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逸致

程玉珠羞怯的看了杨帆一眼,走到了程处默的身旁,闻到酒味,嫌弃的皱了皱娇俏的鼻子,说道:“哥哥,你怎么又喝酒了,骊山雪景很美,你们陪我们去赏雪吧?”

这屋子里的人都是以杨帆为核心,当然要征求杨帆的意见,都不自觉的看向了杨帆。

程玉珠当然也知道杨帆是主心骨,走到杨帆身旁,拉着他的手臂撒娇道:“杨大哥,你好久都没陪玉珠去玩了,咱们去赏雪好不好。”

李雪雁眼巴巴的看着杨帆,也是一脸渴望。

顿时,杨帆的头都大了一圈儿,这俩个女孩怎么还有文艺青年范儿。

这天寒地冻的,赏的哪门子雪?

刚想拒绝,就见到程玉珠可怜巴巴如同小白兔一样哀求的眼神,不由心里一软。

自从这小丫头及笄以后,一直被母亲崔氏关在闺房里学习女红,除了过年过节,确实好久没见着小丫头出来玩了。

李雪雁也是一样。

自从杨帆帮她推掉了和亲之议,又征战吐蕃,回来后一年也没见到几面。

上次在吐蕃答应李道宗帮忙照应家里面,如今想想还真有些不称职。

不过这也怪不了杨帆。

虽然大唐对女性的束缚,在整个封建社会算是相对自由的。

那也只是相对为未及笄的小女孩以及出嫁了的妇人。

像程玉珠和李雪雁两女这种刚及笄又没有订婚的女孩子,要求还是很严格的。

正因为这样,这两个小丫头十六七岁的年纪,却要整天待在闺房里,当然是很郁闷的。

两女这样的年纪本来就好动,如今快过年了才能够出来玩一下,当然是兴致勃勃。

想想后世这么大的女孩子都在干嘛呢?

要么无忧无虑的上学,要么和朋友出去旅旅游,亦或者玩电脑打游戏,各种好玩的简直是目不暇接。

可程玉珠她们,

花骨一样的年纪,还未享受青春呢,可能过不了多久就要成亲了。

但杨帆也没办法,这就是封建社会的现状,带有历史车轮的惯性。

即便杨帆再牛逼,也不可能反抗得了整个时代,想要做出改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收到成效的。

既然如此,杨帆当然不想让她们失望,起码可以让她们在短暂的青春里,多一些欢笑,多一些自由。

想到这儿,杨帆笑了笑,不再理会一直审视自己的李景桓,连忙答应道:“既然两位妹妹如此有兴致,那就出去玩一玩,咱们去骊山吧!”

说着,转头看向程处默几人:“诸位兄弟,可否愿意随我保护两位妹子前去赏雪?”

闻言,两个纸妹顿时喜笑颜开,心里美得像喝了蜜一般。

其他人则反应不一。

李景桓还好一些,起码属于文人的性格,也比较有文艺青年的风范,也经常参加各种诗会之类的,对于赏雪,当然也不抗拒。

程处默和柴令武却面面相觑,两人五大三粗,又不喜欢攀风附雅,宁愿喝酒也不愿意去看那无聊的雪景。

但杨帆已经发话,他们当然不敢反抗。

再说,程玉珠和李雪雁两女还在一旁眼巴巴看着,若敢说一个不字,程玉珠还不得回去向程咬金打小报告?

见大家都没有反对,杨帆便从库房内找了几双棉绒统靴出来。

这大雪天的,不仅冷,山上的积雪也很厚,没有这种靴子,真不好行动。

因为这种鞋子是从系统里兑换出来的,有拉链之类的,与这时候的靴子不一样。

杨帆穿好以后,只能亲手给程玉珠和李雪雁一一穿上。

虽然大唐的女人地位不低,但到底男尊女卑的观念重,何曾听过有谁家的男儿这样对待女孩子?

更主要的是,杨帆不仅是驸马爷,如今又身居高位,乃是一品大都督,能这样屈尊简直不敢想象。

程玉珠则罢了,毕竟程咬金一直灌输以后让她嫁给杨帆,而且平时与杨帆的关系也很亲近。

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心里更多的是感动,反而觉得心里美美的。

但李雪雁却完全不同,一张巴掌大的小脸儿羞得直接垂下了头。

在杨帆摆弄之间,整个人像是木偶一般僵硬不动,任凭杨帆上下其手,为她穿袜穿鞋,把肉软的小脚摸了个遍。

小巧的琼鼻里充盈着杨帆那浓烈的男性气息,整个脑瓜子都晕乎乎的,芳心扑腾扑腾越跳越快。

杨帆却是没有什么想法,纯粹就是把李雪雁当成个妹妹来看待。

毕竟,家里的女人这么多,他还能有什么想法?

程处默几人见了,也学着杨帆穿袜穿靴。

收拾妥当,体会着暖和的靴子,柴令武破锣一般的嗓子大吼了一声:“这靴子真他娘的暖和,走,咱们赶紧出发。”

几人便呼啦啦出了正堂。

杨帆看得直叹气,这帮子家伙脑子实在缺根筋。

两位女孩子还在后面,都不照顾一下?

况且,天寒地冻的,道路这么滑,几个大老爷们倒是没事,但两个女孩子,万一有个闪失可了不得。

想到这儿,杨帆便急忙让席君买带着十几个护卫紧跟着。

众人一路前行,向骊山进发。

骊山是长安盛景,山不高但风景颇佳,是关中附近游玩的好去处。

春季踏青、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都是人满为患,但在这样冰天雪地登山的实在不多见。

不过,这里有皇家行宫以及皇家园林,倒也吸引了一些文人骚客前来。

杨帆一行来到骊山,已至未时末。

沿着山路上山,山路已被积雪覆盖,几乎辨认不出山道的位置,在加上道路比较滑,前行比较艰难。

程处默和李景桓各持棍棒在前探路,插下去,好深一截,李景桓便大叫道:“这的雪有两尺深,大家小心一些。”

听到这么说,程玉珠和李雪雁非但没有害怕,反而蠢蠢欲试:“真有这么深么?”

话音未落,便一脚踩过去,也许可能正好踩到凹处,整个人差点陷进雪里,吓得哇哇尖叫。

幸好杨帆就在两女身边,见状,一手拉一个,揽着两女轻若柳絮的纤腰给提了上来。

程玉珠吐着舌尖,拍着胸脯道:“真吓人呢,幸好有杨大哥!”

李雪雁也是惊魂未定,小手紧紧抱着杨帆的手臂没有松开而不自知。

看着妹妹的模样,李景桓见状,并没有说什么,反而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

突然,柴令武这个不懂情趣的家伙大叫道:“你们且先后退,看我这个先锋官替你们除雪开道!”

说着,准备让一群护卫和他一起清理积雪。

见席君买要领着护卫上前清理山道上的雪,杨帆阻止道:“这里的雪这么厚,等你们清理掉,还没上山天就黑了。”

“柴令武在前面探路,我们踩着他的脚印跟着上去,能够节约不少时间。”

众人觉得有道理,纷纷点头叫好。

有了事情干,柴令武兴致勃勃,再加上身材高大,便如人形坦克一般向前推进,众人则踩着他的脚印前行。

一路上,杨帆、李景桓、程处默跟在后面,将程玉珠和李雪雁两个女生护在当中,相扶相帮,轻笑不断,山间充满了欢声笑语,为这寂静的山野带来了不少欢乐。

一路上,除了半山腰处看见一座道观,并没有见到什么建筑。

众人走走停停,从骊山脚下到山顶的路程,竟走了两个多时辰。

骊山奇景,乃是历朝历代帝王避暑休闲之处。

自周以来,这里一直作为皇家园林地,离宫别院众多。

西周末年,周幽王在此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

如果历史没变,唐玄宗与杨贵妃还会在此演绎了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

其实前年的时候杨帆他们也曾今来过骊山赏雪,只是上一次是在南边的山,

此次杨帆他们登的是骊山的东坡,这里山石嶙峋,景致也很秀丽,虽然树木没有另一面多,但却别有一番风趣。

远远往下看,能够见到一排排的皇家行宫建于山下。

在山嵴处,还有一座道观,也不知建于何年何月,除了渺渺炊烟显示还有人,却是一幅风吹雨蚀早已残破不堪的破败。

快到山顶时,这里的风越来越大,寒风吹来,众人不由捂住了领口。

柴令武看了看天色,又用力搓了搓手,才转头问道:“师傅,应该没多久天就黑了,咱们还要不要继续上去?”

杨帆朝山顶看了看,说道:“时候还早,我们上到山巅去坐着看雪如何?今天就不回去了,回来就直接去道观借宿,大家以为如何?”

本来就是来赏雪的,没想到晚上还能够待在外面,李雪雁和程玉珠顿时点头的如鸡吃米似的。

他们觉得和杨帆待在一起实在太好玩了!

一行人又慢慢攀登,到了一处陡坡,已经不能够再往上了,山的一侧就是悬崖峭壁,柴令武这才说道:“已经到顶了,不能再过去,另一边太危险,这一滑下去肯定没命。”

此处只有山石,没有楼阁建筑可以歇脚,众人直接在原地开始观望。

由于树木很少,倒也让众人可以一览骊山的景色。

众人静静的坐着,谈笑间时光流逝。

程玉珠和李雪雁一左一右并肩坐杨帆身旁,看山脚下的绵延开去的骊山行宫,勾勒出一副雪城美景。

不知不觉中,光线渐渐暗了下来。

杨帆仰首望天,弯月已经升空,残缺如弦,显然天色渐晚,要不是白雪反光,可能早就已经看不见了。

不过,雪后的天空无云,只见月色朗朗、光辉四洒。

更因为群山、白雪、夜空相映,竟让半空的那轮弦月澹然失色。

每当看到月亮,总不由自主让人心头泛起愁思。

记得小学课本有一首张九龄的诗。

“稍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原诗是在海上,此处却是山头。

想到自己与前世的亲戚朋友已经不在同一轮弯月之下,但杨帆总不由自主回想起过去。

虽然现在的自己与前世相隔的不是关山重重河水迢迢,而是永不停息的千年时光,甚至是不同的空间……一股愁绪弥漫了整个心头!

即使前生过的再不好,但谁又能够如此洒脱,完全与过去的自己相忘呢?

“关中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群山独耸……”

想到又即将要离开亲人远去江南,心头这股愁绪越来越浓。

眼中盈满雾气,那一抹**蚀骨的思念,像一把尖锥狠狠的戳着他的心房,锥心刺骨的疼。

“杨大哥,你吟的这诗句好奇怪啊,前面是五言诗,后面不应该也是五言么?”

雪夜寂静,杨帆的声音虽小,但程玉珠和李雪雁却是听清了杨帆的昵喃。

对于这两个小女生,杨帆完全没有丝毫戒心,微笑着说道:“诗词用以言志,何来固定之格式?再说,这几句本来就不是同一首诗词……”

程玉珠美眸眨了眨:“杨大哥,‘稍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这诗句好应景啊!”

“虽然玉珠才学有限,但还是觉得这两句诗很好呢,杨大哥何不把全诗念出来听听?”

杨帆也并未在意,藏拙也不用在毫无机心的纸妹面前,便轻声吟道:

“稍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是唐朝张九龄的一首《望月怀远》,意思是诗人思念远方的亲人。

全诗见景生情,极力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挚感情。

这首诗很贴切杨帆此时的心情,而且以前也很喜欢这首词,便随口吟了出来。

程玉珠一脸崇拜:“我都没听过啊,是杨大哥刚刚写的?”

这下倒把杨帆问住了。

张九龄还要几十年出生,说不是他写的谁信?

看着程玉珠崇拜的表情,杨帆只能硬着头皮点了点头。

剽窃这东西,果真是零次和无数次的区别,一旦打开了这个潘多拉盒,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李雪雁也许是感受到了杨帆的愁绪,口中重复着刚才杨帆的词诗句:

“关中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群山独耸……杨大哥这是因为即将要离开长安而作的么?杨大哥离去后还会不会记得雪雁呢?”

说完,幽怨的目光看了杨帆一眼,随即又转向山下,浑身充盈着澹澹的愁怨。

没想到李雪雁如此敏感,能够体会到自己的内心。

但自古离别空留恨,自己都要去江南了,就不要多少是非了。

因此,杨帆只能装作听不见。

李雪雁没有得到杨帆的回应,只能轻轻咬着唇儿,大眼睛有些迷离,似是满腹心事,却并未再说什么。

李景桓当然也注意到了自己妹妹的心绪变化,暗骂杨帆不懂风情的同时,又觉得这位兄弟果然不同于一般人。

若是其他人见到如此漂亮的妹子表达心绪,可能早就花言巧语的哄骗了。

如今见到杨帆没有反应,也只能苦笑一声,略显责怪的岔开话题道:“议善兄弟,如今天色已晚,咱们还是赶紧去道观寻找地方落脚吧,去晚了可能别人就关门了!”

杨帆当然听出了李景桓的埋怨,但还是没有什么反应。

像李雪雁这样的漂亮女孩谁又会嫌多呢,更何况李雪雁还是闻名古今的文成公主。

可现在自己家里的几个女人都还没有完全摆平,又怎么可能四处沾花惹草,做出承诺呢?

众人相继无声,借着月光回到了道观。

此时的道观已经关门,大家只能让大嗓门的柴令武叫唤:“里面有人吗?赶紧开门,万年县公杨帆赏雪到此,想留宿一晚。”

喊了好一阵,才有一名道人打开了门,目瞪口呆地看着这群人。

柴令武走了进去,大大咧咧的说道:“老道,有什么好酒好肉的赶紧端上来,老子饿了。”

老道揉着浑浊的老眼,不紧不慢的说道:“贵人,因为大雪封山,这里留宿了很多客人,每日的消耗很大,只有一些残羹剩饭,美酒佳肴一概没有。”

柴令武马上不满大叫道:“你这老道好生吝啬,只要好生招待我们,明天我就让仆人给你送香油钱,让你吃上一年的酒肉。”

老道不为所动,澹澹的说道:“老道平时吃斋,真的没有酒肉,而且,你们这么多人,这里也没有这么多的客房。”

程处默在一旁插话道:“老道,酒肉可以不要,但今天怎么也要腾出几间房间来,你总不忍心让两个女孩子受冻吧,另外,做一些热的斋饭总可以吧?”

这时,老道这才注意到程玉珠和李雪雁两女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顿时觉得有些为难。

杨帆阻止这两人为难老道,喝道:“你们休要为难人家,有什么事好好说。”

说着,转头对着道人说道:“道长,我这兄弟有些粗鲁,但没有什么坏心思,您莫要见怪。”

“今天我们赏雪错过了时辰,不能回到山下,还请道长行个方便。”

“我们有女卷,您给我们安排三间房就行,不知道长可否行个方便?”

老道这时才注意到杨帆, 眼中不自觉的爆闪出精光,吐出了几个字:“跟我来!”

不过,老道眼中的精光很快又暗澹了下去,又变成了老眼昏花的样子。

走进道观,两旁有几株梅树,却是满树梅花胜雪,隐有暗香扑鼻。

程玉珠大叫道:“雪雁姐姐你看,好美啊,可惜我不会作画,要不然将这景色画下来,必然极美。”

李雪雁点了点头:“嗯,是很美,杨大哥觉得呢?”

杨帆尚未答话,便听到道观屋檐下传来一道声音:“敢问是杨兄弟么?”

杨帆讶然回首,这里还有熟人吗?

随声望去,便见到一个老年道士负手立在屋檐下。

一袭灰白色的道袍整齐简洁,穿在他瘦高的身上随着冷风鼓荡,隐隐有随风而去的洒脱。

第六百一十九章践行第四百八十章春耕祭祀第五百三十七章准备反击第二百七十章 赌注第三百二十二章动员第二百三十九章不嫌事大第四百七十四章枪杆子里出政权第五十章 西湖龙井第二百零二章威势初成第三百零一章 算计第二百九十章搅局第二百五十七章 劝诫第五十八章 军制改革第三百四十五章 趁火打劫第三百三十八章 到达逻些城第二百三十四章冲动or睿智第五百五十一章瓮中捉鳖第三百五十九章 心底的梦想第一百七十五章 煌煌天朝第四百八十一章打赌第一百四十三章 受伤第三百二十一章 抱怨第二十七章 太特么阴了第六百三十二章多方阻击第三百六十一章 跳梁小丑第一百二十九章打一下试试第二百零七章 算计第三百六十七章 彻查第五百二十五章不长记性的长孙冲第四百七十八章 授官第四百九十六章有福气第五百零四章天赋第二十八章 寻找李二身后的高人第四百一十一章 乐在其中第五百七十三章悠闲第一百九十四章 挨打第四百四十三章 各方云动第四百七十一章 不依不挠第七百零一章连哄带吓第六百零三章得偿所愿第六十章 老手or稚儿第二十四章 牛逼越吹越大第五十三章 风雨欲来第二百二十五章 触景第四百五十一章 针对第七百六十四章为难第三百二十三章火烧连营第三百三十一章糊弄第四百八十七章 吃亏?第六百一十六章赠书第四章 赐美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相见不相识第三百九十二章 忽悠第一百七十四章 纨绔的雄心壮志第七百三十一章媳妇熬成婆第三百七十四章 死心踏地第四百一十二章 有没有本事?第二百四十五章 袒护第六百九十八章暴风雨前的宁静第五百八十九章陨落第四百二十九章 拜访第一百零三章 打造封地第三百八十三章教诲、封赏第七百六十二章按揭雏形第四十八章 简在帝心第一百八十一章 太无耻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路在何方?第四百八十三章 来的正好第七百零三章坑钱第四百零一章 帝王手腕第一百零五章 种下一个希望第二百七十六章 男儿畅想第二百一十八章 众女齐聚第五百三十三章自取其辱第二十三章 刻碑立德第四百二十七章 出其不意第五百五十四章偷袭第六百四十章好人有好报第三百一十章箭术第三百三十八章 到达逻些城第四百九十五章杀一儆第七百二十章文武之争第四百三十章 真是欠扁第一百三十八章按律惩处第三百三十章质疑第二百二十八章救兵第二百九十五章 鲁莽犯上第三百八十四章 女人羡慕的对象第一百八十五章 逢场作戏第五百二十八章 索要矿山第七百四十六章离间第三百二十七章逼供(上)第三百八十五章揣摩试探第二百二十六章付出代价第九十七章 半吊子也能革新第四百九十六章有福气第四百二十一章床头风第五十一章 打使臣是为大唐好?第七十二章 贪财的二舅哥第六百八十四章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