一丝的侥幸。

于是他决定给这位眼高于顶的天可汗上一堂警示课。

想到这儿,杨帆沉思片刻,再次问道:“陛下,可听说在前隋时朝,扶桑国曾派遣使者前往洛阳觐见隋帝,曾呈上一本国书。”

李二陛下不愧是一个博学多才的皇帝,不仅能力杠杠的,知识也能够称得上学富五车。

只是稍一思索,便说道:“呵呵,朕有些印象,据说当时闹出了天大的笑话,惹得隋帝大为不满,若不是不想和他们计较,早就把他们仗毙了!”

杨帆并没有笑,反而心情沉重地问道:“陛下可记得当年他们国书抬头是怎么写的。”

李二陛下皱着眉头,显然具体的内容已经记不清了。

杨帆并没有说什么,而是直接说道:“如果微臣记得没错,应该是:日出处天子致日落处天子无恙……”

李二陛下拍手大笑道:“对对,就是这样写的。”

随即略带诧异的看了一眼杨帆,有些意外。

虽然知道杨帆有些鬼才,但这种冷僻的知识,一般人看过便忘,只是当做一件趣事。

可杨帆这小子居然如此清楚,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显然是下了一番功夫。

说起这件事,当初在隋朝的确是闹了一个大笑话。

大业年间,扶桑国向隋朝派出的使团到达洛阳。

这些使者向隋帝递呈其天皇的一封国书,国书的开头就是——日出处天子致日落处天子无恙……

这种语言结构,令文武百官哄然大笑,将扶桑国好一顿鄙视。

当然,大家嘲笑的不仅是这种奇葩的书写格式。

最主要的是认为扶桑人这种称呼实在太自大。

在那个时代,只有华厦的皇帝才能称为天子。

而扶桑国国书把他们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天子,令隋帝大为不快,文武百官也自然笑掉大牙。

况且,日出处天子致日落处天子无恙……这种说法谁也不会喜欢。

于是,隋帝便吩咐人教导扶桑使臣礼仪,甚至还交给了他们很多的工艺技术。

正是因为这样的笑话,华厦历来从未将扶桑国放在眼里。

在他们看来,扶桑国是一个弹丸小国,且百姓不修教化,何需畏惧?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高傲和无视,让这些扶桑人偷去了很多先进的工业和农业技术,让以后的华夏吃尽了苦头。

杨帆当然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再发生,于是郑重说道:“陛下,一个国家不可能永远的强盛,总会各种天灾人祸导致虚弱甚至覆灭的时候。”

“当然,一个国家也不可能永远的弱小,若有一天出了一个有作为的君王,国力必然强盛!”

“如何才能让一个国家永远强盛下去,不让外族欺辱?”

“这很简单,要么在国家强盛的时候把周围的国家消灭,要么让周围的国家永远比自己弱小!”

“古话说的好,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物极必反,盛极必衰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国家也是一样,一个国家想要强盛,那就必须要制定长远的战略,然后坚定不移的施行下去。”

“依我看,对外的战略其实很简单,不能放任那些弱小的国家一点一点的经营强大起来!”

“要动用一切资源,运用一切手段,让别国臣服,要让他们内乱不休,让他们不得不依附于我们,那大唐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虽然前世的杨帆只是一个屌丝,但21世纪的信息可是很流通的,在论坛上讨论不少。

比如,后世的超级大国花旗国便奉行的这种政策,将这一套玩得很熘。

将小国的政治金融牢牢掌握,只要不听话,就弄你,这样谁还不任由花旗国驱使。

即使是强盛的欧洲联盟,在花旗国的威逼利诱下,也不得不对其马首是瞻。

这就是大国称雄之路!

以大唐的实力来说,完全可以走这条路,甚至可以说大唐是这个世界上遥遥领先的大国。

不管是从技术、文化或者经济层面。

当然,想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必须改掉国大民骄,不将小国放在眼里的自大属性。

听到杨帆滔滔不绝的讲解,李二陛下赞同的点了点头,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见此情形,杨帆趁热打铁:

“陛下,国与国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既然不是朋友,那就只能是敌人,无论敌人强大还是弱小,都得时刻保持着警惕,最好在还没产生威胁的时候就把它处理掉!”

《吞噬星空之签到成神》

李二陛下直接被杨帆这番话震住了!

这种思想彻底颠覆了他对于国家关系的认识,但是细细品味,却发觉杨帆讲的很有道理。

沉吟半晌后,李二陛下眼神复杂的看着杨帆,插话道:“你在江南造新氏海船,开辟航道,不仅仅是因为扶桑国吧?”

这番见识完全颠覆了李二陛下的认知。

以前他总认为自己大唐高高在上,其他的国家都是一些附属国,根本没必要重视。

杨帆的话彻底让他认识到了另一番天地,让他认识到了国与国之间的利益纠葛。

正如杨帆所说,国与国之间根本没有什么友谊,最多只是一些利益牵址。

杨帆这次的动作有些大,显然不可能只是为了一个小小的扶桑国。

杨帆坦然说道:“当然不可能为了一个小小的扶桑国而劳师动众,打压扶桑国只是附带的手段罢了,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大唐民富国强。”

李二陛下眼前一亮,不过还是装着澹然地道:“说说看,一个航道怎么能让大唐民富国强。”

杨帆呷了一口茶水继续解释道:“漳州,泉州属于江南道,此地虽然山高路远,不过却距离海道很近。”

“从那里走东南亚各个国家,海运极其便利,若是能在此地经营成一处通商港口,将有得天独厚之地理优势,可以一举打通与各个国家的商道,用不了几年,将成为大唐最大的海贸交易关口。”

当然,杨帆这个灵感是来源于经济特区的启发。

在后世,江南道这块宝地被国家列为经济特区以后,只用了几十几年,便成为了全亚洲最大的货柜生产基地,也是全国最重要的海运港口。

若将江南道经营成一处海外通商口岸,必定能让天下的财富源源不断往大唐涌来。

不管是国家建设还是打仗,这都需要钱的支撑。

李二陛下略感欣慰的点点头,他还真以为杨帆是为了对付一个弹丸之国而如此大费周章,那就又让人有些失望了!

若真想灭掉扶桑国,李二陛下只要随便派一名将军带上几万府兵,就能横扫那个弹丸之地。

说实话,李二陛下之所以给杨帆这么多便利条件,除了想挣钱以外,更多的是为日后东征做准备。

江南一带民丰物足,可惜交通不便,若杨帆打开了航道,以后便能用航运支撑东征的粮草。

可一想到杨帆要建立的港口和船队,李二陛下又皱起眉头:“听说你为了制造海船以及建设港口,耗费了1000多万贯,可否有此事,真有必要去建那么大的港口和商队?”

工程大了,花钱自然就多。

虽然那些钱都是杨帆自己掏腰包,但李二还是有些觉得可惜。

若是这些钱用在东征高句丽所需要耗费的钱粮上,那该多好呀!

虽然李二陛下已经从骏扬坊见识到了商业繁荣所带来的好处。

但是江南距离长安太远,那可是江南士族盘踞的地盘。

就算商业兴盛起来,得到最大好处的必然是江南士族。

杨帆虽然口上说是为了增加朝廷和百姓的收入。

可获益最大的却是一向与朝廷貌似神离的江南士族。

这种为他人做嫁衣的事情,李二陛下才不愿意干,也不想让杨帆去做。

毕竟李二陛下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削弱世家的力量。

杨帆当然明白李二陛下的顾忌所在,但他还是坚持说道:“陛下,要建当然就建一个最好的,而且,我想要兴建的不是一般的船队和港口,而是直接受到朝廷管辖的海运司。”

“这个港口建成以后,我们可以将所有前来大唐经商的海商集中在此,朝廷统一印发文书,告知这个口岸是朝廷唯一合法的通商口岸,其余在任何地方都视为走私贩。”

“而港口的所有营收,除去日常运营之外,悉数上缴朝廷,如此一来,江南士族想坐享其成,根本不可能实现。”

大唐时朝,并无“海关”这个概念。

当杨帆说出要把海贸全部收归朝廷统一管理,

李二陛惊得手一颤,差点把胡子都揪了下来。

这岂不是让他断绝了江南士族的根基?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江南士族之所以能盘踞江南几百年,便是因为有利润极大的海贸!

现在杨帆这个港口一旦建立,等同于决断了江南士族的收入,这些家伙岂会善罢甘休?

就连李二陛下也不得不憋屈的承认,江南,那是江南士族的江南!

一旦这些江南士族发现根基动摇,必然发起决死反扑。

在江南那一亩三分地,便是朝廷也无能为力!

李二陛下当然不会那么干!

一旦江南动摇,自己的东征大业不知道就得被拖延多少年。

李二陛下摇头叹息,杨帆的这个设想足以令他心动,但是并无多少成功的可能。

“这个港口一旦开启,必然遭受江南士族的全力抵制,怕是刚刚建成,即将夭折。”

没有江南士族的支持,这个口岸也就相当于名存实亡。

杨帆却是早有腹桉,杨帆信心十足道:“陛下明鉴,其实此事的成败不在江南士族,而在于咱们自己。”

李二陛下不解:“这是为何?”

杨帆自信道:“商贾以逐利为天性,只要有利润,杀头的买卖都有人干。”

“江南士族抵制是必然的,因为他们想要追求巨额的利润,一旦口岸被朝廷控制,所有的税收都归入朝廷,这就影响了他们的收益。”

李二陛下恍然大悟。

做生意都是为了赚钱,一旦江南的商路被严格控制,若是不遵守规矩,那就没有生意可做了!

此举非但可以整合江南的商业,甚至可以使得朝廷增大对于江南道的掌控力度。

一旦港口成为江南地区唯一的海贸港口,整个江南道都尽在朝廷手中!

李二陛下压制住兴奋的心情。

杨帆嘴角一跳,露出一个森寒的笑容:“谁不听,吾大唐可不会惯着他,大海之上风急浪险,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不测之祸?”

李二陛下一拍大腿,大声道:“回头朕便颁旨成立这个海关司!”

谁不听话,那就干掉谁,这简直太对李二陛下的胃口了!

就知道李二陛下不会反对,杨帆赶紧说道:“陛下,微臣还没说完呢,”

李二陛下欣然道:“还有什么我,但说无妨!”

杨帆果真有宰辅之才啊!

随便出个主意,不仅能赚的盆满钵满,还帮助朝廷收缴大量赋税,简直是妖孽啊!

李二陛下现在是越看杨帆越喜欢,如此惊才绝艳,简直就是天赐的女婿。

:。

第二百九十五章 鲁莽犯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小小蛮夷想呲牙第一十八章 路见不平该不该吼第三百二十八章逼供(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事情闹大了第七百零五章冲突第五百四十九章赌局第二百三十九章不嫌事大第六十章 被给红包的老手第四十三章 义气的长安二代第五百四十九章赌局第四百四十八章亲近第五百三十六章狡辩第二十二章老李的烦恼第九十一章 霸气武媚娘第一百三十九章曲终人散第六百五十一章全面溃败第一百五十一章 教唆第四百五十一章 针对第六百三十二章多方阻击第七百八十章三女临盆第一百七十二章财帛动人心第三百五十九章 心底的梦想第六百七十三章以夷制夷第六百八十二章忽悠第五百九十七章杨帆,国士也第四百零六章 皇帝也憋屈第五百零八章 天涯共此时第六百零四章救人第三十章 遇到棒槌亲王也怂第四百九十九章曲辕犁第一百五十一章 教唆第四百九十九章曲辕犁第三百八十六章情报人才第四百三十二章 脑筋急转弯整治无赖第七十八章 命格改变第三百六十五章受伤第一十一章 程咬金第三百六十六章 名声第六百二十七章不怎么样第八十五章 暗斗许敬宗第三十五章 划时代意义的手术第三十一章 中毒?第六十五章 赌斗第六十章 老手or稚儿第七百七十二章坑与被坑第三百零六章大军开拔第一百八十三章 扬眉吐气第三百零三章 故意习难第二百一十六章 小迷妹第七百三十七章合作共赢第四百零五章 讨价还价第四百九十三章各方反应第二百八十六章再次拒绝第八十章 捉弄西贝货第一百一十二章官场才是无形杀场第一百二十八章 心虚第五百八十六章逼迫第三十六章 仙物坠河?第六百七十九章狡猾的魏王第二百六十三章朝会争锋(下)第七百六十一章兰陵萧氏第七百七十四章服软第二十三章 刻碑立德第四百五十三章谈心第七百四十七章猜忌第三百六十九章所见所闻第一百零四章 打造姓的梦想国度第二十五章 青年才俊第二百三十九章不嫌事大第五百九十章解开心结第六百八十九章部署第四百章 断尔狗腿,说到做到!第八十九章 羞愤欲死第二百一十八章 众女齐聚第二百九十八章 这个军队不一样第四百四十五章温水煮蛤蟆第五百二十二章无助第三百六十二章 帝国利益,阻挡者死第五百二十八章 索要矿山第二十九章 游玩被调戏第二百九十一章 梦想破灭第七百零七章收民心第三十六章 仙物坠河?第五百八十二章作乱第七十四章 为添丁做准备第六百六十七章收割世家第四百零四章 会闹的孩子有奶吃第二百二十二章资本的力量第七百六十二章按揭雏形第七百二十七章女侠来访第六百六十章女人的心思第一百四十六章大宝贝小宝贝第三百九十一章 招供第一百二十七章 争执初现第七百八十一章血脉相承第六百五十八章活招牌第七十四章 为添丁做准备第三百四十二章一战而定第五百六十四章大喜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