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螳螂捕蝉

有着前世的思想,杨帆总认为这些纨绔子弟就是毫无纪律性,哪里知道是因为晕船造成的?

看着这群东倒西歪偷赖的家伙杨帆气就不打一处来,黑着脸就想要好好教训这帮家伙一顿,幸好被苏定方给拦住了!

“公爷,在关中众人很少坐船出行,不服舟船也情有可原,不必太过苛责,如今大家晕船太过难熬,才会毫无纪律性,况且这些人又不是士兵,不必要求这么高!”

杨帆这才恍然,自己怎会忘了这茬呢?

对呀,这些人并不是上战场的士兵,只是为了弥补底层官员的空缺,不必要求这么苛刻。

想到这儿,杨帆悻悻然收住了脚步,觉得有些丢人,只能说道:“他们虽然不是士兵,但在毫无形象的躺着岂不损了咱大都督府的威风,何况,晕船算得什么事儿?晕啊晕,多坐几次就习惯了!”

说完,杨帆甩手离开,不过并没有再为难那些躺在地上干呕的纨绔子弟。

只留下苏定方、席君买、程名挺几人大眼瞪小眼,皆尽无语。

晕船这种事的确是坐多了就习惯了,可是总得有个时间。

而且也看个人的身体情况,如果一棒子打死,估计很多人得废!

杨帆话说的轻松,让人感觉很冷血,但他毕竟不是铁石心肠之人,在码头上歇了两天,这才督促众人赶路。

看着又活蹦乱跳的一众人,杨帆不禁感叹道:“某实在太善良了,就是看不得别人难受,居然让他们休息了两天才走,为了一点小事,居然耽搁了这么久,唉,心肠太软,得改!”

苏定方等人跟在杨帆身后绷着脸不说话,心中却悱愎不已。

也不知道是谁说晕啊晕,坐多了就习惯了!

停两天这叫心肠软?

晕船这种事可是能要人命的。

后世的人都知道,晕船可比晕车难受多了!

即使铁打的汉子也顶不住晕船,等到晕习惯了,整个人不死也得掉成皮。

走走停停,又走了近一个月,终于来到燕子矶。

燕子矶位于后世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幕府山东北角观音门外,作为长江三大名矶之首,燕子矶有着“万里长江第一矶”的称号。

在古代,燕子矶是重要的渡口。

后世的康熙、乾隆二帝下江南时,均在此停留。

乾隆在此书有“燕子矶”碑。

“燕矶夕照”在清初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燕子矶附近有弘济寺、观音阁等建筑。

岩山有十二洞,为江水冲击而成,大多是悬崖绝壁。其中以三台洞最为深广曲深。

燕子矶突兀江面,三面悬绝,远眺似石燕掠江,因此得名。

燕子矶总扼大江,地势险要,矶下惊涛拍石,汹涌澎湃,是重要的长江渡口和军事重地,被世人称为万里长江第一矶。

黄昏时分,夕霞满天,江流滚滚,印照赤壁,呈现出“燕矶夕照”的美景。

在杨帆沉庆于美景之时,席君买上前提醒道:“公爷,这里就是燕子矶,再过几十里,便是公爷曾经选定的铁矿场,要不要去看一看?”

这次来到苏州,除了护送杨妃过来,杨帆还打算在这里建立一个铁矿场。

根据杨帆的记忆,这里的云台山有着苏州最大的硫铁矿场。

想要在华亭镇建立大都督府,必然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那就必须要耗费大量的铁料。

这些东西当然不可能全部从长安运过来,那就只有就地取材。

因此,在还没有下江南的时候,杨帆就让人在这里埋下了云台山铁矿区。

此次过来,杨帆不仅带着大量的各类人才,还带了不少建筑铁厂需要的材料。

毕竟,杨帆决定把这里打造成自己的根据地,也想把华亭镇打造成后世的世界之窗。

大部队又行了几十里,来到了云台山下,留下一部分人看船,杨帆则带着工匠和物资上了山。

他想看看,这个在后世闻名的云台山硫铁矿区在未开发之前是怎样的。

由于云台山人迹稀少,螺马驮着物资,人牵着马,上山的路很艰难。

云台山山势巍峨,山体由三迭系黄马青组砂岩和侏罗系闪长玢岩等组成。

东南有云台山硫铁矿及云台山抗日烈士墓。

宋《景定建康志》引《六朝记》云:“云台山北有大石,如卧鼓、中空,可坐数十人,其高九尺,上有小石,吴时呼为石鼓。”

山中倒没有太多江南山区常见的雾瘴,但林木茂密青翠,山间溪流潺潺。

虽然此山远不及关中那边雄伟挺拔的山脉巍峨壮观,却也有一种幽深静谧的肃然。

沿着一条溪水朔流而上,溪水旁的小路不知多少年无人行走,落满了厚厚的枯叶,脚踩上去就发出一声声细微的轻响。

越往山上走,林木越是茂盛,山势越是陡峭,巨大的树冠伸展开来遮住了河面上的天空,茂密的树叶藤蔓肆无忌惮的生长,遮天蔽日,密林中阴暗潮湿。

越走越是感叹,未曾开发的云台山,这种最原始的状态比之亚马逊的那些雨林也丝毫不差。

只是当人类见识到了这片土地的价值,便会开始动用无穷的智慧利用起这片土地,同时亦会展现无与伦比的破坏力。

从古至今,一边是人类的文明繁衍,一边是上天赐予的浑然天成,到底哪一个更重要、更适合,谁也没有最终的答桉。

当然,杨帆只是希望人类不停的自然界获取资源时能够更加爱护自己的家园。

不要等到频临绝境的那一天,才知道是我们自己亲手毁灭了世间的美好。

渐渐的,高大的树木开始稀少,头顶的蓝天越来越多,人的心胸也开阔起来。

长时间行走在阴暗的密林之中,会极大程度的影响人的心理情绪,压抑、烦躁、恐惧,最终在见到头顶蓝天的时候都一扫而空,贪婪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席君买伸手指着远处的山坡和山谷的一大片土地:“公爷,根据你的指示,工匠在那里发现了很多的露天矿石,我觉得炼铁厂建在山谷最合适!”

“一旦把上山的路修通,这里又紧靠长江,对于铁料的运输有着极大的便利。”

杨帆双手插腰,极目远眺,那边的山上,很少见高大的树木,都是一些低矮的灌木和杂草。

很多地方都露出了幽黑的矿石,甚至能在山坡上发现一些肉眼可见的一个矿坑。

显然,这些矿坑都是自己的工匠考察留下的。

望山跑死马,看似近在眼前的山坡,却让杨帆他们一众人走了两个时辰。

毕竟,众人都抬着建设炼铁厂的设备。

等到来到矿坑前,天边的夕阳已经变成了红霞。

此时上山的队伍人马俱疲。

在山谷的平坦地带,显然已经有人进行修缮过,地上已经被整平,甚至有了一种几座简易的茅草房,显然是前期来考察的工匠所住。

由于府上的工匠只是来确认杨帆所说的地方是否有铁矿,并没有提前进行开采,大家对于此矿能不能炼出好铁还有待观察。

要不是杨帆力排众议,别人绝对不会买一个山高路远的铁矿厂。

但是,杨帆坚决将此处作为华亭镇最重要的一个铁料来源来建设,所有的设备都是最好的,所有的后勤都要给予最完美的保障。

开玩笑,这里离华亭镇这么近,又是苏州最大的铁矿场。

若这里不是最好的铁料供应基地,大唐还有什么地方最合适?

事实证明,杨帆的记忆是对的。

自从工匠按照杨帆的指示在这片区域内勘探,就已经发现了足足三足可以露天开采的巨大铁矿脉,产量足以达到杨帆的要求。

一条从远处流来的溪水从山涧一路泻下,由于地势落差较大,水流很是湍急。

铁厂就建在溪水之畔,杨帆对此很是满意。

毕竟,这能最大程度的利用水资源,不仅能用水力锻造,还能用水冷却,极大的方便了铁矿石的冶炼。

这大抵也是后世为什么在这里建铁矿厂的原因。

杨帆张望这四处地势,心头莫名有一种豪情壮志。

一旦有了充足的铁料,华亭镇的建设将能昂首迈步的进行大发展。

如今人口稀少的华亭镇一定能够成为与后世比肩的世界之窗,甚至在世界的地位会更加重要。

上辈子的大上海就能够如此繁荣,杨帆不相信多了1000多年的见识,还不能把这个地方建设成为世界之最。

在山上原地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清早,杨帆便在席君买的陪同下视察矿场。

华厦的铁矿石在全世界范围内来说质量并不佳,这是后世公认的?

但是对于华厦先进的冶炼技术来说,这些铁矿石已经足够炼出满足基础建设所用的铁料。

这些铁料又不是制作什么精密的仪器,只是用于一些桥梁和建筑所用的材料罢了?

再说,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即使能够炼出航空材料,杨帆也没有探索太空的野心。

毕竟,地上的东西都还没玩明白呢,贪多是嚼不烂的。

这里的铁矿只要开采便利、储量丰富,那就足够了!

很幸运,这处矿场无论质量储量亦或开采条件都非常好,掀开薄薄的土皮和岩石,就是黑色的磁铁矿,甚至有澹黄色的伴生硫矿,这可是意外之喜。

铁厂的高炉是杨帆从系统中兑换出来的,可以说是大唐最先进的炼铁和炼钢炉。

看着远处热火朝天安装炼铁厂的人,杨帆意气风发的站在一座小山头上,好似千年之后的伟人一般,手指在半空处画了一个圈。

“回去以后,让人把附近的山林统买下来挂到杨家名下,以后这里所有的铁料都不允许卖出去,只能优先供应大都督的需求。”

“另外,抓紧将这附近的地势平整,铁厂规模还要扩大,起码要有十座炼铁炉才行!”

“最主要的是,以后上山的道路要严密把守,不准有外人随便上山,即使是官府,也得有通关文碟才能够上来。”

“还有,去附近高价招募会炼铁的工匠以及挖矿的民夫,不要克扣和刁难务工人员的工钱,否则严正以待。”

正看着工匠如火如荼建设炼铁厂的杨帆并没有发现远处茂密的山林里一群人正密谋着什么。

“郧国公,下令吧!”

“义父,动手吧!杨帆目中无人,杀害了两个义兄,我们早已忍无可忍了!”

“是啊郧国公,下令把杨帆留在这里吧,既然杨帆这么看这座铁矿场,定然值不少钱,最主要的是那些炼铁炉绝对是大唐最先进的,只要能够夺来,我长孙家愿用20万贯购买!”

远处茂密的山林里,起码有上千人手持钢刀,静静的隐藏在树林里。

前面领头之人正聚在一起商议,显得群情激昂。

听到二十万贯,一个个眼神里闪烁着贪婪的光芒,叫嚣着想要杀上山去。

长孙冲憋了憋嘴,不屑的看着郧国公这些所谓的养子和亲兵。

这帮人哪像什么士兵,简直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张亮居然想凭着这些人做着土皇帝的美梦,怪不得这几年山越人打那个旗鼓相当,实在太丢人了!

不过,这些都不在长孙冲考虑的范围之内。

长孙冲只是想利用这帮废物能利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上山视察铁矿场的杨帆干掉,以报自己心中的大仇,其余的事情跟他完全没关系。

他的目光不由得看向一旁沉默不语的张亮。

不可否认,张亮能在将星璀璨的唐初脱颖而出,绝对不是简单之辈。

虽然此时只是随意的站着,浑厚的气势也能让一众义子和手下顶礼膜拜,陡然生出无穷的信心!

沉吟半响后,张亮压住声音,低沉的大吼道:“杨帆残暴,居然敢杀我等的泽袍,实在可恶!以前没有机会报仇,是某的无能,现在这家伙居然只带着几个护卫上山,简直是天赐良机,他今天就别想从我们手上逃走, 既然上天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我们怎么办?”

“活捉他!杀死他……”

一时间,群起激动,低沉的吼声在他们附近回荡。

当然,这些人并不是为了什么义气或者报仇,只是为了那黄灿灿的金钱。

毕竟,长孙冲可是答应,那几座高耸的炼铁炉就值二十万贯,更不用说这么大一个铁矿场了!

张亮见状,又继续打气道:

“好!你们不愧是我张亮的好儿子、好泽袍,既然杨帆想跟我们做对,那就不要怪我们无情,想到去年某的两名义子在吐蕃被他无情杀害,我的心就不停抽搐,此仇此恨我们能不能忍?”

“不能忍、不能忍……”

见到士气已然提至巅峰,作为军中宿将,他知道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赶紧大喝道:“现在,就让我们杀上云台山,将残杀我们兄弟的杨帆挫骨扬灰,然后占有铁矿场,成为咱们的摇钱树!”

长孙冲撇撇嘴,有些不以为然。

毫无疑问,这个张亮是一个杰出的将军,可惜他不是一个做生意的料,真以为占了一个铁矿山就有源源不断的钱财?

简直太幼稚了!

如果真的如张亮想的这么简单,那这个铁矿山早就被人开发和霸占了。

当然,长孙冲当然不会讲出来,他还需要张亮这些人弄死杨帆呢!

只有能杀死杨帆,长孙冲才不管这些人怎么做!

越激发这些人的欲望,战斗力越强,长孙冲的梦想也能更容易实现!

第四百八十二章再次发难第六百八十二章忽悠第四百三十二章 脑筋急转弯整治无赖第五百五十章吓尿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招供第六百五十四章江南变天第八十八章 不要脸的许敬宗第二百二十九章手起刀落第四百四十二章财去人安乐第一百七十九章 吹嘘第二百六十一章弹劾第一百九十章 嚣张第三百九十六章 尘埃落定上架感言第二百八十九章 提议第四百五十二章打赌第五百七十九章谋划第六百八十章出海剿匪第二百一十三章唐人气节第二百七十七章 吐蕃有动作?第七百六十五章利诱第六百七十章石见银旷第三十五章 划时代意义的手术第七百六十五章利诱第三百四十章 有我无敌第四百八十五章各方算计第二百一十五章 心终于落了下来第四百六十章 科举考试中的好文章第六百一十一章除夕诸事第九十三章 谋划第四百四十七章目的第四百二十章 黯然离去第六十一章 同款帽子戴年第二百七十章 赌注第六百一十六章赠书第四十四章 扶桑遣唐使第四百四十三章 各方云动第一百四十五章 女人心思你别猜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破狼骑第三百一十四章 血性第二百二十三章妾室也不错第七百零六章推动法规改革第一百零四章 打造姓的梦想国度第六百一十九章践行第三百九十四章 传国玉玺第二章 想当地主的爵爷第三百四十九章杀鸡儆猴第七百四十章市场经济的雏形第五百一十章置之死地第九十一章 古诗词的魅力第三百三十五章 要挟第三百三十二章 检查第五十二章 谣言四起第二百七十章 赌注第一百五十九章 好奇第六百六十二章当土匪第九十二章 被算计了第六百七十一章强取豪夺第二百三十九章不嫌事大第三十七章 不拿皇帝当干部第四百八十一章打赌第五百一十一章坏人死于多话第五百零七章夜宿深山第二百四十三章飞花令第三百八十五章揣摩试探第一百二十一章 穷衙门过大年第一百零八章 商业奇才第六百八十五章求仙若渴第三百五十一章拒绝第四十六章 扰伤第六百六十五章世家覆灭第六百零七章喝酒第七十八章 命格改变第五百一十章置之死地第二百一十九章带你飞第七十八章 命格改变第二百六十二章 朝会争锋(上)第四百六十七章怂恿第七百三十九章渔民的困境第四百八十三章 来的正好第三十二章 打不过就找爹第三百四十五章 趁火打劫第四十八章 简在帝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彻查第五百四十章妥协第七十四章 为添丁做准备第七章 心态的转变第七百五十四章竞标会第六十一章 同款帽子戴年第四十二章 有人喜有人忧第二百二十九章手起刀落第五百七十章攻守同盟第七百二十九章忽悠第三百一十三章 算计第六百八十七章立威第五百六十章姐妹同心第五百五十三章进宫第六百二十五章服软第四百五十章作死第四十一章 有肉一起吃